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技术影片分析仪系统软件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张飞朋[1](2020)在《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郑木岩蛙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蛙泳是四种泳姿中游进速度最慢,对身体素质和技术要求非常苛刻的项目。蛙泳曾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近年来我国游泳项目的整体竞技能力不断攀升,但中国女子蛙泳的竞技水平起伏不定,年轻运动员郑木岩竞技水平进步较快潜力较大。目前,我国蛙泳技术的研究主要应用二维技术对比赛成绩和比赛视频研究较多。本文应用水下三维技术测试对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郑木岩蛙泳技术进行解析获取相关运动学参数,得出以下结论:1.滑行阶段,郑木岩身体轻飘位置较高,利于滑行阶段速度的保持,减阻技术好。但是肘关节和踝关节的位置较低,易破坏流线型身体姿态,应注重身体各关节的核心柔韧性与稳定性协同训练。2.划水阶段,手臂采用宽划水技术,划水效果较好,主要体现在内划实效好和回臂向前送手技术突出,减阻技术较优。但肩关节柔韧性较弱,送肩动作不充分,应加强上肢的稳定性控制能力训练。3.蹬夹阶段,采用快收快蹬蛙泳腿技术,收翻阶段采用边收腿边外翻技术,避阻技术较好。但开始收腿时小腿有上翘动作,造成的迎面阻力较大,由于腿部力量较弱,蹬夹水速度慢,踝关节稳定性较弱,没有完全伸直,应注重下肢力量训练,强化踝关节快速收翻练习。4.配合技术较优,但收腿时机早于开始伸臂,蹬腿时机晚于伸臂结束。收腿较早,但是蹬腿速度慢。伸臂时,膝关节伸展性较弱,开始蹬腿时,肩关节柔韧性较弱,没有完全伸直,应加强身体各关节的柔韧伸展训练。5.郑木岩采用滑行式配合技术,手臂划水技术突出。但外划动作频率较慢,蹬夹水速度较慢。应加强体能训练,提高核心肌群的控制能力,应特别注重下肢力量训练。
姚学武[2](2019)在《电刺激力量训练对赛艇运动员下肢力量素质的影响》文中提出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电刺激训练已经广泛应用于康复领域和体育领域。电刺激训练可诱导表层骨骼肌强直或非强直性收缩,可用于训练。目前电刺激力量训练已经广泛应用于运动训练中,被认为是一种安全有效发展运动员肌肉力量的辅助手段,但对提高赛艇运动员肌肉素质的相关研究成果较少。目的:本研究试图通过对上海赛艇队的男子运动员进行为期6周的叠加电刺激抗阻力量训练干预,通过表面肌电与运动表现能力分析研究叠加电刺激抗阻力量训练对赛艇运动员肌肉力量产生的影响,对可否作为一种有效的辅助训练手段应用于赛艇项目运动员的力量训练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上海赛艇队16名有5-10年训练经验的专业男子赛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均等分组,与国家级专项赛艇主教练共同制定力量训练计划,实验干预训练周期为6周,实验组深蹲叠加电刺激抗阻力量训练(8名,身体双侧下肢股四头肌施加电刺激干预),对照组常规深蹲抗阻力量训练(8名),并采集了所有受试者在实验前后的最大力量指标深蹲1RM;力量爆发力指标静蹲跳和反向跳;力量耐力指标60%1RM深蹲的次数、平均功率、即刻、3min、5min血乳酸、即刻心率;以上三类指标实时采集表面肌电数据信息;专项最大无氧输出功率指标测功仪1分钟全力划的桨频、距离、每桨功率。一系列测试指标所有数据均经Excel 2010和SPSS20.0进行统计学处理和分析。本研究中,描述性统计使用均值±标准差(`x±SD)表示。对于实验前后各组间数据统计采用双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显着性水平设置为0.05,当结果P<0.05,表示差异具有显着性,当结果P>0.05,表示差异不具有显着性。结果:干预6周后,(1)两组运动员静蹲跳成绩皆明显提高,但单一抗阻训练组(变化率=4.70%±5.75%,效应量=0.57)较电刺激组(变化率=3.77%±4.42%,效应量=0.20)提高更明显,电刺激组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振幅和积分肌电皆表现出降低趋势,意味着其同步化程度提高,而单一抗阻训练组相反,振幅和积分肌电提高是成绩提高的原因;(2)两组运动员反向跳成绩皆降低,但电刺激组(变化率=-0.40%±3.69%,效应量=-0.26)较单一抗阻(变化率=-2.95%±7.12%,效应量=-0.32)降低趋势小,电刺激组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振幅降低,但同步化程度提高,而单一抗阻训练组振幅增加,同步化程度降低;(3)两组赛艇运动员最大力量深蹲1RM成绩皆明显提高,这得益于增加股外侧肌、股内侧肌和股二头肌的神经激活肌纤维数量,而叠加电刺激组(变化率=5.83%±6.63%,效应量=0.36)较传统抗阻训练组(变化率=4.29%±4.94%,效应量=0.19)提高更明显。(4)两组赛艇运动员下肢力量耐力(60%深蹲1RM次数)皆明显提高,电刺激组(变化率=24.74%±24.69%,效应量=0.74)提高程度显着高于传统抗阻训练组(变化率=4.36%±6.39%,效应量=0.28),这与电刺激组输出功率降低较传统抗阻训练组更明显,股内侧肌、股二头肌肌纤维募集能力增加,除股直肌外各肌群疲劳程度增加有关。(5)叠加电刺激组赛艇运动员拉桨距离(变化率=0.87%±1.48%,效应量=0.20)和频率(变化率=4.33%±6.37%,效应量=1.04)明显提高,1分钟平均功率趋势下降速度减慢,输出功率增加;传统抗阻训练组运动员拉桨距离下降(变化率=-0.87%±2.53%,效应量=-0.19),频率增加(变化率=1.60%±9.19%,效应量=0.27),1分钟平均功率趋势下降速率降低。结论:(1)在本研究训练计划模式下,干预手段对各指标的影响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叠加电刺激训练和单一抗阻训练均能够增加赛艇运动员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同步化程度和激活效率,对静蹲跳向心爆发力有提高的趋势,对反向蹲跳的离心向心爆发力没有提高趋势;(2)叠加电刺激训练和单一抗阻训练组均能够降低赛艇运动员股四头肌瞬间激活程度,增加股四头肌同步化程度,提高肌群做功效率,从而提高深蹲最大力量,两组效果没有显着性差异,但叠加电刺激训练效果量比单一抗阻训练显着;(3)叠加电刺激训练有助于增加赛艇运动员股内侧肌和股二头肌肌纤维募集量及抗疲劳能力,但从提高下肢深蹲力量耐力的做功次数,其训练效果量显着优于单一抗阻训练;(4)叠加电刺激训练有提高赛艇运动员下肢力量素质在专项测功仪最大无氧做功保持能力和划桨频率的有效利用率的趋势,且其效果量优于单一抗阻训练。
施磊[3](2019)在《基于高速D-BUS网络的多轴运动控制系统验证平台设计》文中指出本文基于多轴同步运动技术的高实时性和高可靠性,针对工业运动控制领域数据交换延时、故障检测成本高、通信网络布线复杂、故障诊断复杂和无法快速定位故障等问题,设计出一套基于高速D-BUS(Dual-BUS)网络的64轴同步运行多轴运动控制系统的控制与调试方式,设计了验证平台,其中高速D-BUS网络由环型以太网的高速ReBUS总线和基于RS485的MB+高速总线组成。现代运动控制领域中不仅要求运动控制技术具有高速度与高精度,而且还要提高多轴之间的联动精度。本文设计的网络化多轴运动控制系统,保证多轴同步运动的高实时性和高可靠性,同时通过DHMI人机界面显示系统工作状态以及监控运行过程中的具体情况。根据运动控制系统设计要求来设计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硬件部分设计主要包括系统运行过程中逻辑控制模块、运动控制模块以及上位机模块三个部分;软件部分设计由可编程控制器MAC1620进行编程,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控制信号进行采集和传输,伺服驱动器接收信号后进行处理通过输出模块传递至输出装置。在网络通信技术方面对ReBUS网络通信协议和MB+网络故障检测进行介绍,包括网络通信协议报文结构、地址分类、寻址方式、通信服务等方面。对环形以太网通信性能进行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对数据通信时延、总帧发送周期、总帧回传周期进行计算验证。最后,将软硬件结合搭建多轴运动控制系统,对系统不断进行调试优化,并对其软硬件功能进行测试使其达到设计要求。在网络化多轴运动控制系统基础上搭建实验平台,测试系统主从站之间数据传输,测量环形以太网单个节点通信延迟时间,验证64轴网络化运动控制系统网络通信的可靠性。
