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油储量分布的分形特征及其预测(论文文献综述)
王任一,李江涛[1](2019)在《油气藏分形特征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适用条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成藏动力学与非平衡态热力学相结合方法,对油气藏分形特征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适用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弱油气运移有效驱动力作用下,油气藏分布具有分形特征;而强油气运移有效驱动力作用下,油气藏分布则不具有分形特征。油气藏储量分布的分形维数D值,近似反映油气运移有效驱动功率。油气运移有效驱动功率越大,分形维数D就越大,而油气运移有效驱动功率越小,分形维数D也越小。基于弱油气运移有效驱动力作用下的油气运移最小能耗率原理,是盆地油气藏分形特征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适用条件。
陆江,邓孝亮[2](2018)在《非线性统计法在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剩余油气资源是盆地勘探部署的基础,对其进行预测是勘探研究的关键。针对南海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在勘探部署中剩余油气资源认识不清的问题,根据该坳陷油田及储量的现状,运用勘探效益法和分形模型2种非线性统计法,从历年石油探明储量和单井发现率以及油田探明的储量规模等方面对其油气资源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北部坳陷原油总探明储量约为2.75×108m3,待探明储量约为1.40×108m3,仍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研究成果对该坳陷中长期规划和勘探部署提供了地质依据。
高启超[3](2016)在《保靖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三维地质建模及资源评价》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以神华保靖龙马溪组页岩气区块为重点,通过对工区测井数据、地震数据和岩心实验数据的分析,深入开展了页岩气的矿物组分、地化、孔隙结构、物性及含气性特征、含气主控因素等研究,建立了三维地质模型,划分了有利区并预测了页岩气资源量。论文研究表明保靖页岩气矿区构造复杂,地层风化严重,工区龙马溪组页岩部分出露地表,目前风化剥蚀严重,存在甲烷风化带。工区断裂分布情况复杂,工区东南部断裂较为发育,向斜核部及斜坡带较为稳定。保靖页岩气矿区的有利层位为龙马溪组底部龙一段。岩心实验显示该段有机质含量高2.5%3.3%,含气性最好,总含气量2.73.0m3/t,是全区的优质页岩段。保靖页岩气矿区的有利沉积微相带为泥质深水陆棚微相带,位于工区的北西向。工区龙马溪组页岩气有利区可以分为两类,Ⅰ类有利区位于工区北西方向向斜的左翼,面积约为104km2;Ⅱ类有利区有位于工区南东向向斜的右翼,面积约为190km2。由概率体积法的资源量计算表明,保靖龙马溪组龙一段Ⅰ类有利区页岩气P50资源量为228.3×108m3,Ⅱ类有利区页岩气P50资源量为239.6×108m3,合计467.9×108m3,利用三维地质模型方法计算,保靖龙马溪组龙一段Ⅰ类有利区页岩气的资源量为227.7×108m3,Ⅱ类有利区页岩气的资源量为291.1×108m3,合计518.8×108m3,其中吸附气资源量为266.29×108m3,游离气资源量252.55×108m3。
胡亚轩[4](2015)在《含碳固体燃料混合成浆特性及配煤成浆浓度神经网络预测》文中研究表明水煤浆是一种新型的清洁代油燃料和气化原料,已在我国得到较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取得了显着的社会和经济效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一方面要求拓宽制浆煤种,实现燃料和原料的灵活多样化;另一方面要求进行配煤制浆以适应煤种多变的基本国情。因此,进行多种含碳原料制备高浓度浆体和配煤制浆已成为浆体燃料发展趋势。本文针对多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炭、石油焦和油砂,进行了单一燃料成浆特性和多种燃料共成浆特性研究,建立了配煤神经网络预测成浆浓度的数学模型,应用分形理论深入分析研究了单煤和配煤微观孔隙结构特征及与成浆特性的关系。对20余种不同变质程度的煤的理化特性及成浆特性、流变特性、触变性、稳定性进行了研究,发现煤的内水.含氧量、煤阶(O/C、O/H)、含氧官能团等是影响煤成浆的主要因素,内水高、含氧量大、含氧官能团丰富、煤阶低,则成浆性能差,成浆浓度低。添加剂也是影响水煤浆性能的重要因素,在含碳燃料的成浆过程中,添加剂能够改善煤表面的润湿性,降低煤水界面张力,提高煤表面Zeta电位,从而促进煤的成浆特性。配煤制浆中,难成浆的煤种掺混成浆性好的煤种可以有效提高混合煤的成浆性,反之亦然;合理的配煤甚至能使配煤的成浆浓度比任何参与的单煤的成浆浓度都高。配煤中亲水性强的煤种含量增加会导致配煤成浆性变差,表面疏水性强的煤种含量的增加会改善配煤成浆性。配煤煤种的粒径分布也会影响配煤的成浆性,粒径分布不同的煤种的成浆浓度与线性加权的拟合值之间的误差较大,也就是说粒径分布使得配煤制浆表现出非线性的现象,二种粒径相差大的煤种进行配煤制浆时能获得更高的成浆浓度。无论单煤双峰级配还是配煤双峰级配,粗细颗粒搭配制浆能提高煤种成浆浓度1-2%以上。应用分形理论对单煤和配煤成浆过程中微观孔隙结构变化及与成浆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无论是配煤还是单煤,分形维数D1与煤样的孔隙结构参数和成浆性之间的线性相关度都不明显。配煤的分形维数D2与孔隙结构参数和配煤成浆性之间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在0.8562-0.9434之间。随着配煤D2的增加,配煤的BET比表面积和总孔容积呈单调增加的变化趋势,而平均孔直径和成浆浓度则呈单调降低的变化规律。单煤的D2与煤样的BET比表面积和平均孔直径有良好的线性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2分别为0.8977和0.8625。无论是配煤还是单煤,D2不仅与煤样孔隙结构参数之间具有较高的线性相关度,而且D2还可以用来描述煤样孔隙结构的空间粗糙度,因此D2更适合用来评价煤样的成浆性能。进行了含碳燃料与煤共成浆特性研究,发现了煤与油砂、石油焦等含碳燃料混合成浆能取长补短,获得更好的成浆效果。油砂与煤混合制浆的研究表明在油砂浆中加入煤粉能有效降低浆样的粘度,增加浆体的定粘浓度。