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鄂尔多斯西缘地区二叠系太原组、山西组沉积体系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矿产普查与勘探
作者: 王岚
导师: 李文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太原组,山西组,物源分析,沉积微相,古地理演化
文献来源: 西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区油气资源丰富,勘探程度较低,油气勘探的潜力很大,已成为下一步油气勘探的重要战略地区。 本文综合鄂尔多斯西缘地区各项野外剖面、露头、岩心以及各项地质基础资料,运用沉积相分析及地质理论分析,进行层序地层划分,物源分析,沉积相类型识别,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古地貌恢复等分析研究,并通过该研究对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地区上古生界太原组、山西组沉积体系有较深入认识,最终预测有利勘探目标。 通过区域对比标志层及层序界面的确定,对研究区太原组、山西组进行地层划分。依据垂向组合和旋回特征,如风化剥蚀面、冲刷面、岩性岩相突变面、水道下切、上升到下降或下降到上升的转换面,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将太原组中期旋回划分为两个短期旋回:太2、太1;山西组中期旋回划分为三个短期旋回;山2、山1~2、山1~1。 西缘地区面积宽广,碎屑物的多源供给是其普遍的地质特征。结合古构造格局、物源区大地构造特征、沉积相带的展布、古流分析、碎屑成分特征、石英的阴极发光特征、重矿物特征等诸方面探讨了研究区沉积物的来源。研究表明,盆地内部区带性较强:北部地区由盆地北缘伊盟隆起和西北缘阿拉善地块提供物源;西南地区物源主要为六盘山物源区的中上元古界中浅变质岩系,且有岩浆岩与火山岩组分加入; 从剖面露头观察、岩心描述、单井测井相和连井剖面对比、粒度分析,结合砂体的平面展布形态,分析判定太原组主要为一套障壁海岸沉积体系,其中可以识别出海滩沙坝、障壁岛、泻湖、潮坪、河口湾等沉积亚相;山西组主要为湖泊三角洲与河流组合的陆相沉积体系。三角洲沉积体系以三角洲平原和三角洲前缘沉积为主,三角洲前缘沉积受到湖岸线控制。河流沉积体系展布于研究区北部,以曲流河沉积为主,辫状河沉积不仅分布范围极其局限,而且发育的时限很短。砂体展布受到沉积相带控制,障壁海滩砂体、三角洲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流河道砂体是研究的重点。 通过纵横剖面对比,结合区域地质背景分析,恢复研究区古地理面貌和演化过程。晚石炭世,祁连海向东北侵入西缘地区,到二叠纪太原组,东部海水与西部祁连海域汇合,形成统一的陆表海,西缘地区由北向南依次沉积三角洲、泻湖—障壁砂坝沉积。山西组沉积时期,海水退出,气候温暖潮湿,形成一套河流—三角洲沉积体系,岸后沼泽发育,形成诸多可采煤层。 综合生油气凹陷、储集层性能、盖层封闭性能、圈闭类型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分析,优选西缘地区四个有利勘探区:铁克苏庙区、鸳探井—天深1井区、惠安堡地区、平凉地区。
论文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地层划分
第一节 大地构造背景及构造分区
一、盆地构造背景
二、研究区古生界基本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其特征
第二节 地层划分与岩性特征
一、地层划分
二、太原组岩性组合特征
三、山西组岩性组合特征
第二章 物源分析
第一节 物源区大地构造特征
第二节 古水流分析
第三节 轻矿物分析
第四节 山西组、太原组轻、重矿物定量分析
第五节 结论
第三章 沉积体系与沉积微相分析
第一节 碎屑海岸沉积体系
一、海滩沉积
二、障壁岛—泻湖沉积
三、潮坪沉积
四、下切河谷—河口湾沉积
第二节 三角洲沉积体系
一、海相三角洲沉积体系
二、湖泊三角洲沉积体系
第三节 河流沉积体系
一、曲流河沉积
二、辫状河沉积
第四章 沉积相平面展布及其演化
第一节 湖岸线的确定
第二节 沉积相带与砂体展布特征
一、太原组太2气层组
二、太原组太1气层组
三、山西组山2气层组
四、山西组山1~2气层组
五、山西组山1~1气层组
第五章 古地理演化与相模式
第一节 晚石炭世沉积—构造格架
第二节 二叠纪沉积构造格架
一、太原组
二、山西组
第六章 含油气远景及目标评价
第一节 有利的勘探前景
第二节 目标评价
结论与认识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版
发布时间: 2005-11-18
参考文献
- [1].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太原组—山西组沉积相及页岩气勘探潜力研究[D]. 孙建平.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7
- [2].延长气田山西组沉积相及储层研究[D]. 蒋金晶.长江大学2012
- [3].鄂尔多斯盆地苏东召51区块山西组沉积特征与储层特征研究[D]. 钟鸣.成都理工大学2014
- [4].鄂尔多斯盆地石炭—二叠纪聚煤规律与煤层气勘探有利区优选[D]. 郭小军.中国石油大学2010
- [5].神木地区山西组储层构型研究[D]. 王晨璐.长江大学2018
- [6].鄂尔多斯盆地绥德地区山西组页岩沉积相及储层特征研究[D]. 柴文峰.成都理工大学2015
- [7].延Y井上古生界天然气勘探潜力研究[D]. 张狄杰.西安石油大学2012
- [8].双山神木地区盒8、太原组储层潜在伤害分析及储层酸液体系评价[D]. 冷先刚.西北大学2009
- [9].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太原组储层砂岩中碳酸盐胶结物研究[D]. 龚业超.成都理工大学2010
- [10].延长油区延气2井区山西组沉积微相与储层地质特征研究[D]. 黄国丽.西北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鄂尔多斯苏里格地区上古生界储层沉积相与砂体分布研究[D]. 吉海龙.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7
- [2].鄂尔多斯盆地南部侏罗系延安组沉积体系研究[D]. 白卫卫.西北大学2007
- [3].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上古生界测井层序地层研究[D]. 杨磊.西北大学2005
- [4].鄂尔多斯盆地二叠系山西组—石盒子组沉积特征研究[D]. 吝文.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 [5].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前陆区上古生界沉积—储层分析[D]. 王玉环.西北大学2006
- [6].陕北斜坡南部三叠系延长组沉积体系研究[D]. 张道锋.西北大学2006
- [7].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山西组沉积体系及岩相古地理研究[D]. 彭海艳.成都理工大学2006
- [8].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古生界沉积相与层序地层学研究[D]. 杨仁超.西北大学2002
- [9].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上古生界沉积体系与层序地层学研究[D]. 严卫宏.西北大学2002
- [10].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山西组高分辨层序地层及沉积微相研究特征研究[D]. 梁积伟.西北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