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人类可持续发展所依赖的基本条件。社会的发展,人类活动带来的影响已经遍及世界每一个角落,对生态环境产生了极大地负面影响。在人类社会经济、资源、生态这三个相互作用的因素中寻求生态保护的途径,是目前生态学中研究的重要领域。矿产资源的开发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其开采、加工和利用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引发了多种生态环境问题。尤其是露天开采,对地表土壤的剥离和自然植被的破坏严重,因此,开展露天采矿的生态坏境影响评价研究,并有针对性地选择生态保护和恢复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综合分析了国、内外露天采矿的生态环境影啊评价及生态恢复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以生态学相关理论为依据,四川某露天开采铁矿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从自然禀赋、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环境三个方面探讨露天矿产开发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基本理论、技术方案(指标体系建立、评价方法运用),并根据前面研究内容,对矿产开发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定量化评价。以矿区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环境影响预测结果、对矿区生态恢复适宜性条件分析,提出了生态恢复对策。本论文对矿产资源的有序开发和露天采矿工程的合理建设,对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同时露天采矿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借鉴。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绪论1.1 研究背景1.2 研究研究现状1.2.1 国外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面1.2.2 国外生态修复研究方面1.2.3 国内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面1.2.4 国内生态修复研究方面1.3 研究意义1.4 研究方法1.5 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章 理论基础与方法技术2.1 生态学基础概念2.1.1 生态学2.1.2 生态环境2.1.3 生态系统2.1.4 矿山开发的生态学效应2.2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方法2.2.1 生态环境影响一般评价方法2.3 生态恢复方法2.3.1 生态恢复理论2.3.2 生态工程理论第3章 研究区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指标建立3.1 研究区概况3.1.1 生态环境概况3.1.2 项目区社会经济情况3.1.3 工程概况3.2 生态影响分析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3.3.1 指标体系的建立3.3.2 评价指标权重与数据处理第4章 研究区生态环境影响综合评价4.1 土地资源预测评价4.1.1 现状分析4.1.2 影响分析4.2 水资源预测评价4.2.1 现状分析4.2.2 影响预测4.3 植被及物种多样性预测评价4.3.1 现状分析4.3.2 对植被及物种多样性的影响预测4.4 生态系统预测评价4.4.1 现状分析4.4.2 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影响预测4.5 水土流失预测评价4.5.1 现状分析4.5.2 影响预测4.6 移民对生态环境影响预测4.7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4.7.1 生态环境质量分级4.7.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指标标准化4.7.3 预测评价结果第5章 矿山开发的生态恢复对策5.1 生态恢复目标5.2 植被恢复对策5.2.1 采场的生态恢复5.2.2 排土场生物措施5.2.3 尾矿库的生物措施5.3 土壤生态系统的重建5.4 景观恢复总结与讨论致谢参考文献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露天采矿论文; 生态环境影响论文; 生态环境恢复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