这两种作用效果能有效降低油砂浆的粘度。石油焦与褐煤混合制浆的研究表明随着掺焦比的增加,煤焦浆的成浆浓度显着提高,假塑性特性逐渐减弱。煤焦浆中褐煤质量的比例增加,混合浆体的析水率将显着下降,浆体的稳定性得到了改善。以煤样的平均粒径(D)、水含量(Mad)、灰含量(Aad)、挥发分(Vad)、氧含量(Oad)、二种煤的配比(R)为输入因子,建立了多种不同因子数的BP神经网络的预测配煤成浆浓度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最佳的BP神经网络预测配煤成浆浓度平均绝对误差为0.47%,而线性拟合误差为0.90%(实验煤种范围内)。利用PSO算法全局寻优的特点,进一步构建了PSO-BP神经网络模型,并预测配煤成浆浓度,预测平均绝对误差仅为0.32%,预测精度优于普通的BP神经网络。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含碳浆体燃料和原料范围的拓宽,提高配煤成浆浓度的预测精度,为多种含碳原料制备高浓度浆体提供技术支持和理论依据。
张凯,倪金龙,马骁骐[5](2015)在《东营凹陷沙三段断裂系统分形特征及构造储集层预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断裂活动对于油气的运移与聚集至关重要,然而伴随断裂活动形成大量的裂缝,其对于储集空间的改善及断裂对改善油气储层的定量研究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基于分形几何理论,对东营凹陷沙三段上、中、下3个亚段的断裂体系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定量研究,并对东营凹陷沙三段内可能发育的构造储集层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在0.58 km的研究标定尺度范围内,东营凹陷沙三段断裂体系的平面分布具有良好的自相似性(相关系数0.981),即具有良好的分形特征;研究区已探明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油源断裂附近的砂岩和泥岩之中,其中,砂岩区断裂系统分维值介于0.61.3,泥岩区断裂系统分维值介于0.81.2。预测了沙三上、中、下3个亚段有利的构造储集层区域。
德雪红[6](2014)在《基于分形理论的柱塞式生物质环模成型模具磨损机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生物质物料成型领域,尤其是环模成型机成型物料过程中,由于摩擦磨损而产生的高能耗、高成本,大大削弱了环模机的普及率,使环模市场接受能力一直不高。因此控制摩擦、减少磨损、改善节能性能以及合理发挥材料的潜能等的摩擦磨损研究在工程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所作的研究不仅为新型柱塞式生物质环模成型设备关键参数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十二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30B0205)》为支撑,作为轻型可移动式环模生物质成型燃料制造关键技术研究的一部分,并对新型柱塞式生物质环模成型机的设计和制造提供重要理论与参考依据。本文运用分形非线性理论为基础理论来研究生物质成型物料-环模凹模的摩擦磨损过程的动力学行为,揭示磨损过程中的行为规律,同时对环模凹模的磨损总量进行预测,研究内容主要如下:(1)分析柱塞式生物质环模成型机的成型环模失效原因及形式,对其进行受力及失效分析,确定磨损是环模失效的主要原因。(2)利用分形理论,结合环模凹模粗糙表面分形特性,导出环模凹模与物料接触面积的计算公式,采用分形方法中的W-M函数法表征环模凹模和成型物料粗糙表面曲线,利用MATLAB计算功能及Solidworks的建模功能,建立分形表面接触几何模型及环模凹模-成型物料表面接触有限元模型。(3)基于分形理论及粗糙分形表面接触模型,建立考虑成型物料及环模凹模物理特性的环模凹模内壁磨损预测方程,预测验证程序的正确性的同时探讨环模凹模磨损预测模型的典型参数与平均磨损率的关系,同时分析不同种类的物料及环模材质条件下环模凹模总磨损量随磨损时间的变化规律,并实现环模凹模随磨损时间的总磨损量的预测,为柱塞式环模设计提供理论依据。(4)对环模凹模磨损预测程度模型进行试验验证。通过两种类型的环模及不同规格凹模进行磨损试验测量,验证环模凹模磨损预测程度的正确性。(5)对环模凹模的摩擦热与结构进行耦合分析,确定在不同时刻环模凹模温度场及应力场分布情况,分析在不同的成型物料及不同的环模材质条件下环模凹模由于摩擦生热而引起的温度场及应力场温度分布情况。(6)利用凹模摩擦接触表面的分形数学模型对环模凹模摩擦过程中的最高温升进行预测并进行分析,确定环模凹模粗糙分形表面最大温升随摩擦因数、滑动速度、材料的机械和热性能参数、真实接触面积、名义接触面积以及表面轮廓分形参数等的函数变化规律。本文对农业机械、饲料加工机械的设计、制造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推广柱塞式环模成型机有重要意义,是具有广阔前景的研究课题。
唐建桥[7](2013)在《区域运输结构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但还没有从根本上彻底解决,交通运输的瓶颈制约已由“显性”转变为“隐性”,目前存在许多运输结构性矛盾,其协调发展问题十分突出,特别是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严重。为解决目前由于运输结构不合理而导致交通运输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通过搜集国内外大量相关文献资料,并经综合分析研究,基本掌握目前10个方面的研究现状,找出存在“4重4轻”研究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具体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工作和取得以下几点成绩:1.在运输结构的演变及其规律方面。首先论述运输结构及其演变的概念,研究运输结构的分类和表达式;运用系统自组织(他组织)原理,分析研究运输系统结构演变的耗散结构特征、自组织机理、一般过程和形式等;运用Logistic分析模型,研究各种运输方式间的竞争与协同关系;分析研究了客货运输需求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以及客货运输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主要原因和一般机理,交通科技的进步对运输结构演变的影响等;运用归纳法和演绎法,揭示客货运输结构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一般规律及其对运输结构优化的启示。