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姬松茸液体培养工艺条件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侯宪文,符瑞益,徐林,文少白[1](2020)在《姬松茸液体发酵培养基筛选和条件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姬松茸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佳组合配方和发酵条件。【方法】以姬松茸菌丝量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子和正交实验设计相结合的方法优化姬松茸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结果】单因子实验条件下最适发酵条件为:以甘露醇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磷酸二氢钠为其他营养元素,pH值为5.0。而通过正交设计不同组合培养,确定姬松茸液体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以葡萄糖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磷酸二氢钠为其他营养元素,液体初始pH值为6.0。在25 ℃下150 r/min振荡培养5 d,100 mL发酵液中姬松茸菌丝干重达到0.4463±0.0132 g。【结论】单因子培养和正交组合培养结果存在一定差异,在进行菌株发酵培养时,需将两种方法结合才能更准确地确定其培养和发酵条件。姬松茸液体发酵能快速实现菌株的大量扩培,为姬松茸进一步栽培或提取发酵产物奠定基础。
黄春霖[2](2018)在《巴尔喀什黑伞8种胞外酶活力变化规律研究》文中提出巴尔喀什黑伞(Agaricus balchaschensis Samgina&G.A.Nam)隶属于蘑菇科,蘑菇属,是新疆独有的野生食药用真菌。由于野生巴尔喀什黑伞的生境受到严重的破坏,野生资源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量,因此对巴尔喀什黑伞营养代谢能力的研究及人工驯化栽培更显紧迫。本研究以新疆博斯腾湖沿岸的巴尔喀什黑伞为研究对象,首先探究不同培养基对菌种活力复壮的影响,进一步从酶学的角度出发探究巴尔喀什黑伞对大分子营养物质的降解利用情况,旨在为生产上提高巴尔喀什黑伞生物学效率以及充分挖掘其内在利用潜力的栽培方法提供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2种不同培养基对低温保藏的巴尔喀什黑伞菌种活力恢复影响的研究发现,菌丝体在PDA加富培养基中的最大日生长量与生长速率均明显优于普通PDA培养基,最大生长量及生长速率比PDA普通培养基分别高出15.7%和23.1%。(2)在供试的2种棉籽壳培养基中,通过对比得出未添加木屑的棉籽壳培养基配方更适合巴尔喀什黑伞菌丝体生长,菌丝体在未添加木屑的棉籽壳培养基配方中,最大日生长量以及生长速率分别高出对照棉籽壳培养基21.4%和14.1%。(3)通过对比6种不同配比的麦粒混合培养基内菌丝生长势发现,在营养配方为黑麦、碳酸钙、氧化钙、石膏的混合培养基内,日均生长速率达6.66 mm/d,极显着高于其它处理;在以小麦、碳酸钙、石膏培养基中总生长量最大,菌丝总生长量达60.37 mm;在混合有黑麦的麦粒配方内,菌丝体洁白,浓密,长势均优于未添加黑麦的培养基配方。(4)在经紫外光照射0~8 min内的巴尔喀什黑伞菌丝体均可生长,紫外光照射2~6 min内的菌丝体总生长量呈现递增趋势,其中紫外光照射时长达6 min时,菌丝体总生长量达74.37 mm,极显着高于照射2 min的菌丝体总生长量;紫外光照射4 min及6 min的菌丝体满皿时间一致,且生长势均达到最佳。(5)巴尔喀什黑伞在以羧甲基纤维素为固定碳源的培养条件下,滤纸酶活力峰值为0.238 U,且出现时间最早;其次出现活力峰值的是羧甲基纤维素酶,为0.406 U,最后是β-葡萄糖苷酶,为1.233 U。滤纸酶与羧甲基纤维素酶峰值出现时间差异较小,活力峰值较均值分别高出30.64%,34.88%。β-葡萄糖苷酶活力呈递增趋势,且峰值较活力均值高出33.19%,证明了巴尔喀什黑伞对纤维素有一定降解能力。(6)通过设置不同碳源测定5种胞外酶活力,胞外酶活力峰值出现时间不一致,并呈现一定的规律。果胶酶、漆酶活力分别为0.783 U及3.611 U,在培养周期内最先达到峰值,且活力峰值比均值高出29.4%,64.2%。之后依次是木聚糖酶、淀粉酶、蛋白酶,活力峰值分别为1.553 U、1.065 U、4.704 U,并且较活力均值分别高出40.23%、44.3%、41.75%。证明巴尔喀什黑伞对营养利用能力强弱不同,且存在一定的顺序性,木质素与果胶先于纤维素、淀粉、半纤维素等碳源被菌丝体利用。(7)通过不同碳源对纤维素酶诱导,结果表明在设置的3种碳源中,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最大值出现在以乳糖诱导的培养基中,为2.837 U。按羧甲基纤维素酶活力最大值所对应的底物依次为:乳糖>纤维二糖>羧甲基纤维素;滤纸酶活力最大值为1.397 U,最大值对应底物次序与羧甲基纤维素酶诱导条件下保持一致;β-葡萄糖苷酶活力最大值为0.431 U,其活力最大值对应底物依次为:纤维二糖>羧甲基纤维素>乳糖诱导峰值出现在纤维二糖诱导的培养基中。在3种不同碳源的诱导下,各纤维素酶活力水平具有显着性差异,证明了纤维素酶属于诱导酶。
