实桥应用论文-胡守旺,彭建新,张建仁

实桥应用论文-胡守旺,彭建新,张建仁

导读:本文包含了实桥应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桥梁工程,混凝土,氯离子,修正扩散系数

实桥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胡守旺,彭建新,张建仁[1](2017)在《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数值分析方法及实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氯离子在混凝土中扩散聚积到一定浓度后会引起钢筋锈蚀,钢筋锈蚀引起的混凝土保护层锈胀开裂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正常使用性能,对氯离子扩散系数进行修正,修正系数可以考虑时间效应、温度效应和湿度效应,将修正扩散系数与有限元软件结合得到氯离子渗透数值分析方法,通过氯离子在试块中一维和二维渗透试验结果对数值分析方法进行验证,最后将数值分析方法应用到实桥中。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本文建立的氯离子渗透数值分析方法的计算值与试验值吻合较好;预应力T梁在考虑氯离子空间分布下,相同深度而位置不同处的氯离子浓度不同,最外层钢筋在100 a时氯离子浓度最大值为0.231%;预应力箱梁计算结果说明底板角部钢筋在最大龄期100 a时氯离子浓度为1.03 kg/m3是中部位置氯离子浓度的1.30倍,结果均小于临界氯离子浓度,说明箱梁内钢筋在服役期内不会发生锈蚀。(本文来源于《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王明[2](2017)在《危桥加固技术在小跨径梁板实桥中的设计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宁夏近年两座典型混凝土梁桥加固工程为例,对桥梁运营中的裂缝问题和结构病害进行分析。分别通过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法和锚粘钢板法来提高结构承载性能和正常使用性能。实际工程的加固效果验证了基于混凝土梁桥性能使用合理加固方法的可行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交通世界》期刊2017年34期)

梅葵花,吕志涛,张继文[3](2016)在《CFRP筋黏结型锚具试验研究及实桥应用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锚固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筋材,并将其应用于实桥中,提出了一种黏结型锚具,首先采用有限元法分析该锚具的受力性能,再采用试验方法研究该锚具锚固单根CFRP筋的锚固性能;然后利用该锚具制作了5束大吨位试验索,并测试其极限承载力,同时研究黏结型锚具的黏结强度、锚具效率系数、持荷效应等;最后将该黏结型锚具应用于试验桥中。研究结果表明:平均黏结应力随黏结长度的增大而减小,但是锚具的极限承载力提高;锚具的效率系数达到93%以上,满足试验桥设计要求;树脂灌注型锚具的大部分蠕变变形在加载后较短的时间内发生;试验桥拉索测试时各根筋材受力均匀性较好,且持荷一定时间后测试的应力下降较小。(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2016年01期)

韩玉[4](2015)在《钢管拱桥管内混凝土真空辅助灌注试验及实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如何减小钢管混凝土拱桥管内混凝土脱空问题,依托主跨530m的合江长江一桥,设计并完成了2条长达50m的大型钢管模型对比试验,试验中分别采用常规和真空辅助灌注工艺完成钢管混凝土的灌注。通过对试验管的超声波检测结果对比分析和将试验管剖开直观对比观察管内混凝土,证明了真空辅助工艺的有效性;摸清了其工作机理;发现了原设计真空辅助工艺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方法。将改进后的真空辅助灌注工艺应用于依托工程,真正实现了全过程真空辅助灌注施工。试验及实桥应用证明:该工艺保证了管内混凝土灌注阶段的密实性,并大大减少后期脱空范围、显着减小后期脱空深度,效果良好,获得了发明专利,已推广应用于3座特大桥。(本文来源于《桥梁建设》期刊2015年02期)

