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是有关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中国的水资源安全与粮食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世人关注的热点。虚拟水概念及其相关理论的提出是一种新思路,对于保障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其价值在于它使人们认识到,通过农产品贸易可以实现水资源在国家或地区间的交换,从而减缓缺水国家或地区的水资源压力,保障其粮食安全,提高全球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之,虚拟水及其理论对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由于虚拟水是以贸易形式将粮食与水资源联系起来,因此,本文以虚拟水理论为基础,展开了对我国农产品贸易虚拟水流动的研究。首先确定我国农产品虚拟水的流动格局,分析虚拟水流动对不同地区产生的资源、生态和经济效应;其次,对我国目前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找出其背后的根本驱动因子,并探究我国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的维持机制;最后,对我国农产品虚拟水流动的适宜性进行评价。本次研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农产品虚拟水流动进行了系统研究,揭示其在保障我国水资源安全和粮食安全中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以国内外有关虚拟水的量化成果为基础,根据中国农产品国内外贸易数据,确定中国农产品虚拟水的流动格局,揭示其演变规律。结果显示:无论国际还是区际农产品虚拟水的流动量均呈扩大趋势。我国国际农产品虚拟水净进口总量从2000年的117.1亿m3增加到2008年的798.5亿m~3,年均增长率高达27.13%,主要是由于大豆净进口量的迅猛上升所致;国内八个二级区中,黄淮海、东北、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虚拟水净调出地区,而华南、东南、华北、西北和西南地区为虚拟水净调入地区。对农产品虚拟水流动产生的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从虚拟耕地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是合理的;而从虚拟水资源配置的角度来看,我国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是对水资源的逆向配置,是不合理的。在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基础上,统筹考虑自然资源条件、人口因素、经济发展因素、国家政策以及技术进步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揭示中国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形成机理。结果表明:北方地区耕地面积是南方地区的1.6倍,这是导致该流动格局形成的直接原因,而经济因素是其形成的根本原因,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南方沿海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更加快了这一流动格局的形成。同时,在充分考虑国家经济、生态安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区际农产品虚拟水由缺水的北方地区向富水的南方地区流动这一客观现实,从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农业水资源援助战略、跨流域调水及发展节水高效现代农业四个方面对我国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的维持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从农业生产安全系统、支持系统和水资源安全系统三方面综合考虑,构建我国国内农产品虚拟水流动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投影寻踪方法对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的农产品虚拟水流动适宜性程度进行定量评价。结果显示:在虚拟水适宜流出区中,吉林、黑龙江的适宜性程度最高,而宁夏的适宜性指数最低,仅为0.27;在虚拟水适宜流入区中,上海、北京和天津的适宜性指数最高,依次为0.77、0.71和0.69,而广西和西藏的适宜性指数最低。对我国农产品虚拟水流动适宜性指数进行等级划分,发现农产品虚拟水流动高适宜性流出区主要位于东北地区,中等适宜性流出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南部和长江中下游平原。高适宜性流入区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为典型,中等适宜性流入区以东南沿海地区为主,低适宜性流入区则主要位于西南地区。最后,指出虚拟水研究目前仍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对我国今后进一步展开虚拟水及其相关理论的研究进行展望。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实体水-虚拟水统筹管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J]. 灌溉排水学报 2020(07)
- [2].京津冀农业虚拟水流动及对区域水资源压力影响研究[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 2019(02)
- [3].基于虚拟水消费的西藏城乡居民水足迹计算[J]. 高原农业 2019(05)
- [4].城市化背景下中国虚拟水流动空间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研究[J].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6)
- [5].贵州省城乡居民食物虚拟水消费灰色关联分析及预测研究[J]. 生态经济 2018(10)
- [6].河南省典型工业产品虚拟水计算分析[J]. 河南水利与南水北调 2018(09)
- [7].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的我国省区虚拟水流动格局研究[J]. 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06)
- [8].全行业口径下中国区域间贸易隐含虚拟水的转移测算[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6(04)
- [9].江苏省产业虚拟水出口贸易变动及其驱动因子研究[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6(02)
- [10].我国贫水地区国内与国际贸易中虚拟水净流量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山东省为例[J]. 国际贸易问题 2016(06)
- [11].从虚拟水角度看沧州市种植结构调整[J]. 内江科技 2016(05)
- [12].京津冀地区农产品虚拟水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关系研究[J]. 资源与产业 2016(03)
- [13].珠江三角洲工业虚拟水的量化研究[J]. 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3)
- [14].中国农产品虚拟水消费的收敛性研究——基于空间面板模型的分析[J]. 农业技术经济 2015(04)
- [15].“互动虚拟水墙”面世[J]. 学苑创造A版 2008(11)
- [16].农业虚拟水消耗影响因素分解及时空差异——以西北5省(自治区)为例[J].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2020(05)
- [17].基于虚拟水流动模式下水资源调控研究[J]. 地下水 2019(03)
- [18].我国地区农林牧渔业虚拟水流动格局研究——以经济区域与省区为空间尺度[J]. 软科学 2016(11)
- [19].中国省际间农畜产品虚拟水流动合理性评价与调控研究[J].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10)
- [20].不同消费模式下的虚拟水消费分析[J]. 郑州大学学报(工学版) 2012(02)
- [21].农产品贸易中虚拟水流的驱动因素研究[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01)
- [22].虚拟水视角下吉林省西部玉米耕作方式优化[J]. 地理研究 2012(08)
- [23].林产品虚拟水研究需要重视[J]. 绿色中国 2012(19)
- [24].中国省级间农产品虚拟水流动适宜性评价[J]. 地理研究 2011(04)
- [25].基于投入产出法的中国虚拟水国际贸易分析[J].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03)
- [26].基于引力模型的中国农业虚拟水国内贸易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11(05)
- [27].郑州市居民虚拟水消费灰色关联分析及趋势预测[J]. 节水灌溉 2011(10)
- [28].农产品虚拟水含量计算方法的改进[J].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1(04)
- [29].北京市虚拟水战略环境影响评价[J]. 水利经济 2010(02)
- [30].基于虚拟水视角的东北粮食作物发展战略分析[J]. 技术经济 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