刘曦[4](2018)在《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A207和A220的运动学对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高质量完成高分值的难度动作能够提升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在竞赛中的绝对优势。提臀腾起转体180?成文森(A207)和分切转体180?成文森(A220)属于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中的低腾空动作,目前在国内外赛事中编选率高,由于难度大、技术复杂、完成质量参差不齐,国际赛事中高水平运动员仍存在将两个动作混为一谈的现象,因此解析两个动作的不同技术特征,揭示完成的特点与规律,提高动作的完成质量是现阶段训练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结合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运用Qualisys红外光点高速运动捕捉系统,对4名世界高水平运动员完成的A207和A220两个动作的正确技术进行拍摄,获得完成动作过程中的运动学参数,解析其动作特征,并将两个动作进行深入对比,分析不同动作阶段的关键技术特征,为难度动作的教学、训练提供参考。研究结论:1.俯撑推起阶段,运动员完成A207与A220动作时上臂与躯干夹角在60°-70°之间,以背阔肌为主导的肩关节稳定性是两个动作推起腾空的基础。推伸阶段,肘关节快速推伸与屈髋向上的协调配合,能够提高身体重心的高度,上肢快速伸缩力量是A220达到腾空的基础,在腾空特征画面时,A220动作重心高度为57.1cm,A207为54cm,运动员躯干整体高于A207动作。2.腾空阶段,A207腾空上升阶段转体角度大,通过屈髋肌群的快速收缩使髋关节高度迅速升高,髋关节高度始终高于肩关节;A220腾空上升阶段转体角度小,为保证摆腿同时躯干的转动,采取向左侧扭转的动作模式,左髋角小于右髋角,肩关节高度在重心上升到最高点后保持高于髋关节。3.俯撑落地阶段,A207通过屈体时髋关节向左侧移动带动右腿踢摆,A220采用肢体踢腿方式带动文森腿摆动,A220文森摆腿速度较A207快。两动作最佳文森角度在33°40°之间,左髋关节最佳角度在160°170°之间。4.A207与A220两个动作总体用时无显着性差异。完成A220动作时,通过控制躯干的扭转角度,加快双腿的摆动速度,适当延长腾空下降阶段时间,能够提高动作的完成率。5.A207与A220动作的重心在X轴的位移趋势基本一致。A220动作通过增加重心在Y轴的移动幅度,提高动作的完成率。两个动作身体重心高度变化趋势无明显差异,A220需控制髋关节高度的同时提高肩关节,因此重心最高点时低于A207动作。
曲晨[5](2017)在《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构建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学校足球发展受到国家领导人和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纷纷出台促进学校足球改革发展相关文件。而发展学校足球,急需一大批掌握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的教练员,为此,从国家到地方,加大了各层次学校足球教练员培训力度。同时,“互联网+”行动和教师网络远程培训平台广泛应用为学校足球教练员岗位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构建我国学校网络远程培训平台系统。本论文主要研究问题是: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结构体系;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的构建。目的在于:增加学校足球教练员群体基数;使教练员掌握全面的专业知识.利用互联网进行便捷的培训,满足参训人员的个性化需求。从理论意义上来讲:对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的专业知识结构进行了理论分析,为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的职业素养提升和在职培训目标、内容与实施奠定了理论基础;运用系统论的视角和网络远程理论,对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培训系统的要素、结构、功能、环境进行理论探究,为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的设计和实施提供了理论参考。从现实意义上来讲:明确了学校足球教练员特有的专业知识结构,为其在职教育和自我职业素养提升明确了方向;为学校足球教练的自我学习和终身学习提供了更为便捷、丰富选择的学习资源,节约了培训成本,提升了培训效益,实现了学校足球教练员可持续发展。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目前还未有完整的理论构架和体系。本研究以系统论、泛在学习理论、课程设计理论、MOOC(慕课)理论为基础,运用理论与实证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抽象与具体相结合,并结合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专家评价、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程序设计、逻辑分析等方法,首先,对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进行了确证;并依据确证的专业知识调查了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和获取渠道,证明了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的实施的必要性;其次,对当前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对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进行了理论构建;最后,对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平台实现进行了技术性讨论。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专业知识培训是提升学校足球教练员能力的重要途径,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构建也是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实施的基础保障。研究认为,学校足球教练员知识结构体系是有关足球运动训练、管理和发展的全部知识,具有全面性的特征,包括与足球运动有关的所有知识的集合体,它以相关学科为支撑基础,是一个可以重组、扩大和创新的组织系统。第二,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结构由4个专业知识方向、8个专业知识领域和60个专业知识指标构成的3级专业知识模型。具体包括一般教学法知识、学科知识、课程知识、学科教学法知识4个专业知识方向;宗旨与道德、安全与损伤预防、体育锻炼、成长与发展、教学与交流、运动技能与战术、组织与管理、评估8个专业知识领域,足球教育理念、教育方法与应用等60个专业知识指标。明确了身为一名合格的学校足球教练员所应具备的专业知识,同时对学校足球教练员的培训内容、课程设计上,指明了方向。第三,目前我国各级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整体来看,都掌握的不够理想;从学校足球教练员所在级别的专业知识各方向的对比来看,小学足球教练员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较强,初中足球教练员对于一般教学法知识的掌握较强,高中足球教练员对于学科知识的掌握较强,大学足球教练员对于学科教学法知识的掌握较强。