韩彦艳,刁治民,杜军华,解婧,冯常红[3](2010)在《食药用蕈菌姬松茸经济价值及发展前景的探讨》文中指出概述了姬松茸的生物学特性、营养价值、保健功能,并对其主要功效物质如多糖、核酸、脂质、甾醇类等成分的生理活性、姬松茸深层发酵技术的现状和菌丝体应用前景作了介绍,为姬松茸资源的全面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
张蓉娇,吴天祥[4](2009)在《基于姬松茸深层发酵的Plackett-Burman筛选》文中研究表明对姬松茸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工艺条件进行单因素实验:应用Minitab15软件设计Plackett-Burman筛选实验,筛选出蔗糖及酵母膏质量浓度、培养温度、微量元素配比4个显着性影响因素,通过正交试验对其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培养工艺条件:蔗糖质量浓度45 g/L,酵母膏质量浓度3 g/L,KH2PO4质量浓度2.5 g/L,MgSO4质量浓度1.25 g/L,培养温度27℃,培养时间7 d,多糖产量可达4.64 g/L。
汤葆莎[5](2008)在《利用姬松茸固体发酵麦麸提高膳食纤维得率的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以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ill)作为降解小麦麸皮的食用菌菌种,采用固体发酵方式,选择麦麸发酵基质的不同含水量与发酵时间的处理组合,分析比较不同发酵条件组合的膳食纤维得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和溶胀性、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为姬松茸固体发酵制备麦麸膳食纤维的工艺提供依据。试验初步结论如下:1.以食药用真菌姬松茸作为麦麸降解菌,把麦麸发酵的基质含水量和发酵时间作为控制参数,分析比较不同基质含水量对提高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和降低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所需的最佳发酵时间。结果表明:发酵24h,60%(W/V,G组)和120%(W/V,Y组)含水量处理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均较未处理对照组(CK)显着提高(P<0.05);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则下降极显着(P<0.01)。此外,G组和Y组经24h发酵的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与其它处理时间呈极显着差异(P<0.01),延长发酵时间对可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的影响不显着(P>0.05)。G组和Y组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在接种后的36h内无显着差异(P>0.05),随着发酵时间延长,G组不溶性膳食纤维得率略大于Y组,72h时差异呈极显着(P<0.01)。说明,姬松茸固体发酵麦麸能有效提高麦麸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可适量转换利用麦麸不溶性膳食纤维成分,但随发酵时间而改变。在基质含水量>60%(W/V)的条件下,都能满足姬松茸菌丝体降解麦麸自身代谢的水分含量需求。2.对姬松茸固体发酵制备所得麦麸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物理特性(持水力和溶胀性)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条件处理(基质含水量和发酵时间)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物理特性差异。结果表明:发酵24h,与未处理对照组(CK组)相比,含水量60%(W/V,G组)和120%(W/V,Y组)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差异极显着(P<0.01),Y组的持水力要略高于G组;而G组溶胀性在接种48h内出现了极显着的提升(P<0.01),Y组的极显着提升则出现在36h之后,除72h结果外,G组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溶胀性显着高于Y组(P<0.05)。