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历史发展

论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历史发展

论文摘要

中国式协商民主是区别于西方“协商民主”理论而言的,它强调协商民主的重要性,但同时也肯定选举民主的价值,可以说是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模式。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我党探索民主执政的历史发展过程。无论革命时期还是建设时期,协商民主始终应该是我党发扬民主、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的主要形式和特征。当代中国式协商民主的蓬勃发展是因应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我国公民民主诉求上升等多种因素而展开的。简单概括出来,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历史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内容、形式、途径、目标单一到当代多元、广泛、丰富的过渡,这种变化可以以改革开放作为这一变迁的分水岭。改革开放前的协商民主主要是与统一战线这一政治目的相关联的,性质、目的较为单一,而到改革开放后,中国式协商民主有了更宽泛的内容,更广阔的外延,不再仅仅局限于建立统一战线这一政治目的,同时也更将注意力转到经济社会各个层面的发展、加强社会各界协商共建,共谋社会发展上来,这种转变突出地反映了我党执政理念的巨大转变,加强和改进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首要条件,切实改善民生是当代中国式协商民主的重要目标之一。本文大致分为三个部分:关于我党对于中国式协商民主发展的历史回顾、西方协商民主理论对于当代中国式协商民主实践的启示、当代中国式协商的探索、实践。在进行相关的一系列历史总结和理论探讨后,本文认为: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发展,首先必须进一步加强和改善改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是构建中国式协商民主的首要条件,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党必须坚持走“群众路线”这一党的优良传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发扬协商民主的精神,问计于民,政府与群众协商共建,以应对纷繁复杂的各类新问题、新矛盾,这也应该是中国式协商民主在当代的主要任务;其次,加强选举民主与协商民主相结合,在制度层面与基层实践两条轨道上并行,合力促进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发展。在国家制度层面,加强协商民主,进行合理的制度设计,保证程序民主的规范,使政策的施行真正做到反映人民群众的民意和心声,同时加强公共生活中的协商,如加强听证会制度,促进协商民主在基层的开展,积极重视网络舆情所反映出的群众心声,真正落实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第三,必须充分认识到,在当代背景下民生民主始终是我们协商民主的最主要的着力方向和目标之一。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式协商民主的演进过程
  • 第一节 孕育期:江西瑞金苏维埃政权初创期
  • 第二节 形成期:延安陕甘宁边区政府“三三制”创立期
  • 一、“三三制”的产生
  • 二、“联合政府”的提出——“三三制”理论的拓展
  • 三、人民政协制度的确立——“三三制”在国家制度层面的最终完成
  • 第三节 重新定位期
  • 第四节 创新时期
  • 第二章 当代中国式协商民主的新发展
  • 第一节 在国家制度层面发展协商民主
  • 第二节 基层“恳谈会”形式
  • 第三节 听证会形式
  • 第四节 网络为协商提供便捷公共平台,以其为代表的高科技信息交流手段将为中国式协商民主 开辟新途径
  • 第五节 民生民主:当代中国协商民主的新路径
  • 第三章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启示
  • 第一节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概述
  • 第二节 哈贝马斯“双轨制的审议民主模式”理论
  • 第三节 西方协商民主理论的启示
  • 一、协商民主与选举民主并进
  • 二、注重程序民主的完善
  • 三、促进普通公民民主理念的培育与“公民人格”的塑造,是推动中国式协商民主顺利的重要因 素。
  • 四、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发展应该是一种有序的发展过程
  • 第四章 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发展前景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论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历史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