从专业知识获得渠道来看,各级学校学校教练普遍是通过现场培训的渠道获得。从足球教练员认为培训中存在的问题来看,存在着培训规模不足以满足现有学校足球教练员的需求、培训时间短、培训地点远等7个问题的存在。第四,依据MOOC理论、泛在学习理论作为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的理论构建基础,以增加学校足球教练员的群体基数和满足学校足球教练员的专业知识需求为系统开发目的,结合学校足球教练员培训的系统性、先进性、学以致用、互动性原则,同网络远程设计的先进性、高性能、安全性、开放性监督性、实用性、经济性原则。教育部、学生体育联合会、服务运营商和高等院校对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的实施作为保障和监督,并且明确培训内容、时间、等级等方面,同时对参加培训的教练员进行考核和认证。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具有数据统计、更新、信息管理、线上培训、线上考核、线上认证等功能,有助于规范培训内容同时能够对学校教练员大数据的统计。从理论上对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远程培训进行设计。第五,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的技术实现是基于网络远程培训的开发环境:网络远程培训系统开发的外部环境、运行环境、系统环境,采用J2EE技术、MySQL数据库、Hibernat来构建完成数据信息的增、删、改、查等操作,完成了系统的技术构架;设计了个人首页、培训、考核、认证、再培训、通知、新闻、精品赛事、同城约战九大模块,初步开发了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
谢恩礼[6](2016)在《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的知识图谱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1998-2014年田径运动科技文献为研究对象,引入知识图谱理论与方法,系统探讨田径运动研究的现状与进展,发现田径运动研究的研究力量、知识基础、研究主题与主题演化,探析国内外田径运动研究知识图谱差异的影响因素,为我国田径运动研究、开展国际合作和政策制定提供借鉴和参考。具体结论如下:第一、通过对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知识主体图谱分析,了解国内外田径运动的研究力量,结果发现三者均具有集中与离散并存的非均衡特征;美国是田径运动研究的中心,高校是田径运动研究的主要阵地。国外形成了以“Noakes、Keith、Knechtle”等为代表的作者群;国内形成了以“骆建、谢慧松、严波涛”等为代表的作者群。第二、通过对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知识客体图谱分析,洞悉国内外田径运动研究知识基础。《Med Sci Sport Exer》和《田径》分别是国外、国内田径运动研究最高被引频次期刊,形成以它们为代表的期刊共被引复杂网络,是田径运动研究的主要载体;“Costill、Lucia、Knechtle”和“文超、田麦久”等分别是国外、国内田径运动研究的高被引作者,他们是田径运动研究的核心作者,掌握着田径运动研究知识流动的方向。第三、通过对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知识主题图谱分析,识别国内外主流的研究主题。运动损伤生物力学、田径生理学、力量与爆发力、疲劳与恢复、耐力训练是国外田径运动研究的研究主题;高原训练、田径运动学、田径社会学、田径运动训练是国内田径运动研究的研究主题。第四、通过对田径运动科技文献主题演化图谱分析,力量和爆发力是国外田径运动研究的热点,重视大众健身和预防康复方面的研究,研究的视角较为微观;田径运动训练是国内田径运动研究的热点,重视运动生物力学对田径运动的科技支持作用,研究的视角较为宏观、中观。综上所述,纵观田径运动研究的发展历程,一方面要加强田径运动研究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将田径运动更加全面推向世界;另一方面要借鉴国外田径运动研究的发展经验,丰富研究主题,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建立规范的科研管理机制,提高我国田径科研人员的学术水平以推动我国田径运动快速、健康的发展。
郭尼[7](2016)在《男子足球运动员脚背内侧踢球技术运动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通过对男子足球运动员脚背内侧踢球动技术动作进行三维视角下的分析,建立全身(摆动腿、支撑腿、躯干、头部)的运动学模型,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及高速摄像机同步分析方法,采集脚背内侧踢球动作身体各部位相关环节的运动学参数。对采集的动作参数进行运动学分析和处理,揭示脚背内侧踢球动作身体各环节的运动学特征。研究意义:本文基于人体全身的视角,采用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及高速摄像机同步分析等手段,对足球脚背内侧踢球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对于我们全面认识脚背内侧踢球动作,提高足球教学与训练质量,以及对该动作的定量评价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应用价值。其次,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以帮助教练员和科研人员更为科学合理的制定训练计划和选择训练方法。最后,从方法学的角度,为不同运动项目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定量评价提供了参考和借鉴。研究方法:选取10名男子足球运动员为实验对象,其中专业组5名,非专业组5名。专业组被测均为国家一级运动员以上,球龄10年以上,优势踢球脚均为右脚选手;非专业组被测均为业余足球爱好者,球龄10年以上,优势踢球脚均为右脚选手。将受试者脚背内侧踢球技术划分为不同的踢球阶段:助跑最后一步开始至支撑脚落地为止及支撑脚落地至摆动腿摆动击球为止两个阶段。应用Vicon三维运动捕捉系统对受试脚背内侧踢球技术不同阶段的运动学参数进行采集,对两组受试组进行定量的分析比较,找出两组运动员踢球技术动作之间的相同点和差异性。研究结论:(1)踢球腿后摆阶段,专业组运动员踢球腿后摆时间小于非专业组运动员,专业组运动员总体表现出大腿后摆时间小于小腿后摆时间的特征。专业组运动员踢球腿前摆时间小于非专业组,专业组运动员总体表现出大腿前摆时间大于小腿前摆时间的特征。(2)专业组运动员踢球腿在前摆和后摆阶段均表现出,踢球腿的大、小腿摆动的幅度大于非专业组运动员的特征。踢球腿合理的摆动幅度,能够提高踢球腿在不同时刻的摆动速度,当球的质量一定时,击球的力量和速度效果也会因为摆动的速度而增大。(3)专业组运动员踢球腿小腿在后摆和前摆速度均大于非专业组,大腿后摆和前摆阶段的速度没有差异性。(4)专业组运动员踢球腿的摆动速度在垂直轴和在矢状轴所表现的速度特征是一致的。专业组运动员踢球腿小腿摆动的速度、平均加速度均大于非专业组运动员。(5)专业组运动员踝关节在额状轴的角速度小于非专业组运动员。(6)非专业组运动员小腿角的角速度小于专业组运动员,有显着的差异性。非专业组运动员相对与专业组运动员大腿股后肌肉群运动时,引起肌肉收缩主动不足现象尤为严重,从而小腿后摆角速度就会小于专业组运动员。(7)专业组运动员手臂外展或者内收角度大,角速度快,是为身体获得更大释放张力做好准备,这样击球的效果速度更快,力量更大。
