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波长红外测温仪的研究

双波长红外测温仪的研究

论文摘要

红外测温仪以其响应速度快、准确、便捷、使用寿命长等优势,在冶金、电子、石化、食品等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成为企业故障检测,产品质量控制和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红外测温主要是利用任何物体都会发出红外辐射的原理来测量的,随着现代红外技术的不断成熟和日益完善,利用红外检测的远距离、不接触、准确、实时、快速等特点发展起来的红外检测技术由于在不停电、不取样、不解体的情况下能快速实时地在线监测和诊断大多数故障,可以减少对设备的损害,避免停工停产造成的损失,节约人力和财力,某些领域还可以减少对人身的危害,对于各行业的现代化有着重要的意义。目前,有的产品虽然价格不高,但测温精度有限;有的产品测温精度高,但需要国外进口,价格十分昂贵,不能使人们的需求得到满意的解决。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收集和分析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红外测温技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红外测温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主要工作有以下几个方面:1.在传统理论上运用新的红外测温仪的测温方法,结合微机处理技术,巧妙地避开了国际上公认的“辐射率修正”的困难,大大的提高了红外测温仪的测温精度;2.改善传统红外测温仪的光学系统,用凹面镜对红外辐射信号的收集来代替以往红外测温仪用透射镜或者其它形状的反射镜对红外光的收集,简化了红外测温的光学系统,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可靠程度;3.采用双波长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业应用中产品的抗干扰能力,面对复杂恶劣环境时,测温数值和测温精度不会发生很大的变化;4.首次提出模拟除法器、复合红外探测器在双波长红外测温仪上的运用,使信号采集的同步性得到了很好的解决,避免了更换探测器带来的不便和系统的误差;5.探索了设计中的“实体定标”的问题,设计了样机,并对样机进行了测试。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及任务
  • 1.2 红外测温技术的发展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工作
  • 第二章 红外辐射原理
  • 2.1 红外辐射的发射及规律
  • 2.1.1 黑体的红外辐射规律
  • 2.1.2 非黑体辐射
  • 2.1.3 几种测温方法的比较
  • 2.2 辐射率和环境因素对红外测温仪的影响
  • 2.2.1 辐射率对红外测温仪的影响
  • 2.2.2 环境因素对红外测温仪的影响
  • 2.3 经典理论的创新
  • 2.3.1 理论创新
  • 2.3.2 应用创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双波长红外测温仪的总体设计
  • 3.1 总体设计时考虑的因素
  • 3.1.1 确定测温范围
  • 3.1.2 确定距离系数
  • 3.1.3 确定波长范围
  • 3.1.4 响应时间
  • 3.2 测温方案的选择
  • 3.3 光学系统的设计
  • 3.3.1 透射式光学系统
  • 3.3.2 反射式光学系统
  • 3.3.3 反射—透射组合式光学系统
  • 3.4 红外视场的确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号的采集处理及电路硬件设计
  • 4.1 信号的采集及放大
  • 4.1.1 红外探测器的选择
  • 4.1.2 信号的放大与整形
  • 4.2 数据的处理和显示
  • 4.2.1 模拟除法器的引入
  • 4.2.2 单片机的选择
  • 4.2.3 电源设计
  • 4.2.4 A/D转换器的选择
  • 4.2.5 环境温度的补偿
  • 4.2.6 数据的显示
  • 4.3 整机的按键控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软件设计及误差分析
  • 5.1 系统软件所实现的功能
  • 5.2 系统软件的设计
  • 5.2.1 主程序设计
  • 5.2.2 键盘接口子程序设计
  • 5.3 整机的标定
  • 5.4 系统误差分析
  • 5.5 降低误差的措施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的总结与展望
  • 6.1 主要工作总结
  • 6.2 研究领域的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距离对红外热像仪测温精度的影响及误差修正[J]. 红外 2011(02)
    • [2].距离对红外热像仪测温精度影响及提高精度的实验研究[J]. 红外技术 2013(09)
    • [3].基于窗函数优化的布里渊光时域反射仪测温精度提升研究[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2020(01)
    • [4].单波长测温仪低温段的测温精度与波长带宽的优化选择[J]. 激光杂志 2009(01)
    • [5].环境辐射对实时测温仪测温精度的影响及抑制[J]. 激光杂志 2008(04)
    • [6].基于铂电阻测温精度拟合算法仿真研究[J]. 软件导刊 2016(01)
    • [7].接触长度对镍铬-金铁热电偶测温精度影响的研究[J]. 低温工程 2013(05)
    • [8].中、长波热红外系统辐射测温精度比较[J]. 激光与红外 2013(01)
    • [9].一种可提高红外热像仪测温精度的算法[J]. 红外 2011(06)
    • [10].非制冷热像仪内部温升对测温精度的影响修正[J]. 中国光学 2018(04)
    • [11].THDS设备测温精度标定新模式探讨[J]. 中国铁路 2015(07)
    • [12].红外测温过程中测试距离对测温精度的影响分析[J]. 自动化与仪器仪表 2018(07)
    • [13].论影响铁路车辆轴温智能探测系统测温精度的主要因素与对策[J]. 科技信息 2014(11)
    • [14].多路温度同步测量系统开发与实现[J].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2017(03)
    • [15].一种提高Pt1000铂电阻测温精度的新方法[J]. 机电工程 2013(05)
    • [16].超高精度人体测温 大华股份用科技筑牢防疫堡垒[J]. 中国公共安全 2020(03)
    • [17].非制冷红外热像仪去温漂标定[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09)
    • [18].容差分析在空间相机测温电路中的应用[J]. 光学精密工程 2010(06)
    • [19].基于机器学习的红外传感器测温补偿算法的研究[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20(12)
    • [20].红外热像仪测温精度校准装置的建立及校准能力验证[J]. 红外技术 2016(05)
    • [21].工业现场环境下提高红外测温精度的方法探究[J]. 工业仪表与自动化装置 2008(06)
    • [22].高精度红外热成像测温技术研究[J]. 仪器仪表学报 2020(05)
    • [23].一种便携式高精度数字体温计的设计[J]. 中国科技信息 2014(16)
    • [24].不同曲线拟合方式对NTC热敏电阻测温精度的影响[J]. 中国测试 2018(S1)
    • [25].目标距离变化对热像仪测温精度影响分析[J]. 计测技术 2016(05)
    • [26].浅谈盐浴槽测温精度[J]. 民营科技 2015(04)
    • [27].目标距离和视场角变化对红外热像仪测温精度影响的理论分析[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1)
    • [28].基于红外热像仪的温压弹爆炸温度场测试[J]. 红外技术 2016(03)
    • [29].比色测温理论中带宽对测量误差影响的研究[J].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2011(03)
    • [30].油浸变压器测温光纤光栅特性研究[J]. 电子制作 2014(19)

    标签:;  ;  ;  ;  

    双波长红外测温仪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