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质富勒烯C26X2(X2=B2,N2,BN)异构体芳香性的研究

异质富勒烯C26X2(X2=B2,N2,BN)异构体芳香性的研究

论文摘要

本论文应用拓扑共振能(TRE)和百分拓扑共振能(%TRE)方法系统的研究了由具有C28(Td)对称性基础上建构的异质富勒烯C26X2(X2=B2,N2,BN)中性及离子状态下的芳香性。用键共振能(BRE)方法对它们的动力学稳定性进行了预测。全文主要有五个章节,概述如下:第一章介绍了富勒烯概念的由来及富勒烯发现的意义,并综述了异质富勒烯研究情况、富勒烯C28及其衍生物研究进展情况,并在最后论述了本课题选题意义。第二章介绍了芳香性的起源,简要的叙述了芳香性概念发展,对能量、磁性和几何三类芳香性判据中的几种常用判据进行了分析。并在最后介绍了本课题所采用的研究方法TRE、BRE。接下来,论述了本人的研究生期间所作的研究情况。其中包括三个章节,如下:第三章采用TRE及%TRE方法研究了异质富勒烯C26N2各种可能异构体的芳香性。探讨了氮原子取代位置与C26N2稳定性之间的关系,得出氮原子同时取代C28分子中的四面体顶点碳原子时,产生的异构体稳定性最高,并且所有取代产物C26N2稳定性都较C28分子有所提高。在等电子体时,得出C26N2-稳定性比C284-的差。我们利用拓扑电荷稳定性规则(TCS)对氮原子取代时产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氮原子取代相邻五元环将增加分子稳定性的结论。第四章用拓扑共振能和百分拓扑共振能方法,对由富勒烯C28(Td)产生的C26BN各种可能异构体和它们阴离子的芳香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C26BN异构体稳定性与杂原子取代位置间的关系。用键共振能方法对它们的动力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C28和C26BN各异构体都具有反芳香性。在C284-和C26BN4-各异构体中由于分子内不存在不稳定‘子结构’,不仅具有芳香性,而且具有很高的动力学稳定性。理论上预测C26BN4-在适宜的条件下具有潜在的合成可能性。第五章用拓扑共振能和百分拓扑共振能方法,对由富勒烯C28(Td)产生的C26B2各种可能异构体和它们阴离子的芳香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C26B2、C26BN、C26N2异构体稳定性关系。用键共振能方法对C26B2的动力学稳定性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中性分子,稳定性顺序:当其达到闭壳层结构时,稳定性顺序:并用键共振能对离子的动力学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对C26B2异构体离子的实验合成可能性进行了预测。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60 发现的意义'>1.1 富勒烯概念的由来及C60发现的意义
  • 1.2 富勒烯的研究进展
  • 1.3 异质富勒烯的研究现状
  • 28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现状'>1.4 富勒烯C28及其衍生物的研究现状
  • 28(TD) 结构的研究现状'>1.5 富勒烯C28(TD) 结构的研究现状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二章 芳香性及芳香性判据
  • 2.1 芳香性概念的由来
  • 2.2 芳香性概念的发展
  • 2.3 芳香性的判据方法
  • 2.3.1 几何判据
  • 2.3.2 磁性判据
  • 2.3.3 能量判据
  • 2.4 本课题采用的计算方法
  • 26N2中性及离子状态下的芳香性'>第三章 异质富勒烯C26N2中性及离子状态下的芳香性
  • 3.1 引言
  • 28 (TD)的结构'>3.2 C28(TD)的结构
  • 3.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26BN 中性及离子状态下的芳香性'>第四章 异质富勒烯C26BN 中性及离子状态下的芳香性
  • 4.1 引言
  • 4.2 计算结果与讨论
  • 26BN 异构体分子离子的热力学稳定性'>4.2.1 C26BN 异构体分子离子的热力学稳定性
  • 26BN 异构体分子离子的动力学稳定性'>4.2.2 C26BN 异构体分子离子的动力学稳定性
  • 4.3 结论
  • 26B2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第五章 异质富勒烯C26B2芳香性和动力学稳定性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3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修定页
  • 相关论文文献

    • [1].大米蛋白的BN大鼠致敏动物模型建立[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05)
    • [2].B含量对马氏体耐热钢中BN相形态及性能的影响[J]. 材料研究学报 2017(05)
    • [3].基于BN的建筑施工项目隐性质量成本控制研究[J].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3)
    • [4].建模数模一体化方法表征BN油田剩余油分布[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7(05)
    • [5].基于BN分解的我国棉花价格波动特征研究[J].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3)
    • [6].西门子BNⅡ全自动蛋白分析仪性能验证报告[J].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6(05)
    • [7].基于BN的武器装备体系能力重要度分析[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2(08)
    • [8].355nm激光泵浦BN晶体受激拉曼散射实验的研究[J]. 科技创新导报 2014(34)
    • [9].基于品牌生态理论的BN公司品牌群研究[J].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3(02)
    • [10].532激光光凝诱导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生成时间探讨[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9(21)
    • [11].BN装配式内隔墙在住宅工程中的应用[J]. 施工技术 2015(S2)
    • [12].小数据集条件下基于不确定先验的BN参数学习[J]. 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 2014(06)
    • [13].复式BN结构固/气型声子晶体的带隙研究[J]. 人工晶体学报 2009(02)
    • [14].改性纳米BN/甲基乙烯基硅橡胶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J]. 复合材料学报 2019(11)
    • [15].面向复杂产品开发供应商选择的改进BN模型[J]. 机械工程学报 2016(01)
    • [16].不同表面活性剂镀液中BN(h)微粒的分散特性[J]. 电加工与模具 2015(03)
    • [17].核因子-κB在BN大鼠脉络膜新生血管中的表达[J]. 眼科新进展 2014(02)
    • [18].数据缺失的小样本条件下BN参数学习[J].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1(01)
    • [19].环氧树脂/BN导热绝缘材料表面击穿特性研究~[J]. 低压电器 2013(20)
    • [20].表儿茶素修饰BN对BN@表儿茶素/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 复合材料学报 2020(04)
    • [21].强外电场作用下BN分子的结构与激发特性[J]. 物理学报 2014(04)
    • [22].小数据集条件下基于数据再利用的BN参数学习[J]. 自动化学报 2015(12)
    • [23].BN粒子改性聚氨酯/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性能的研究[J]. 辽宁化工 2016(10)
    • [24].BN/环氧树脂导热灌封胶的制备与性能[J]. 粘接 2012(04)
    • [25].环氧树脂/碳纤维/BN导热复合材料制备及研究[J]. 化学与黏合 2011(01)
    • [26].泡沫骨架构筑3D-BN/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制备和研究[J]. 高分子学报 2019(11)
    • [27].环氧树脂/玻纤/BN导热绝缘复合材料制备研究[J]. 粘接 2011(03)
    • [28].环氧树脂/玻璃布/BN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J]. 中国胶粘剂 2010(07)
    • [29].局部环上典型群BN-对构造[J].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2010(06)
    • [30].BN纤维织物增强陶瓷透波材料的制备及其力学性能初探[J]. 现代技术陶瓷 2008(02)

    标签:;  ;  ;  ;  

    异质富勒烯C26X2(X2=B2,N2,BN)异构体芳香性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