宋维斌[8](2016)在《船舶运动模拟平台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文中研究指明船舶运动模拟平台按照使用目的不同,可以分为训练船舶运动模拟平台、工程船舶运动模拟平台、科研船舶运动模拟平台和娱乐船舶运动模拟平台。基于Stewart六自由度并联机构,本文致力于娱乐船舶运动模拟平台及其控制系统方面的研究与实现,该娱乐模拟平台采用被动式模拟运动,需要根据海况提前采集好模拟数据,在顾客体验时再将模拟数据传给控制系统。首先,分析了并联与串联机构的特点,建立了并联机构的运动学模型。本文提出了运用并联机构位姿正解的输出参数作为位姿反解计算的输入参数,来验证理论之正确性的方法,并用算法实现。通过Solidworks软件建立三维模型,进行了基于拉格朗日方程的动力学分析,为后面ADAMS动力学仿真提供了理论基础。其次,为达到模拟船舶运动的逼真效果,本文采用6路16位高精度数据采集卡和高精度拉杆式位移传感器来采集模拟数据。同时,为消除数据采集过程中的外界干扰信号和噪声信号,还采用了五点三次平滑滤波和移动平均滤波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实现信号的预处理。本文提出了用曲线拟合的方法,生成模拟运动函数库,可以更方便地模拟船舶在不同海浪作用下的横摇、纵摇和升降等运动。然后,基于Visual C++6.0开发了两个人机交互界面软件。一个是运动数据采集系统软件,用来采集和编辑不同海况下船舶运动的模拟数据;另一个是船舶运动控制系统软件,用来读取数据库内的模拟数据和控制整个船舶运动模拟系统。最后,以DSP技术为基础,以TMS320F28335芯片为核心,以六自由度并联机构为实验平台,开发出基于DSP的娱乐小型船舶运动模拟平台控制系统。采用电动伺服驱动方式,对模拟平台的伺服系统等硬件进行选型与电路设计,通过控制六个伺服电动缸的长度变化来改变动平台的位姿,从而实现模拟船舶在海浪作用下的各种运动。同时在下位机控制程序中加入S曲线加减法算法,使系统更加稳定可靠,运动轨迹更加平滑,在实物样机上进行大量测试实验,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船舶运动模拟平台控制系统的精确度与可靠性。
刘彩[9](2016)在《微焦CT控制系统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工业CT作为一种无损扫描成像技术,从1972年第一台CT机诞生以来,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和生活中。随着科技和社会的进步,制造工艺也在不断改进和精细化,普通的工业CT已不能满足日渐复杂精密的工件结构扫描需求,因此,研究具有更高定位精度和扫描精度的微焦CT已成为当前的迫切需求。针对这些需求,本文研究了以NewportXPS为核心控制器的微焦CT控制系统的研制。首先,对微焦CT控制系统的射线源控制、探测器控制以及电源控制等运动控制进行了需求分析,并着重对运动控制的定位精度、实时性和同步性进行了研究。此外,系统还对系统的数据采集、人机界面、扫描监控、安全联锁等功能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及分析。微焦CT控制系统以XPS-Q6为核心控制器,构成分层分布式控制系统。上层控制采用工作站,实现整个控制系统的操作控制。工作站安装有操作控制软件,它直接面向用户,根据用户的要求完成参数设置、操作控制、数据采集、图像重建等。下层控制器采用Newport的XPS-Q6六轴控制器。系统根据工作站的指令完成运动控制、数据采样控制、状态查询、安全联锁、电源控制等。其硬件组成有:微焦点射线源、探测器、精密机械机构、控制器、计算机(含数据采集)和图像重建与处理等子系统。系统的软设计为:工作站和下位机的软件控制均采用VS2010环境下的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C++实现,且工作站与下位机之间采用以太网口实现通信,射线源与工作站之间采用RS-232串口通信协议,探测器与工作站之间使用Carema Link连接方式。此外,本文还对系统的直线运动和旋转运动的随机误差进行了测量和初步校正,以实现具有更高精度扫描和更高图像质量的微焦CT控制系统。最后,在实际工程项目的基础上,对几种运动控制方案进行了运行和测试,并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效果,达到了微焦CT控制系统的要求。
钟原[10](2015)在《优秀青年女子200米蛙泳选手游进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游泳是一项历史悠久的体育项目,竞技游泳又包含四种泳姿。其中蛙泳是竞技游泳四种姿势中技术要求最高,游进速度最慢的一个项目,相比其它的三种泳姿技术更为复杂。近5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伴随着规则的不断改进,蛙泳的技术动作有显着的变化。我国青年女子运动员的技术还有很大提升空间,其中每名运动员在对新技术的理解和运用上有着较大的差异。研究目的:本课题的主要目的在于研究国家二线青年女子运动员在蛙泳游进过程中的技术动作,分析其中存在的速度、角度、位移等运动学特征,找出其中的差异,说明影响速度变化的因素,并同时比较其6名队员的技术动作优异。研究对象:运动员选取国家二线当时在陕西省游泳中心集训主项为蛙泳的6名女子一级运动员。研究方法:本文通过研究国内外多数相关文献资料,实时跟拍运动员的水下技术视频,走访诸位专家教授,结合实材进行相关实验,运用逻辑分析,对6名200米蛙泳优秀女子运动员进行了蛙泳技术分析。通过水下摄影仪器以及图像编辑系统,获得6名运动员在蛙泳游进过程中九个动作阶段的图像,即,滑行时、开始伸臂时、伸臂结束时、外划结束时、向外向下内划结束时、开始收腿时、收腿结束时、蹬腿结束时以及蹬夹水结束时的手臂和腿部的动作图像,并对图像中运动员各相关肢体角度、身体姿态以及各阶段的时相速度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得出相关结论:运动员的身体姿势中,角度,速度和位移,有着较好的姿势体现,各个运动学指标出现协调一致,但是某个空间方面出现不同步,可能是关节部位的力量不足所致。运动员腿部技术方面,角度,速度和位移,都是比较明显的,其优势体现在多个方面,打开水的阻力承担,更好的推动身体的前进力,给予较大的补充。运动员手臂技术方面,角度,速度和位移,三个运动学方面,都可看出,6名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均存在一定问题,同样从图像和数据中得到,手臂的各个关节角度的发展配合,是对动作的最优化,否则,将会阻碍动作技术的发展。运动员在蛙泳技术协调配合方面,各个关节角度协调配合出现滞后性,同时在保证最大的速度中,出现位移上下幅度过大,造成能量的过度消耗,不利于保持游速。
二、运动技术影片分析仪系统软件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动技术影片分析仪系统软件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郑木岩蛙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我国对竞技游泳技战术特征的研究现状 |
2.1.2 我国竞技游泳在生物力学、流体力学领域的研究现状 |
2.2 国外竞技游泳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录像拍摄法 |
3.2.3 图像解析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范围界定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郑木岩身体姿态特征分析 |
4.1.1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郑木岩滑行时身体位置特征分析 |
4.1.2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郑木岩滑行时身体形态特征分析 |
4.2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郑木岩蛙泳划手阶段技术特征分析 |
4.2.1 郑木岩蛙泳手臂外划阶段技术特征分析 |
4.2.2 郑木岩蛙泳手臂内划阶段技术特征分析 |
4.2.3 郑木岩蛙泳手臂伸臂阶段技术特征分析 |
4.2.4 郑木岩划手阶段动作时相特征分析 |
4.3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郑木岩蛙泳腿部技术特征分析 |
4.3.1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郑木岩蛙泳收腿阶段技术特征分析 |
4.3.2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郑木岩蛙泳蹬夹阶段技术特征分析 |
4.3.3 郑木岩蛙泳腿部动作时相特征分析 |
4.4 郑木岩蛙泳臂腿配合时机特征分析 |
