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秦竹三门县心湖小学
【摘要】小学音乐欣赏课的目的是要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儿童的探索精神和创造力,发展思维力和想象力,让学生从音乐中得到美的熏陶,美的享受。笔者通过自身教学实践,阐述如何应用网络资源,结合多媒体教学,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提高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网络资源;多媒体;欣赏课
中图分类号:G635.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3-201-01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音乐课已不再是单一的教会学生认识“哆唻咪”,会唱一二首歌曲了。现在的音乐课更加重视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欣赏能力和乐器的演奏能力。欣赏教学是小学音乐教学大纲规定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欣赏教学,可以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开阔音乐视野,从音乐中获得情感的体验和理性的认识。目前,在音乐课堂的实际教学中,很多音乐教师感觉到音乐欣赏课比起其它类型的课更为难上,容易上得枯燥乏味,失去欣赏的情趣。笔者努力尝试利用网络资源,结合多媒体教学,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使音乐欣赏课生动、活泼,提高音乐欣赏课堂教学效率。
一、善于发现不同,帮助学生感知乐曲
高尔基说过:“在听音乐时,要用自己的经验、印象和知识去补充……”学生的年龄小,阅历浅、知识少,这些都给他们欣赏乐曲带来了困难。教师为丰富学生的知识,常常会在欣赏乐曲时给学生介绍与乐曲有关的如作者、创作背景等知识。如教师一味地把自己所了解的东西像背书一样灌输给学生,那么学生会觉得乏味枯燥,对教师介绍的知识也不会留下深刻印象。在欣赏乐曲时,遇到粗浅的知识应让学生自己提出解决、广为人知的乐曲可让学生自解自答;也可用提问的方式使学生自己动脑,拓宽思路,发挥他们的想象力;还可利用网络资源加深对歌曲的印象,从而达到欣赏乐曲的目的。如在欣赏管弦乐曲《四季歌》时,学生对歌曲旋律以及基本常识都比较了解,对于有关乐曲的作者、创作背景等让学生自解自答即可,不需要教师详细介绍。但在欣赏《阿佤人民唱新歌》时,学生对阿佤族的情况知之甚少,我先让学生说一些听到的或看到的关于阿佤族的知识,在学生叙述的基础上,教师加以补充介绍阿佤族风土人情,并出示相关的图片。其次,让学生欣赏、感受欢快热闹的情绪,想象乐曲描绘的是怎样的情景。再次,让学生给乐曲划分乐段,说说是按什么变化来划分的,并根据乐曲旋律、节奏情绪的变化,描绘不同的情景。最后,通过播放阿瓦族人民唱歌跳舞的配乐视频,使学生了解阿佤族,熟悉乐曲,感知乐曲。
二、注重有效结合,激发学生欣赏兴趣
欣赏音乐,不仅需要形象思维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且需要欣赏者用自己经历过的生活阅历和经验去感知体验。小学生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度的阶段,生活经验少,阅历浅,经验积累少,在欣赏歌曲时,学生还能借助歌词基本理解,但欣赏乐曲就比较吃力了。有时乐曲已经结束,学生还是一头雾水,只能用“好听”或“不好听”、“活泼”或“优美”来评价乐曲。这是因为音乐比较抽象,不像美术那样直观。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利用直观的事物如录像、投影片、学生作画、实物等,帮助学生感知音乐,激发兴趣。如在欣赏管弦乐《马刀舞》时,我先让学生欣赏第一遍音乐,听完后让学生谈谈乐曲中描绘了一个怎么样的场面?学生们讲得绘声绘色,有的说前面士兵在奔跑,后面有士兵在追;也有的同学说双方的士兵骑着马在相互厮杀。老师再补充一个问题:有没有同学在电影中、电视剧中见过骑着马挥舞大刀的场面?带着这个问题进行第二遍欣赏,边欣赏边出示有关图片:再让学生说说乐曲所描绘的有几个部分,各部分各有什么特点,描写什么场面。在第三遍欣赏时,我特意准备了一段配乐视频,让学生用动作跟随音乐表演出来,学生们积极响应,从中体验到了乐曲中所描绘的场景。由此可见,通过利用与教学相关的事物,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感受音乐。
三、建立平等关系,倡导师生共同学习
长期以来,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我们教师习惯夸大自己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把学生只当作教学的对象,这样会容易损伤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影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成功的教学实例给了我一个启迪,作为音乐教师可以一改过去站在讲台上,居高临下的做法,应该走到学生中间去与学生围在一起,保持良好的交流,创造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根据学校音乐教室的特点,除了讲台之外,我在学生座位的中间放了一条和学生一样的小凳子,尝试参与学生的活动,参加学生的学习。在欣赏民族管弦乐曲《丰收锣鼓》时,通过多媒体聆听音乐,创设情境,把自己参与到学生中一起去表演,模仿器乐演奏动作,感受丰收的喜悦场面。把自己和学生一起置身其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也在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四、贴近生活实际,形成音乐欣赏共鸣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富于想象的思维特点,用音乐打开学生想象的闸门,培养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这对音乐教育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崭新的课题,又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捷径。在音乐欣赏课教学过程中,我告诉同学们,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文化素质不同,所处生活环境不同,对音乐的理解也会不尽相同,而一首优秀的乐曲带给人们的想象也应该不是单一的,应该是多姿多彩的。在学生欣赏《渔舟唱晚》这首乐曲时,我要求每位学生敞开心扉,用自己的心独立去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场景,唤起无限的遐想。听完后,我要求每位同学给刚才的这段曲子取一个合适的名字,并说明你为什么取这个名字。有的学生取了“童年的回忆”,他说,当我听到这首曲子的时候,我就想起了在老家未上学的时候,每天下午日落前拿着一个小凳子坐在鱼塘门口等着爸爸妈妈回来,看着夕阳映照下的鱼塘特别美,如果那时再配上这样的音乐,真得太美了。虽然这首曲的曲名是《渔舟唱晚》,但在他心里形成的共鸣就是他童年的回忆。在我的音乐课堂中,每个问题都有无数个答案,都是学生想象力的火花。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我们要积极努力创造愉悦的学习情境,尽可能使每一教学步骤都具有趣闻性、启发性、创造性,着力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她们在欢乐活泼的气氛中获取知识,从而达到教学质量的提高。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学习,时间与探索,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我们的音乐课一定是丰富多彩,妙趣横生。通过音乐欣赏,使我深深体会到,在音乐教育中应该多为孩子着想,帮助他们,使他们也能够积极地参加音乐活动,能够成为有一定水平的音乐欣赏者,能够从音乐中享受到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