说明:姬松茸发酵制备能有效提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溶胀性,不溶性膳食纤维持水力的大小、溶胀性的高低与发酵时间有关,基质含水量在为姬松茸降解麦麸提供条件的同时,也影响了姬松茸对不溶性膳食纤维多聚体分子结构的降解程度及组成结构比例变动和可溶性营养的转换利用,从而对麦麸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和溶胀性造成影响。3.测定姬松茸固体发酵制备的麦麸膳食纤维的粗蛋白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比较不同发酵条件的不溶性膳食纤维成分差异。结果表明:与未处理对照组(CK组)相比,含水量60%(W/V,G组)和120%(W/V,Y组)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粗蛋白含量明显提高(P<0.01),而两者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则出现极显着降低(P<0.01)。G组和Y组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粗蛋白含量波动很小,其受发酵时间的影响差异不显着(P>0.05);基质含水量对中性洗涤纤维的降解有影响,除72h外,Y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明显高于G组(P<0.05)。说明:姬松茸发酵麦麸不仅显着提高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粗蛋白含量,且基本不受发酵时间因子制约;也能有效降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但其降解程度效率随着发酵时间的延续而提高。
殷蓓蓓,周晓燕,李爽[6](2007)在《姬松茸的研究与进展》文中指出概述了大型真菌姬松茸的生物学特性、保健功能以及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主要功效物质如多糖等成分、姬松茸深层发酵技术的现状和菌丝体应用情况作了介绍。
王舒宁[7](2007)在《Agaricus blazei Murill发酵产物对幼畜免疫和消化吸收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论文通过以下三个试验,初步探讨了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ill深层发酵产物对幼畜免疫及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系统分析了姬松茸Agaricus blazei Murill深层发酵产物改善幼畜免疫及消化吸收的效用。试验一,通过热水、冷碱、热碱循序浸提方法,获得姬松茸菌丝体不同组分的3种水溶性多糖及菌丝体胞外多糖;通过MTT法研究4种水溶性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4种多糖在不同的浓度下,或单独、或协同Con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0.5-0.25μg.mL-1冷碱提取的水溶性多糖(CAWSP),有促进LPS诱导的脾淋巴细胞增殖的趋势(P>0.05)。试验二,通过饲喂高、中、低不同添加量的姬松茸深层发酵产物,测定试验小鼠的脏器指数、小肠生长发育、小肠绒毛高度和固有膜厚度、小肠吸收功能和特异性血清IgG抗体水平等指标,探讨其对小白鼠免疫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的脏器指数与对照组相比,呈提高趋势(P>0.05):小肠长度及重量均比对照组略有增加(P>0.05);试验组的小肠绒毛高度比对照组提高可达到22.51%(P<0.05),固有膜厚度比对照组最多降低3.98%(P<0.05);高、低剂量组的小鼠血清D-木糖浓度分别提高15%和13.78%(P<0.05);试验组的特异性血清IgG抗体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高剂量组比对照组提高65.77%。试验三,通过比较仔猪饲料中添加姬松茸深层发酵产物和添加抗生素对断奶仔猪免疫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分析讨论姬松茸发酵培养物作为幼畜饲料营养免疫助剂的应用可行性依据。采用36头杜×长×大三元杂交,(21±1)日龄断奶的仔猪进行:基础日粮+抗生素(对照组)、基础日粮+姬松茸培养产物(3.5g.kg-1)(T-A组)、基础日粮+抗生素+姬松茸培养产物(3.5g.kg-1)(T-AA组)的随机分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T-AA组的仔猪腹泻率低于对照组70%,姬松茸发酵产物具有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的作用效果(P>0.05);此外,可显着提高血清中总蛋白、白蛋白(P<0.05)、血清尿素氮、磷酸肌酸激酶的含量(P>0.05),并能促进免疫球蛋白(IgG、IgM)的生成(P>0.05):能显着提高仔猪血清D-木糖浓度(P<0.05);T-A组、T-AA组的牛血清白蛋白滴度分别比对照组显着提高32.92%和41.61%(P<0.05)。结论:姬松茸深层发酵产物对幼畜试验结果,显示其对幼畜非特异性免疫能力的促进作用;姬松茸深层发酵产物添加入仔猪的饲料中,可降低仔猪腹泻率(P<0.05),改善断奶仔猪生长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的趋势(P>0.05)。姬松茸深层发酵产物可以通过肠道吸收,从而增强机体免疫应答,但其详细机理尚需深入研究。