4.4.1 郑木岩蛙泳划手时下肢技术特征分析 |
4.4.2 郑木岩蛙泳伸臂与收腿配合时机特征分析 |
4.4.3 郑木岩蹬腿时躯干以上部位技术特征分析 |
4.4.4 郑木岩蛙泳伸臂与蹬腿配合时机特征分析 |
4.5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郑木岩蛙泳完整配合技术特征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1.1 身体姿态 |
5.1.2 划手技术 |
5.1.3 腿部技术 |
5.1.4 臂腿配合时机 |
5.1.5 完整配合技术 |
5.2 建议 |
5.2.1 身体姿态 |
5.2.2 划手技术 |
5.2.3 腿部技术 |
5.2.4 臂腿配合技术 |
5.2.5 完整配合技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自我简介 |
(2)电刺激力量训练对赛艇运动员下肢力量素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赛艇项目特征及下肢力量素质训练研究现状 |
2.2 电刺激力量训练研究现状 |
2.2.1 训练与电流强度 |
2.2.2 其他电流特性(脉冲持续时间,波形) |
2.2.3 训练模块的设计 |
2.2.4 电极配置(尺寸,类型和位置) |
2.2.5 电刺激训练方案 |
2.3 表面肌电评价肌肉工作应用的研究现状 |
2.3.1 肌电平均值和均方根振幅评价肌肉募集特性应用的研究 |
2.3.2 积分肌电评价肌肉募集特性的应用研究 |
2.3.3 平均功率频率及其线性回归率评价肌肉疲劳中的应用研究 |
2.4 小结 |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实验设计 |
3.2.4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讨论 |
4.1 结果 |
4.1.1 实验前后下肢蹲跳爆发力变化 |
4.1.2 实验前后深蹲最大力量能力变化 |
4.1.3 实验前后下肢深蹲力量耐力变化结果 |
4.1.4 专项测功仪最大无氧做功能力变化特征 |
4.2 讨论 |
4.2.1 赛艇运动员下肢蹲跳爆发力的训练效果分析 |
4.2.2 赛艇运动员下肢深蹲最大力量的训练效果分析 |
4.2.3 赛艇运动员下肢深蹲力量耐力的训练效果分析 |
4.2.4 赛艇运动员专项测功仪最大无氧做功能力的训练效果分析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3)基于高速D-BUS网络的多轴运动控制系统验证平台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速D-BUS网络通信技术 |
2.1 高速D-BUS总线通信技术架构 |
2.1.1 高速ReBUS网络通信协议 |
2.1.2 MB+高速总线网络 |
2.2 环形以太网通信性能研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网络化多轴运动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3.1 逻辑控制模块设计 |
3.1.1 控制器模块 |
3.1.2 电源模块 |
3.2 运动控制模块设计 |
3.2.1 电机模块 |
3.2.2 伺服驱动模块 |
3.3 工业平板电脑模块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网络化多轴运动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下位机软件设计 |
4.1.1 子程序设计 |
4.1.2 使能程序设计 |
4.1.3 正向、反向转动程序设计 |
4.1.4 停止轴程序设计 |
4.1.5 位置参数读取程序设计 |
4.1.6 速度参数读取程序设计 |
4.2 上位机软件设计 |
4.2.1 HMI界面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网络化多轴运动控制系统搭建与测试 |
5.1 多轴运动控制系统实物搭建 |
5.2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2.1 运动控制系统联动测试 |
5.2.2 环形以太网单个节点通信延迟时间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A207和A220的运动学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2.2 运动生物力学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2.2.1 运动学数据测试手段与评价指标 |
2.2.2 运动学在体育运动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
2.2.3 运动学在技能主导类表现难美性项群中的应用 |
2.2.4 运动学在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中的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实验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对比分析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A207与A220俯撑推起阶段的运动学对比分析 |
4.1.1 预备阶段的运动学对比分析 |
4.1.2 推伸阶段的运动学对比分析 |
4.2 A207与A220腾空阶段的运动学对比分析 |
4.2.1 腾空上升阶段的运动学对比分析 |
4.2.2 腾空下降阶段的运动学对比分析 |
4.3 A207与A220俯撑落地阶段的运动学对比分析 |
4.4 A207与A220时间、重心参数的对比分析 |
4.4.1 运动时间的对比分析 |
4.4.2 动作完成的重心参数对比分析 |
4.5 A207与A220特殊错误的情况分析 |
4.5.1 A207特殊错误的情况分析 |
4.5.2 A220特殊错误的情况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学校足球备受国家领导人和各级政府的关注 |
1.1.2 教练员执教能力水平影响了学校足球的发展 |
1.1.3“互联网+”为学校足球教练员培训提供了手段 |
1.2 研究问题 |
1.2.1 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的确证 |
1.2.2 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的构建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现实意义 |
1.4 相关概念界定 |
1.4.1 学校足球教练员 |
1.4.2 专业知识 |
1.4.3 课程设计 |
1.4.4 网络远程培训 |
1.4.5 系统 |
1.4.6 系统构建 |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5.1 研究对象 |
1.5.2 研究方法 |
1.6 研究目标 |
1.7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现状 |
2.1.1 我国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掌握现状 |
2.1.2 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岗位培训现状 |
2.1.3 我国网络远程培训平台的开发现状 |
2.1.4 我国网络远程培训知识与体系开发的研究现状 |
2.2 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国外教练员继续教育的现状 |
2.2.2 国外足球教练员岗位培训现状 |
2.2.3 国外青少年足球教练员培训现状 |
2.2.4 国外教练员网络培训现状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3.1 系统论:哲学基础 |
3.2 泛在学习理论:学习论基础 |
3.2.1 泛在学习的特点 |
3.2.2 泛在学习的优势 |
3.2.3 泛在学习的实现 |
3.3 课程设计模式理论:课程论基础 |
3.3.1 目标模式 |
