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液伺服系统同步控制的仿真研究与实现

电液伺服系统同步控制的仿真研究与实现

论文摘要

电液伺服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是控制系统分析和设计的首要问题,是有效研究控制策略的基础。目前普遍采用的建模方法大多适用于基于方块图的线性系统,既不能十分准确地描述电液伺服系统固有的非线性,也不能描述该系统的功率流动。功率键合图的出现为电液伺服系统模型的准确建立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手段,从而为电液伺服系统动态特性的准确分析提供了可能。本文在广泛阅读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以电液伺服同步控制系统为研究对象,用功率键合图法对系统进行建模仿真,并对同步控制系统的多余力开展研究,根据结构不变性原理,研究了同步控制策略。仿真和实验结果均表明了控制策略有效地补偿了由于同步运动形成的多余力。论文根据电液伺服同步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在充分考虑伺服阀阀口非线性、液压缸泄漏和摩擦等非线性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电液伺服同步控制系统的功率键合图模型,并进行了同步位置和力加载系统的时域和频域分析。深入分析了多余力的产生机理,对其工作特点进行研究,并进行了键合图仿真验证。在理论分析和仿真计算的基础上,根据结构不变性原理,提出流量补偿设计思路,采用估计速度的方法,构造流量补偿控制器,同时建立了基于流量补偿的同步控制系统的功率键合图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证明流量补偿可以消除同步控制造成的多余力。进而通过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流量补偿控制器在消除多余力方面的有效性。

论文目录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来源与意义
  • 1.2 同步控制技术的发展历史与研究现状
  • 1.2.1 开环同步控制技术
  • 1.2.2 闭环同步控制技术
  • 1.2.3 电液伺服同步控制技术
  • 1.3 液压系统的仿真方法概述
  • 1.4 功率键合图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要工作
  • 2 阀控非对称缸系统的功率键合图建模
  • 2.1 功率键合图理论简介
  • 2.1.1 通口、键和键变量以及能量变量
  • 2.1.2 键的增注
  • 2.2 元件的功率键合图模型
  • 2.2.1 一通口元件
  • 2.2.2 二通口元件
  • 2.2.3 三通口元件
  • 2.2.4 通口的因果关系
  • 2.3 液压系统建立功率键合图模型的规则
  • 2.4 仿真软件20-sim及应用
  • 2.4.1 建模仿真软件20-sim
  • 2.4.2 20-sim的模型建立
  • 2.4.3 20-sim的功率键合图仿真
  • 2.5 阀控非对称缸功率键合图模型的建立
  • 2.5.1 动力机构基本方程
  • 2.5.2 基本方程功率键合图建模
  • 2.6 小结
  • 3 同步控制系统的建模仿真研究
  • 3.1 同步控制基本原理
  • 3.2 同步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建立
  • 3.2.1 非对称缸位置系统数学模型
  • 3.2.2 力系统数学模型
  • 3.2.3 同步控制系统功率键合图模型
  • 3.3 多余力分析
  • 3.3.1 多余力定义
  • 3.3.2 多余力的产生及分类
  • 3.3.3 同步控制多余力特点分析
  • 3.4 系统仿真研究
  • 3.4.1 同步控制实验台参数
  • 3.4.2 参数的估算与实测
  • 3.4.3 位置控制缸的位置系统功率键合图仿真结果
  • 3.4.4 力记载缸位置系统与力系统仿真
  • 3.4.5 多余力仿真
  • 3.5 小结
  • 4 同步控制策略仿真与实验研究
  • 4.1 结构不变性原理
  • 4.1.1 结构不变性原理的基本概念
  • 4.1.2 施力系统补偿原理
  • 4.2 流量补偿控制消除多余力
  • 4.2.1 PID控制策略
  • 4.2.2 实时速度估计
  • 4.2.3 估计速度滞后问题
  • 4.2.4 流量补偿控制原理
  • 4.2.5 流量补偿控制的功率键合图模型
  • 4.3 流量补偿仿真与实验研究
  • 4.4 小结
  • 5 控制器的设计
  • 5.1 控制器硬件电路
  • 5.1.1 伺服阀功率放大器
  • 5.1.2 力传感器放大电路
  • 5.1.3 加载力传感器保护电路
  • 5.2 控制软件关键技术
  • 5.2.1 中断和多媒体定时器
  • 5.2.2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
  • 5.2.3 实时数据显示
  • 5.2.4 软件设计
  • 5.3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相关论文文献

    • [1].雷达通信时序同步控制设计的研究[J]. 信息通信 2020(01)
    • [2].多电机无轴传动同步控制策略[J]. 包装工程 2016(15)
    • [3].火车移动采样机同步控制技术[J].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6(48)
    • [4].重型行走机械闭式液压驱动同步控制[J]. 机床与液压 2020(05)
    • [5].分数阶混沌系统的模糊保性能同步控制[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9(06)
    • [6].基于灰狼优化算法的神经网络PMSM混沌同步控制[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7].一种隧道流水线的双轴同步控制方法[J]. 中国科技信息 2020(17)
    • [8].电力电子并网装备的同步稳定分析与统一同步控制结构[J].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20(09)
    • [9].基于自恢复下垂的分布式电源主动同步控制及参数优化[J].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20(19)
    • [10].改进型环形耦合结构的多缸比例同步控制[J]. 控制理论与应用 2017(06)
    • [11].一种模糊补偿相邻耦合多轴同步控制结构研究[J]. 机械科学与技术 2015(11)
    • [12].一种基于虚拟总轴结构的多电机比例同步控制方法[J]. 兵工自动化 2015(10)
    • [13].浅谈棒材生产中冷床同步控制的改进[J]. 酒钢科技 2012(03)
    • [14].基于环形耦合与模糊控制策略的多电机同步控制[J]. 计算机与数字工程 2018(07)
    • [15].耦合神经元的混沌自适应同步控制及应用[J].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2016(06)
    • [16].现场总线的多单元同步控制及系统集成研究[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03)
    • [17].一种新型多电机同步控制平台研制[J].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16(09)
    • [18].凹印机电子轴传动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J]. 包装工程 2015(03)
    • [19].异时滞混沌系统的延时同步控制及电路仿真[J]. 计算机应用研究 2015(11)
    • [20].基于改进型偏差耦合结构的多电机同步控制[J]. 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11)
    • [21].混沌系统的同步控制方法探讨[J]. 攀枝花学院学报 2014(05)
    • [22].舞台机械的同步控制研究[J]. 装备制造技术 2012(07)
    • [23].实现同步控制的几种方法[J]. 啤酒科技 2009(04)
    • [24].对等网络同步控制中的冲突检测和处理方法[J]. 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2009(11)
    • [25].压力同步控制技术在水压机的应用[J]. 国内外机电一体化技术 2008(01)
    • [26].具有压力流量同步控制功能的高压水射流去污装置设计[J]. 核动力工程 2020(03)
    • [27].虚拟主轴同步控制策略在张力控制中的应用[J]. 制造业自动化 2020(08)
    • [28].多电机系统自适应非奇异固定时间同步控制[J]. 控制工程 2020(09)
    • [29].多电机同步控制技术发展简介[J]. 微特电机 2019(08)
    • [30].基于H_∞-交叉耦合算法的双驱同步控制[J].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7(01)

    标签:;  ;  ;  ;  ;  

    电液伺服系统同步控制的仿真研究与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