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双低杂交油菜新品种“杂优1号”选育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农业推广
作者: 马长珍
导师: 王栓全
关键词: 双低油菜,品种,选育
文献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油菜是我国的第五大作物。近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畜牧业的发展以及双低品种的育成与推广,使油菜种植面积从20世纪70年代的500万hm~2猛增到目前的730万hm~2,尤其在我国南方水稻种植区,油菜已成为和水稻轮作的最优前茬作物。 目前,世界油菜发展的趋势是优质化(双低化和杂交化)。双低油菜育种解决了油菜品质的两大突出问题:一是改进了菜籽油中脂肪酸的组成,降低了人体不易消化吸收的芥酸;二是解除了菜饼中的毒素物质—硫代葡萄糖甙(简称硫甙,下同),无毒高蛋白饼粕可用于畜禽的配合饲料。“双低”成为国际油菜商贸的必要条件,但由于优质与高产的负相关效应,使得我国育成的双低油菜品种在产量上很难得到大的提高。 南方油菜品种,春性强,暖冬年份常会出现冬前抽苔开花,在寒冬年份又会遭受不同程度的冻害而造成减产。而陕西的油菜品种却几乎全来自欧洲油菜的后代,其特点是苗期生长缓慢,叶色深绿,匍匐,抗寒、抗病能力强,在南方,暖冬不会早花、寒冬不会受冻害,返青后前期生长缓慢,抽苔现蕊晚,后期生长加快,开花晚、终花晚,成熟晚,长势强,植株高大,丰产潜力大。所以,培育既保持陕西油菜高产、抗寒、抗病等优点,又克服其晚熟缺点的早熟、高产、抗寒、抗病的优质油菜新品种,是陕西油菜育种的新目标。 本研究以“杂优+优质”为指导思想,以早熟、高产、多抗、优质为育种目标,利用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和成对杂交技术,进行不育系和保持系的培育,通过田间定向选择和室内品质分析相结合,多点鉴定和主产区的生产试验相结合,选育出了早熟、高产、双低油菜杂交种“杂优1号”。该品种在陕西关中西部的生育期为245—248天,比“秦油7号”早熟2—3天,杆硬抗倒,抗菌核病和病毒病,芥酸含量0.5%,硫甙含量28.97μmol/g,含油量38.53%,连续两年区试结果平均亩产3080.3kg/hm~2,平均增产7.5%,两年11个点次中增产10个点次,占91%,2005年参加陕西省油菜生产试验,平均亩产3057.8kg/hm~2,平均比对照“秦油7号”增产6.6%,居第一位,属双低高产早熟品种。 通过“杂优1号”油菜新品种的培育,对育种材料选择、改进三系选育和组合配制的方法、油菜育种目标等研究,获得以下结论:一是早代一对一回交和定向选择相结合是快速创制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的有效途径;二是通过定向选择和增大选择压力,能够使早熟与高产、早熟与抗寒,早熟与抗病之间的关系得到协调统一;三是选育不同熟期的品种是陕西省油菜生产发展的需要;四是早熟、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是陕西品种走向全国的必备条件。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油菜生产概况
1.1.1 国外油菜生产发展概况
1.1.2 我国油菜生产概况
1.1.3 我国油菜籽供需现状
1.1.4 我国油菜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1.2 双低油菜育种
1.2.1 发展双低油菜的意义
1.2.2 双低油菜品种选育研究的进展
1.3 黄籽油菜育种
1.3.1 基础研究
1.3.2 甘蓝型油菜黄籽新品种选育
1.4 陕西油菜改良
1.4.1 陕西油菜的现状
1.4.2 陕西油菜品种更换过程
1.4.3 陕西油菜育种进展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 双低油菜新品种“杂优1号”的选育研究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材料
2.1.2 方法
2.2 结果与分析
2.2.1 “杂优1号”的培育
2.2.2 “杂优1号”的产量、抗性表现及特征特性
2.3 讨论
2.3.1 早代一对一回交和定向选择相结合是创制不育系和同型保持系的有效途径
2.3.2 选育不同熟期的品种有助于满足油菜生产的需要
2.3.3 早熟、优质、高产油菜新品种是油菜品种改良的重要方向
2.3.4 优异种质资源是油菜品种改良的基础
第三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7-04-06
参考文献
- [1].氮、磷对双低杂交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D]. 李百西.湖南农业大学2006
- [2].双低杂交油菜“黔油14号”高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D]. 代文东.贵州大学2008
- [3].利用黄籽羽衣甘蓝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初步研究[D]. 陈树忠.西南农业大学2001
- [4].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 张星星.四川农业大学2013
- [5].盐胁迫下甘蓝型油菜苗期生理和蛋白表达的分析[D]. 邵铭泉.南京农业大学2014
- [6].新型春性甘蓝型油菜开花相关基因的筛选及表达模式研究[D]. 张生萍.青海大学2017
- [7].甘蓝型油菜与萝卜远缘杂交的研究[D]. 刘英春.西南大学2014
- [8].甘蓝型油菜苯丙氨酸解氨酶及其抑制因子的研究[D]. 姜红林.西南大学2006
- [9].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掘甘蓝型油菜耐镉候选基因[D]. 张付贵.中国农业科学院2017
- [10].人工合成甘蓝型油菜的创建及其表观遗传分析[D]. 孔月琴.扬州大学2015
相关论文
- [1].我国油菜品种审定管理与育种趋势研究[D]. 张芳.中国农业科学院2012
- [2].甘蓝型双低油菜新品种的选育及示范推广[D]. 王伟荣.浙江大学2010
- [3].高产油菜新品种的鉴定、筛选[D]. 付玲.华中农业大学2008
- [4].油菜优质高产栽培模式研究[D]. 张燕.华中农业大学2006
- [5].甘蓝型油菜细胞核雄性不育N97AB系的选育和应用研究[D]. 李必钦.华中农业大学2006
- [6].荆门市双低油菜标准化生产技术试验与推广[D]. 蔺江霞.华中农业大学2005
- [7].新型化学杀雄剂EN对甘蓝型油菜的杀雄效果与应用研究[D]. 刘绚霞.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
- [8].氮素对油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及相关分析研究[D]. 周年年.华中农业大学2005
- [9].我国油菜生产现状与提升油菜质量和市场竞争力的对策[D]. 李光明.华中农业大学2004
- [10].黔油16号等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种的选育及应用研究[D]. 李大雄.贵州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