程显好[8](2006)在《猪苓和蜜环菌人工培养及影响几种有效成分产生因素的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猪苓、伴生菌和蜜环菌的固体培养特性和液体培养条件,以及影响猪苓菌核和蜜环菌子实体发生的因素,并对影响猪苓酮类成分、多糖和黑色素产生的因素进行了研究。 猪苓菌的营养需求比较简单,在只有碳源和氮源的简单培养基上就能够生长。麦芽汁培养基、GPY培养基和GPC培养基比较适合于猪苓菌固体培养。除了尿素,猪苓对碳源和有机氮源的适应性很强,但在不同的碳源条件下,其菌丝生长速度和气生菌丝形态会有较大差别。玉米浆、酵母膏、奶粉、硫胺素、伴生菌提取物、蜜环菌提取物、活性白土、硅藻土、高岭土都对猪苓固体培养的生长显示出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猪苓的适宜生长温度是25℃。 麦芽汁培养基、GPC培养基和GPY培养基是适合于伴生菌生长的3种培养基。伴生菌对碳源和有机氮源的适应性都很强。伴生菌适宜的生长温度是25℃。伴生菌在胡萝卜培养基上则生长良好,而猪苓菌在胡萝卜培养基上不生长。 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进行液体培养条件优化,适合猪苓液体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0g·L-1,豆饼粉提取液300ml·L-1,玉米浆20ml·L-1,硫胺素0.5g·L-1,pH6.5。适合伴生菌液体培养的培养基配方为:可溶性淀粉20g·L-1,豆饼粉提取液200ml·L-1,玉米浆20ml·L-1,硫酸铵1g·L-1,MgSO41g·L-1,CaCl22g·L-1,pH6.0。 进行了3m3发酵罐的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的中试生产实验。适合作为三角瓶种子制作的液体培养基为玉米面液体培养基(用于摇床培养)或麦芽汁液体培养基(静止培养)。在0.5m3的一级种子罐中投料0.3m3,接种量1%,温度25℃,通气量1:0.5,培养至190hr(菌丝干重达到0.23%)适合转接二级罐。二级3m3发酵罐投料体积为2m3,接种量15%,温度25℃,通气量1:0.5,间歇搅拌,搅拌转速120rpm,培养115h放罐,菌丝干重达到1%以上。适合作为判断放罐标准的指标是菌丝体的染色形态和发酵液中的氨基氮含量,菌丝干重、发酵液糖含量以及pH可以作为辅助判断指标。猪苓菌丝液体培养时菌丝结成致密的小球状。菌丝滤饼呈乳白色,新鲜的发酵液和菌丝体都有浓郁的苦杏仁味。和真空干燥相比,气流干燥方式更适合于猪苓菌丝体的干燥。 猪苓菌液体摇瓶培养的生长周期为:延迟期为第0~8天,对数生长期为第9~13天,稳定期为第14~18天,第18天之后开始衰亡期。三个生长期的菌丝体的甲醇提取物的HPLC-DAD图谱有差异,其中的检测到的猪苓酮类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也有较大差异,对数期菌丝体的猪苓酮类成分种类最少,检测到3个成分,稳定期菌丝体和衰亡期菌丝体中都能检测到6个成分。稳定期菌丝体多糖含量最高,比对数期和衰亡期菌丝体高出55%以上。用纸层析法初步测定猪苓菌丝体和发酵液多糖的单糖组成是葡萄糖,与菌核提取的多糖单糖
刘坤,丁重阳,王玉红,章克昌[9](2005)在《三种药用真菌灵芝、灰树花和姬松茸富锌能力的初步研究》文中提出对三种药用真菌灵芝、灰树花和姬松茸的富锌能力进行比较,在三种药用真菌中灵芝对于锌的富集能力最强,锌浓度在240mg/L时,菌丝锌含量达到6.42mg/g,富集率达30.39%;灰树花的富集能力最弱,富集率最高仅为1.66%,锌浓度超过100mg/L后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姬松茸的富集能力也较强,锌浓度在300mg/L时富集率达到最大7.53%,菌丝锌含量也达到了4.07mg/g,相比较而言灵芝与姬松茸较适合作为富锌的载体。
