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分置改革对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研究

股权分置改革对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研究

论文摘要

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民营企业近年来表现出了蓬勃的生命力,在中国证券市场的影响力亦日益增强。但是民营上市公司本身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其不断出现的各种违法违规行为,尤其是大股东对于中小股东利益的掠夺和侵占,已经对股市的正常秩序和健康发展造成了妨害。国内研究纷纷指出这一现象主要源于民营上市公司中的委托代理问题,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股东控制权问题的反映。在当前这一从股权分置到全流通变迁的重要时期,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产生何种变化、控制权私有收益是否得到有效抑制等,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课题。本文在回顾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收集2004-2008年在沪深两市公开交易的民营上市公司数据,通过统计分析、理论分析、计量分析、数理分析、案例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就股权分置改革对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本文首先考察控制性大股东在减持过程中是否关注控制权私有收益,然后探讨关注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大股东对股改有何应对,最后就大股东的应对给控制权私有收益水平带来的实际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主要结论可以概括如下:(])控制权私有收益没有对大股东的减持决定产生显著影响,大股东看似已经从追求控制权私有收益转变为关心控制权共享收益,但实际上仍然很关注控制权私有收益。本文从减持改变控股股东持股比例的角度出发,发现大股东是否对解禁股进行减持总体上是减持收益与控制权共享收益之间进行比较权衡的结果,但不能就此简单地认为大股东放弃追求控制权私有收益。之所以控制权私有收益对于大股东是否减持的影响不显著,一个重要原因是大股东为应对股改对其控制权进行了加强,减持解禁股不能对大股东控制权产生重要影响。(2)控制性大股东会对股权分置改革采取应对措施以维护其控制权。本文以家族控制为例,考察大股东是否为应对股改而对其控制权进行了加强,结果发现股改后家族管理权控制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进一步得到了强化。非流通股向流通股的转变使家族控制权的垄断性在股改后下降,最终控制者寻求从其他方面对家族控制进行巩固,增加家族成员参与管理人数成为控制性家族采取的最为便捷、有效的手段。此外,股权分置改革后,通过虚假披露操纵二级市场成为大股东攫取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新途径,控制性家族在股改后增强管理权控制,有利于与管理层进行合谋获取控制权私有收益。(3)股权分置改革的绩效在长期内存在动态变化,为纠正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须就控制权强化机制进行全面的治理。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关键在于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控制权垄断性、金字塔控制层级以及家族管理权控制构成的控制权强化机制能够对其产生重要影响,股权分置改革启动后,民营上市公司控制权私有收益的水平存在随时间推移先降后升的“U”型趋势,控制权强化机制的影响在短期有所减弱后又开始增强,主要是由于大股东会对股改采取应对措施以维护其控制权。本文基于股改后依然存在的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现象,就股权分置改革对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得到了一些新的发现,并以动态的视角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的长期绩效。同时,本文还就大股东控制权及控制权私有收益的形成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研究的解释,认为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能够对家族控制的程度产生重要影响,指出民营上市公司中的控制权私有收益主要反映大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并且均得到了实证支持。本文的研究结论有助于加深对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相关问题的理解,对于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和绩效的研究亦是有益的补充和完善,并且能够为全流通时期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论文目录

