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设计认同到文化认同 ——当代中国设计中的文化研究问题初探

由设计认同到文化认同 ——当代中国设计中的文化研究问题初探

论文摘要

在全球化的压力下,如何利用本国的文化认同实现设计认同已成为后发现代化国家设计历史与理论研究的重点。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引入“工业设计”的概念后,就此问题已有很多论述;但其文化观念却还多局限在“中西比较”的框架中。本文在指明当前的文化研究过于强调前现代文化和后现代而有意回避现代文化的基础上;从鲜明的现代主义立场出发,围绕当前的问题,回顾中西方现代设计史;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全球化的背景下,反思设计与文化的关系。指出在文化碎片化和设计还处于起步阶段的事实面前,中国设计若要发展就必须有勇气从自身出发、从日常生活出发,积极的积累,为处于重构中的文化认同提供可能的养分;而不再是等待虚幻的、已经不存在的文化认同。并进一步指出,以现代化为标尺,中国前现代文化、西方现代文化和后现代对中国设计的意义是各不相同的:由于核心价值观的不同,前现代文化对中国设计的意义只能是局部的和补充性的。而尽管西方已经进入后现代,但中国尚未实现现代却是不争的事实,所以后现代文化对中国设计的意义只能是理论视野、而非事实上的。最后,现代文化是现代设计形成的文化基础,其价值观是现代设计观念的核心;因此,现代文化以及现代主义所确立的设计准则依然是中国设计为之努力奋斗和不断争取的。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思路
  • 1.5 研究意义
  • 1.6 概念界定
  • 第二章 难以寻求的文化认同
  • 2.1 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认同
  • 2.2 商业社会中的设计认同
  • 2.3 文化认同对设计的重要作用
  • 2.4 当前的问题
  • 第三章 反思设计认同与文化认同的关系
  • 3.1 碎片化的中国文化
  • 3.1.1 文化观念的由来
  • 3.1.2 由前现代到现代
  • 3.1.3 回到传统
  • 3.2 探索中的中国设计
  • 3.2.1 中国现代设计发展史
  • 3.2.2 作为职业的设计
  • 3.2.3 作为造物的设计
  • 第四章 由设计认同到文化认同的可能
  • 4.1 中国前现代理论和器物研究
  • 4.1.1 相关理论的研究
  • 4.1.2 相关器物的研究
  • 4.1.3 开放的精神
  • 4.2 西方现代设计史研究
  • 4.2.1 设计史研究的意义
  • 4.2.2 包豪斯的意义
  • 4.2.3 乌尔姆的意义
  • 4.3 后现代研究
  • 4.3.1 后现代的兴起
  • 4.3.2 后现代的本质
  • 4.3.3 广阔的视野
  • 第五章 结论
  • 5.1 积极积累的态度
  • 5.2 不足以及后续研究的可能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附录2:图表说明
  • 相关论文文献

    • [1].看不见的城市——用写作创造城市的灵魂[J]. 福建文学 2017(06)
    • [2].前现代反垄断法研究[J]. 经济法论丛 2012(02)
    • [3].“前现代”的古马[J]. 诗林 2009(01)
    • [4].分工与能力[J]. 南风窗 2013(24)
    • [5].舌尖上的世界[J]. 文苑(经典美文) 2020(01)
    • [6].龚自珍与中国抒情文学的前现代转型[J]. 中国文学研究(辑刊) 2009(01)
    • [7].中国当代城市的“前现代”文化特征[J]. 武陵学刊 2010(04)
    • [8].说“是”谈“非”论“去”——前现代、现代、后现代审美文化的逻辑走向[J].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 [9].《金芝》:前现代乡村叙事中女性的伤痛与救赎[J]. 文学教育(上) 2020(08)
    • [10].新教伦理下的西方前现代时期的消费文化观念[J]. 网络财富 2009(12)
    • [11].后儒家:以现代化超越前现代——对石永之先生的回应[J]. 东岳论丛 2008(04)
    • [12].媒体[J]. 报林 2011(09)
    • [13].前现代-现代转型的文学再现[J]. 外国文学评论 2009(04)
    • [14].从“前现代”到史、时、世[J]. 美文(上半月) 2018(04)
    • [15].西方前现代—现代—后现代艺术研究[J]. 大家 2011(14)
    • [16].时代特色与地方本科院校的应用型人才培养[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9(01)
    • [17].去差异化边疆治理:前现代国家的历史逻辑[J].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1)
    • [18].四探启蒙——攀岩者的新立足点[J].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20(01)
    • [19].本土选择:前现代、现代、后现代抑或别现代?——以崇明生态岛发展定位解析为例[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8(03)
    • [20].汽车设计的“前现代”风格[J]. 汽车生活 2009(01)
    • [21].对前现代生活的不满与焦虑——论《死魂灵》(上)[J]. 名作欣赏 2016(04)
    • [22].论十七年工业题材小说的“前现代”质素[J]. 当代作家评论 2014(02)
    • [23].言论[J]. 销售与市场(评论版) 2010(02)
    • [24].西方现代社会变迁中的自然及其表现[J]. 外国文学 2008(04)
    • [25].新时期与新时代:文学的传承与创新[J]. 美学与艺术评论 2019(01)
    • [26].“前现代”的乡土城——浅论鲁迅的“北京世界”[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12)
    • [27].什么是启蒙:过去和现在[J]. 社会科学战线 2011(09)
    • [28].谁曾想过中国以今天这种姿态开放[J]. 看世界 2019(08)
    • [29].“大词”虚饰下的前现代幽灵[J]. 文学自由谈 2016(02)
    • [30].对前现代生活的不满与焦虑——论《死魂灵》(下)[J]. 名作欣赏 2016(07)

    标签:;  ;  ;  

    由设计认同到文化认同 ——当代中国设计中的文化研究问题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