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下半叶山水画中的黄山形象

十七世纪下半叶山水画中的黄山形象

论文题目: 十七世纪下半叶山水画中的黄山形象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美术学

作者: 邱才桢

导师: 薛永年

关键词: 十七世纪下半叶,黄山形象,区域空间观念,遗民,徽州意识

文献来源: 中央美术学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本文以十七世纪下半叶的黄山题材画作为出发点,结合版画等其他材质画作,探讨这一特定时空(十七世纪下半叶、徽州乃至江南地区)下的画家以及其它特定人群(如文人、士绅、官员、徽商、本地人和外乡人等)怎样通过对绘画作品中黄山形象的塑造,来反映他们的对于“黄山”这一区域(或空间)的认识的。通过对绘画中黄山形象的探讨,揭示各种人群之间纵横交错的观念问题,进而一步步削析人群之间与特定社会情境的互动关系,这实际上是绘画史与社会史、文化史、观念史交融的问题。 在第一章中,本文对十七世纪下半叶之前,即“前黄山现象时期”黄山的历史、文本、图像与形象作了回顾与总结。在第二章中,对十七世纪下半叶山水画中的黄山形象做了细致的区分,即自然地理与人文景观的黄山形象,以及非现世与非现时的黄山形象。而这两种形象,与十七世纪下半叶的社会、区域性背景以及画家的身份、际遇与选择等情况有着深刻的关联。它们既与十七世纪朝代更换有关,也与康熙新政之后“徽州意识”的重建有关,当然,也与遗民以及士绅、文人画家的身份、际遇、选择有关。而这正是本文第三章所探讨的内容。 黄山形象不仅为画家所塑造,同时也进入当时人们的接受系统。通过对不同身份人群不同的接受状况,可以更为细致入微地看到十七世纪下半叶各种人群的观念问题。

论文目录:

提要

引言

第一章 前黄山现象时期:十七世纪下半叶之前的历史、文本、图像与形象

第一节 十七世纪下半叶黄山图现象描述

第二节 黄山的历史与文本

一、山的记忆:黄山成为名山的历史

二、十七世纪下半叶之前文本中的黄山

第三节、黄山图像与形象的展演:十七世纪下半叶之前

一、画家的黄山之游与黄山图

二、卷轴画中的黄山形象

三、版画中的黄山图及形象

小结 黄山形象的早期类型:十七世纪下半叶之前

第二章 十七世纪下半叶山水画中黄山形象的刷新与类型

第一节 黄山形象之一:自然地理与人文景观的黄山

一、图像类型:实景图的新景观

(一)、纪游图的成熟

(二)、纪游图的新类型:胜景图与纪游图的结合

(三)、胜景图的新发展

二、“黄山灵奇”:作为自然地理的黄山形象

(一)、画面空间与结构

(二)、景点的内容与组合方式的变化

(三)、景点意涵

(四)、风格表达

三、黄山形象的新景观:实景黄山图中文化意涵的凸显

(一)、文化意涵的凸显:以梅清《黄山图》为例

(二)、文化的地域意识的重奏:卷轴画与版画中的《黄山图》

第二节 黄山形象之二 非现世与非现时的黄山

一、形象的视觉性与精神性

二、非现世非现时的黄山形象的若干特征

(一)、母题与题材

(二)、山水中的空间与时间

(三)、笔墨与风格

三、个案分析

(一)、太古世外山:戴本孝《黄山图》

(二)、远避尘世的山水:弘仁《黄山图》

小结 十七世纪下半叶山水画中黄山形象的变迁

第三章 黄山形象的社会文化史解释:黄山形象与区域观念

第一节 黄山形象的社会、区域以及个人性背景

一、社会、区域性背景

二、画家身份、际遇与选择

第二节 遗民意识与“非现世现时的黄山形象”

一、画家身份、际遇与身份意识

二、形象、区域与记忆

第三节 黄山形象的刷新与“徽州意识”的重建

一、黄山新形象、塑造者与区域观念

二、十七世纪下半叶“徽州意识”的重建

小结 形象的变迁与社会、区域以及个人性背景

第四章 十七世纪下半叶对绘画中黄山形象的接受与反应

第一节 黄山形象的接受者与接受方式

一、接受者

(一)、接受者的类型

(二)、画家与接受者之间的交往

二、接受方式

(一)、接受途径与画作功能

(二)、接受的类型

第二节 黄山形象的接受情况

一、接受中的视觉性与精神性

二、接受者身份以及对不同类型黄山形象的接受

(一)、对“黄山灵奇”形象的接受

(二)、对“非现世与非现时”黄山形象的接受

余论 十七世纪下半叶山水画中黄山形象的变迁、衰亡及原因

结论

附录一 传世黄山卷轴画编年

附录二 十七世纪下半叶前黄山图著录编年

附录三 黄山版画图编年

图版目录

图版

参考文献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07-14

标签:;  ;  ;  ;  ;  

十七世纪下半叶山水画中的黄山形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