研究结果表明:各种运输方式间竞争与协同的相互依存过程就是运输结构的动态演变过程,其相互转化是运输结构演变的主要推动力;交通科技的进步对运输结构演变起着重要作用;运输结构的演变至少存在6条一般规律及其对运输结构优化的8点重要启示,对运输结构优化应遵循这些规律性。2.在基于运输供需双重特性的运输结构优化分析方面。运用运输经济学原理、系统科学和信息熵理论等,首先对运输需求、运输供给等若干基本概念辨析,定量分析这些概念间的相互关系,同时探讨运输需求预测的有效性以及运输结构优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分析研究客货运输需求特性及其要素,定量研究客运需求成本(L)和货运需求成本(H),并建立了相关计量模型等;分析研究5种运输方式的供给特性(即技术经济特性)、适用范围及定量比较,并定量研究几个主要供给特性,建立相关计量模型;重点分析研究了运输供需特性及其对应状况对运输结构优化的影响;运用信息熵理论,分别构建客货运输需求结构信息熵和供给结构信息熵,以及基于供需结构信息熵的运输结构适应性分析与评判模型、标准和方法;最后进行案例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运输需求具有8个主要特性和6个基本要素;运输供需特性及其对应状况对区域运输结构优化产生重大影响;运输结构优化应遵循6项基本原则;客货运输供需结构特性可用供需结构信息熵来测度,供需结构信息熵值两者大小应接近,且其熵函数变化趋势和变化速率也应一致,两者熵函数值的相对离差系数C(t)应趋于0,适应度G(t)应趋于1。3.在区域微观层次运输结构优化方面。首先论述运输结构的区位特征;运用复合系统理论和协同学原理,分析研究运输系统的协调特征、结构关联类型及其协调机制;构建运输系统结构协调发展的机理模型及其协调步骤;重点构建微观运输结构发展指数、协调指数和持续指数分析模型;研究了微观运输结构优化评价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运输结构具有区位特征;运输系统结构存在4种关联类型;用以上指数分析模型,能测度和分析评价区域微观层次运输结构的协调发展持续状况及诸要素间的匹配性;可从各运输子系统(方式)主导要素的超前性及其诸要素间的匹配性2方面,分析评价微观运输结构的优化状况。4.在区域中观层次运输结构优化方面。在4.3节基础上,推导出中观运输结构发展指数、协调指数和持续指数分析模型;应用Markov链模型对中观运输结构预测与优化并进行决策分析;运用经济控制论,构建中观运输结构径路优化模型与2种算法;建立了各运输方式间质的协调性和量的比例性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与方法,构建运输结构优化效率、优化效益和比较优势评价模型,评价运输结构的合理化程度,利用相似判别法和距离判别法,评价运输结构的高度化水平;最后,对珠江三角洲客运结构进行实证研究,以验证预测模型和径路优化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利用以上指数分析模型,能测度和分析评价中观运输结构的协调发展持续状况以及各运输方式间的协调性;利用Markov链模型能预测客运结构和推算其未来平衡状态结构,并进行相关优化与决策分析;利用路径优化模型与算法,能求解交通运输系统总周转量增长率不低于既定比例的前提下,各运输方式每年应分别以多大的增长率增长,至少需要多少年才能达到某个理想的合理运输结构目标;利用以上中观运输结构质的协调性和量的比例性评价指标、3个评价模型和2种判别法,可分别评价中观运输结构的协调性、合理化程度和高度化水平。5.在区域宏观层次运输结构优化方面。在4.3节和5.2节基础上,推导出宏观层次运输结构发展指数、协调指数和持续指数,以及整个运输系统结构协调发展持续指数分析模型;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客货运输结构适应性分析与评价模型与算法,研究宏观运输结构的适应性;应用投入产出分析法,对宏观运输结构的投入产出特征优化分析与决策分析,求解基于最终纯收入率(或最终产值率)s最高的宏观运输结构最佳总投资(或总产出)结构比,以及现实总投资结构比与其最佳总投资结构比两者间的偏离度ηη及协调度γ等指数;构建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宏观运输结构优化模型与算法;分别建立宏观运输结构外部适应性、路网覆盖形态特性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系列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其中,重点推导出基于分形维数的路网覆盖形态特性评价指数模型与算法,利用路网覆盖度和覆盖深度测度和分析评价交通路网覆盖性;构建基于灰色信息熵的运输结构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模型与算法,定性定量综合评价其可持续发展状况。最后,对珠三角客货运输结构的适应性进行实证研究,对一运输区域的路网覆盖形态特性进行分析评价,以验证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适应性分析评价模型,及路网覆盖形态特性评价模型与算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用以上指数分析模型,能测度和分析评价宏观运输结构以及整个运输系统结构的协调发展持续状况、外部适应性和协调性;利用基于灰色关联度的适应性分析模型与算法,能分析评价区域宏观运输结构的适应性;利用以上最佳总投资结构比以及偏离度η和协调度γ等指数,能确定交通运输业现实总投资结构比的调整优化方向和程度等,为交通投资结构的优化决策提供依据;利用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运输结构优化模型与算法,能求解在既定条件下,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合理运输结构;用覆盖度和覆盖深度评价路网覆盖形态特性比路网密度等指数更科学合理,因此应尽量使用这2个指数,覆盖度D(r))1.661及相应覆盖深度r可作为评判区域路网形态结构是否合理和功能是否完善的基本标准。以上分析研究,以期为区域运输结构优化研究和路网规划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赵春升[8](2012)在《全球化石能源的地理分布与中国能源安全保障的政策选择》文中认为能源是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的支撑和动力。其不仅关乎国家的产业发展与经济建设,更关系着人民切身的发展与福祉。当今全球能源消费结构中化石能源仍居主导地位,存量的有限与需求的增长间矛盾日益显着,能源短缺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巨大瓶颈,全球性的能源争夺态势愈演愈烈。