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简称CFS)是由美国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于1988年正式命名,是指以极度疲劳持续或反复发作6个月以上为主要表现,休息后不能缓解,各项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没有明显异常,且未发现引起疲劳的内科或精神疾病,同时伴有低热或自觉发热、头痛、咽喉痛、肌痛、淋巴结肿大、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睡眠障碍、抑郁和认知损害等非特异性症状的一组症候群,属于亚健康范畴。随着科技不断进步,竞争意识不断增强,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情况下,临床上以精神紧张、慢性疲劳为主诉的患者日趋增多。慢性疲劳综合征(Chronic Fatigue Syndrome)发病率较高,给社会和人类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预测,CFS将成为21世纪人类健康的主要问题之一。目的探讨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特征和生存质量(QOL)和及中医针灸结合现在物理治疗手段的干预效应。为在临床制定慢性疲劳综合征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现况调查,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筛选2009年10月-2011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门诊及住院60名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初步资料、数据,将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腹针治疗,一组接受立体动态干扰电治疗,借助疲劳量表(FS-14)和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评估两组对象的疲劳特征和(quality of life,QOL),并观察治疗前、后治疗组患者相应量表的积分变化。结果腹针组总有效率为80.0%,电疗组总有效率为76.4%,两组间的治愈率在统计学上无明显差异。治疗后,两组治疗组患者的疲劳总积分、躯体疲劳积分和脑力疲劳积分都有下降,且有统计学意义。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对于躯体方面和脑力方面的疲劳症状有比较明显的治疗作用,但对于心理层面如抑郁、焦虑、紧张等方面疗效一般,而腹针疗法除了在躯体方面和脑力方面的疲劳症状有比较明显的治疗作用,对于心理层面的疗效亦较明显。两组治疗前WHOQOL-BREF中文版量表评分比较,总评分及各领域评分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治疗后总评分及各领域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组治疗前后WHOQOL-BREF中文版总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与治疗前评分值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腹针疗法和立体动态干扰电干扰电疗法均对慢性疲劳综合征有治疗作用,腹针疗法的整体疲劳改善作用较立体动态干扰电疗法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