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场强MRI转移瘤诊断特征及其与高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

高场强MRI转移瘤诊断特征及其与高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

论文摘要

目的:将磁敏感加权成像(susceptibility-weighted imaging,SWI)、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磁共振灌注成像(perfusion weight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PWI)、二维(two-dimension,2D)氢质子MR波谱(proton MR spectroscopy,1H-MRS)序列应用于转移瘤及瘤周区域,对其诊断特征进行研究。在组织学上,转移瘤和高级别胶质瘤(Ⅲ级、Ⅳ级)的内部结构、弥散、代谢产物等都存在差异,本研究通过MRI不同功能序列对肿瘤瘤体和瘤周区域的研究,探讨其在二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GE Signa EXCITEⅡ3.0T MR机扫描。除常规MRI平扫外,95例转移瘤患者同时接受T2*WI和SWI检查、MRI强化;55例转移瘤(肿瘤数目不多于3个,其中20例为单发)和33例高级别胶质瘤同时接受了DWI和DTI、PWI和MRI强化、二维1H-MRS检查。1.常规MRI检查常规MRI扫描序列包括横轴位、冠状位T2WI(TR/TE=4500/102 ms,层厚6.0mm,间隔1.0 mm,矩阵320×224,视野(field of view,FOV)24 cm×24 cm,采集时间1分53秒)、横轴位T1WI(TR/TE=500/8 ms,层厚6.0 mm,间隔1.0 mm,矩阵320×224,FOV24 cm×24 cm,采集时间2分11秒)、横轴位T2液体衰减恢复(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recovery,FLAIR)(TR/TE=9000/120 ms,层厚6.0mm,间隔1.0 mm,矩阵320×224,FOV24 cm×24 cm,采集时间3.0分)。2.T2*WI检查和SWI检查T2*WI检查采用GRE序列,TR/TE=520/20 ms,反转角度20°,层厚6.0 mm,间隔1.0 mm,矩阵256×224,FOV24 cm×24 cm,采集时间2分58秒。SWI检查采用3D SPGR序列,TR/TE=23/13 ms,反转角度20°,扫描块的厚度56 mm,矩阵512×448,FOV 24 cm×24 cm,采集时间6分28秒。原始数据采用Functool 3.1 software;Sun,GE Healthcare进行重建得到校正的相位图和磁矩图,再对得到的磁矩图进行重建得到最小密度投影(minimum intensity projection,Min IP)图像。3.DWI检查和DTI检查DWI检查采用SE/EPI技术,3个垂直平面的弥散梯度,b值为0和1000s/mm2,TR/TE=5000/65 ms,层厚6.0 mm,间隔1.0 mm,矩阵256×192,FOV 24cm×24 cm,采集时间1分钟。首先经后处理产生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然后,在ADC图上手工绘制感兴趣区(regions of interest,ROI),分别选择在肿瘤的实质区、坏死区、瘤周带及对侧大脑半球正常白质区,瘤周带定义为强化的肿瘤实质周围2cm区域,在大多数病例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无强化,少数病例则T1WI、T2WI、增强扫描均与正常脑组织信号相近。ROI的ADC值直接测量得出,随后进行标准化处理,计算ADC比值(relativeADC,rADC),即病变区域的ADC值与对侧大脑半球正常白质区相同大小ROI的ADC值之比。DTI检查采用单次激励平面回波(Echo planner imaging,EPI)自旋(Spin echo,SE)序列。扫描参数为:层厚5.0mm,层间距0,层数26层,每层采集25个非共线的梯度方向的数据,b值为0和1000s/mm2,TR/TE=6000ms/minimum,FOV24cm×24 cm,矩阵128×128,NEX=2,采集时间为2分48秒。后处理时,首先用correction程序对图像进行校正,以减少运动伪影和图像变形;然后进行域值设定,要求既能使图像背景噪声尽可能减少,又要包含所有脑组织;得到分数各向异性(fractional anisotropy,FA)图、ADC图。选择与DWI一致的ROI,分别记录ADC值、ADC比值(r ADC)、FA值及FA比值(relative FA,r FA),以进行定量分析。4.灌注成像和增强检查灌注成像用EPI SE序列:单次激发,TR/TE=1900/80ms,激励1次,FOV24cm×24 cm,层厚6mm,间隔1mm,矩阵128×128,单次扫描时间为4s(覆盖11层),间隔时间500ms,共扫描24次,总计扫描时间为1分36秒。在肘静脉内置入20号针头,与高压注射器相接。在第1个扫描时相末以5ml/s的流率注射0.2mmol/kg体重钆-二乙烯五胺乙酸(Gadolinium diethylene- triamine pentaceticacid,Gd-DTPA),随后以相同流率注射生理盐水20ml。数据处理包括:(1)获取ROI时间-信号强度曲线;(2)测量ROI的脑血容积(cerebral blood volume,CBV)和平均通过时间(mean transi-time,MTT),计算相对CBV(relaive CBV,r CBV)和相对MTT(relative MTT,r MTT)(与对侧正常脑白质比较)。