能源地理学是研究能源资源的分布、生产和消费特点,能源结构和地域组合等内容的一门学科,它为能源合理开发、综合利用及贸易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近年能源地理的相关研究基本处于停滞状态,然而世界能源地理格局处于演变之中,已有的研究成果不再符合世界能源地理的发展实际,缺乏战略指导价值。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收集处理大批数据的基础上,结合空间分析和计量分析,描述分析了化石能源储量、生产、消费及贸易的空间格局及变化情况,并基于此提出了能源安全保障的政策建议,以期成为推进能源地理学发展的突破口。通过分析,本文在能源储量、生产、消费、贸易及政策建议等方面得到的主要结论和认识有如下几点:(1)全球化石能源储量分布不均衡,油气资源方面,波斯湾地区、墨西哥湾-加勒比海地区以及北非地中海沿岸地区形成重要的高值集聚区;煤炭资源方面,以俄罗斯-亚太地区最显着,美国、南非、德国等是此区外零星的高值点。(2)中东是石油的最大产区,欧美地区的天然气生产领先于其他区域,亚太地区在煤炭的生产中居于各区之首。具体来看,石油产量的空间格局以俄罗斯、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的“三足鼎立”为主要特征,正处于向产油国多元化演变中;煤炭生产方面,中国首位度较高,美国、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印度尼西亚和南非等国构成第二等级,呈多点分散成长的态势;美国和俄罗斯在天然气的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形成两相对峙的局面。(3)亚太地区、欧洲及欧亚大陆地区、北美地区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种能源资源消费的高值区。从国家角度看,中国、美国、俄罗斯和日本是全球化石能源消费的主导力量,形成了空间上的极值点。世界各国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的排名与人均排名间错位严重,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差距最为显着,这预示着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需求量将会有迅猛增加的趋势。保障能源供应是今后要解决的重要问题。(4)石油资源贸易中,中东、前苏联地区是主要源地,亚太和欧美是重要汇地,中东石油资源主要流向亚太,而前苏联的石油资源主要输往欧洲地区;天然气贸易多为区内各国间流动,以欧洲及欧亚大陆和亚太地区的贸易为主;煤炭贸易大致分为大西洋和太平洋两大贸易圈,亚太地区是煤炭贸易中成交量最大的地区。(5)为了保障能源安全供给,需要在清楚把握未来能源供给和贸易格局的基础上,参考各国能源政策的启示,从储量、生产、消费以及贸易等多角度制定能源发展政策,以加强能源战略储备、开发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效率、保障能源进口多元化等为主要切入点,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鞠玮,侯贵廷,肖芳锋[9](2011)在《墨西哥湾盆地陆棚区油气田数量与储量规模的分形分析》文中提出在对墨西哥湾盆地陆棚区已探明油气田储量规模划分的基础上,应用分形理论对油气田数量与储量规模之间的分形关系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油气田储量规模分布的分数维值D的含义。油气田储量规模分布的分数维值D反映了油气田的勘探开发程度,勘探开发程度越高,分数维值D越大;勘探开发程度越低,分数维值D越小。利用分形方法可以较好地分析油气田储量规模与数量之间的关系,评判油气田勘探开发的程度,预测未来发现油气田的数量及其储量规模。
谢红兵[10](2011)在《油气资源丰度模拟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认为近些年来,油气资源评价工作逐渐从评价油气资源的规模向定量预测其空间分布、从单一的资源评价向资源与目标一体化评价的方向发展;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不断扩大,从传统的寻找构造油气藏为主逐步进入到构造油气藏与岩性地层油气藏并重,从常规资源延伸至非常规资源,从常规单一闭合圈闭油气藏扩展到连续型非常规圈闭油气藏;国内外,尤其是我国油气勘探高丰度的富集区块越来越少,勘探领域日趋转向低孔渗低丰度油气区。传统的资源评价方法已难以满足快速发展的油气勘探需要,发展更多适用、实用的新方法技术成为资源评价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形成油气资源丰度模拟的方法技术和实用流程,并研发一套油气资源丰度模拟软件模块。通过方法和软件模块的实际应用,定量预测油气的空间分布位置和规模大小,为资源评价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更新换代进行开拓性探索。预测油气资源的空间分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油气可能存在的位置,二是在该位置上油气的聚集量大小。论文从这两点出发,首先统计分析了油气规模、油气资源丰度的分形特征;接着探讨了油气资源在空间展布上的分形特征,以及从成藏机理和空间数据分析进行油气分布位置研究的方法;然后基于油气资源的分形特征和傅立叶变换能实现空间域与频率域互相转换的特性,通过分形模型、傅立叶变换、频谱模拟、条件模拟等模型和技术,研究将油气规模特征与空间位置特征进行综合分析的手段,以及通过勘探风险、经济界限等对资源丰度模拟过程进行约束和修正的方法。最后通过松辽盆地北部古龙凹陷葡萄花致密油层、肇州-朝阳沟地区大面积低丰度分布的扶余油层的应用研究,详细叙述了方法的应用流程和效果。论文建立了一套油气资源丰度模拟的方法体系和应用流程,填补了国内在油气资源空间分布研究领域的空白;研制出可满足油气勘探实践需要的油气资源丰度模拟软件模块。应用研究表明方法对非常规资源评价及在低丰度区寻找相对高丰度“甜点”具有可行性;针对大面积低丰度分布的非常规储层油气的评价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石油储量分布的分形特征及其预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储量分布的分形特征及其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油气藏分形特征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适用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气运移有效驱动力及速度 |
2 油气运移最小能耗率原理 |
3 油气藏分形特征形成机制 |
