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香港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IPO)绩效的实证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财务与会计学
作者: 张菡
导师: 陈良华
关键词: 香港创业板,绩效,实证研究,风险投资
文献来源: 东南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前后上市公司的运营绩效变化以及导致这些变化的深层次原因,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成为金融经济学、会计与财务研究领域所关心的热点问题之一,也取得了多项研究成果。作为香港创业板一级市场的主体,IPO公司对于二级市场的繁荣和创业板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相对于主板市场的IPO,创业板市场的IPO存在着更大的风险。对香港创业板IPO绩效进行较为详尽的实证研究有着更为重大的意义和深远的影响。而在香港创业板开设五年以来这方面的实证研究还是一片空白。本文尝试弥补这一空白,对香港创业板的IPO做了初步的研究和探讨。本文共七章。第一章为绪言部分,重点考察对香港创业板IPO绩效进行实证研究的意义及其背景情况介绍。笔者从香港创业板的发展情况、所面临的竞争局面、IPO在创业板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创业板相对于主板更大的风险性等方面分析了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在该部分指出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总结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并对全文的结构安排和写作框架做了详细的说明。第二章为有关IPO理论的文献回顾。首先对IPO短期低估、IPO长期高估、市场冷热周期性波动以及IPO效应与盈余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评述,然后回顾了中外学者们十几年来对创业板IPO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成果,最后对香港创业板IPO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文献回顾。第三章至第五章是香港创业板IPO绩效的实证研究部分,各章具体内容为:第三章是实证研究的样本和统计描述。本文选取香港创业板自1999年底成立以来至2003年底的184家IPO公司为研究样本,选取反映公司盈利能力、变现能力、资产管理能力和偿债能力的七个财务指标作为衡量IPO绩效的标准。除了对样本整体进行研究外,为了检验研究结果是否受IPO公司的风险投资背景、主营业务所在地和行业的影响,笔者还按照IPO公司有无风险投资背景、主营业务地的不同(中国大陆、中国香港和海外)以及所在行业的不同对样本进行分组,开展比较研究。本章还对样本进行了描述性统计分析。第四章为IPO效应研究和显著性检验。在第一部分笔者选取资产收益率来评价香港创业板的IPO效应。主要采用统计分析和配对T检验来进行IPO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香港创业板IPO整体不存在IPO效应,但局部存在的IPO效应反映出部分公司的融资是在浪费资源。第二部分是显著性检验,笔者分别采用了参数T检验和方差F检验来考察IPO公司在上市前后七个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香港创业板的绩效是很差的,IPO并没有带来绩效的提高;具有风险投资背景的IPO的绩效在香港创业板IPO中并没有体现出优势;主营地在大陆的IPO公司在IPO前后的绩效比其他两地要好得多;香港创业板的行业分布从最初的严重不合理,逐步走向多元化。第五章为回归分析。探讨所选取的解释变量(IPO公司的风险投资背景、公司注册地、主营业务地和所在行业)对于因变量(公司IPO前后财务指标的差异值)指标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解释,明确是什么因素影响了上市前后的业绩变化以及它们的影响有多大。第六章为实证研究结论及对大陆创业板建设的启示。首先承上三章的研究得出五点研究结论,由此借鉴实证研究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香港创业板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大陆创业板建设的启示。第七章结束语。指出香港创业板IPO绩效的实证研究的局限性以及未来研究方向。
