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电子商务人才正面临着这样的尴尬:一方面市场需要量大,另一方面每年上万名的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仅为20%,远远低于全国大学生就业平均水平。而学生专业能力较差,不能满足企业需求,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生滞销的主要原因之一。电子商务的特性决定了互联网是该专业不可或缺的工具,这也使得学生接触互联网的机会明显高于其它专业学生,而互联网对大学生发展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已被广泛证实。因此,了解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的网络行为偏好与专业能力之间的关系,探索不同上网行为对该专业学生专业能力的影响,从而规范学生的网络行为,提高专业能力,具有现实意义。本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采用自编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网络行为偏好的测量量表,对775名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进行施测,发现该专业学生网络行为主要包括五种类型:网络游戏、商务经营、网络技术、信息获取、休闲娱乐;然后采用自编的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测量量表,对839名电子商务专业大学生进行了施测,发现该专业学生专业能力主要包括四种类型:网络应用、网站建设、网络营销、电子交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网络行为偏好与专业能力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网络游戏偏好和休闲娱乐偏好除了对网络应用能力有较弱的正向影响外,对其他能力均有负面影响,特别是对网络营销能力和电子交易能力的负面影响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网络技术偏好对网络应用能力和网站建设能力的正向影响最大,商务经营偏好对网络营销能力和电子交易能力的正向影响最为显著;信息获取偏好对四种能力的影响程度基本相当,均达到中等程度的正向显著水平。
论文目录
摘要ABSTRACT第1章 导论1.1 研究背景与动机1.2 研究目标1.3 研究内容1.4 论文结构第2章 文献综述2.1 网络行为偏好研究2.1.1 网络行为的相关理论2.1.2 网络行为偏好的概念2.1.3 网络行为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2.1.4 网络行为研究的方法研究2.2 电子商务专业及能力相关研究2.2.1 电子商务专业现状研究2.2.2 能力与专业能力的定义2.2.3 电子商务相关能力研究第3章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网络行为偏好量表的编制3.1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网络行为偏好划分的理论依据与假设3.2 研究方法3.2.1 研究被试3.2.2 研究步骤3.2.3 数据分析方法3.3 研究结果3.3.1 测量题目的确定3.3.2 项目分析3.3.3 信度分析3.3.4 问卷的内容效度分析3.3.5 问卷的结构效度分析3.4 讨论3.5 结论第4章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量表的编制4.1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专业能力划分的理论依据与假设4.2 研究方法4.2.1 研究被试4.2.2 研究步骤4.2.3 数据分析方法4.3 研究结果4.3.1 测量题目的确定4.3.2 项目分析4.3.3 信度分析4.3.4 内容效度分析4.3.5 结构效度分析4.4 讨论4.5 结论第5章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网络行为偏好对专业能力的影响5.1 研究架构与指标体系5.1.1 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理论5.1.2 研究的概念模型5.2 研究假设5.3 研究方法5.3.1 变量测量5.3.2 数据收集5.4 数据分析5.4.1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及相关分析5.4.2 测量模型分析5.4.3 结构方程分析5.4.4 模型修正与拟合5.5 研究结果5.5.1 研究假设验证5.5.2 测量模型分析5.6 结论第6章 结论及建议6.1 研究总结6.2 教育建议6.3 本研究的不足6.4 进一步研究的方向参考文献附录致谢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网络行为偏好论文; 专业能力论文; 结构方程模型论文;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论文;
电子商务专业学生网络行为偏好对专业能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