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磨削性论文-米永旺,张朋,孙宗林

可磨削性论文-米永旺,张朋,孙宗林

导读:本文包含了可磨削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丝锥,高速钢,耐磨性,可磨削性

可磨削性论文文献综述

米永旺,张朋,孙宗林[1](2017)在《丝锥用HYTV3高性能高速钢的耐磨性和可磨削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河冶科技自主研发的丝锥用3V级HYTV3高性能高速钢与国外某厂3V级高速钢的性能。通过合金化设计、精准化工艺控制,HYTV3高速钢获得细小均匀的MC碳化物组织。通过改变磨削加工类型、砂轻材质、砂轮转速参数,对比了M2、HYTV3、M3、GV3、M35五种材质的耐磨性和可磨削性,证明HYTV3高速钢在保持良好耐磨性的同时具有优异的可磨削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冶金》期刊2017年08期)

杨金国[2](2013)在《花岗岩的热损伤机理及可磨削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花岗岩等硬脆材料的机械加工方法中,目前普遍采用金刚石工具进行磨削和锯切。针对加工过程存在的金刚石磨粒磨损和脱落等问题,降低切削力、减少能耗、延长刀具寿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花岗岩进行加热处理,采用实验和图像分析手段对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磨削研究,以其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损伤理论和微观量化理论对花岗岩热损伤进行了微观量化试验,构建了一种花岗岩损伤量化方法。通过对比选择,本文采用扫描电镜,通过对G603花岗岩进行了观测试验,猎取足够大量花岗岩微观结构图片。基于图像分析理论,对图片进行图像分割处理,然后从分割后图像中分析微裂隙的长度、宽度等微观变化。由微裂隙特征变化可知,微裂隙扩张是导致热损伤的重要诱因。通过花岗岩加热和单轴压缩实验,获得了花岗岩力学性能参数随温度载荷的变化规律,温度的逐渐上升使弹性模量及抗压强度不断下降、应变不断增大。花岗岩的热重-差热扫描热分析表明,热载荷使花岗岩微观组织发生失水、氧化和结晶等物化反应,使岩石产生热损伤,导致裂纹生长扩大,由此改变了宏观力学性能。这些力学性能的变化趋势将有利于降低机械加工中的切削力,减少刀具磨损。采用不同的热载荷对花岗岩加载,然后对加热处理的花岗岩进行平面磨削实验,测试分析磨削力和比磨削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载荷的不断加强,磨削力和比磨削能不断降低。这一现象对提高磨削效率和减小砂轮磨损效果显着。研究证明,针对硬脆难加工材料,加热辅助磨削技术在提高生产率和降低加工成本方面具有显着的作用,对提升石材加工的生产能力具有突出贡献。(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期刊2013-05-20)

张全中[3](2007)在《KDP软脆功能晶体可磨削性的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KDP(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化学式为KH_2PO_4)晶体因具有较高的非线性和激光损伤阀值,作为一种优质的非线性光学材料,目前广泛应用于激光频率转换器和光电开关。但是因其具有各向异性、质软、易潮解、脆性高、对温度变化敏感和易开裂等不利于材料加工的特点,使得KDP晶体的加工周期长、合格率低、质量不稳定,因此KDP晶体成为目前最难加工的晶体材料之一。寻求高效、高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了探索KDP晶体的“磨削+无磨料抛光”新工艺,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重点基金项目,开展了KDP晶体可磨削性的试验研究。论文首先以精密卧矩台平面磨床为试验平台,研究了周边磨削方式下各项磨削工艺参数(切削深度、工件速度等)以及砂轮特性对磨削力和表面质量的影响规律。试验结果表明:在一定的加工条件下,工件速度对磨削力的影响存在一个临界点,当工件速度低于此值时,磨削力随着工件速度的增加相应的增大;当工件速度高于此值时,磨削力逐渐减小。通过工艺参数优化组合,加工后的晶体表面粗糙度与实际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采用精密卧矩台平面磨床难以实现KDP晶体的超精密加工。为了探索立轴自旋转磨削方式下KDP晶体的可磨削性,本文根据自旋转磨削原理建立了砂轮磨粒在晶体表面的磨削运动轨迹的数学模型,并利用MATLAB工具几种典型转速比情况下的磨削运动轨迹进行了预测仿真,分析说明了磨削中心的磨纹轨迹产生机理;在此基础上,以日本进口的超精密立轴圆台磨床为试验平台,进行了KDP晶体的磨削试验,对仿真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和理论分析,得出各工艺参数对磨削力及主轴功耗(电流)的影响规律,得到了能够获得较好表面粗糙度的工艺参数组合,为进一步改进磨削加工表面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此外,对影响KDP晶体断裂韧性的KDP晶体硬度和其弹性模量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预测了KDP晶体最优的加工晶向。为了揭示材料的去除机理,进行了KDP晶体的单颗粒磨削试验,通过理论建模得出单颗粒磨削的材料去除体积公式。(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07-12-01)

