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龙薯蓣再生体系的建立及组培苗的遗传分析

穿龙薯蓣再生体系的建立及组培苗的遗传分析

论文摘要

分别以穿龙薯蓣(Dioscorea nipponica Makino)的种子和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分化和丛生芽的诱导,建立了两种再生体系,同时,对组培苗的根进行了快速繁殖研究,并根据不同组培苗的生根差异,对其进行了遗传分析。获得的结果如下:1.愈伤组织诱导:以种子、幼根、茎段、叶片和叶柄为外植体均诱导出愈伤组织,但在出愈率和愈伤生长方面差异较大,其中种子诱导愈伤组织效果最好。最佳培养基为:MS +6-BA 3.0mg/L +NAA2.0mg/L+2,4-D3.0 mg/L,出愈率达80.8%。2.愈伤组织分化成苗:将愈伤组织经诱导培养基培养,可获得多芽体。MS+6-BA2.0mg/L+NAA2.0mg/L为最佳多芽体诱导培养基,诱导率达75.47%;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 6-BA 0.5mg/L + NAA 0.5mg/L,生根率达86.2%。3.诱导丛生芽建立再生体系:以带腋芽茎段为外植体可以诱导出芽苗,最佳培养基为MS+6-BA2.0 mg/L+NAA0.5 mg/L,诱导率最高为55.6%;芽苗继代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3.0 mg/L + NAA 1.0-1.5 mg/L;1/2MS为最理想的生根培养基。4.根的快繁和形态分化:最佳培养基为MS+0.2 mg/LNAA+0.5 mg/LIBA +0.2-0.5 mg/LPP333,最高增殖倍数达93.12。将其分成三类:第一类根细长、柔软,颜色呈褐色或黑色,无根毛,生长具有向下性,增殖倍数低(平均增殖倍数仅10.47);第二类根粗壮、较硬,颜色呈淡黄色,根毛较多,不具有向下性,增殖倍数高(平均增殖倍数为67.48);第三类根是前两类的中间型,前两类根混在一起生长。不同激素组合对根的形态有影响,而对其薯蓣皂苷元的含量没有影响,其中NAA是影响根的形态分化的关键因子。5.组培苗的生根差异和遗传分析:经对不同株组培苗之间的根数、根长、根重和薯蓣皂苷元含量比较,发现其中一株(13号)明显优于其它株。对组培苗进行RAPD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13号组培苗与其余组培苗的遗传距离较大,说明该组培苗为变异苗。薯蓣皂苷元含量与根的生长形态和遗传差异具有一定相关性。

论文目录

  • 缩写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组织培养技术在薯蓣植物上的应用
  • 1.1.1 组织培养技术发展概述
  • 1.1.2 薯蓣植物组织培养的意义
  • 1.1.3 组织培养技术在薯蓣植物上的应用
  • 1.2 薯蓣皂苷元的提取和测定
  • 1.2.1 薯蓣皂苷元的提取
  • 1.2.2 薯蓣皂苷元的测定
  • 1.3 DNA 分子遗传标记技术在药用植物中的应用
  • 1.3.1 DNA 分子遗传标记
  • 1.3.2 在药用植物上的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主要药品、试剂和仪器设备
  • 2.2 研究方法
  • 2.2.1 再生体系的建立
  • 2.2.2 根的快速繁殖及薯蓣皂苷元含量的测定
  • 2.2.3 组培苗的生根差异及遗传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再生体系的建立
  • 3.1.1 愈伤组织分化成苗
  • 3.1.2 诱导丛生芽建立再生体系
  • 3.1.3 两种再生体系生根途径的比较
  • 3.2 根的快速繁殖及形态分化
  • 3.2.1 根的快速繁殖
  • 3.2.2 根的形态分化
  • 3.3 组培苗的生根差异及遗传分析
  • 3.3.1 组培苗的生根差异
  • 3.3.2 组培苗的遗传分析
  • 4 讨论
  • 4.1 关于种子诱导愈伤组织的问题
  • 4.2 关于外植体褐变机理的探索
  • 4.3 激素对组培苗诱导生根的影响
  • 4.4 次生代谢产物的大规模生产
  • 4.5 组培苗的变异与利用
  • 4.6 进一步研究内容
  • 5 结论
  • 图版说明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  

    穿龙薯蓣再生体系的建立及组培苗的遗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