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大豆[Glycine max(L.)Merr]起源于中国,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种植历史,我国自1923年开始大豆育种,南京金陵大学和吉林公主岭农事试验场分别育成了中国最早的大豆育成品种金大332和黄宝珠,到2005年我国已经育成了1300个育成品种。东北、黄淮海和南方是我国大豆三大产区,苏、沪、鄂、湘、皖等地的优异种质对我国南方和黄淮海产区大豆育种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分析这些优异种质及其育成品种的遗传基础及其遗传多样性,对我国大豆育种工作的亲本选配及种质收集提供参考。本研究选用来自苏、沪、鄂、湘和皖5省的15个种质的系谱资料,研究这些种质对大豆育成品种的细胞核、质遗传贡献,并从农艺性状和SSR分子标记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了解这些种质在全国和南方大豆栽培区的遗传基础和遗传多样性情况,主要结果如下:1、来自苏、沪、鄂、湘、皖的15个祖先亲本的核遗传贡献总和为81.66,占全国育成品种的6.28%。按区分析,这些种质对南方大豆区的核遗传贡献为58.75,占该区育成品种的26.35%,对黄淮海大豆区的核遗传贡献为22.42,占该区育成品种的5.66%,对东北大豆区的核遗传贡献为0.58,占该区育成品种的0.086%。质遗传贡献为107,占全国育成品种的8.23%。按区分析,这些种质对南方大豆区的质遗传贡献为83.00,占该区育成品种的37.22%,对黄淮海大豆区的核遗传贡献为24.00,占该区育成品种的6.06%,对东北大豆区无遗传贡献。15个种质对南方大豆区的核质遗传贡献比黄淮海区大。2、来自苏、沪、鄂、湘、皖的15个种质其衍生的育成品种204个,14个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形态生物学性状方面存在较高的分化,质量性状方面叶形是遗传变异最复杂的,最小的为子叶色:数量性状方面变异系数最大的是株高,最小的为蛋白质含量。Simpson指数变幅为0.057-0.851,平均值为0.599,Shannon指数变幅为0.191-2.950,平均值为1.736。3、204份大豆材料的14个农艺性状进行聚类,在欧式距离为14.025的位置将204份种质明显地分为2个大类,第1类有185个品种,第Ⅱ类有19个品种。这两大类在欧式距离为13的位置又各自可分为2亚类,分别有84、101、9和10个品种。4、107份材料86对引物SSR分子标记遗传多样性分析表明,Simpson指数的变幅为0.681—0.921,平均值为0.830,Shannon指数变幅为1.808-3.851,平均值为2.915,遗传多样性程度高于形态生物学性状的多样性程度。5、分子标记数据聚类表明,在相似系数为0.14的地方可以将所有品种聚为2类,第1类有7个品种,第Ⅱ类较大有100个品种,第Ⅱ类在相似系数为0.13的地方又可为2类,同样也是一类较大一类较小,分别有91和9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