4 应用实例 |
5 结 论 |
(2)非线性统计法在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南海北部湾盆地北部坳陷石油地质概况 |
2 勘探效益法和分形模型基本原理 |
2.1 勘探效益法 |
2.2 分形模型 |
3 实例应用 |
3.1 勘探效益法预测 |
3.2 分形模型预测 |
4 结论 |
(3)保靖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三维地质建模及资源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1.1 课题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工作量与成果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区域构造特征 |
2.1.1 构造特征 |
2.1.2 断裂展布 |
2.1.3 构造演化史 |
2.2 区域地层特征 |
2.2.1 区域地层层序 |
2.2.2 龙马溪组地层特征 |
第3章 湖南保靖工区页岩气藏三维地质建模 |
3.1 工区构造定量表征 |
3.1.1 二维地震解释 |
3.1.2 断层定量表征 |
3.2 地层格架 |
3.2.1 小层划分 |
3.2.2 沉积微相划分 |
3.2.3 岩相划分 |
3.3 储集体及含气性特征 |
3.3.1 矿物组分特征 |
3.3.2 孔隙结构特征 |
3.3.3 物性特征 |
3.3.4 含气性特征 |
3.4 页岩气藏三维建模流程 |
3.4.1 数据准备 |
3.4.2 构造建模 |
3.4.3 相建模 |
3.4.4 参数建模 |
3.4.5 模型输出 |
第4章 湖南保靖工区页岩气藏资源评价 |
4.1 页岩含气性主控因素分析及有利区评价 |
4.1.1 页岩品质对含气性的影响 |
4.1.2 保存条件对含气性的影响 |
4.1.3 保靖地区页岩气成藏条件评价 |
4.1.4 保靖地区页岩气有利区综合评价 |
4.2 资源量计算 |
4.2.1 概率体积法计算资源量 |
4.2.2 基于三维地质模型计算 |
第5章 结论与认识 |
5.1 结论 |
5.2 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含碳固体燃料混合成浆特性及配煤成浆浓度神经网络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能源消耗结构 |
1.1.2 油气资源短缺现状 |
1.1.3 开发水煤浆替代燃料的必要性 |
1.2 水煤浆技术的发展及现状 |
1.2.1 含碳浆体燃料的分类 |
1.2.2 国外水煤浆技术发展 |
1.2.3 国内水煤浆技术的发展 |
1.2.4 水煤浆制备技术 |
1.2.5 浆体燃料的发展趋势 |
1.3 水煤浆特性的研究 |
1.3.1 水煤浆的流变特性 |
1.3.2 水煤浆粘度的影响因素 |
1.3.3 水煤浆添加剂的研究 |
1.4 混配制浆技术的研究 |
1.4.1 动力配煤技术研究 |
1.4.2 含碳燃料混配制浆技术研究 |
1.4.3 配煤制浆技术研究 |
1.5 人工神经网络 |
1.5.1 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 |
1.5.2 BP神经网络的结构及应用 |
1.6 研究内容及方法 |
2 实验方法及仪器 |
2.1 煤及水煤浆特性测试方法及仪器 |
2.1.1 煤样的制备和粒度分析 |
2.1.2 实验室水煤浆制备方法和仪器 |
2.1.3 煤的表面特性 |
2.1.4 煤的微观孔隙结构 |
2.1.5 含氧官能团 |
2.2 水煤浆成浆特性的研究方法及仪器 |
2.2.1 浓度测量方法及仪器 |
2.2.2 粘度测量方法及仪器 |
2.3 水煤浆流变特性的研究方法 |
2.3.1 水煤浆的流变特性 |
2.3.2 流变特性研究方法 |
2.4 水煤浆稳定性研究方法及仪器 |
2.4.1 观察法 |
2.4.2 析水法 |
2.4.3 棒穿法 |
2.4.4 倒置法 |
2.4.5 冰冻分析法 |
2.5 本章小结 |
3 单煤水煤浆成浆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煤质特性分析 |
3.3 单煤水煤浆成浆特性研究 |
3.3.1 单煤水煤浆的定粘浓度 |
3.3.2 单煤水煤浆的流变特性 |
3.3.3 单煤水煤浆的触变特性 |
3.3.4 单煤水煤浆的稳定特性 |
3.4 煤质特性对单煤成浆性的影响 |
3.4.1 煤种内水对单煤成浆性的影响 |
3.4.2 煤种氧含量对单煤成浆性的影响 |
3.4.3 煤阶对单煤成浆性的影响 |
3.4.4 煤种灰分对单煤成浆性的影响 |
3.5 煤含氧官能团对单煤成浆性的影响 |
3.5.1 红外光谱分析含氧官能团 |
3.5.2 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含氧官能团 |
3.6 添加剂对单煤成浆性的影响 |
3.6.1 添加剂种类对单煤成浆性的影响 |
3.6.2 添加剂对单煤水煤浆稳定性的影响 |
3.6.3 添加剂对煤表面润湿性的影响 |
3.6.4 添加剂对水煤浆分散系界面张力的影响 |
3.6.5 添加剂对单煤表面Zeta电位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4 配煤成浆特性及煤种相互作用机理 |
4.1 引言 |
4.2 配煤成浆特性研究 |
4.2.1 配煤成浆特性 |
4.2.2 配煤成浆的流变性 |
4.2.3 配煤成浆的稳定性 |
4.3 煤种间的作用对配煤成浆的影响 |
4.3.1 煤表面特性影响 |
4.3.2 煤表面特性和粒度分布双重影响 |
4.3.3 配煤成浆浓度变化的非线性规律 |
4.4 粒度级配成浆特性 |
4.4.1 煤种粒度分布 |
4.4.2 单煤级配成浆特性 |
4.4.3 配煤级配成浆特性 |
4.4.4 配煤级配稳定性 |
4.5 本章小结 |
5 配煤过程微观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
5.1 引言 |
5.2 分形理论及模型选择 |
5.3 配煤的微观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
5.3.1 煤样的吸脱附等温曲线 |
5.3.2 煤样的微观孔隙结构 |
5.3.3 煤样的分形维数 |
5.3.4 配煤的分形维数和孔隙结构参数与成浆性之间的关系 |
5.4 不同煤种的微观孔隙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
5.4.1 煤样的吸脱附等温曲线 |
5.4.2 煤样的微观孔隙结构 |
5.4.3 煤样的分形维数 |
5.4.4 煤样的分形维数和孔隙结构参数与成浆性之间的关系 |
5.4.5 煤样的分形维数与煤质特性之间的关系 |
5.5 小结 |
6 含碳燃料与煤共成浆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油砂与煤共成浆特性研究 |
