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通过对唇形科百里香属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 Ronn.)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过程中碳源、激素种类等的研究,初步确定了百里香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的适宜条件;同时研究了百里香愈伤组织中精油含量与不同碳源之间的代谢关系,对百里香组培苗中精油的提取条件进行了优化;并对秋水仙素诱导百里香种子多倍体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百里香愈伤组织诱导与增殖通过对百里香愈伤组织诱导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叶片诱导的愈伤组织增殖继代的最佳培养基为:MS+NAA2.0mg/L+6-BA1.0mg/L。以茎段诱导的愈伤组织增殖继代的最佳培养基为:MS+2,4-D0.5mg/L+6-BA1.0mg/L+AgNO30.075mg/L。以叶片为外植体时,蔗糖浓度为30g/L的条件下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愈伤组织长势最好;以茎段为外植体时,采用葡萄糖为碳源,愈伤组织诱导率最高。2、在研究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碳源对百里香愈伤组织中精油含量之间的代谢关系时,发现精油含量的累积以蔗糖的优于其它糖类。3、百里香组培苗精油提取的优化方案为:用乙醚萃取,固液比在1:7的条件下萃取48h小时,精油的提取量最高。4、在利用秋水仙素诱导百里香种子多倍体研究中,发现用0.1%-0.2%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的萌发种子,部分可以获得嵌合体幼苗,其中用0.2%秋水仙素溶液处理萌发种子48h时多倍体诱导率最高,达到57.1%。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从高考题看秋水仙素等物质对有丝分裂的影响[J]. 中学生物教学 2016(21)
- [2].对高中生物学教材删除涉“毒”试剂的斟酌——以“秋水仙素诱导植物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实验为例[J]. 中学生物教学 2017(13)
- [3].秋水仙素对染色体制备的影响研究[J]. 医学动物防制 2019(03)
- [4].秋水仙素为何能阻止细胞分裂?[J]. 中学生物教学 2015(09)
- [5].秋水仙素对辣椒生长的影响及多倍体诱导效应研究[J]. 种子 2009(10)
- [6].不同浓度的秋水仙素对太仓白蒜生长的影响[J]. 陕西农业科学 2017(12)
- [7].秋水仙素离体诱导多倍体研究进展[J]. 核农学报 2015(07)
- [8].秋水仙素诱导草木樨的研究(摘要)(英文)[J].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2010(05)
- [9].低浓度秋水仙素离体诱导甜叶菊多倍体技术体系的建立[J]. 热带作物学报 2014(04)
- [10].秋水仙素诱导丹参多倍体研究进展[J]. 江苏农业科学 2018(05)
- [11].秋水仙素诱导草木樨的研究[J]. 安徽农业科学 2010(23)
- [12].秋水仙素对马铃薯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J]. 农业科技通讯 2019(03)
- [13].低温-秋水仙素诱导甜瓜多倍体研究[J].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3)
- [14].秋水仙素对蓝莓染色体加倍的效应及初步鉴定[J]. 昆明学院学报 2015(03)
- [15].秋水仙素对二倍体燕麦的诱变效果[J]. 草业科学 2018(11)
- [16].附加秋水仙素培养基对烟草单倍体的加倍效应[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11)
- [17].秋水仙素诱导蚕豆及玉米根尖细胞染色体变异的研究[J]. 作物杂志 2018(06)
- [18].切根处理对玉米单倍体加倍效率的影响[J]. 玉米科学 2017(04)
- [19].秋水仙素诱导秋花独蒜兰多倍化的研究[J].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3)
- [20].直接低渗和秋水仙素同时处理在浆膜腔积液检查中的应用[J]. 实用医学杂志 2014(22)
- [21].秋水仙素诱导四倍体耐热长豇豆的研究[J]. 浙江农业科学 2014(08)
- [22].秋水仙素对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结构变异的影响[J]. 亚热带植物科学 2018(02)
- [23].小议秋水仙素诱发变异的不同机制[J]. 生物学教学 2008(08)
- [24].高中生物疑难问题分析6例[J]. 教学考试 2017(42)
- [25].秋水仙素对红肉火龙果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J]. 广东农业科学 2018(05)
- [26].不同处理方法对玉米单倍体加倍效率的影响研究[J]. 南方农业 2013(08)
- [27].秋水仙素诱导百合多倍体及流式细胞仪倍性鉴定研究[J]. 上海农业学报 2018(02)
- [28].秋水仙素在肺癌染色体鉴定方法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当代医药 2015(25)
- [29].秋水仙素会使细胞停留在哪个阶段?[J]. 中学生物教学 2010(12)
- [30].秋水仙素对斑茅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影响[J]. 中国农学通报 201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