3.3.2 历程模式 |
3.3.3 情境模式 |
3.4 MOOC(慕课)理论:教学论基础 |
3.4.1 课程特征 |
3.4.2 教学设计 |
3.4.3 连结主义式的教学设计原则 |
3.4.4 课程影响 |
第四章 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的确证 |
4.1 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相关概念界定 |
4.1.1 知识的概念 |
4.1.2 专业知识结构的概念 |
4.1.3 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 |
4.2 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指标的筛选 |
4.2.1 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指标选取的依据 |
4.2.2 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指标的修订 |
4.2.3 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指标的评定 |
4.2.4 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指标的验证 |
4.3 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的分类 |
4.3.1 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指标的权重 |
4.3.2 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指标的分类属性 |
4.4 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的结构 |
4.4.1 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结构的综合得分 |
4.4.2 综合得分的KMO和Bartlett检验 |
4.4.3 专业知识结构的因子分析总方差解释 |
4.4.4 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结构的聚类 |
4.4.5 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模型的构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掌握情况、获得渠道及培训中存在问题的现状分析 |
5.1 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掌握情况的现状分析 |
5.1.1 小学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
5.1.2 初中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
5.1.3 高中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
5.1.4 大学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掌握情况 |
5.2 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获得渠道情况的现状分析 |
5.2.1 小学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获得渠道情况的现状分析 |
5.2.2 初中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获得渠道情况的现状分析 |
5.2.3 高中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获得渠道情况的现状分析 |
5.2.4 大学足球教练员专业知识获得渠道情况的现状分析 |
5.3 学校足球教练员传统培训存在问题的分析 |
5.3.1 培训规模不足以满足现有学校足球教练员需求 |
5.3.2 培训时间短 |
5.3.3 培训地点较远 |
5.3.4 培训时间不够灵活 |
5.3.5 经费消耗大 |
5.3.6 培训内容不够统一 |
5.3.7 培训讲师水平参差不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的理论构建 |
6.1 MOOC理论下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的目标定位 |
6.1.1 促使学校足球教练员的协同发展 |
6.1.2 满足学校足球教练员多元化需求 |
6.2 泛在学习理论下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发展的途径 |
6.2.1 树立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的教育理念 |
6.2.2 构建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学习支持服务体系 |
6.2.3 构建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课程质量保障体系 |
6.3 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的设计思路 |
6.3.1 网络环境的创设 |
6.3.2 协作学习的建立 |
6.3.3 教学资源的供给 |
6.3.4 学习能力的培养 |
6.4 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开发的目的 |
6.4.1 增加学校足球教练员的群体基数 |
6.4.2 满足学校足球教练员的专业知识需求 |
6.5 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的设计原则 |
6.5.1 学校足球教练员培训原则 |
6.5.2 网络远程系统设计原则 |
6.6 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设计的结构和功能 |
6.6.1 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培训系统构建的要素识别 |
6.6.2 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构成要素关系 |
6.6.3 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构成要素关系确定 |
6.6.4 系统设计的功能 |
6.6.5 系统设计的特点 |
6.7 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设计的环境 |
6.7.1 外部环境 |
6.7.2 内部环境 |
6.8 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的实施 |
6.8.1 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的决策子系统构建 |
6.8.2 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实施子系统构建 |
6.8.3 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的支撑保障子系统构建 |
6.9 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与课堂教学的互动 |
6.9.1 体育类APP |
6.9.2 可穿戴设备 |
6.9.3VR技术 |
6.10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技术的实现 |
7.1 网络远程培训系统的开发环境 |
7.1.1 网络远程培训系统开发的外部环境 |
7.1.2 网络远程培训系统开发的运行环境 |
7.1.3 网络远程培训的系统环境 |
7.2 网络远程培训系统的技术构架 |
7.3 网络远程培训系统的功能模块 |
7.3.1 个人首页模块 |
7.3.2 培训模块 |
7.3.3 考核模块 |