6.2.1 实验样品和测试方法 |
6.2.2 油砂浆的成浆特性 |
6.2.3 油砂与煤共成浆特性 |
6.3 石油焦与煤共成浆特性研究 |
6.3.1 实验样品及实验方法 |
6.3.2 煤焦浆的粘浓特性 |
6.3.3 掺焦比对煤焦浆成浆性的影响 |
6.3.4 掺焦比对煤焦浆流变性的影响 |
6.3.5 煤焦浆的稳定性 |
6.3.6 石油焦与褐煤的表面特性及相互作用机理 |
6.4 冰冻切片法研究浆体的稳定性 |
6.4.1 固液悬浮浆体稳定性的研究背景 |
6.4.2 快速冰冻切片法 |
6.4.3 浆体制备及粒度分布 |
6.4.4 切片法研究粘度对水焦浆稳定性影响 |
6.4.5 切片法研究静置时间对水焦浆稳定性影响 |
6.5 小结 |
7 人工神经网络预测配煤成浆浓度 |
7.1 引言 |
7.2 BP神经网络原理与结构 |
7.2.1 BP神经网络 |
7.2.2 配煤训练样本 |
7.3 BP神经网络算法及参数的确定 |
7.3.1 训练算法 |
7.3.2 归一化处理 |
7.3.3 隐含层神经元数量 |
7.4 不同输入因子的BP网络预测 |
7.4.1 配煤成浆浓度的非线性特征 |
7.4.2 不同因子的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 |
7.5 PSO-BP神经网络预测配煤成浆浓度 |
7.5.1 PSO-BP神经网络特点 |
7.5.2 六因子PSO-BP神经网络预测结果 |
7.6 本章小结 |
8 全文总结及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5)东营凹陷沙三段断裂系统分形特征及构造储集层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地质概况 |
2断裂分形学理论与方法 |
2.1断裂分形学理论依据 |
2.2分形学的计算方法 |
3断裂分维值与构造储集层分布关系 |
3.1断裂分维值特征 |
3.2断裂分维值与有利构造储集层的关系 |
3.3有利构造储集层预测 |
4结论 |
(6)基于分形理论的柱塞式生物质环模成型模具磨损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1 绪论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我国能源现状 |
1.1.2 中国环境现状 |
1.1.3 生物质新能源特征 |
1.1.4 国内生物质能源应用现状 |
1.1.5 开发生物质能源对我国必要性 |
1.2 生物质能转化利用形式 |
1.3 生物质固化成型技术研究现状 |
1.3.1 固化成型机理 |
1.3.2 固化成型工艺 |
1.3.3 生物质固化成型设备类型 |
1.3.4 成型设备国内外应用状况 |
1.3.5 生物质固化成型理论研究现状 |
1.4 本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本研究的意义 |
1.5 本文研究内容 |
2 生物质环模成型机成型模具的磨损原因的分析 |
2.1 模具失效原因及形式的分析 |
2.2 环模成型模具磨损 |
2.2.1 模具磨损过程 |
2.2.2 磨损的分类 |
2.2.3 环模磨损机理 |
2.2.4 环模磨损的影响因素的分析 |
2.3 柱塞式环模成型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2.3.1 柱塞式环模成型机基本结构 |
2.3.2 柱塞式环模基本工作原理 |
2.4 柱塞式环模强度讨论分析 |
2.4.1 环模弯曲强度 |
2.4.2 环模接触抗压强度 |
2.5 环模失效分析 |
2.5.1 疲劳破坏 |
2.5.2 环模失效宏观形貌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分形表征的环模凹模-成型物料表面接触有限元模型建立 |
3.1 引言 |
3.1.1 Matlab简介 |
3.1.2 环模凹模接触表面分形函数特性 |
3.2 分形理论 |
3.2.1 W-M分形函数 |
3.2.2 M-B分形接触模型 |
3.3 建立环模凹模粗糙表面曲线 |
3.3.1 分形表征参数特性分析 |
3.3.2 环模表面轮廓粗糙表面样本 |
3.3.3 环模表面轮廓分形维数测定 |
3.3.4 表面曲线函数及几何曲线建立 |
3.4 建立粗糙表面面域 |
3.4.1 关键点提取 |
3.4.2 粗糙表面样条曲线的建立 |
3.4.3 粗糙表面面域确定 |
3.5 建立环模凹模-成型物料接触模型 |
3.5.1 模型建立的流程 |
3.5.2 建立几何模型 |
3.5.3 设置属性及划分网格 |
3.5.4 接触对建立 |
3.6 本章小结 |
4 环模凹模接触表面磨损模型的建立 |
4.1 引言 |
4.2 柱塞式生物质成型机环模凹模受力分析 |
4.2.1 柱塞式环模成型机基本工作原理 |
4.2.2 压辊凸模受力分析 |
4.2.3 环模凹模受力及关键参数的确定 |
4.3 生物质环模成型凹模磨损模型建立 |
4.3.1 磨损模型理论分析 |
4.3.2 环模凹模磨损程度预测模型的建立 |
4.4 本章小结 |
5 磨损程度预测模型试验验证和柱塞式环模磨损预测及探讨 |
5.1 引言 |
5.2 磨损程度预测模型试验验证 |
5.2.1 压辊式生物质环模凹模磨损总量试验验证 |
5.2.2 柱塞式生物质环模试验机成型凹模磨损总量试验验证 |
5.3 环模凹模磨损程度预测及探讨 |
5.3.1 环模磨损总量的计算公式 |
5.3.2 环模凹模总磨损量随磨损时间的变化规律及环模寿命预测 |
5.3.3 凹模材质与物料种类对磨损总量的影响及其探讨 |
5.4 本章小结 |
6 环模凹模摩擦热-结构耦合分析及凹模接触表面最高温升预测 |
6.1 引言 |
6.2 环模摩擦接触热弹性耦合有限元法 |
6.2.1 温度场有限元方程建立 |
6.2.2 凹模接触摩擦热应力计算 |
6.2.3 凹模摩擦接触热结构耦合 |
6.3 环模凹模热传导数学模型的建立 |
6.3.1 基本假设 |
6.3.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6.3.3 热-结构耦合流程 |
6.4 凹模温度场分布 |
6.4.1 模型建立及单元网格划分 |
6.4.2 环模摩擦滑动接触表面温度场分布 |
6.4.3 各参数变化对应力场的影响 |
6.5 凹模摩擦表面温度分布的分形模型及最高温升预测 |
6.5.1 凹模分形接触表面摩擦过程中温度分布 |
6.5.2 凹模接触表面最高温度预测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区域运输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研究的必要性) |
1.1.2 研究意义(研究的重要性)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既有研究存在不足 |
1.3 论文的研究方案 |
1.3.1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 |