卫志孝[4](1990)在《聚晶金刚石(PCD)的可磨削性》一文中研究指出聚晶金刚石(PCD)与其他工具材料如碳化钨或陶瓷相比较。具有硬度高、耐磨性好、导热性佳和抗化学腐蚀性强等优点。PCD磨削工具不但使用寿命长,而且很经济,因此,可根据不同用途和要求,制备出各种不同类型时PCD切削刀具。然而由于上述的特性给PCD磨削加工带来了困难。本文采用金属粘结剂金刚石砂轮对002、010、025叁种PCD材料进行了磨削性试验。(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1990年06期)

马春翔,杨景瑞[5](1986)在《用模糊数学方法比较金属可磨削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可磨削性是金属被磨削时所表现出来的难易程度。金属可磨削性表现在许多方面,如磨削比、磨削力、砂轮磨损、金属去除率,功率消耗、加工精度、表面质量和磨削温度等,这些都可认为是评价金属可磨削性指标。出于不同的目的,往往要侧重于其中几个方面,如高效磨削时,主要考虑金属去除率、砂轮磨损、磨削比、磨削力、功率消耗等;高精度磨削时,主要考虑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磨削温度等。在金属磨削中,每一种金属材料对可磨(本文来源于《工业技术经济》期刊1986年02期)

陈沾纬[6](1984)在《化学成份与热处理规范对高速钢可磨削性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研究化学成份与热处理规范对高速钢磨削加工性能的影响。试验在371M 型平面磨床上以125×50×32的砂轮端面磨削,其用量是:速度21.6米/秒、进给量2米/分、切削深度往返一次为0.02~0.05毫米。可磨削性按照钢的磨损量与磨料耗用量之比q 评定,采用P18钢的可磨削性作为基准单位,其余钢材的可磨性用系数K=q/q_(p18)表示。(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1984年08期)

[7](1976)在《高速钢可磨削性与其化学成分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经常采用较为经济的P12、P6M3和P6M5型高速钢代替P18。这些钢与P18钢比较起来,具有含钨量较低和含钒量较高的特点。此外,P6M3和P6M5钢还含有3~3.6%或5~5.5%的钼。有时,为了提高钢的硬度和红硬性,还采用只提高碳量而钒量不作相应提高的钢种[1]。(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1976年05期)

可磨削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花岗岩等硬脆材料的机械加工方法中,目前普遍采用金刚石工具进行磨削和锯切。针对加工过程存在的金刚石磨粒磨损和脱落等问题,降低切削力、减少能耗、延长刀具寿命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本文通过对花岗岩进行加热处理,采用实验和图像分析手段对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磨削研究,以其解决实际问题。基于损伤理论和微观量化理论对花岗岩热损伤进行了微观量化试验,构建了一种花岗岩损伤量化方法。通过对比选择,本文采用扫描电镜,通过对G603花岗岩进行了观测试验,猎取足够大量花岗岩微观结构图片。基于图像分析理论,对图片进行图像分割处理,然后从分割后图像中分析微裂隙的长度、宽度等微观变化。由微裂隙特征变化可知,微裂隙扩张是导致热损伤的重要诱因。通过花岗岩加热和单轴压缩实验,获得了花岗岩力学性能参数随温度载荷的变化规律,温度的逐渐上升使弹性模量及抗压强度不断下降、应变不断增大。花岗岩的热重-差热扫描热分析表明,热载荷使花岗岩微观组织发生失水、氧化和结晶等物化反应,使岩石产生热损伤,导致裂纹生长扩大,由此改变了宏观力学性能。这些力学性能的变化趋势将有利于降低机械加工中的切削力,减少刀具磨损。采用不同的热载荷对花岗岩加载,然后对加热处理的花岗岩进行平面磨削实验,测试分析磨削力和比磨削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热载荷的不断加强,磨削力和比磨削能不断降低。这一现象对提高磨削效率和减小砂轮磨损效果显着。研究证明,针对硬脆难加工材料,加热辅助磨削技术在提高生产率和降低加工成本方面具有显着的作用,对提升石材加工的生产能力具有突出贡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可磨削性论文参考文献

[1].米永旺,张朋,孙宗林.丝锥用HYTV3高性能高速钢的耐磨性和可磨削性评价[J].河北冶金.2017

[2].杨金国.花岗岩的热损伤机理及可磨削性研究[D].华侨大学.2013

[3].张全中.KDP软脆功能晶体可磨削性的试验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

[4].卫志孝.聚晶金刚石(PCD)的可磨削性[J].工具技术.1990

[5].马春翔,杨景瑞.用模糊数学方法比较金属可磨削性[J].工业技术经济.1986

[6].陈沾纬.化学成份与热处理规范对高速钢可磨削性的影响[J].工具技术.1984

[7].毅.高速钢可磨削性与其化学成分的关系[J].工具技术.1976

标签:;  ;  ;  ;  

可磨削性论文-米永旺,张朋,孙宗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