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旋回地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频谱分析,自然伽马测井曲线,巴彦花组,乌兰盖盆地
旋回地层论文文献综述
欧莉华,伊海生,张超,钱利军[1](2019)在《内蒙古乌兰盖盆地巴彦花组含煤地层的旋回地层学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自然伽马测井曲线能记录地层的旋回特征,滑移窗频谱分析技术比过去采用的测井曲线频谱分析方法简便,且对旋回更易识别。对内蒙古乌兰盖盆地3口钻井中巴彦花组含煤地层的自然伽马曲线进行了滑移窗频谱分析,均识别出了6个旋回层序、5个旋回层序界面,侧向井间旋回层序对比明显。分析认为煤层的发育也受旋回因素的控制,是沉积盆地旋回的一部分,在滑移窗频谱分析图中,含煤层段通常表现为多峰形态,可能与盆地较稳定的沉积速率和较高的植被生长埋藏速率有关。通过井间旋回层序对比可以识别出盆地不同的成煤期。(本文来源于《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期刊2019年09期)
赵锐,赵腾,李慧莉,焦存礼,高晓鹏[2](2019)在《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与一间房组沉积相与旋回地层》一文中研究指出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地层主要由碳酸盐旋回组成。分析顺托果勒地区钻井资料和沉积相,识别研究区沉积相类型;根据藻屑颗粒结构比例,划分沉积旋回;根据垂向岩相、旋回迭置样式和可容纳空间变化,识别研究区旋回层序。结果表明:研究区识别两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分别是半局限潮下带和开阔潮下带,在顺北和顺南地区进一步分别划分为7种(LF1~LF7)和10种(L1~L10)岩石微相;识别两种类型的旋回,分别是半局限浅水—中潮下旋回和开阔中—深水旋回,第一种旋回发育于鹰山组上段和一间房组下段地层,第二种旋回主要发育于一间房组上段地层;识别8个叁级层序(Sq4—Sq11),由下部海进域和上部高位域组成,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下部稳定/海侵段和上部海侵段两段。该结果对研究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沉积演化过程具有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梅冥相,王龙,李屹尧,彭善池,朱学剑[3](2019)在《湖南桃源瓦尔岗剖面层序地层框架下的寒武系第10阶旋回地层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很多地层学与沉积学特征,如显生宙较高的海平面位置以及最高的大气圈二氧化碳含量、全球性温暖的气候(温室效应条件)、后生动物骨骼生物礁的贫乏、叁叶虫的主导性、典型的方解石海、SPICE碳同位素事件所代表的大洋缺氧事件和大气圈增氧事件,将寒武纪芙蓉世特征化。经过多年的努力,一个全新的芙蓉统年代地层格架已经得到了系统的确立,芙蓉统可以进一步划分为排碧阶、江山阶和没有得到最后定义的第10阶。湖南桃源县瓦尔岗剖面,以丰富的斜坡相叁叶虫的发育着称,是全球寒武系芙蓉统第10阶底界GSSP的候选剖面。为了配合第10阶层型剖面的年代地层学研究,在层序地层学框架内,对该剖面第10期地层为主的地层序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旋回地层学研究。基于基本的岩相和沉积相的观察与研究,将该剖面沈家湾组中主要归为第10期的大部分地层归为一个叁级沉积层序,并进一步划分为两个四级海平面变化层序;该叁级沉积层序大致包含48个准层序级别的六级米级旋回,这些米级旋回常常4个一组构成五级旋回(准层序组)而表现出明显的沉积旋回的1∶4的迭加样式,成为较为典型的米兰柯维奇旋回属性而可以作为代表性的"定时器"。结果表明,第10期地层的形成时限大致为4.80Myr(百万年),稍大于地球化学测年得出的4.10Myr(~495.0—489.5Ma);而且层序界面代表的沉积环境变化要超前于阶的界面代表的生物变化。因此,层序地层学框架内的旋回地层学研究,丰富了瓦尔岗剖面的地层学内容。(本文来源于《地层学杂志》期刊2019年02期)
李腾宇[4](2019)在《大宁—蒲县地区下古生界地层层序及旋回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大宁测区1∶5万区域地质调查工作为基础,对区内早古生代地层进行了层序地层、旋回地层分析并进行对比,区域上下古生界划分为7个较完整的Ⅲ级层序。下部特征总体表现为由南东向北西的Ⅱ级海进层序,上部表现为由南西向北东的Ⅱ级海退层序。(本文来源于《华北自然资源》期刊2019年02期)