刘坤[10](2005)在《姬松茸深层发酵富锌工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药用真菌是具有保健功效的一类真菌,其发酵液含有多糖、蛋白质等多种具药理活性的物质,已是具有保肝、抗肿瘤、调节免疫等活性的保健食品,为进一步强化其对肿瘤的防治效果,本论文首先以三种药用真菌灵芝、灰树花和姬松茸为载体,比较了几种微量元素对这三种药用真菌深层发酵的影响,以制备高活性的抗肿瘤、调节免疫制剂为目的,根据结果从中选择了适当的载体姬松茸和合适的富集对象锌,重点研究了姬松茸富集微量元素Zn的深层发酵生产,并分离得到了富锌胞内多糖主要成分,并初步探讨其结构。 本文首先对三种药用真菌富集微量元素Zn、Se、Fe的能力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灵芝富锌、铁、硒的最适浓度分别为60μg/mL、120μg/mL、50μg/mL,灰树花富锌、铁、硒的最适浓度分别为30μg/mL、100μg/mL、30μg/mL,姬松茸富锌、铁、硒的最适浓度分别为100 μg/mL、200μg/mL、30μg/mL。并且对锌和铁进行了有机化的分析,灵芝锌的有机化程度为77%,铁的为82%;灰树花锌的有机化程度为60%,铁的为91%;姬松茸锌的有机化程度为55.5%,铁的为82%。 本文比较了这三种药用真菌富集微量元素Zn的特性,并且对三种发酵液进行了动物体内抗肿瘤试验。实验表明三种药用真菌中灰树花的耐锌能力最差耐锌能力只能达到50mg/L,而灵芝和姬松茸的耐锌能力都可以达到300mg/L。灵芝在添加240mg/L锌时较适宜,此时吸收率为30.39%;灰树花添加90mg/L锌较合适,此时锌的富集率为1.66%;对于姬松容其添加量为200mg/L时,富集率最大达11.13%。在三种药用菌中灵芝对于锌的富集能力最强,而灰树花的富集能力最弱,相比较而言灵芝与姬松茸较适合作为富锌的载体。在对小鼠肝癌移植瘤抑瘤活性实验结果表明,三种真菌富锌发酵液对其都有一定的抑瘤作用,其中姬松茸作用最为明显,抑瘤率达到39.3%。 综合上面试验我们选择了姬松茸作为载体来富集微量元素锌,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首先优化了富锌发酵姬松茸的各种物理条件:pH5.6、25℃、装液量50ml/250ml、接种量15%;然后比较了富锌培养和不富锌培养的生长曲线:添加锌后菌丝干重比对照明显提高,最大值在132h,为对照组的1.44倍,但延长了发酵周期;发酵终点残糖较低,富锌的为0.91g/L,而对照组为1.25g/L;最后对复合添加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到了最适复合添加方案:加锌量200μg/mL、加硒量10μg/mL、加铁量200μg/mL;并在最适的复合添加方案下比较了不富集、富锌、复合添加的发酵试验:比较其各自的发酵指标发现添加微量元素可以促进姬松茸的生长,同时发现复合添加时其胞内多糖和生物量明显比不富集和富锌的有所增加,但是其胞外多糖的含量较富锌时有所下降。 最后通过分离纯化得到了一个主要的胞内纯多糖组分AbMPZn-1-A,并对其进行了
二、姬松茸液体培养工艺条件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姬松茸液体培养工艺条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姬松茸液体发酵培养基筛选和条件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姬松茸液体培养 |
1.2.2 菌丝体生物量(菌丝体干重)的测定 |
1.2.3 单因素实验 |
1.2.4 正交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碳源对姬松茸菌丝量的影响 |
2.2 不同氮源对姬松茸菌丝量的影响 |
2.3 不同pH值对姬松茸菌丝量的影响 |
2.4 其他营养元素对姬松茸菌丝量的影响 |
2.5 液体发酵培养基及条件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2)巴尔喀什黑伞8种胞外酶活力变化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巴尔喀什黑伞概况 |
1.2 巴尔喀什黑伞研究进展 |
1.3 食用菌生长发育的主要条件 |
1.4 食用菌胞外酶研究进展 |
1.5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内容 |
第2章 巴尔喀什黑伞菌种活力恢复与复壮 |
2.1 材料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3章 巴尔喀什黑伞纤维素酶活力变化规律 |
3.1 材料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巴尔喀什黑伞其他5种胞外酶活力变化规律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第5章 巴尔喀什黑伞纤维素酶活力的诱导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不同培养基对菌丝复壮的影响 |
6.2 纤维素酶活力变化规律 |
6.3 不同胞外酶活力变化规律 |
6.4 不同碳源诱导对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食药用蕈菌姬松茸经济价值及发展前景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姬松茸生物学特性和营养要求 |
2 姬松茸营养价值 |
3 姬松茸生理活性研究 |
3.1 姬松茸含有抗肿瘤活性的多糖类 |
3.2 姬松茸含有抗肿癌活性的核酸 |
3.3 姬松茸含有外源凝集素 |
3.4 姬松茸含有脂质类 |
