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重离子反应中的同位旋效应及核态方程的研究

中能重离子反应中的同位旋效应及核态方程的研究

论文题目: 中能重离子反应中的同位旋效应及核态方程的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作者: 张英逊

导师: 李祝霞

关键词: 重离子反应,同位旋,对称能,核态方程,椭圆流,直接流

文献来源: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核物质作为由强相互作用的粒子组成的复杂的量子体系,其性质随密度、温度的变化呈现包括相变在内的各种变化形态。特别是对于非对称核物质的核态方程而言,由于不同的微观相互作用理论模型所给的对称能的密度依赖形式差别很大,因此对于通过重离子碰撞来研究对称能的密度依赖形式已经成为目前核物理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 本工作首先对于原有的ImQMD模型做了进一步的发展,其主要改进有以下几个方面:1)、势场中的体对称势部分采用了非线性的密度依赖形式;2)、碰撞部分采用了同位旋相关的核子核子碰撞截面以及同位旋依赖的Pauli阻塞。3)、我们在ImQMD模型中引入了基于Skyrme能量密度泛函的更为自洽的同位旋依赖的势场以及动量相关项。4)、在碰撞部分,采用了密度依赖的介质中核子核子碰撞截面;σnn*=(1-αρ/ρ0)σnnfree并对Pauli阻塞进行了进一步的改进。 基于上述发展的ImQMD模型,我们研究了112,124Sn+86Kr在入射能量为Eb=25AMeV的擦边碰撞中,两种不同的对称势密度依赖形式(软的对称势以及硬的对称势)对多种实验观测量的影响,为实验上提取对称势的密度依赖形式提供了一些新的物理观测量。研究表明:该能量下的擦边碰撞中,核子以及轻碎块主要从受到挤压的脖子区发射;而受激发的类弹/类靶(PLF*/TLF*)的密度基本上维持在正常密度附近。采用软的对称势时计算给出的出射核子的N/Z之比要比硬的对称势所给的相应的N/Z之比要高;从轻碎块的同位素分布上可以看出,采用软的对称势比采用硬的对称势更容易产生丰中子的轻碎块;而对于类弹、类靶的重碎块,情形则相反,即采用硬的对称势比采用软的对称势更容易产生丰中子的重碎块。我们的研究表明,擦边反应中硬的对称势所给的出射核子的N/Z之比随碰撞参数变化的斜率要大于采用软的对称势所给的相应的斜率;采用软的对称势所给的Y(3H)/Y(3He)要高于采用硬的对称势所给的相应的值。对于这两个反应在擦边碰撞中产生的轻碎块以及类弹的重碎块的同位素产额的分析表明,两个不同反应的同一种同位素产额之比满足Isoscaling规律,即R21=Y2(N,Z)/Y1(N,Z)=Cexp(αN+βZ)。我们的研究给出采用软的对称势所给的Isoscaling的α参数的值要高于采用硬的对称势所给的相应的值。通过上述擦边反应的研究,我们给出了对对称势比较灵敏、新的实验观测量,即1)、擦边反应中出射核子的N/Z随碰撞参数变化的斜率;2)、中心碰撞时的

论文目录: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的改进及发展

2.1 QMD及ImQMD的简介

2.2 ImQMD的发展1

2.3 ImQMD的发展2

2.4 碎块的判断

第三章 对称能密度依赖形式的研究

3.1 对称能研究的历史、现状及特点

3.1.1 ρ≤ρο情况下的对称能的密度依赖形式的研究

3.1.2 ρ>ρο情况下的对称能密度依赖形式的研究

3.2 重离子擦边反应中的同位旋效应及对称能的研究

3.2.1 Eb=25AMeV时~(112,124)Sn+~(86)Kγ的擦边反应中的动力学机制

3.2.2 Eb=25AMeV时~(112,124)Sn+~(86)Kγ的擦边反应中的同位旋效应

3.3 结论

第四章 核态方程的研究

4.1 核态方程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4.1.1 核态方程的基本信息

4.1.2 核态方程的研究

4.2 中能区重离子碰撞对核态方程的研究

4.2.1 ImQMD模型对中能区重离子碰撞的一些基本特点的描述

4.2.2 ImQMD模型中不同的平均场以及碰撞项的不同处理对直接流、椭圆流的影响

4.2.3 同位旋不对称度以及体系的大小对椭圆流、直接流的影响

4.2.4 不同的核态方程、体系的尺寸等因素对于~3H,~3He的产额的影响

4.3 结论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附录一 QMD中一些基础理论

附录二 非对称核物质的力学与化学不稳定的一些公式

附录三 Expanding Emitting Source Model中关于Isoscaling的一些推导

附录四 关于快度及流角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发表和完成的论文

致谢

发布时间: 2005-12-05

参考文献

  • [1].同位旋相关的相对论微观光学势研究[D]. 荣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4
  • [2].有限同位旋密度时的夸克物质[D]. 夏涛.清华大学2015
  • [3].中质子有效质量劈裂和对称能效应研究[D]. 孔海云.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7
  • [4].利用同位旋相关的BUU模型研究重离子核反应中的动力学偶极模式[D]. 叶绍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2014
  • [5].通过轻带电粒子发射研究裂变反应中的对称能效应[D]. 王仁生.清华大学2015
  • [6].非对称核物质热力学性质、中子星结构和蒙特卡罗算法相关问题的研究[D]. 徐骏.上海交通大学2008
  • [7].对称能与重离子碰撞中轻质量碎片的集体流[D]. 王永佳.兰州大学2014
  • [8].有限温度密度时QCD对称性的自发破缺与恢复[D]. 郝学文.清华大学2008
  • [9].重离子碰撞中的同位旋及近阈K产生[D]. 李庆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2
  • [10].利用重离子碰撞研究对称能的高密行为[D]. 郭文梅.兰州大学2016

相关论文

  • [1].非对称核物质热力学性质、中子星结构和蒙特卡罗算法相关问题的研究[D]. 徐骏.上海交通大学2008
  • [2].重离子碰撞中的同位旋及近阈K产生[D]. 李庆峰.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2
  • [3].晕核散射Glauber理论研究[D]. 赵耀林.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3
  • [4].量子分子动力学模型的发展及其在低能重离子反应中的应用[D]. 王宁.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3
  • [5].同位旋相关的相对论微观光学势研究[D]. 荣健.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4
  • [6].利用重离子碰撞研究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D]. 陈继延.兰州大学2006
  • [7].基于重离子输运理论对超重核合成及非对称核物质状态方程的研究[D]. 李文飞.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物理研究所)2004
  • [8].质子引起的散裂反应及介质内的核子—核子有效相互作用和两体散射截面[D]. 欧立.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7
  • [9].Skyrme能量密度泛函在核基态性质的研究以及熔合反应中的应用[D]. 刘敏.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6
  • [10].重离子熔合反应和强阻尼反应的输运理论研究[D]. 田俊龙.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2007

标签:;  ;  ;  ;  ;  ;  

中能重离子反应中的同位旋效应及核态方程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