石雄伟[5](2012)在《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方法试验研究及实桥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上个世纪80年代前修建的众多公路桥梁由于设计荷载等级较低或其运营过程中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病害,导致桥梁承载能力下降,已不能满足交通发展的需要,对这些在役桥梁进行旨在提高其承载能力的加固改造已迫在眉睫。因此,桥梁维修、加固及改造技术研究已成为桥梁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新型实用加固改造技术不断出现。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通过合理地运用钢板与混凝土两种材料以及结合界面连接件的合理构造布置,形成一种可显着提高桥梁承载力与结构刚度的新型实用加固技术。但国内外对此方面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由此可见,开展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混凝土桥梁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实用价值。论文主要针对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混凝土桥梁方法与工程应用中的关键技术问题,通过模型梁试验、理论及数值模拟分析、实桥应用,对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梁的受力性能进行了系统研究并提出相应的理论计算公式;完善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设计计算方法并结合依托工程,提出实用的结构连接方式,采用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和粘贴钢板两种方法完成了两座桥梁的加固设计,通过桥梁荷载试验将两种加固方法的加固效果进行比较研究,最后通过加固前后、运营后测试验证组合加固混凝土桥梁的效果。本文的研究工作为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在桥梁加固工程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研究成果包括:本文开展了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T形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性能试验研究、数值分析,观察试验梁从加载到破坏的各阶段现象以及破坏形式,对试验得到的抗弯承载能力、变形和应变结果进行详细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可使混凝土T梁极限抗弯承载力提高约2倍;植筋间距、原梁弯曲损伤程度对组合加固T梁的极限抗弯承载力影响仅为4%左右;植筋间距越大,新老混凝土界面纵向相对滑移越大。基于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采用塑性方法对钢筋混凝土T形梁组合加固后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并与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试验梁加固后极限抗弯承载力的数值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最大为9%。最后建立了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T形梁极限抗弯承载力理论计算公式。本文进行了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T形梁的抗剪性能试验研究和数值分析。对损伤后的混凝土T形梁进行了组合加固抗剪承载力试验,得到了试验梁剪切破坏时的受力特性以及极限承载力,揭示了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的剪压破坏机理。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T梁的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并由此提出了组合加固钢筋混凝土T形梁的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极限抗剪承载力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本文将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应用于火灾受损的混凝土连续箱梁桥和空心板桥的加固抢修;加固设计提出了两种连接构造措施,能够确保原结构和新混凝土、钢板形成整体共同工作,结构安全耐久,性能可靠。本文将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与粘贴钢板加固加固技术同时运用于实桥主梁加固,并将采用两种加固技术加固后的主梁受力性能进行了分析对比,在荷载作用下采用组合加固的主梁应变理论计算值及实测值均明显小于采用粘钢加固的主梁,采用组合加固主梁底板应变校验系数均小于1且相对均匀。数据结果表明采用组合加固方法加固能够保证新旧结构整体受力性能较好。组合加固方法对主梁刚度和整体工作性能提高效果优于粘钢加固方法。本文的研究成果已纳入陕西省地方标准《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混凝土桥梁设计与施工技术规程》,也可为其他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混凝土桥梁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2-04-10)

