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项目在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小流域用洪用沙体系、隔坡梯田建设、造林整地技术、生态修复和淤地坝系实践的基础上,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治理措施作为实践研究对象,研究它们在根治水土流失、抗御干旱、改善生态环境、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民增收中发挥的作用,通过水土保持设计技术和取得成效进行系统研究。在阐明其在水土保持防治技术和效益的基础上,提出黄土丘陵沟壑区第五副区水土保持防治技术。主要结论如下:1、用洪用沙体系为滞洪坝、主坝、副坝、分洪埂四级,滞洪坝控制流域面积1.5~2km2,设计洪水重现期50~100年,淤积年限7~10年,总库容10~50万m3,坝高5~10m,由土坝和放水建筑物组成;主坝设计洪水重现期20年,淤积年限5年,坝高3~4m,由土坝和非常溢洪道组成;副坝设计洪水重现期10年,淤积年限5年,坝高2~3m,由土坝和非常溢洪道组成;分洪埂设计洪水重现期5年,坝高1~1.5m。集水面积与汇水面积之比控制在1/11~1/14为宜。2、在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区实施隔坡梯田建设,坡度范围控制在5~15°范围,田面宽度控制在10-25米之间,坡度15°~20°时,产流与承流面积的比例为l:2;坡度20°~25°时,比例为l:1.5~1:2;坡度25°以上时,比例为1:l。田面宽度按照水平梯田建设标准执行。3、造林整地技术主要有水平沟、水平阶、鱼鳞坑,水平沟整地适宜坡度范围10°~15°,沿等高线布设,开挖沟深0.8m,沟宽0.8m,开挖生土在下沿培0.5m高,0.4m宽拦水埂,熟土回填至田面宽度达2.0米,在宁夏黄土丘陵沟壑区统称为“88542”整地技术;反坡梯田整地适宜坡度范围5°~10°,沿等高线布设,田面宽度为2.0m,里低外高,高差0.3m;隔坡带宽度1:1~1:2为宜;鱼鳞坑整地适宜坡度范围15°~25°,沿等高线“品”字型布设,底面半径一般为0.5~1.0m,埂顶宽一般取0.20~0.25m。4、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控制流域面积3~8 km2,设计标准20、30年,校核洪水标准200、300年;中型淤地坝控制流域面积1~3 km2,设计标准20年,校核洪水标准50年。布坝密度控制在0.3~0.5座/ km2,建坝顺序从上至下、先支后干,骨干坝与中型淤地坝的比例控制在1:0.3~1:0.5之间。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袋控缓释肥提高桃产量[J]. 中国果业信息 2017(06)
- [2].黄土丘陵沟壑区柠条平茬技术[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2)
- [3].基于修正简易模型的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降雨侵蚀力分布特征[J].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16(05)
- [4].山西省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造林技术[J]. 山西林业科技 2020(03)
- [5].浅析延安黄土丘陵沟壑区水文地质特征[J]. 岩土工程技术 2019(05)
- [6].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户气候变化的适应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J].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17(01)
- [7].黄土丘陵沟壑区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可行性及推广应用[J]. 河北农机 2017(04)
- [8].试论黄土丘陵沟壑区(庄浪)发展现代农业[J]. 甘肃农业科技 2015(12)
- [9].延安北部丘陵沟壑区植被指数变化及其与气候的关系[J]. 生态学报 2010(02)
- [10].陇中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工草地土壤水蚀预测模型[J]. 干旱区地理 2020(02)
- [11].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类型及综合治理研究[J]. 中国高新区 2017(21)
- [12].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立地分类研究[J]. 山西林业科技 2016(02)
- [13].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膜马铃薯高产经验及发展建议[J]. 现代农业科技 2016(13)
- [14].陇中丘陵沟壑区欧李品种选优研究[J]. 甘肃林业科技 2020(01)
- [15].黄土丘陵沟壑区公路弃渣场设置工程实践[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6(07)
- [16].晋西黄土丘陵沟壑区造林模式研究[J]. 山西林业科技 2016(02)
- [17].基于遥感的黄土丘陵沟壑区人口密度分布模拟——以甘肃省榆中县为例[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9(06)
- [18].黄土丘陵沟壑区切削坡面植被恢复关键技术研究[J]. 花卉 2015(17)
- [19].基于社会网络的黄土丘陵沟壑区镇村体系认识——以延安市延长县安沟乡为例[J]. 人文地理 2014(01)
- [20].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平梯田减沙作用研究[J]. 水利学报 2014(07)
- [21].甘肃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反坡梯田整地技术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31)
- [22].黄土丘陵沟壑区森林植被恢复与重建技术探讨[J]. 河南林业科技 2010(01)
- [23].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新农村植被建设探索[J]. 水土保持研究 2008(06)
- [24].半干旱黄土丘陵沟壑区生态修复模式初探[J].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08(16)
- [25].黄土丘陵沟壑区坡度对居民区的影响分析[J]. 自然灾害学报 2020(04)
- [26].黄土丘陵沟壑区安家沟流域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建设思路探讨[J]. 中国水土保持 2018(05)
- [27].黄土丘陵沟壑区治沟造地的主要工程措施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8(25)
- [28].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水土保持植物选择[J]. 陕西林业科技 2016(02)
- [29].陕北黄土丘陵沟壑区聚落分布及形成机制研究——以延安市安塞县为例[J].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15(05)
- [30].黄土丘陵沟壑区小流域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构建[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