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针对诗歌翻译中意象传递的研究长期被忽视或研究不够深入的现象,本文根据概念整合这一新兴的认知理论,探讨诗歌翻译认知过程中意象传递的特点,研究译者在意象传递过程中的主体性和主体的认知现实,以及分析影响意象传递的关键因素。本文同时进一步对概念整合理论的阐释力进行了尝试性检验。中国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而意象创造则是诗歌的精髓。在诗歌翻译过程中,意象传递是解读诗歌并在译文中再现原诗神韵的关键和难点。诗歌翻译和意象传递分别从语言学、美学、以及文化学角度进行了研究,但绝大多数此类研究注重的是翻译结果而非翻译过程,从而忽略了意象传递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以及主体的认知现实。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从概念隐喻理论及关联理论角度进行诗歌翻译和意象传递的研究颇多,并取得一定的成果。但此类研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揭示诗歌翻译在线的动态的意象传递过程,无法解释诗歌翻译的某些现象,且不能在译文中完全体现原作者欲表达的美学和情感。概念整合理论是认知语言学领域新兴的一个理论,其强大的阐释力备受关注。本文将概念整合理论与诗歌意象翻译相结合,在概念整合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一个新的诗歌意象传递框架,旨在解答以下几个问题:1.意象传递的重点是什么?意象传递的特点是什么?2.诗歌意象如何在概念整合框架中实现传递?影响意象传递的因素有哪些?3.译者是如何在意象传递中发挥主体性作用?本文提出的概念整合框架包含两个紧密相连、相互影响的分支网络:对原诗歌意象的解构网络和对原诗歌意象的重构网络。这两个网络都是“多空间”网络,前者包含诗歌作者空间、意象A空间、意象B空间、译者空间以及合成空间1(原诗格式塔意象的心理再现);后者包括原语与目的语共有结构空间、诗歌原文空间、目的语语言文化空间、合成空间1、译者空间、以及合成空间2(译文)。不同于以往注重诗歌个体意象传递的研究,本文提出诗歌意象应强调原诗格式塔意象的传递,诗歌翻译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准在于原诗格式塔意象在译文中的再现,而概念整合网络模型为实现诗歌格式塔意象在译文中的再现提供了很强的可行性。此外,在以往诗歌翻译研究中,译者主体性备受冷落。本文通过意象传递的概念整合网络突出显示了译者在诗歌翻译过程中的主体性作用。译者的原语与目的语语言文化能力、个人风格、经历、思维方式、所处时代、翻译目的等等都会影响诗歌意象的概念整合过程和结果,从而影响译文的质量。通过理论阐释和实例分析,本文指出诗歌意象传递是译者主体的一种实时建构,是经验性的、动态的且具有创造性的。影响诗歌意象传递的主要因素有原语与目的语的文化差异、译者主体性、以及原文格式塔意象。本文的意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概念整合理论为诗歌意象传递的研究注入了新鲜血液,也为宏观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性经验。其次,该研究通过揭示译者在诗歌意象传递中的重要主体性作用,不但进一步充实了翻译主体性研究,而且对译者有重大启示,有助于古诗英译整体水平的提高。再次,将概念整合理论与诗歌意象传递相结合扩大了该理论的阐释力,拓宽了该理论的应用领域,对该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有一定的贡献。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余地诗歌中的“黑夜”意象[J].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8(02)
- [2].屈原“楚辞”与《诗经》中的远行意象[J].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3].中华文明意象的历史流变及世界关联[J]. 江淮论坛 2019(06)
- [4].以身化梦:意象体现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探析[J]. 心理科学 2020(01)
- [5].徐志摩与闻一多新诗意象浅析[J]. 汉字文化 2019(23)
- [6].《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中的菊意象[J]. 汉字文化 2019(23)
- [7].蔚蓝的视角:冰心诗歌中的海洋意象探析[J]. 浙江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0(01)
- [8].《诗经》英译中植物意象的传递[J]. 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1)
- [9].民宿旅游体验、民宿旅游意象对游客再宿意愿的影响研究——以莫干山民宿为例[J]. 旅游纵览(下半月) 2020(02)
- [10].论李汉荣散文中的地理意象[J]. 陕西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 [11].《二十四诗品》批评意象的共同品格[J].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1)
- [12].中国传统思想形式结构中的“意-象-言”:兼评李煌明的“意象诠释论”[J].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3].意象视角下的古典诗词教学研究[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20(06)
- [14].古诗词中的乡村意象及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启示[J].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5].图像抑或意识:旅游意象的本质直观[J]. 旅游科学 2020(02)
- [16].论王铎诗歌的意象与色彩[J]. 金陵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2)
- [17].冯延巳词中的风意象[J]. 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0(02)
- [18].“意象生成”对艺术创造和阐释的意义[J].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3)
- [19].审美心理分析与现象学美学阐释——20世纪80年代以来“意象”美学的本体论建构[J]. 中国文学批评 2020(03)
- [20].聚焦意象,探究古诗的美——以阮籍《咏怀诗》中的植物意象为例[J]. 教育观察 2020(19)
- [21].《意象山水》[J]. 北京社会科学 2020(08)
- [22].朱熹诗中的月意象及其情感蕴含探析[J]. 河南科技学院学报 2020(09)
- [23].《楚辞》中的龙意象[J].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5)
- [24].以内容挖掘、文化传播重构乡村旅游意象[J]. 团结 2020(04)
- [25].中西马意象的对比分析[J]. 文学教育(下) 2020(09)
- [26].朱熹诗中的雪意象及其文化意蕴[J]. 福建师大福清分校学报 2020(04)
- [27].楚辞凤鸟意象探析[J]. 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8].产品意象评价中的眼动与脑电技术研究进展[J]. 包装工程 2020(20)
- [29].秋山意象图[J].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0(09)
- [30].《亘古景观意象系列研究》[J]. 电影文学 201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