论文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问题提出
1.2 相关背景情况介绍
1.2.1 首次公开发行(IPO)
1.2.2 香港创业板及其IPO市场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1.5 本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有关IPO理论的文献回顾
2.1 IPO几种特殊现象的研究评述
2.1.1 关于IPO短期低估现象的研究评述
2.1.2 关于IPO长期高估的理论研究评述
2.1.3 关于IPO市场冷热周期性波动现象的理论研究评述
2.2 有关IPO效应及其盈利管理的文献回顾
2.2.1 国外关于IPO效应及其盈利管理研究现状
2.2.2 国内关于IPO效应及其盈利管理研究现状
2.3 有关创业板IPO研究的文献回顾
2.3.1 国外创业板IPO研究现状
2.3.2 国内创业板IPO研究现状
2.4 有关香港创业板IPO研究的文献回顾
2.4.1 关于香港创业板IPO发展的研究现状
2.4.2 关于香港创业板IPO实证研究的研究现状
第三章 香港创业板IPO绩效的实证研究:样本与统计
3.1 样本选择与研究设计
3.1.1 所选取财务指标的依据和内容
3.1.2 研究样本与资料来源
3.1.3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3.2 样本公司描述性统计
3.2.1 样本公司总体情况统计
3.2.2 按风险投资背景分类的样本公司情况统计
3.2.3 按公司注册地分类的样本公司情况统计
3.2.4 按主营业务所在地分类的样本公司情况统计
3.2.5 按行业分类的样本公司情况统计
第四章 香港创业板IPO绩效的实证研究:IPO效应研究与显著性检验
4.1 样本公司IPO效应研究
4.1.1 研究指标选取的理论依据
4.1.2 IPO效应的统计分析及结论
4.1.3 数据检验
4.1.4 结论的解释
4.2 样本公司的显著性检验
4.2.1 总体检验:IPO前后绩效比较
4.2.2 分类检验之一:VC背景对于IPO前后绩效的影响
4.2.3 分类检验之二:主营业务所在地对IPO前后绩效的影响
第五章 香港创业板IPO绩效的实证研究:回归分析与结果
5.1 回归分析研究
5.2 结果及解释
第六章 实证研究结论与对大陆创业板建设的启示
6.1 实证研究的结论
6.2 对大陆创业板建设的启示
第七章 结束语
7.1 本论文研究的局限性
7.2 有关未来研究的拓展方向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发布时间: 2007-06-11
参考文献
- [1].风险投资对创业板IPO盈余管理影响的实证研究[D]. 申烨.南京大学2012
- [2].IPO盈利预测信息自愿披露问题研究[D]. 王力娅.湖南大学2008
- [3].核准制下中国股市IPO“抑价”成因及实证研究[D]. 孟刚.重庆大学2006
- [4].IPO前盈余管理与抑价的相关性研究[D]. 李琳.湖南大学2006
- [5].我国创业板IPO信息效率研究[D]. 刘礼俊.暨南大学2012
- [6].创业板IPO定价效率研究[D]. 初志刚.山东大学2012
- [7].我国创业板IPO抑价现象实证研究[D]. 黄婉婷.西南财经大学2012
- [8].基于财务角度的创业板上市公司IPO效应成因分析[D]. 陈英楠.东北师范大学2012
- [9].香港创业板市场IPO效应实证研究[D]. 曾锐.西南财经大学2010
- [10].创业板上市公司IPO前后绩效变动研究[D]. 吴筠竹.西南财经大学2011
相关论文
- [1].我国上市公司IPO绩效实证研究[D]. 唐仕顺.湖南大学2006
- [2].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IPO过程中的盈余管理研究[D]. 陈小敏.湖南大学2006
- [3].香港创业板和深圳中小企业板合作模式研究[D]. 王华.暨南大学2006
- [4].海外创业板市场比较研究[D]. 何碧长.暨南大学2006
- [5].中美创业板市场对比研究[D]. 卢志娟.中央民族大学2007
- [6].关于我国创业板会计信息披露制度的探讨[D]. 曾慧兮.东北财经大学2006
- [7].论我国创业板市场的设立及其风险和防范[D]. 王玲.中国人民大学2005
- [8].香港创业板IPO效应研究[D]. 丁鑫.清华大学2004
- [9].我国中小企业板与国外创业板市场的比较研究[D]. 叶亿军.浙江大学2005
- [10].香港创业板市场IPO的发行抑价研究[D]. 曾丽莎.中南大学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