范廷恩,王海峰,张晶玉,汤婧,高玉飞[5](2018)在《基于中期旋回洪泛面的河流相地层等时划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的指导下,以中期旋回的洪泛面为基准,根据不同时期河道砂体顶面的高程差异划分地层单元,可以实现河流相地层的等时划分与对比。以渤海Q油田北区明化镇组下段N_2m~2油组为例,基于砂体发育频率和高程差异构建了一套河流相地层等时划分方法:首先对地震相、测井相、砂岩发育特征等进行综合分析,识别后期河道的下切位置,"回填"被侵蚀破坏的部分,恢复中期旋回末期的原始洪泛泥岩界面,将其作为等时地层划分的基准;然后根据砂体发育的频率特征以及砂体顶面与中期旋回洪泛面的高程关系,构建等时界面识别曲线,刻画泥岩的集中发育位置,识别短期或超短期旋回的等时界面,实现地层的等时划分。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不同地层单元之间的界面位置,将N2m2油组划分为6个等时单元,不同时期河道的沉积特征符合中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内的河道沉积演化规律。(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宋力,陈睿倩[6](2018)在《高北斜坡带沙叁段米氏旋回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一文中研究指出冀东油田高北斜坡带沙叁段断裂系统复杂加之扇叁角洲沉积形成的频繁砂泥岩互层,导致砂体展布规律认识不清、地层划分与对比难度加大,严重制约该地区油田开发生产。本文以岩心测井资料为基础,引入天文地层学米兰科维奇旋回理论对该地区进行旋回分析,同时结合层序地层学旋回理论,进行旋回界面的识别与旋回对比。通过对自然伽马曲线进行频谱分析,计算出研究区地层优势旋回厚度,结合设定参数"优势堆积速度"(MAR),分析确定研究区地层旋回主要受偏心率周期控制,由此得出米兰科维奇第一优势旋回厚度为129.870m,第二优势旋回厚度为24.331m。另外,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基础,结合沉积学理论、岩心资料、测井资料以及高分辨率地震资料,确定地层划分方案,将研究区地层划分为2个叁级层序和6个四级层序。将地层旋回与米氏旋回对比分析,建立了地层旋回对比格架,实现了高北斜坡带沙叁段2+3亚段地层的精细划分与对比。(本文来源于《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期刊2018-09-14)
梁吉坡,王薇,李杨,金彪[7](2018)在《菏泽地区含煤地层基准面旋回与成煤作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了地层学、沉积学、煤地质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方法,对菏泽地区晚古生代石炭—二迭系的高分辨率层序地层进行了基准面旋回划分,通过分析该地区基准面旋回变化特征,探讨了其与成煤作用的耦合机制。研究发现:菏泽地区石炭—二迭系沉积可以划分为2个超长期、5个长期、12个中期和30多个短期基准面旋回。通过对比整个菏泽含煤区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总结出基准面旋回与成煤作用关系,发现LSC1中的17煤层、18煤层主要形成于障壁海岸环境之中,主要发育于基准面由快速上升转变为缓慢下降,为典型的水退成煤。LSC2中的16煤层是形成于潮坪环境之中,发育于基准面快速上升时期,为海侵事件成煤。LSC3旋回中的3煤层形成于陆表海浅水叁角洲环境之中,发育于基准面由海平面快速上升到减缓上升然后转为缓慢下降,为典型的叁角洲海退成煤。(本文来源于《山东国土资源》期刊2018年06期)
宗毅[8](2018)在《黔西盘关地区上二迭统煤系高频旋回层序地层》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沉积学、层序地层学、高频旋回地层学等理论和方法,通过50余口钻井上二迭统含煤地层的垂向沉积序列特征、测井资料、生物地层、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小波分析等综合分析,开展了黔西盘县地区上二迭统含煤地层沉积相类型及特征、米兰科维奇旋回识别及划分、高频层序地层分析、层序地层的成因机制等研究工作。通过沉积环境分析,在研究区上二迭统含煤地层中识别出碳酸盐潮坪、障壁-舄湖、叁角洲3种沉积相类型,并讨论和总结了各亚相、微相的沉积特征。通过层序界面识别及层序地层对比,将上二迭统煤系划分为4个叁级层序(SQ1、SQ2、SQ3、SQ4)。上二迭统煤系记录了稳定的米兰科维奇旋回,长偏心率周期对地层中沉积旋回的控制和影响最强;对长、短偏心率周期进行滤波分析后,建立了上二迭统煤系“浮动”天文年代标尺;以区域等时对比效果明显的长偏心率旋回为时间标尺,结合旋回沉积序列及旋回界面特征,进而将上二迭统煤系划分为16个四级层序(对应于中期旋回),建立了高频旋回层序地层格架,为煤系中Tonstien的区域精细对比及其形成时限的精确估计提供了重要的方法和手段。在层序地层格架内追索了古地理格局及演化,探讨了层序格架内煤层的空间分布规律,研究认为SQ2和SQ3沉积期为聚煤厚度较大、范围较广的时期,中期旋回SQ2-1~SQ2-2、SQ3-1~SQ3-2为煤系发育的优势旋回;探讨和总结了优势旋回内煤层的发育规律,认为优势中期旋回内厚煤层均发育于旋回的中、上部或基准面的升降转换期,并且在水体深度较浅的叁角洲前缘亚相的分流间湾最有利于煤层的聚集。研究区晚二迭世含煤地层的层序发育受控于构造运动、全球海平面变化、沉积物供给、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全球海平面变化为主控因素。而高频旋回的发育受控于米兰科维奇天文轨道周期,其驱动气候的周期性变迁所引起的冰川型海平面、物源供给等变化控制着高频旋回沉积过程。(本文来源于《中国矿业大学》期刊2018-06-01)
