尾赤桉再生体系及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体系研究

尾赤桉再生体系及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体系研究

论文摘要

本文以尾赤桉无性系DH201-2的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建立了高效的再生体系,并初步建立了根癌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获得了km抗性植株,研究结果为今后的桉树转基因技术、转基因育种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外植体的筛选、激素种类和浓度的调整、培养条件的选择,取自生根培养基上培养30天植株的上部和中部的茎段在mMS+TDZ 0.05mg.L-1+NAA 0.50 mg.L-1的培养基中获得高达57.0%的植株再生;取在生根培养基上培养20天的植株,顶端起第2~4片叶片在mMS+ TDZ0.05 mg.L-1+IBA 0.1 mg.L-1的培养基中获得48.3%的植株再生;适合于茎段和叶片不定芽分化的Ca(NO3)2浓度为0.706 g.L-1。2.尾赤桉无性系DH201-2对卡那霉素具有一定的本底抗性,叶片外植体的卡那霉素抗性达到90mg.L-1;茎段外植体的浓度在120mg.L-1,植株达到更高的水平150mg.L-1。3.当培养基中的头孢霉素达到300mg.L-1时,叶片和茎段仍然保持很高的再生率,且再生植株的形态良好,且能够很好的杀死和清除农杆菌,经过3次每次各15天的培养后极少有农杆菌生长。4.GV3101,EHA105,LBA4404和C58C1四种农杆菌菌株的转化效率比较发现,菌株GV3101对尾赤桉无性系DH201-2的转化效率最高,叶片外植体的gus瞬间表达率达到30%,茎段外植体达到70%。5.经过预培养6天的茎段外植体在农杆菌光密度OD600为0.4~0.5的菌液中浸泡30mins,然后转移到pH值5.6的共培养培养基中共培养4天,达到最高的转化效率;经过预培养3天的叶片,在光密度OD600为0.4~0.5的农杆菌菌液中浸泡30mins,然后转移到pH值5.6的培养基中共培养3天,达到最高的转化效率。6.茎段外植体转化中在农杆菌菌液中和共培养培养基中添加100μM乙酰丁香酮转化效果最好;叶片外植体转化研究中,在共培养培养基中添加100μM乙酰丁香酮转化效果最好。7.茎段具有较高的转化效率,平均转化效率大于50%,最高达到70%;而叶片外植体的转化率偏低,平均转化效率约30%,最高也只有47%。201-2的茎段作为外植体更适于转基因研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1.3 项目来源与经费支持
  • 1.2 桉树转基因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
  • 1.2.1 桉树再生体系的建立
  • 1.2.2 桉树转基因方法
  • 1.2.3 转化植株筛选与检测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再生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剂
  • 2.1.3 试验方法
  • 2.2 转化体系研究的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剂
  • 2.2.3 试验方法
  • 2.3 试验观测与统计分析
  • 2.3.1 再生体系研究的试验观测和统计分析
  • 2.3.2 遗传转化体系的试验观测与统计分析
  • 2.3.3 数据分析和统计模型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 3.1.1 激素对再生的影响
  • 3.1.2 大量元素的影响
  • 3.1.3 外植体生理年龄的影响
  • 3.1.4 外植体部位对再生影响
  • 3.1.5 增殖与生根
  • 3.1.6 小结
  • 3.2 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研究
  • 3.2.1 Km 筛选浓度的确定
  • 3.2.2 Cef 对植株再生影响
  • 3.2.3 转化程序的优化
  • 3.2.4 筛选培养
  • 3.2.5 小结
  • 第四章 结论与讨论
  • 4.1 结论
  • 4.2 讨论
  • 4.2.1 再生体系建立
  • 4.2.2 转化体系的优化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赤桉在中国的适生地理区域及其对气候变化的响应[J]. 林业科学 2019(12)
    • [2].尾赤桉组培繁殖技术研究[J]. 桉树科技 2008(01)
    • [3].赤桉幼龄材物理力学性质研究[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5)
    • [4].早期赤桉家系生长与抗风性遗传分析[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5)
    • [5].尾赤桉201-2扦插繁殖技术研究[J]. 林业资源管理 2009(04)
    • [6].沙县尾赤桉引种栽培适应性分析[J]. 林业勘察设计 2009(01)
    • [7].40月生赤桉家系抗风性评价及选择[J]. 分子植物育种 2017(06)
    • [8].60mm厚尾赤桉干燥工艺初探[J]. 广东林业科技 2013(01)
    • [9].不同尾赤桉优良无性系造林试验和经济效益分析[J]. 吉林农业 2012(05)
    • [10].赤桉苗木抗旱性研究[J]. 林业调查规划 2014(04)
    • [11].尾赤桉叶片及茎段的离体培养与植株再生[J]. 福建林学院学报 2009(01)
    • [12].赤桉100号组培苗嫩枝扦插试验研究[J].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08(04)
    • [13].热处理对尾赤桉木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3(05)
    • [14].永安市尾赤桉无性系引种试验[J]. 福建林业科技 2009(03)
    • [15].赤桉家系的抗风性状与选择[J].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2014(11)
    • [16].50个赤桉家系抗风性与生长、材性性状的相关性[J].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2017(06)
    • [17].提取赤桉树叶中黄酮类化合物的最佳工艺参数[J]. 轻工标准与质量 2016(03)
    • [18].尾赤桉UC_(184)无性系扦插育苗试验[J]. 林业科技开发 2008(02)
    • [19].韦赤桉与杉木、马尾松混交造林成效研究[J]. 桉树科技 2016(02)
    • [20].耐寒桉树品种引种试验[J]. 林业勘察设计 2012(02)
    • [21].尾赤桉DH191-4选育研究及栽培技术[J]. 桉树科技 2016(04)
    • [22].林分密度对尾赤桉人工林群落结构与生态效应的影响研究[J].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2010(04)
    • [23].TDZ/NAA对尾赤桉茎段愈伤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J].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10)
    • [24].赤桉和邓恩桉生长量分析[J]. 海峡科学 2011(08)
    • [25].韦赤桉GY_(66)无性系组培苗生根技术研究[J]. 桉树科技 2010(02)
    • [26].尾赤桉DH201-2遗传转化体系建立的研究[J]. 浙江林业科技 2009(04)
    • [27].赤桉抗风和生长性状的SSR关联分析[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8(04)
    • [28].赣南北缘寒冷地区引种、试种桉树报告[J]. 江西林业科技 2012(01)
    • [29].桉树叶片的解剖结构与其对焦枯病抗性的关系[J]. 电子显微学报 2008(03)
    • [30].桉树叶片水分状态的近红外光谱检测[J]. 林业科学 2017(05)

    标签:;  ;  ;  ;  ;  

    尾赤桉再生体系及农杆菌介导的转基因体系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