冯林军[6](2011)在《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试验与实桥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是在钢—混组合梁原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加固技术,通过合理的界面处理和连接构造,该加固技术使得加固混凝土和加固钢板两者的作用相得益彰,因此是粘贴钢板加固法和增大截面加固法的有效组合。目前国内外关于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的研究工作开展的较少,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种新型加固方法的工程适应性,在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之上,本文开启了组合加固试验研究并结合依托工程,将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技术运用于耀州高价桥火灾后的加固维修工程,并对加固效果进行评价,为这种新型加固技术在桥梁工程中的推广应用奠定基础。设计了四片钢板-混凝土抗弯组合加固矩形混凝土试验梁,分别研究了原梁损伤情况、不同的抗剪连接件以及剪跨比对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效果及破坏形式的影响。试验梁的测试内容包括荷载值、挠度、应变与裂纹分布特征。对其中两片试验梁进行破坏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可以大幅提高原梁的抗弯承载力。建立组合加固两抗弯承载力简化计算公式以及有限元模型,理论计算值与数值方法计算值和试验值吻合良好;设计了四片钢板-混凝土抗剪组合加固矩形混凝土试验梁,分析了加固高度和损伤程度对抗剪组合加固效果的影响。分别在加固竣工后以及正常运营一年半后对耀州高架桥组织了两次实桥荷载试验研究,并进行了为期6天的交通状况观测和动应变监测。荷载试验以及动应变的监测结果均表明耀州高架桥经加固后运营状态良好,达到了加固目标。为了研究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对耀州高架桥火烧桥联在不同状态下受力行为的影响,分别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下对加固后结构的受力性能进行评定。评定的主要内容有关键截面的挠度,应力和极限抗弯承载力。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Midas对该桥加固前后在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受力性能进行分析;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和简化计算公式对该桥加固前后关键截面的极限抗力进行分析。实桥组合加固后评价结果表明:①对耀州高架桥上、下行线火烧桥联采用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和粘贴钢板加固均能较好地改善该桥在正常使用阶段的受力状况,并能有效地提高该桥的整体刚度,经加固之后的火烧桥联的整体刚度要大于原桥的整体刚度;②组合加固可使上、下行线关键截面的极限抗力分别提高75%和129%,加固后上、下行线关键截面的抗力为该截面在承载能力极限状态下的最不利荷载效应值2倍,截面抗力的安全储备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长安大学》期刊2011-06-01)

徐建[7](2010)在《实桥交通流量状况在桥梁寿命评估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桥梁服役期增长、不良环境的影响,许多桥梁纷纷进入老化期。传统设计理论未考虑交通流量增长、车辆荷载增大等因素;桥梁出现高周期、低应力疲劳作用特点,桥梁寿命严重缩短。因此,对交通流状况与梁体结构疲劳寿命之间关系的研究很有意义。本文综合国内外车辆荷载分布模型研究状况,对重庆市高速公路一周内的车辆重量数据进行筛选、模拟,并进行K-S检验,得知重庆市车辆荷载分布符合对数正态分布,符合可靠性规范推荐模型,但量值偏大。并以重庆市魁星桥为依托工程,统计出魁星桥车流量、车型、车距、轴距的分布情况,分析出魁星桥荷载效应分布服从对数分布,符合可靠性要求。车辆荷载与荷载效应之间存在线性关系。本文以国内外疲劳性能研究状况为基础,对魁星桥进行梁体结构疲劳强度验算,魁星桥结构疲劳强度满足要求,并且计算了普通钢筋、受拉区混凝土的疲劳应力状态。现有疲劳寿命研究主要是针对等幅、重复应力状况进行的,而实桥疲劳性能呈现多级、变幅、高周期变化的特点,故根据Miner损伤准则,将魁星桥多级变幅应力水平变换为等幅、重复应力水平,进行循环使用次数推导,估算结构材料的使用年限,从而推算出魁星桥的使用寿命。该方法是对常规桥梁寿命评估的改进,具有较好的研究意义。(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0-04-01)

孙乐[8](2010)在《疲劳传感器应用方法研究及实桥损伤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型结构桥梁都是在长期的动应力作用下工作的,疲劳累积损伤引起的结构材料强度逐渐退化,成为桥梁耐久性的关键因素。近年来,人们对桥梁的健康监测也越来越重视。疲劳传感器是一种电阻响应传感器,其核心元件疲劳计是特殊退火处理康铜材料制成的,在交变载荷作用下产生不可逆的电阻改变,电阻的变化可以反映结构的疲劳加载历程,是一种理想的桥梁结构状态监测装置。本文就疲劳计的监测应用分别从理论和实验验证方面做了深入的研究。首先提出了基于疲劳计的桥梁载荷谱计算理论,包括阐述其基本的特性和原理,以及疲劳计对变幅载荷的电阻响应规律等,结合桥梁载荷谱的特性,提出基于双疲劳的桥梁载荷计算模型和时程载荷谱,并用程序实现。其次设计了动态加载试验来验证该计算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通过比较模型计算得到的载荷谱与实时加载的随机载荷序列,验证其可行性;加载已知的载荷谱,比较模型计算得到的载荷谱是否与加载的载荷谱一致,验证其准确性。并分析电阻的统计特性对结果的影响及误差处理。最后结合东海大桥监测实例,根据英国桥梁规范BS5400和Miner损伤理论对大桥进行损伤计算和寿命评估,以说明疲劳计在桥梁结构疲劳监测中的损伤评估方法。(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0-01-01)