7.3.4 认证模块 |
7.3.5 再培训模块 |
7.3.6 通知模块 |
7.3.7 新闻模块 |
7.3.8 精品赛事模块 |
7.3.9 同城约战模块 |
7.4 网络远程培训系统源代码 |
7.5 网络远程培训系统的试用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 |
8.1 结论 |
8.2 建议 |
8.3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6)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的知识图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学科背景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2 文献综述 |
2.1 田径运动的定义及分类 |
2.2 田径运动的特点及功能 |
2.3 田径运动研究内容的相关研究 |
2.3.1 田径运动训练的相关研究 |
2.3.2 田径运动教学的相关研究 |
2.3.3 田径运动选材理论与方法的相关研究 |
2.3.4 田径运动规则与裁判法的相关研究 |
2.3.5 田径运动文献计量学的相关研究 |
2.4 国内外体育科学研究的知识图谱研究 |
2.4.1 国外体育科学研究的知识图谱研究 |
2.4.2 国内体育科学研究的知识图谱研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知识图谱的分析方法 |
3.2.2 文献资料法 |
3.2.3 专家咨询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4 结果与分析 |
4.1 知识图谱理论与方法 |
4.1.1 知识图谱的概念 |
4.1.2 知识图谱的理论基础 |
4.1.3 知识图谱的分析方法 |
4.1.4 田径运动科技文献数据来源及相关软件说明 |
4.2 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的知识主体图谱分析 |
4.2.1 国外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的知识主体图谱 |
4.2.2 国内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的知识主体图谱 |
4.2.3 小结 |
4.3 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的知识客体图谱分析 |
4.3.1 国外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的知识客体图谱 |
4.3.2 国内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的知识客体图谱 |
4.3.3 小结 |
4.4 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的知识主题图谱分析 |
4.4.1 国外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的知识主题图谱 |
4.4.2 国内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的知识主题图谱 |
4.4.3 小结 |
4.5 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的主题演化图谱分析 |
4.5.1 国外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的主题演化特征及趋势预测 |
4.5.2 国内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的主题演化特征及趋势预测 |
4.6 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知识图谱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6.1 国内外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知识图谱的差异 |
4.6.2 田径运动研究科技文献知识图谱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5 结论 |
6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6.1 研究的创新点 |
6.2 研究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男子足球运动员脚背内侧踢球技术运动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的背景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的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脚背内侧踢球技术概念界定 |
2.1.1 助跑 |
2.1.2 支撑脚站位 |
2.1.3 踢球腿的摆动 |
2.1.4 击球 |
2.1.5 踢球后的随球前摆 |
2.2 Vicon的发展历史和应用领域 |
2.3 运动学在运动技术分析中的运用 |
2.4 脚背内侧踢球技术在足球主要技术中的重要性 |
2.5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2.6 国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逻辑分析法 |
3.2.5 专家访谈法 |
3.3 脚背内侧踢球技术动作阶段划分及相关规定 |
3.3.1 脚背内侧踢球技术动作阶段划分 |
3.3.2 踢球腿测量参数的描述 |
3.3.3 踢球腿相关角度的规定 |
4 实验设计 |
4.1 实验目的 |
4.2 实验任务 |
4.3 测量的参数 |
4.3.1 踢球腿在后摆和前摆过程中的时间、幅度、速度 |
4.3.2 击球时踝关节在三维空间坐标的角度、角速度 |
4.3.3 踢球腿大腿角、小腿角在后摆和前摆阶段的角度、角速度 |
4.3.4 上肢关节在外展和内收阶段的角度、角速度 |
4.4 实验器材 |
4.5 器材设置 |
4.6 实验对象 |
4.7 实验方案 |
5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1 踢球腿后摆时间特征 |
5.2 踢球腿前摆时间特征 |
5.3 踢球腿在三维空间矢状轴运动幅度变化特征 |
5.4 踢球腿在三维空间垂直轴运动轨迹速度变化特征 |
5.5 踢球腿在三维空间垂直轴运动轨迹的平均加速度变化特征 |
5.6 击球时踝关节在三维空间坐标的角度变化特征 |
5.7 踢球腿大腿角、小腿角在后摆和前摆阶段的角度、角速度的变化特征 |
5.8 踢球时上肢关节在外展和内收阶段的角度、角速度的变化特征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1.1.脚背内侧踢球技术踢球腿摆动在不同阶段的时间变化特征 |
6.1.2.脚背内侧踢球技术踢球腿摆动在不同阶段的幅度变化特征 |
6.1.3.脚背内侧踢球技术踢球腿摆动在不同阶段的速度变化特征 |
6.1.4.脚背内侧踢球技术踢球腿摆动在垂直轴的速度、平均加速度变化特征 |
6.1.5.击球时踝关节在三维空间不同方向的角度、角速度变化特征 |
6.1.6.踢球腿大腿角、小腿角在不同阶段的角度、角速度变化特征 |
6.1.7.踢球时上肢关节在不同阶段的角度、角速度变化特征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8)船舶运动模拟平台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实现意义 |
1.2 船舶运动模拟平台概述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模拟平台驱动方式与控制技术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船舶运动模拟平台的基础理论研究 |
2.1 串并联机构特点 |
2.2 并联机构运动学建模 |
2.2.1 刚体的位姿表示 |
2.2.2 自由度分析 |
2.2.3 坐标旋转变换 |
2.3 并联机构运动学模型解算 |
2.3.1 位姿正解 |
2.3.2 位姿反解 |