3.5 姬松茸含有甾醇类 |
4 姬松茸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 |
4.1 液体发酵的优势 |
4.2 姬松茸液体培养的现状 |
4.3 生物转化营养物质 |
4.4 菌丝体产品的应用 |
5 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 |
(5)利用姬松茸固体发酵麦麸提高膳食纤维得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课题提出的背景 |
1.1.2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膳食纤维的定义 |
1.2.2 膳食纤维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
1.2.3 膳食纤维的制备与应用 |
1.2.4 麦麸膳食纤维的利用现状 |
1.2.5 麦麸膳食纤维的制备技术 |
1.2.6 姬松茸的营养代谢及其应用 |
1.3 结语 |
第二章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2.1 立题背景 |
2.2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2.3 研究方法 |
2.3.1 研究材料 |
2.3.2 研究方法及拟解决的技术问题 |
第三章 姬松茸固体降解麦麸的基质含水量与发酵时间筛选 |
3.1 试验材料 |
3.1.1 主要仪器设备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姬松茸各级菌种培养基组成(质量/容量百分比) |
3.2 试验方法 |
3.2.1 姬松茸培养方法 |
3.2.2 姬松茸发酵制备麦麸膳食纤维 |
3.2.3 分析指标与计算方法 |
3.2.4 统计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可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 |
3.3.2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得率 |
3.4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姬松茸降解麦麸的不溶性膳食纤维物理特性分析 |
4.1 试验材料 |
4.1.1 仪器设备 |
4.1.2 材料来源 |
4.2 试验方法 |
4.2.1 持水力的测定 |
4.2.2 溶胀性的测定 |
4.2.3 统计方法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持水力 |
4.3.2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溶胀性 |
4.4 小结和讨论 |
第五章 姬松茸降解麦麸的不溶性膳食纤维化学组成成分分析 |
5.1 试验材料 |
5.1.1 主要仪器设备 |
5.1.2 主要试剂 |
5.1.3 试剂配制 |
5.1.4 材料制备 |
5.2 试验方法 |
5.2.1 不溶性膳食纤维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
5.2.2 不溶性膳食纤维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测定 |
5.2.3 统计方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粗蛋白含量 |
5.3.2 不溶性膳食纤维的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
5.4 小结和讨论 |
第六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姬松茸的研究与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生物学特性和营养要求 |
2 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 |
2.1 营养价值 |
2.2 保健功能 |
3 主要功效物质 |
3.1 多糖 |
3.2 其他功效成分 |
4 姬松茸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 |
4.1 液体发酵的优势 |
4.2 姬松茸液体培养的现状 |
4.3 生物转化营养物质 |
4.4 菌丝体产品的应用 |
(7)Agaricus blazei Murill发酵产物对幼畜免疫和消化吸收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符号表 |
第一章 仔猪肠道免疫与营养调控 |
1 仔猪的免疫系统 |
2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 |
2.1 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
2.2 特异性免疫机制 |