  •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次
  • 图表目录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目的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重要概念的说明
  • 1.3.1 民营上市公司与家族上市公司
  • 1.3.2 大股东控制权
  • 1.3.3 金字塔控制结构
  • 1.4 研究的基本框架
  • 1.4.1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4.2 结构安排
  • 1.5 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
  • 2 文献综述
  • 2.1 控制权理论与文献回顾
  • 2.1.1 控制权相关理论
  • 2.1.2 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研究
  • 2.2 股权分置改革相关研究
  • 2.2.1 股权分置影响研究
  • 2.2.2 股权分置改革绩效研究
  • 2.2.3 解禁与减持相关研究
  • 2.3 本章小结
  • 3 大股东控制权的现状描述与比较分析
  • 3.1 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现状
  • 3.2 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变迁的横向比较
  • 3.3 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变迁的纵向比较
  • 3.4 本章小结
  • 4 减持影响因素与大股东控制权
  • 4.1 减持解禁股的历史和现状
  • 4.2 研究设计
  • 4.2.1 研究假设
  • 4.2.2 对控制权共享收益和私有收益的影响程度
  • 4.2.3 研究变量和模型
  • 4.2.4 数据来源与统计分析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与说明
  • 4.4.1 模型的内生性问题
  • 4.4.2 采用Logit模型进行检验
  • 4.4.3 对解释变量进行变量替代
  • 4.5 本章小结
  • 5 股东应对与大股东控制权:以家族控制为例
  • 5.1 理论分析与假设提出
  • 5.1.1 家族控制权与最终控制人人力资本
  • 5.1.2 家族控制权与地区人力资本
  • 5.1.3 家族控制权与地区社会资本
  • 5.1.4 家族控制权与股权分置改革
  • 5.2 数据来源与变量计算
  • 5.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与说明
  • 5.5 本章小结
  • 6 大股东控制权私有收益与股改绩效的变化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度量方法
  • 6.3 研究假设
  • 6.4 数据来源与变量计算
  • 6.5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6 案例分析:四川金顶
  • 6.7 本章小结
  • 7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研究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股权激励计划对境内石油石化行业上市公司市场表现的影响分析[J]. 当代石油石化 2019(12)
    • [2].股权众筹法律问题的研究[J]. 法制与社会 2020(02)
    • [3].民族自治区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实施特征及其效果研究[J]. 会计师 2019(23)
    • [4].双层股权结构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应用——以H公司为例[J]. 区域治理 2019(38)
    • [5].我国股权众筹风险问题[J]. 区域治理 2019(39)
    • [6].股权合作制:用未来激励现在[J]. 人力资源 2020(01)
    • [7].股权激励对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促进还是抑制?[J]. 山东财经大学学报 2020(01)
    • [8].股权激励效应研究述评及展望[J]. 广西质量监督导报 2019(12)
    • [9].思创医惠:股权激励带来新动力[J]. 股市动态分析 2019(50)
    • [10].美英农业股权众筹发展分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 农业展望 2020(01)
    • [11].股权众筹的法律规制研究[J]. 上海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9(06)
    • [12].股权激励的法律适用与实施[J]. 法制与社会 2020(06)
    • [13].巧选股权激励持股平台[J]. 中国外汇 2019(24)
    • [14].美国公司双重股权结构:溯源、争议及借鉴[J]. 财务研究 2019(05)
    • [15].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问题的原因和对策[J]. 营销界 2019(48)
    • [16].M集团股权激励问题探讨[J]. 河北企业 2020(03)
    • [17].股权激励、市场关注与市场预期实现[J].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20(02)
    • [18].高管股权激励、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企业业绩[J]. 财会通讯 2020(03)
    • [19].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会计处理问题研究[J]. 财经界 2020(05)
    • [20].加强股权企业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J].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2)
    • [21].《证券法》2019年修订背景下股权代持的区分认定[J]. 法学评论 2020(03)
    • [22].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比较分析[J]. 商场现代化 2020(05)
    • [23].股权激励、市值管理与企业现金持有[J]. 财会通讯 2020(07)
    • [24].股权结构、投资者保护与企业绩效的关系探究[J]. 西部皮革 2020(08)
    • [25].关于限制性股票的股权激励浅析[J]. 企业科技与发展 2020(04)
    • [26].代理问题下国企股权激励与私企股权激励的差异[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20(12)
    • [27].离婚时夫妻共有股权的处分规则——以夫妻共有股权的价值评估为中心[J].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20(03)
    • [28].双层股权结构的“日落条款”[J]. 环球法律评论 2020(03)
    • [29].股权众筹平台的运营模式及风险防范[J]. 法制博览 2020(13)
    • [30].谈双层股权结构的优势——以小米公司为例[J]. 财富时代 2020(05)

    标签:;  ;  ;  ;  

    股权分置改革对民营上市公司大股东控制权的影响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