2.3.3 速度反解 |
2.4 船舶运动模拟平台工作空间分析 |
2.5 船舶运动模拟平台误差分析 |
2.6 船舶运动模拟平台参数设计 |
2.7 伺服电机选型 |
2.8 本章小节 |
第3章 模拟平台建模与ADAMS仿真分析 |
3.1 ADAMS软件介绍 |
3.2 动力学理论分析 |
3.2.1 模型建立 |
3.2.2 拉格朗日方程的描述 |
3.2.3 系统动能K的求解 |
3.2.4 系统广义坐标的确立 |
3.2.5 系统势能P |
3.3 ADAMS基础理论分析 |
3.3.1 多刚体系统动力学方程建模 |
3.3.2 虚拟样机设计流程 |
3.4 ADAMS仿真实验分析 |
3.4.1 建立三维模型 |
3.4.2 模型导入ADAMS |
3.4.3 纵摇运动分析 |
3.4.4 横摇运动分析 |
3.4.5 升降运动分析 |
3.5 本章小节 |
第4章 上位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上位机软件分析 |
4.1.1 功能需求分析 |
4.1.2 软件体系结构 |
4.1.3 控制软件流程 |
4.2 软件模块实现 |
4.2.1 数据采集模块 |
4.2.2 数据预处理模块 |
4.2.3 动作函数库模块 |
4.2.4 可视化仿真模块 |
4.2.5 串口通信模块 |
4.3 模块测试与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模拟运动平台控制系统硬件设计与实现 |
5.1 总体方案设计 |
5.1.1 系统需求分析 |
5.1.2 技术方案 |
5.1.3 系统设计流程 |
5.2 DSP技术 |
5.2.1 DSP芯片的特点 |
5.2.2 DSP系统的构成 |
5.3 硬件设计与实现 |
5.3.1 电源电路设计 |
5.3.2 复位电路设计 |
5.3.3 JTAG电路设计 |
5.3.4 SCI串行通信电路设计 |
5.3.5 PWM波电路设计 |
5.4 基于CCS软件的下位机开发 |
5.4.1 CCS开发环境介绍 |
5.4.2 CCS3.3的环境配置 |
5.4.3 系统初始化程序设计 |
5.4.4 串行通信程序设计 |
5.4.5 S曲线加减算法 |
5.5 运动平台控制系统实现与测试 |
5.5.1 系统实现 |
5.5.2 系统测试 |
5.6 本章小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的项目 |
致谢 |
(9)微焦CT控制系统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课题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技术现状 |
1.3.1 CT技术研究现状简述 |
1.3.2 微焦CT技术研究现状 |
1.3.3 微焦CT各领域应用 |
1.4 运动控制系统 |
1.4.1 概念 |
1.4.2 系统核心控制器 |
1.5 论文主要内容和重难点 |
1.5.1 论文内容与结构 |
1.5.2 系统的重难点 |
2 微焦CT控制系统方案研究 |
2.1 微焦CT结构 |
2.2 系统总体结构及需求分析 |
2.2.1 微焦CT控制系统的设计要求 |
2.3 控制器设计方案 |
2.4 扫描方式选择 |
2.4.1 CT三维扫描方式 |
2.4.2 微焦CT扫描方式 |
2.5 运动控制方案 |
2.6 探测器和射线源方案 |
2.6.1 探测器方案 |
2.6.2 射线源方案 |
2.7 电源和电气转换板、安全联锁方案 |
2.7.1 电源方案 |
2.7.2 电气转换板方案 |
2.7.3 安全联锁方案 |
2.8 人机界面 |
2.9 重点难点分析 |
2.9.1 定位精度 |
2.9.2 误差校正 |
2.10 本章小结 |
3 控制系统硬件实现 |
3.1 系统硬件整体结构 |
3.2 XPS-Q6控制器 |
3.2.1 XPS-Q6的接口 |
3.3 四轴运动控制卡和驱动选型 |
3.4 I/O硬件选型系统 |
3.5 电源控制 |
3.6 电气转换板实现 |
3.6.1 整体设计 |
3.6.2 控制触发板详细设计 |
3.7 本章小结 |
4 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4.1 软件总体设计 |
4.1.1 微焦CT控制系统软件结构 |
4.1.2 控制系统控制总流程 |
4.2 系统主要通信方式 |
4.2.1 串口通信协议 |
4.2.2 核心控制器接收和发送数据模块的实现 |
4.3 探测器通信实现 |
4.3.1 探测器时序图以及流程图 |
4.4 射线源通信实现 |
4.4.1 接口与流程图 |
4.5 扫描实现 |
4.6 人机界面设计 |
4.7 本章小结 |
5 实现与测试 |
5.1 系统安全联锁测试 |
5.2 实时性和同步性测试 |
5.3 直线运动轴定位精度测试和校正 |
5.3.1 直线轴精度测试方法 |
5.3.2 直线运动轴误差校正方法 |
5.4 转台中心定位精度测试和校正 |
5.4.1 转台中心精度测量 |
5.4.2 转台随机误差校正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课题总结 |
6.2 项目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优秀青年女子200米蛙泳选手游进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蛙泳的历史追溯 |
2.2 国内外游泳技术研究方法现状 |
2.2.1 世界游泳研究技术方法现状 |
2.2.2 我国游泳技术方法研究现状 |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专家访谈法 |
3.2.3 实验法 |
3.2.4 录像解析法 |
3.2.5 数理统计法 |
3.3 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重点以及难点 |
3.3.1 研究重点 |
3.3.2 研究难点 |
4 结果与分析 |
4.1 身体姿势特征分析 |
4.1.1 我国优秀女子蛙泳运动员滑行时身体位置分析 |
4.1.2 我国优秀女子蛙泳运动员滑行时身体形态分析 |
4.2 划手技术特征分析 |
4.2.1 我国优秀女子蛙泳运动员外划阶段技术分析 |
4.2.2 我国优秀女子蛙泳运动员向外向下内划阶段技术分析 |
4.2.3 我国优秀女子蛙泳运动员开始伸臂阶段技术分析 |
4.2.4 我国优秀女子蛙泳运动员伸臂结束阶段技术分析 |
4.3 腿部技术特征分析 |
4.3.1 我国优秀女子蛙泳运动员收腿阶段技术分析 |
4.3.2 我国优秀女子蛙泳运动员蹬腿阶段技术分析 |
4.4 臂腿配合时机特征分析 |
4.5 蛙泳协调配合技术运动学参数----速度分析 |
5 结论 |
5.1 身体姿势 |
5.2 划手技术 |
5.3 腿部技术 |
5.4 完整技术配合技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承诺书 |
四、运动技术影片分析仪系统软件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郑木岩蛙泳技术的运动学分析[D]. 张飞朋. 天津体育学院, 2020(08)
- [2]电刺激力量训练对赛艇运动员下肢力量素质的影响[D]. 姚学武. 上海体育学院, 2019(02)
- [3]基于高速D-BUS网络的多轴运动控制系统验证平台设计[D]. 施磊. 大连交通大学, 2019(08)
- [4]竞技健美操难度动作A207和A220的运动学对比分析[D]. 刘曦. 北京体育大学, 2018(01)
- [5]我国学校足球教练员网络远程培训系统构建研究[D]. 曲晨.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5)
- [6]田径运动科技文献的知识图谱研究[D]. 谢恩礼.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4)
- [7]男子足球运动员脚背内侧踢球技术运动学特征分析[D]. 郭尼. 中北大学, 2016(08)
- [8]船舶运动模拟平台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宋维斌. 湖南大学, 2016(01)
- [9]微焦CT控制系统研制[D]. 刘彩. 重庆大学, 2016(03)
- [10]优秀青年女子200米蛙泳选手游进技术的运动学特征分析[D]. 钟原. 西安体育学院, 201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