3 断奶对仔猪免疫机能的影响 |
3.1 母源有益成分的消失 |
3.2 日粮抗原引发过敏反应 |
3.3 采食量低和营养吸收不良 |
4 断奶仔猪营养调控措施 |
4.1 益生菌 |
4.2 寡聚糖 |
4.3 酸化剂 |
4.4 酶制剂 |
4.5 中草药 |
5 结语 |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 本项目的研究背景及目的意义 |
2 研究内容 |
2.1 试验内容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第三章 试验研究 |
试验一 姬松茸深层发酵各组分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1 材料 |
1.1 菌种 |
1.2 液体培养基组成(质量百分比) |
1.3 实验动物 |
1.4 主要仪器 |
1.5 主要试剂 |
1.6 试剂的配制 |
2 方法 |
2.1 姬松茸液体培养及多糖提取 |
2.2 姬松茸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 |
2.3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多糖提取 |
3.2 姬松茸多糖对体外淋巴细胞的增殖作用 |
4 讨论 |
试验二 姬松茸深层发酵产物对小白鼠免疫和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姬松茸深层发酵培养物制备(同本章试验一、2.1.1) |
1.2 试验料的配制 |
1.3 动物的选择与设计 |
1.4 主要仪器 |
1.5 主要试剂 |
1.6 试剂的配制 |
2 方法 |
2.1 小鼠饲喂试验 |
2.2 测试指标与测定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姬松茸液体培养成份分析 |
3.2 姬松茸发酵产物对小鼠脏器指数的影响 |
3.3 小肠长度及重量 |
3.4 绒毛长度和固有膜厚度 |
3.5 血清D-木糖浓度 |
3.6 特异性血清IgG抗体水平 |
4 结论 |
4.1 姬松茸深层发酵产物对小白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
4.2 姬松茸深层发酵产物对小白鼠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
试验三 姬松茸深层发酵产物对促进断奶仔猪消化吸收及免疫能力的影响 |
1 材料 |
1.1 姬松茸深层发酵液体母种制备(同本章试验一、2.1.1) |
1.2 仔猪的姬松茸添加料制备 |
1.3 仔猪的饲养料配制 |
1.4 动物的选择与分组 |
2 方法 |
2.1 仔猪饲养试验 |
2.2 测试指标与测定方法 |
2.3 统计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姬松茸发酵产物对仔猪生长性能和腹泻率的影响 |
3.2 姬松茸发酵产物对仔猪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指标的影响 |
3.3 姬松茸发酵产物对仔猪特异性抗体诱发水平的影响 |
3.4 姬松茸发酵产物对仔猪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
4 讨论 |
4.1 姬松茸深层发酵产物对断奶仔猪消化吸收、腹泻率和生长性能的影响 |
4.2 姬松茸深层发酵产物对断奶仔猪血液生化指标及特异性免疫的影响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猪苓和蜜环菌人工培养及影响几种有效成分产生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丝状真菌的次生代谢与形态发育之间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担子真菌多糖研究进展 |
第二部分 培养条件优化 |
第三章 猪苓和伴生菌固体培养特性的研究 |
第一节 猪苓固体培养特性的研究 |
第二节 伴生菌固体培养特性的研究 |
第四章 猪苓和伴生菌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一节 猪苓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二节 伴生菌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五章 猪苓菌丝体液体培养的中试生产实验 |
第一节 猪苓菌液体发酵的摇瓶种子生产技术 |
第二节 猪苓菌丝体3m~3发酵罐液体发酵生产试验 |
第三部分 猪苓酮和多箱成分的产生和调节 |
第六章 猪苓液体培养条件下的次生代谢调节 |
第一节 猪苓液体培养条件下猪苓酮类成分的变化规律 |
第二节 猪苓液体培养过程中多糖成分的变化规律 |
第三节 伴生菌液体培养过程中猪苓酮类成分和多糖成分的变化规律 |
第四节 伴生菌对猪苓菌生长和猪苓酮类成分产生的影响 |
第五节 特殊碳源对猪苓的黑色素和猪苓酮类成分代谢的影响 |
第七章 猪苓菌丝体多糖和猪苓菌核多糖的比较研究 |