赵军,曹强,付宪弟,张飞飞,秦国英[9](2018)在《基于米兰科维奇天文旋回恢复地层剥蚀厚度——以松辽盆地X油田青山口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米兰科维奇天文旋回理论分析松辽盆地X油田青山口组剥蚀厚度,频谱分析和小波变换揭示出青山口组存在米兰科维奇天文旋回,可检测出100 ka偏心率、40 ka斜率和20 ka岁差3个周期。研究区的42口探井滤波结果显示,100 ka偏心率周期数量在35~43之间,说明地层存在剥蚀现象。研究表明,X油田青山口组剥蚀量在0~98 m之间,自东北向西南,其剥蚀厚度逐渐减薄,在西南出现大面积分布的未剥蚀区;青山口组在沉积过程中或沉积末期,X油田局部区域出现构造抬升并遭受剥蚀。(本文来源于《石油实验地质》期刊2018年02期)
闫建平,言语,彭军,冯春珍,耿斌[10](2017)在《湖相泥页岩天文地层旋回测井识别在沾化凹陷沙叁下亚段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渤海湾盆地沾化凹陷沙叁下亚段半深湖-深湖相泥页岩为研究对象,采用频谱、功率谱及小波多尺度分析方法对自然伽马测井数据进行处理。通过频谱分析识别出与地球轨道3要素比值相符的优势厚度,利用基于小波分析的功率谱法确定出与偏心率理论曲线频率相近的尺度值,在该尺度值下进行小波分解,将结果与偏心率变化理论曲线进行对比划分泥页岩地层中的天文周期,将沾化凹陷沙叁下亚段划分出18个偏心率周期,确定了其内部时间格架,有效地解决了湖相泥页岩地层分层困难的问题。发现偏心率值较高的时期方解石含量较低,总有机碳平均含量较高,指示着相对湿润的气候,有益于形成优质烃源岩,也为预测有利泥页岩储层提供了依据。(本文来源于《测井技术》期刊2017年06期)
旋回地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塔里木盆地中下奥陶统地层主要由碳酸盐旋回组成。分析顺托果勒地区钻井资料和沉积相,识别研究区沉积相类型;根据藻屑颗粒结构比例,划分沉积旋回;根据垂向岩相、旋回迭置样式和可容纳空间变化,识别研究区旋回层序。结果表明:研究区识别两种主要的沉积相类型,分别是半局限潮下带和开阔潮下带,在顺北和顺南地区进一步分别划分为7种(LF1~LF7)和10种(L1~L10)岩石微相;识别两种类型的旋回,分别是半局限浅水—中潮下旋回和开阔中—深水旋回,第一种旋回发育于鹰山组上段和一间房组下段地层,第二种旋回主要发育于一间房组上段地层;识别8个叁级层序(Sq4—Sq11),由下部海进域和上部高位域组成,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下部稳定/海侵段和上部海侵段两段。该结果对研究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沉积演化过程具有指导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旋回地层论文参考文献
[1].欧莉华,伊海生,张超,钱利军.内蒙古乌兰盖盆地巴彦花组含煤地层的旋回地层学分析[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9
[2].赵锐,赵腾,李慧莉,焦存礼,高晓鹏.塔里木盆地顺托果勒地区中下奥陶统鹰山组与一间房组沉积相与旋回地层[J].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9
[3].梅冥相,王龙,李屹尧,彭善池,朱学剑.湖南桃源瓦尔岗剖面层序地层框架下的寒武系第10阶旋回地层学研究[J].地层学杂志.2019
[4].李腾宇.大宁—蒲县地区下古生界地层层序及旋回特征[J].华北自然资源.2019
[5].范廷恩,王海峰,张晶玉,汤婧,高玉飞.基于中期旋回洪泛面的河流相地层等时划分[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8
[6].宋力,陈睿倩.高北斜坡带沙叁段米氏旋回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C].第十五届全国古地理学及沉积学学术会议摘要集.2018
[7].梁吉坡,王薇,李杨,金彪.菏泽地区含煤地层基准面旋回与成煤作用研究[J].山东国土资源.2018
[8].宗毅.黔西盘关地区上二迭统煤系高频旋回层序地层[D].中国矿业大学.2018
[9].赵军,曹强,付宪弟,张飞飞,秦国英.基于米兰科维奇天文旋回恢复地层剥蚀厚度——以松辽盆地X油田青山口组为例[J].石油实验地质.2018
[10].闫建平,言语,彭军,冯春珍,耿斌.湖相泥页岩天文地层旋回测井识别在沾化凹陷沙叁下亚段的应用[J].测井技术.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