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学习是个体在经验的基础上引起的相对持久的心理结构或外显行为的变化。引起上述改变并使之持久的途径在于创建良好的课堂组织氛围,这与教师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是密不可分的。多维互动的课堂教学模式是创建课堂氛围的有效手段。它关注的是师生交往的过程方式,构建融洽、紧密联系的师生关系、教学关系。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其实质是交往互动。在多维互动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教师与课程、学生与课程、教师与环境、学生与环境之间都存在信息交流和相互作用,从而使整个课堂教学表现出组织性、非确定性,成为一个复杂的、立体的开放系统。如果教师能这样来认识和实施教学,整个课堂就会生动活泼,充满活力,从而使学生远离单调、沉闷和程式化的学习过程。本研究以建构主义、人本主义、合作学习、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对多维互动教学模式的现有研究成果,以调查法和准实验法为主要研究方法,以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高二年级4个平行班共136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对上海高中《生命科学》教材第二册第六章《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的不同内容采用不同互动模式的教学实践,对其效果进行科学评价,旨在找出适合特定教学内容的课堂互动模式,并进一步探索人机互动、校际网络信息平台互动等新的课堂互动模式,运用统计学方法给相应模式的教学效果以科学的评价。其结果将对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研究,得出如下几点结论和建议:1、对于有大量识记知识的教学内容适合采用师生、生生互动教学模式;2、对于涉及抽象的生理、生化知识的教学内容可采用人机互动模式;3、对于社会热点问题的讨论课应该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网络互动平台在教学上的实际操作方式有待进一步研究。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多维互动教学模式论文; 高中生命科学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教学研究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