第一节 猪苓菌丝体多糖和猪苓菌核多糖的提取和性质比较 |
第二节 猪苓菌丝体多糖和猪苓菌核多糖的免疫调节活性比较 |
第四部分 猪苓菌丝形成菌核的研究 |
第八章 影晌猪苓菌核发生的因素和菌核生长发育过程的观察 |
第一节 影响猪苓菌丝形成菌核的因素 |
第二节 猪苓固体培养母种培养基配方的筛选 |
第三节 碳源对固体培养的猪苓菌丝产生猪苓酮类成分的影响 |
第四节 人工培养的猪苓菌核生长发育过程的观察 |
第五部分 蜜环菌发育的研究 |
第九章 蜜环菌人工培养的研究 |
第一节 蜜环菌固体培养特性的研究 |
第二节 蜜环菌菌丝体液体培养条件优化 |
第十章 蜜环菌子实体和蜜环菌黑色素的人工诱导 |
第一节 蜜环菌子实体人工诱导和发生条件 |
第二节 蜜环菌不同特化菌体的HPLC-DAD图谱比较 |
第三节 蜜环菌菌索黑色素的诱导、提取和性质研究 |
主要结论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姬松茸深层发酵富锌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三种药用真菌及其功能的概述 |
1.2.1 姬松茸 |
1.2.2 灵芝 |
1.2.3 灰树花 |
1.3 微量元素及其生理作用 |
1.3.1 锌及其生理作用 |
1.3.2 硒及其生理作用 |
1.3.3 铁及其生理活性 |
1.4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4.1 姬松茸 |
1.4.2 灰树花 |
1.4.3 灵芝 |
1.5 立题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三种药用真菌富集微量元素能力的初步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三种药用真菌富集微量元素的能力比较 |
2.3.2 三种药用真菌富集锌、铁有机化程度的分析 |
2.3.3 三种药用真菌富锌特性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姬松茸富集微量元素锌的液体培养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培养条件对姬松茸富锌的影响 |
3.3.2 富锌摇瓶培养姬松茸生长曲线的研究 |
3.3.3 复合添加微量元素培养姬松茸的研究 |
3.3.4 最适培养条件下发酵结果的比较 |
3.3.5 富锌培养对姬松茸分子量分布的影响 |
3.3.6 体内抑瘤实验 |
3.3.7 体外细胞杀伤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富锌姬松茸胞内多糖分离纯化及其结构的初步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富锌胞内多糖AbMP_(Zn)在DEAE-纤维素柱上的分级分离 |
4.3.2 AbMP_(Zn)-1的纯度鉴定 |
4.3.3 富锌胞内多糖组分AbMP_(Zn)-1在SepharoseCL-6B色谱柱上的分离纯化 |
4.3.4 AbMP_(Zn)-1-A的溶解度性质 |
4.3.5 AbMP_(Zn)-1-A纯度分析及分子量测定 |
4.3.6 AbMP_(Zn)-1-A的紫外吸收光谱(UV) |
4.3.7 AbMP_(Zn)-1-A的单糖组成分析 |
4.3.8 AbMP_(Zn)-1-A的红外吸收光谱(IR)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四、姬松茸液体培养工艺条件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姬松茸液体发酵培养基筛选和条件优化研究[J]. 侯宪文,符瑞益,徐林,文少白. 广东农业科学, 2020(02)
- [2]巴尔喀什黑伞8种胞外酶活力变化规律研究[D]. 黄春霖. 新疆农业大学, 2018(06)
- [3]食药用蕈菌姬松茸经济价值及发展前景的探讨[J]. 韩彦艳,刁治民,杜军华,解婧,冯常红. 青海草业, 2010(02)
- [4]基于姬松茸深层发酵的Plackett-Burman筛选[J]. 张蓉娇,吴天祥. 生物加工过程, 2009(05)
- [5]利用姬松茸固体发酵麦麸提高膳食纤维得率的研究[D]. 汤葆莎.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8(10)
- [6]姬松茸的研究与进展[J]. 殷蓓蓓,周晓燕,李爽. 工业微生物, 2007(02)
- [7]Agaricus blazei Murill发酵产物对幼畜免疫和消化吸收影响的研究[D]. 王舒宁. 福建农林大学, 2007(06)
- [8]猪苓和蜜环菌人工培养及影响几种有效成分产生因素的研究[D]. 程显好.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2006(11)
- [9]三种药用真菌灵芝、灰树花和姬松茸富锌能力的初步研究[J]. 刘坤,丁重阳,王玉红,章克昌. 食品研究与开发, 2005(05)
- [10]姬松茸深层发酵富锌工艺的研究[D]. 刘坤. 江南大学, 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