1.3.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运输结构的演变及规律 |
2.1 运输结构演变概论 |
2.1.1 运输结构的概念及分类 |
2.1.2 运输结构的表达式 |
2.1.3 运输结构演变的概念 |
2.2 运输结构演变的自组织理论分析 |
2.2.1 系统自组织及耗散结构特征 |
2.2.2 运输结构演变的自组织机理及过程 |
2.2.3 运输结构演变的自组织形式及Logistic分析模型 |
2.3 运输需求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
2.3.1 客运需求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
2.3.2 货运需求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
2.4 运输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及规律 |
2.4.1 运输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原因 |
2.4.2 科技进步对运输结构演变的重要作用 |
2.4.3 运输结构演变的一般机理 |
2.4.4 运输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
2.5 运输结构的演变及规律对运输结构优化的启示 |
2.5.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运输结构的演变 |
2.5.2 运输结构优化的几点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供需特性的运输结构优化分析 |
3.1 运输结构优化概论 |
3.1.1 若干基本概念辨析 |
3.1.2 运输结构优化的概念及原则 |
3.2 运输需求特性及内容 |
3.2.1 经济特性及内容 |
3.2.2 层次特性及内容 |
3.2.3 其他特性及内容 |
3.3 运输供给特性及其适用范围 |
3.3.1 铁路运输技术经济特性及其适用范围 |
3.3.2 公路运输技术经济特性及其适用范围 |
3.3.3 水路运输技术经济特性及其适用范围 |
3.3.4 民航运输技术经济特性及其适用范围 |
3.3.5 管道运输技术经济特性及其适用范围 |
3.3.6 各种运输方式技术经济特性比较 |
3.4 主要技术经济特性定量研究 |
3.4.1 经济特性定量研究 |
3.4.2 技术特性定量研究 |
3.4.3 可持续发展特性定量研究 |
3.5 供需特性对运输结构优化的影响 |
3.5.1 需求特性对运输结构优化的影响 |
3.5.2 供需特性对应状况对运输结构优化的影响 |
3.6 基于供需结构信息熵的运输结构优化分析 |
3.6.1 运输供需结构信息熵概论 |
3.6.2 客运需求结构信息熵 |
3.6.3 客运供给结构信息熵 |
3.6.4 货运需求结构信息熵 |
3.6.5 货运供给结构信息熵 |
3.6.6 运输供需结构适应性的信息熵分析 |
3.6.7 案例分析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4章 区域微观层次运输结构优化研究 |
4.1 微观运输结构优化概论 |
4.1.1 运输结构的区位特征 |
4.1.2 微观运输结构的概念 |
4.1.3 微观运输结构优化的概念 |
4.2 运输系统结构协调发展的理论分析 |
4.2.1 运输系统结构协调发展的基础理论 |
4.2.2 运输系统特征及其协调特征 |
4.2.3 运输系统结构关联类型及其协调机制 |
4.2.4 运输系统结构协调发展及其特征 |
4.2.5 运输系统结构协调发展的概念模型及协调步骤 |
4.3 微观运输结构协调发展指数分析模型 |
4.3.1 微观运输结构发展指数 |
4.3.2 微观运输结构协调指数 |
4.3.3 微观运输结构持续指数 |
4.4 微观运输结构优化评价 |
4.4.1 微观运输结构主导要素的超前性 |
4.4.2 微观运输结构诸要素间的匹配性 |
本章小结 |
第5章 区域中观层次运输结构优化研究 |
5.1 中观运输结构优化概论 |
5.2 中观运输结构协调发展指数分析模型 |
5.2.1 中观运输结构发展指数 |
5.2.2 中观运输结构协调指数 |
5.2.3 中观运输结构持续指数 |
5.3 基于MARKOV链模型的中观运输结构预测与优化 |
5.3.1 中观运输结构演变的Markov链特性 |
5.3.2 Markov链模型分析的基本原理 |
5.3.3 状态转移概率的估算方法 |
5.3.4 Markov链模型的求解算法 |
5.4 中观运输结构优化路径模型及算法 |
5.4.1 优化路径模型的构建 |
5.4.2 优化路径模型的求解算法 |
5.5 中观运输结构优化评价 |
5.5.1 中观运输结构合理化 |
5.5.2 中观运输结构合理化评价 |
5.5.3 中观运输结构高度化 |
5.5.4 中观运输结构高度化评价 |
5.6 实证分析研究1—珠三角客运结构预测及优化分析 |
5.6.1 珠三角客运结构Markov链模型的构建 |
5.6.2 珠三角客运结构预测 |
5.6.3 珠三角未来客运平衡状态结构 |
5.6.4 珠三角客运结构优化分析 |
5.7 实证分析研究2—珠三角客运结构优化路径及决策分析 |
5.7.1 优化路径模型的构建 |
5.7.2 优化路径模型的求解及决策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区域宏观层次运输结构优化研究 |
6.1 宏观运输结构优化概论 |
6.2 宏观运输结构协调发展指数分析模型 |
6.2.1 宏观运输结构发展指数 |
6.2.2 宏观运输结构协调指数 |
6.2.3 宏观运输结构持续指数 |
6.2.4 运输系统结构协调发展持续指数 |
6.3 宏观运输结构适应性的灰色关联分析法 |
6.3.1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概论 |
6.3.2 客运结构适应性分析模型及算法 |
6.3.3 货运结构适应性分析模型及算法 |
6.4 宏观运输结构优化的投入产出分析法 |
6.4.1 投入产出分析法原理 |
6.4.2 宏观运输结构优化的投入产出特征分析 |
6.4.3 宏观运输结构优化的投入产出决策分析 |
6.4.4 宏观运输结构优化的投入产出协调性分析 |
6.4.5 宏观运输结构优化的投入产出分析步骤 |
6.5 宏观运输结构优化的可持续发展观 |
6.5.1 运输结构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
6.5.2 宏观运输结构优化的可持续性约束 |
6.5.3 宏观运输结构可持续发展优化模型 |
6.5.4 可持续发展优化模型中参数的标定 |
6.5.5 可持续发展优化模型的求解算法 |
6.5.6 基于可持续发展观的运输结构优化建议 |
6.6 宏观运输结构优化评价 |
6.6.1 宏观运输结构优化评价内容及原则 |