厉成元[9](2010)在《疲劳传感器标定装置研制及实桥监测系统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解决疲劳传感器标定需要载荷小,特殊装夹等要求,本文研制了一种小型专用标定装置,该装置可以简化标定步骤,对疲劳传感器直接进行拉伸实验,实践证明研制的标定装置其机械性能满足疲劳传感器标定的要求。同时基于课题的研究内容,本文在分析和研究了ARM微处理器技术的基础上,围绕着设计目标,从整体方案的选择、系统的软、硬件设计等方面开展了设计和研究工作。重点是控制系统的硬件电路设计、系统下位机软件功能模块的设计和上位机的程序设计,而且研究了系统软、硬件的抗干扰技术及提出抗干扰的措施,完成控制系统的应用试验,对标定精度进行了验证。应用软件控制标定装置自动进行标定工作,将标定的数据以图形的形式提供给用户,还可以将数据以文件的形式保存,以便供用户进一步分析与处理。提高了标定准确度与标定效率。通过改进数字疲劳传感器标定设备,开发相应的动载荷试验应用程序,对疲劳计进行了动载荷试验,研究疲劳计在恒幅载荷和变幅瑞利载荷作用下疲劳损伤性能。为了避免或减小桥梁在运营期间由于各种原因出现损伤破坏,必须对桥梁结构采取有效的监测。本文对桥梁工程健康监测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并介绍了目前桥梁健康监测的发展和研究现状,重点研究了基于本课题的疲劳传感器优化布设和疲劳传感器监测网络的构建。(本文来源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期刊2010-01-01)

陆熙,霍达[10](2005)在《应用曲率模态理论识别实桥模型损伤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曲率模态理论基础上,针对目前损伤研究一般采用的简单等直梁或杆件等简化模型与实际桥梁差别较大的情况,参照实际城市道路桥梁建立有限元损伤模型,通过计算研究了大型桥梁损伤的结构响应特点,验证了曲率模态对大型结构整体损伤、局部损伤都有较好的敏感性,可为实际公路桥梁损伤的测量和识别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土木工程学报》期刊2005年08期)

实桥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宁夏近年两座典型混凝土梁桥加固工程为例,对桥梁运营中的裂缝问题和结构病害进行分析。分别通过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法和锚粘钢板法来提高结构承载性能和正常使用性能。实际工程的加固效果验证了基于混凝土梁桥性能使用合理加固方法的可行性,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实桥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1].胡守旺,彭建新,张建仁.混凝土中氯离子扩散数值分析方法及实桥应用[J].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2017

[2].王明.危桥加固技术在小跨径梁板实桥中的设计应用[J].交通世界.2017

[3].梅葵花,吕志涛,张继文.CFRP筋黏结型锚具试验研究及实桥应用分析[J].中国公路学报.2016

[4].韩玉.钢管拱桥管内混凝土真空辅助灌注试验及实桥应用[J].桥梁建设.2015

[5].石雄伟.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方法试验研究及实桥应用[D].长安大学.2012

[6].冯林军.钢板—混凝土组合加固试验与实桥应用研究[D].长安大学.2011

[7].徐建.实桥交通流量状况在桥梁寿命评估中的应用[D].重庆交通大学.2010

[8].孙乐.疲劳传感器应用方法研究及实桥损伤分析[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9].厉成元.疲劳传感器标定装置研制及实桥监测系统应用[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0

[10].陆熙,霍达.应用曲率模态理论识别实桥模型损伤的研究[J].土木工程学报.2005

标签:;  ;  ;  ;  

实桥应用论文-胡守旺,彭建新,张建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