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富士是我国最重要的苹果生产栽培品种,商品质量不高是目前生产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其中果形不正是影响商品外观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一问题在黄土高原产区表现的尤为明显。为明确引起富士苹果果形偏斜的原因,改善果实外观质量,本研究于2009~2010年在陕西渭北苹果主产区的白水县,以16~17年生的乔化富士苹果(Malus omestica Borkh,cv Fuji)为主要试材,系统观测了果实生长发育动态,调查分析了不同栽培方式、不同果枝类型、果实不同着生方式等因素对果形偏斜的影响,重点从授粉受精、果实种子发育等方面对果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在陕西渭北产区,富士苹果生长期果实纵、横径增长动态趋势相近,均表现单“S”型生长曲线。花后3~4周开始,果实横径生长始终大于纵径生长,自7~8月果实膨大期至采收前,果实横径明显大于纵径。2、栽培措施对富士苹果偏斜果的发生有一定影响。比较乔砧、矮砧和短枝型三种不同栽培方式,短枝型栽培的果形偏斜指数略低于矮砧和乔砧栽培,但差异不明显;在树冠不同方位,树冠东边和南边的果形偏斜指数略低于西边和北边;比较长、中、短三种果枝类型,长果枝果实的果形指数明显大于中、短果枝,而果形偏斜指数小于中、短果枝,但差异不显著;就果实着生状态而言,下垂果多为果形高桩的端正果,畸形果少,果形偏斜指数明显小于与侧生果。3、授粉受精是影响富士苹果果形的重要因素。与田间自然授粉相比,人工辅助授粉可明显降低果形偏斜指数。采用秦冠、嘎拉、粉红女士、新红星4种不同品种授粉,富士苹果的坐果率、果实种子数存在显著差异,粉红女士授粉效果明显差于其它3个品种;对4个授粉品种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进行荧光显微观察,发现不同品种在与富士的亲和性上存在明显差异,秦冠与富士亲和性好,嘎拉、新红星次之,粉红女士最差;粉红女士授粉后,富士苹果果形偏斜指数高,畸形果多,其它3个品种授粉则能明显改善富士苹果果形。柱头数对富士果实形状有明显影响,人为去除3~4个柱头会明显减少果实种子数,导致果实发育畸形。4、果实中种子发育状况与富士苹果果形密切相关。端正果的平均种子数为7.6粒,每个心室均有种子分布;偏斜果的平均种子数为6.7粒,至少有一个心室种子败育;畸形果平均种子数仅为4.0个,至少有2个心室种子败育。5、调查发现,陕西渭北旱地果园富士苹果端正果(果形偏斜指数DD≤0.15)比率仅占10%,偏斜果(0.15<DD≤0.35)比率占60%,畸形果(DD>0.35)比率约占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