6.6.2 宏观运输结构的适应性评价 |
6.6.3 宏观运输结构的形态特性评价 |
6.6.4 宏观运输结构的可持续发展评价 |
6.7 实证分析研究1—珠三角运输结构适应性分析 |
6.7.1 珠三角客运结构灰色综合关联矩阵 |
6.7.2 珠三角客运结构适应性分析 |
6.7.3 珠三角货运结构改进灰色相对关联矩阵 |
6.7.4 珠三角货运结构适应性分析 |
6.7.5 研究结论及优化建议 |
6.8 实证分析研究2—交通路网覆盖形态特性评价 |
6.8.1 基础数据资料 |
6.8.2 求解路网覆盖度D(r)和覆盖深度l |
6.8.3 求解结果分析及优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珠江三角洲交通运输发展概况 |
附录2 珠江三角洲客货运输结构灰色关联矩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8)全球化石能源的地理分布与中国能源安全保障的政策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 论文结构体系 |
第二章 全球化石能源地理分布 |
2.1 地理分布现状 |
2.2 分布的时空变化 |
2.3 小结 |
第三章 化石能源生产的地理分布 |
3.1 化石能源开发条件评价 |
3.2 化石能源生产的空间格局 |
3.3 化石能源生产格局的变动 |
3.4 小结 |
第四章 化石能源消费的地理分布 |
4.1 空间格局及特点 |
4.2 空间格局的变动 |
4.3 小结 |
第五章 全球性化石能源贸易分析 |
5.1 国际贸易中化石能源的运输 |
5.2 各国在化石能源贸易中的地位 |
5.3 世界化石能源贸易格局及变动 |
5.4 原油贸易规模走向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全球化背景下中国能源安全保障的政策选择 |
6.1 中国能源现状 |
6.2 主要国家的能源政策分析 |
6.3 中国能源安全保障的政策建议 |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9)墨西哥湾盆地陆棚区油气田数量与储量规模的分形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油气田储量与数量分形关系 |
2 墨西哥湾盆地陆棚区油田、气田规模分布分形 |
2.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2 取样原则与数据处理方法 |
2.3 墨西哥湾盆地陆棚区油田储量规模分布 |
2.4 墨西哥湾盆地陆棚区气田储量规模分布 |
3 分数维值D的含义 |
4 结论 |
(10)油气资源丰度模拟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2.1 以计算资源量大小为主的传统资源评价方法仍广受关注和研究 |
1.2.2 油气空间分布预测方法日益受到重视,目前主要集中在油气勘探风险评价方面 |
1.2.3 定量预测油气在空间位置上聚集量的研究处于探索阶段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油气资源规模的分形特征研究 |
2.1 分形理论概述 |
2.2 油气田(藏)数量与规模的分形特征 |
2.3 油气田数量与资源丰度的分形特征 |
第3章 油气资源空间分布位置的研究 |
3.1 油气空间分布的分形特征 |
3.2 基于成藏机理和空间数据分析的资源空间位置分析方法 |
第4章 油气资源丰度模拟方法与流程 |
4.1 傅立叶变换 |
4.2 分形模型与随机分形模拟 |
4.2.1 油气藏分形模型的功率谱表达形式 |
4.2.2 分形模型中参数的求取 |
4.2.3 资源丰度的随机分形模拟 |
4.3 资源丰度的条件模拟 |
4.4 勘探风险(位置信息)约束的资源丰度模拟 |
4.5 油气资源丰度模拟方法流程 |
第5章 古龙凹陷致密油资源丰度模拟 |
5.1 研究区地质特征 |
5.1.1 区域地质情况 |
5.1.2 构造特征 |
5.1.3 沉积、储层特征 |
5.1.4 对葡萄花油层性质的认识 |
5.2 勘探风险评价 |
5.2.1 评价流程 |
5.2.2 评价参数体系建立 |
5.2.3 油气成藏条件分析与主控因素识别 |
5.2.4 勘探风险预测模板建立 |
5.2.5 评价结果 |
5.3 油气资源丰度模拟 |
5.3.1 建立原始资源丰度图 |
5.3.2 储量丰度模拟计算 |
5.3.3 丰度模拟结果及分析 |
5.4 应用效果跟踪 |
第6章 肇州-朝阳沟地区低丰度资源模拟 |
6.1 地质概况 |
6.1.1 地层 |
6.1.2 构造 |
6.1.3 沉积特征 |
6.1.4 主要油气藏类型 |
6.1.5 存在的问题 |
6.1.6 成藏地质条件总结 |
6.2 勘探风险评价 |
6.3 资源丰度模拟与资源潜力 |
6.4 应用效果跟踪 |
第7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企业应用证明 |
2)项目鉴定报告 |
3)软件着作权登记证书 |
4)发明专利申请受理书 |
5)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专着、论文 |
6)个人简历 |
四、石油储量分布的分形特征及其预测(论文参考文献)
- [1]油气藏分形特征形成的动力学机制及适用条件[J]. 王任一,李江涛.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2]非线性统计法在油气资源评价中的应用[J]. 陆江,邓孝亮. 特种油气藏, 2018(03)
- [3]保靖地区龙马溪组页岩三维地质建模及资源评价[D]. 高启超.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6(04)
- [4]含碳固体燃料混合成浆特性及配煤成浆浓度神经网络预测[D]. 胡亚轩. 浙江大学, 2015(06)
- [5]东营凹陷沙三段断裂系统分形特征及构造储集层预测[J]. 张凯,倪金龙,马骁骐.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2015(01)
- [6]基于分形理论的柱塞式生物质环模成型模具磨损机理研究[D]. 德雪红. 北京林业大学, 2014(11)
- [7]区域运输结构优化研究[D]. 唐建桥.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0)
- [8]全球化石能源的地理分布与中国能源安全保障的政策选择[D]. 赵春升. 兰州大学, 2012(10)
- [9]墨西哥湾盆地陆棚区油气田数量与储量规模的分形分析[J]. 鞠玮,侯贵廷,肖芳锋.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6)
- [10]油气资源丰度模拟方法研究与应用[D]. 谢红兵.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