在以轴位CBV伪彩图中目测肿瘤实质的最高灌注处(对应常规MRI中无明显囊变、坏死或出血区)、瘤周带的最高灌注处及对侧正常脑白质内分别放置ROI,平均测量3~5次,取最大值。每个ROI大小为20~30mm2,在选择ROI时注意避开粗大血管。然后行横轴位、冠状位和矢状位增强扫描,扫描参数同平扫T1WI。5.二维1H-MRS检查在增强MRI扫描后行2D1H-MRS检查,此时可以准确分辨强化的肿瘤实质、无强化的坏死囊变区以及水肿区,分析时1H-MRS的感兴趣体(volume of interest,VOI)可准确放置于ROI域。2D 1H-MRS的扫描参数为:采用点分辨波谱(point resolved surface coilspectroscopy,PRESS)序列,水抑制,TR/TE=1500/144 ms;FOV 16 cm;矩阵16×16;层厚10 mm;采集次数为1;采集时间为4分20秒。VOI放置于横轴位上,且与增强横轴位T1WI上的强化区域相对应。放置VOI时应避开头皮脂肪组织和颅脑骨质。在VOI周围使用高度选择性的饱和(very selective saturation,VSS)脉冲。然后执行预扫描,自动匀场结果:如果最大半宽(full-width half-maximum,FWHM)≤15Hz,水抑制为95%~99%,则开始扫描,否则再次进行自动匀场,如果仍不能到达要求,则重新设定VOI。后处理时,首先产生代谢—解剖图,移动体素选择ROI,并在波谱图上观察代谢物的变化情况,每个体素大小为1 cm×1 cm×1 cm,评价代谢物的波谱为:N-乙酰天冬氨酸(N-acetylaspartate,NAA)、胆碱(choline,Cho)、肌酸(creatine,Cr)、脂质(lipid,Lip)、乳酸(lactate,Lac)。各种代谢物的数值(即波峰下的面积)可自动得出,然后手工计算代谢物的比值(NAA/Cr、Cho/Cr、Lip/Cr、Lac/Cr和Cho/NAA)。5.统计学分析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3.0软件(SPSS Inc,Chicago,IL,USA),采用t检验比较:(1)T2*WI与SWI序列检测瘤内出血敏感性;(2)转移瘤组与胶质瘤组之间ADC参数(ADC值和ADC比值)、FA参数(FA值和FA比值)、灌注参数、MRS各代谢参数的差异。所有数值结果以均数±标准差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T2*WI、SWI检查结果1.1以MRI增强扫描图像为参照,SWI可检出79.2%的脑内转移瘤,对于合并水肿和/或出血的瘤灶显示率达100%。1.2 SWI序列对转移瘤瘤内出血的检出能力显著高于T2*WI序列。2.DWI和DTI检查结果2.1高级别胶质瘤组瘤周带ADC值较转移瘤有明显增高;而两组间在肿瘤实质、囊变坏死组织的ADC值测量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高级别胶质瘤组肿瘤实质实质FA值显著高于转移瘤组。2.3转移瘤主要对周围脑白质束产生压迫作用,三维神经纤维束成像以变形、移位为主;高级别胶质瘤对周围脑白质有浸润和破坏,三维神经纤维束成像显示明显地中断、残缺。3.PWI检查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组肿瘤实质、瘤周带的最大rCBV均高于脑转移瘤,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二者rM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D1H-MRS检查结果4.1转移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肿瘤实质各主要代谢物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2转移瘤组与胶质瘤组瘤周带波谱比较,胶质瘤组Cho/Cr、Cho/NAA明显升高。两组肿瘤之间的NAA/Cr、Lac/Cr无统计学差异。结论:1.SWI可检出绝大部分转移瘤,对合并瘤内出血和瘤周水肿的瘤灶更为敏感。可应用于有原发肿瘤史患者的临床随访。2.瘤周带的各项功能MRI参数转移瘤组和高级别胶质瘤组之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瘤周带ADC值、rCBV值和Cho峰的升高以及纤维束连接性中断、局限性消失可作为高级别胶质瘤的特征性表现。3.联合应用MRI功能序列鉴别转移瘤和胶质瘤时,应重点观察瘤周带的MRI特征。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前言
  • 第一部分 SWI在转移瘤中的应用价值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二部分 转移瘤MR弥散加权成像、弥散张量成像特征及其与高级别胶质瘤的鉴别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三部分 转移瘤MR灌注成像特征及其与高级别胶质瘤的鉴别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第四部分 转移瘤MR波谱特征及其与高级别胶质瘤的鉴别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结论
  • 附图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英文论文1
  • 英文论文2
  • 相关论文文献

