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格式、岭名等要规范

期刊格式、岭名等要规范

一、期刊开本、刊脊名称等应当规范化(论文文献综述)

黄琳[1](2012)在《新媒体生态环境下新闻周刊内容生产研究》文中提出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传播革命已成事实。那么,新媒体生态下我国新闻周刊的内容生产发生了什么变化?在新媒体生态下,我国新闻周刊是怎样的一种生存态势,是全面溃败还是直面挑战?新闻周刊的竞争优势从何而来?本论文围绕这些问题,通过实证调研及访谈,全面梳理了当下我国新闻周刊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新闻生产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提出了新的视角。本文的思路具体如下,首先对核心概念——新媒体生态做理论上的论述,围绕新媒体生态的内涵、特征,以及新媒体生态对新闻周刊的影响展开分析。第三章对我国新闻周刊内容生产现状进行总体描述,归纳出我国新闻周刊几大媒介特征。第四章围绕“新媒体生态下我国新闻周刊内容生产创新”为主旨,具体考察了我国新闻周刊内容生产实践。实证研究和深度调研的结果显示,我国新闻周刊尽管不同程度地在新闻生产过程中使用新媒体技术,但总体上并不乐观,差异较大。基于第四章的具体调研考察,第五章从体制瓶颈与技术革命的宏观层面、媒介组织本身的中观视角,以及新闻生产传统的专业化和新媒体导致的生产社会化趋势之间冲突的微观考察,对我国新闻周刊生产创新的趋势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回答了新媒体生态环境下新闻周刊的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的命题。在研究方法上,本论文值得一提的研究方式是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笔者通过个人关系网络,对中国大陆目前最主要的11家新闻周刊进行了便利抽样。抽样的过程中,主要考虑到三个因素:周刊定位差异(政经、财经、文化类为主)、地域差异(北京、上海、广州为主)以及体制差异(中央媒体、地方党报系统以及体制外媒体)。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最终回收的有效问卷有72份。用实证分析的数据全面考察了新媒体生态下我国新闻周刊新闻生产现状,对于我国新闻业务,尤其是新闻周刊的内容生产研究,具有一定的价值,对于传统媒体内容生产的新媒体实践也有现实意义。

王经武,王娟,陈桂荣[2](2003)在《影响科技期刊发展的一些问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期刊的发展面临着新形势下的一些问题,一部分在影响期刊发展的问题也会提到议事日程上来,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方宝花[3](2003)在《期刊开本变化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文中认为阐述了期刊开本变化应符合期刊编辑出版标准化、规范化、国际化的要求 ,应尽量反映刊物的创意 ,满足读者需要 ;分析了期刊开本变化对期刊收藏的影响 ,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对策 ,以促进我国期刊质量的不断提高 ,适应国际间的竞争

姜志静[4](2002)在《期刊开本、刊脊名称等应当规范化》文中提出从图书馆管理角度对期刊的编排规范化作了调研,指出了期刊开本、刊脊名称、正文页眉、内含广告等方面存在的不规范现象,旨在推动期刊编排规范化。

罗健雄[5](1993)在《期刊特征剖析》文中研究表明 期刊是图书馆等文献机构所藏文献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馆藏连续出版物的一种。我国国家标准《GB 3792.3—85连续出版物着录规则》规定,所谓连续出版物是指“印刷或非印刷形式的出版物,具有统一的题名,定期或不定期以连续分册形式出版,有卷期或年月标识,并且计划无限期地连续出版。连续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年度出版物(年鉴、指南等)以及成系列的报告、学会会刊、会议录和专着丛书。”由此可见,

二、期刊开本、刊脊名称等应当规范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期刊开本、刊脊名称等应当规范化(论文提纲范文)

(1)新媒体生态环境下新闻周刊内容生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的思路及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与实践价值 二 从传媒的视角看新媒体生态的界定及影响
(一)新媒体生态的内涵
    1. 生态与媒介生态
(二)新媒介生态观
    1. 媒介生态系统的本质
    2. 媒介生态系统的演化
    3. 新媒介生态的主要特征
(三)进退维谷的新闻周刊
    1.内容与载体的分离
    2. 传统价值链的模糊
    3. 媒介过剩的危机
    4. 受众中心的传播模式 三 我国新闻周刊内容生产现状
(一)我国新闻周刊的媒介特征
    1. 令人尴尬的“时效性”
    2. 安身立命的深度追求
    3. 强调思想的观点纸
    4. 精致化的小众媒介
(二) 新闻周刊新闻生产的现有特点
    1. 采编分离的“编辑中心制”
    2. 内容生产的专精化
    3. 松散的科层式结构
(三) 新媒体生态环境下新闻周刊优劣势分析
    1. SWOT 分析工具
    2. 新媒体和新闻周刊传播差异比较
    3. 新媒体生态环境下新闻周刊 SWOT 分析 四 我国新闻周刊新媒体生态下内容生产创新的现实图景
(一)新闻生产流程创新
    1. 新媒体全面渗透新闻生产
    2. 新闻信息采集阶段的新媒体使用
    3. 新闻信息加工与处理环节的新媒体使用
    4. 新闻信息发布与反馈环节的新媒体使用
    5. 新媒体使用的利弊分析
(二)新闻类周刊组织变革
    1. 新闻周刊组织数字化的总体状况
    2. 我国新闻类周刊组织数字化变革的基本路径
(三)新闻周刊的数字化困境
    1. 数字化中的失衡
    2. 数字化现实路径中的彷徨 五 制约与突破:我国新闻周刊生产创新的趋势分析
(一)体制与技术
    1. 内容生产中的政治控制
    2. 到处弥漫的商业诉求
    3. 内容生产中的技术悖论
(二)媒介组织的适应性
    1. 环境变化与组织变革
    2. 媒介融合与变革原则
    3. 新闻周刊组织变革趋势
(三)专业化生产危机
    1. 真正开放多元的网络——Web 2.0
    2. 用户驱动式生产(UGC)
    3. 专业驱动式生产(PGC)的未来
(四)寻找新闻周刊的核心竞争力
    1. 强化新闻类周刊的本质特征
    2. 新闻周刊核心竞争力的营造 结语:旧价值与新趋势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所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4)期刊开本、刊脊名称等应当规范化(论文提纲范文)

1 期刊开本
2 刊脊名称
3 正文页眉
4 科技期刊内含广告

四、期刊开本、刊脊名称等应当规范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媒体生态环境下新闻周刊内容生产研究[D]. 黄琳. 上海大学, 2012(03)
  • [2]影响科技期刊发展的一些问题[A]. 王经武,王娟,陈桂荣. 第三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3
  • [3]期刊开本变化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J]. 方宝花. 河北科技图苑, 2003(04)
  • [4]期刊开本、刊脊名称等应当规范化[J]. 姜志静. 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02(01)
  • [5]期刊特征剖析[J]. 罗健雄. 图书馆, 1993(02)

标签:;  

期刊格式、岭名等要规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