    • [1].92例高级别胶质瘤患者术后生存分析[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8(06)
    • [2].高级别胶质瘤的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9(05)
    • [3].高级别胶质瘤内科治疗现状及研究进展[J]. 华西医学 2019(10)
    • [4].荧光引导技术在高级别胶质瘤手术治疗中的应用价值与分析[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7(34)
    • [5].现代高级别胶质瘤治疗中西医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02)
    • [6].术中放疗技术在高级别胶质瘤中的应用前景[J].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7(07)
    • [7].高级别胶质瘤临床诊疗进展[J]. 医学综述 2017(15)
    • [8].GM-CSF在替莫唑胺抗高级别胶质瘤中的作用[J]. 肿瘤防治研究 2016(02)
    • [9].手术和非手术两种治疗方式在颅内多发高级别胶质瘤的应用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 2016(16)
    • [10].高级别胶质瘤术后放疗55例疗效及预后因素分析[J].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4(04)
    • [11].高级别胶质瘤电场治疗研究进展[J]. 现代医药卫生 2019(09)
    • [12].大脑半球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外科治疗后无进展生存期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7(07)
    • [13].复发高级别胶质瘤的治疗[J]. 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 2015(04)
    • [14].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患者再手术的风险及预后评估[J]. 中华保健医学杂志 2016(02)
    • [15].尼莫司汀联合贝伐珠单抗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附7例经验[J]. 中国神经肿瘤杂志 2013(01)
    • [16].替莫唑胺治疗34例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疗效观察[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1(18)
    • [17].手术联合~(125)I粒子间质内放疗治疗复发性高级别胶质瘤[J].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06)
    • [18].磁共振成像对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与高级别胶质瘤深部病灶的鉴别诊断价值[J]. 河南医学研究 2020(08)
    • [19].重组人血管内皮抑制素联合替莫唑胺治疗复发高级别胶质瘤的临床研究[J]. 中华脑科疾病与康复杂志(电子版) 2014(02)
    • [20].高级别胶质瘤治疗后改变鉴别的影像学进展[J]. 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5(04)
    • [21].高级别胶质瘤综合治疗后的假性进展[J]. 四川医学 2011(07)
    • [22].术后辅助不同放化疗方案对高级别胶质瘤患者的预后分析[J]. 安徽医药 2017(10)
    • [23].颅内高级别胶质瘤高分辨血氧水平依赖效应静脉成像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09(08)
    • [24].高级别胶质瘤病人放化疗前后淋巴细胞亚群变化及意义[J]. 安徽医药 2019(10)
    • [25].磁共振灌注及波谱成像在鉴别高级别胶质瘤和转移瘤中的应用[J].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2010(06)
    • [26].磁共振波谱在单发脑转移瘤与局限性高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J]. 青岛医药卫生 2020(01)
    • [27].卡莫司汀瘤腔内灌注化疗治疗初发高级别胶质瘤[J]. 中国医刊 2012(07)
    • [28].单次伽玛刀治疗复发高级别胶质瘤进展的相关因素分析[J]. 沈阳医学院学报 2020(06)
    • [29].高级别胶质瘤放射及化学治疗后假性进展[J]. 华西医学 2011(04)
    • [30].磁共振功能成像在高级别胶质瘤疗效监测的研究进展[J]. 磁共振成像 2018(02)

    标签:;  ;  ;  

    高场强MRI转移瘤诊断特征及其与高级别胶质瘤鉴别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