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

论文摘要

从上世纪70年代起国外学者开始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及其集聚问题。伴随国际服务业进入壁垒的不断降低,基于提升价值链地位和降低成本的考虑,以跨国公司为主体的发达国家优势服务业不断向新兴国家转移,在全球范围内开展产业结构调整和布局。上海目前已经具备从“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产业结构过渡的条件,《上海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也明确提出要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核心的现代服务业,并采用集聚区方式承接国际转移。但是传统的制造业和服务业集聚理论目前还不能够适应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应该找寻新的集聚动因、影响因素和模式。上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有利于增加就业和服务业竞争能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缓解资源、能源瓶颈,降低商务成本,形成新型产业体系,转变城市功能,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速从区域中心城市向全球城市的迈进。文章研究的内容包括:(1)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分析。外部条件主要基于国际产业转移浪潮的兴起,内部条件主要分析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现状:(2)从生产要素供给、市场需求、制度设计、通讯技术基础设施、外部环境和区位特征等方面分析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影响因素;(3)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利用产业集聚的相关理论分析上海生产性集聚的典型模式和创新模式;(4)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实证分析。分析上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产业关联效应和区域竞争优势,并利用区位商模型计算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在不同区域集聚优势;(5)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布局研究。借鉴国际大都市发展经验和经济地理学派的中心外围理论,分析上海中心城区和郊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合理布局研究。(6)从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开发区转型为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集聚模式选择、政府适度管理、提高中介机构作用、发展主导产业和培育集聚区市场化导向和根植性等方面提出了促进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相应的对策建议。文章主要有以下结论:首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对于上海加快经济结构转型意义重大。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向其他企业或者组织提供中间投入品的产业,贯穿在整个价值链的上游、中游和下游各个环节,并满足产品生产差异化和不断增值的源泉。上海应该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作为提高竞争能力和城市辐射功能,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主要途径。其次,基础、企业和市场条件等因素是制约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的重要因素。上海在进行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时,应该充分考虑生产要素、基础设施、供应商和相关辅助企业、围绕价值链展开的企业间竞争合作关系、内部和外部市场需求等因素,并采用合适的制度安排;再次,上海现阶段应该重点发展嵌入式政府主导型集聚模式。上海传统集聚模式中自发形成的内生型比较少,更多的是依靠政策优惠形成的空间集聚,属于嵌入式集聚模式。政府应该引导培育集聚区的根植性和市场化导向。同时要分阶段、分区域发展具有巨大潜力的创新集聚模式。最后,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生产性服务业与第二产业和服务业自身存在显著的前向和后向产业关联性,极大地促进了GDP增长。上海知识技术密集型生产性服务业均集聚在中心城区,而在中心城区和郊区间对集聚区要进行合理布局和适当的产业梯度转移。文章在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动因、集聚度计量模型选择、中心外围理论在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布局研究、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方式的比较方面还有很多不足,需要以后进一步研究。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框架结构
  • 1.3 运用的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
  • 1.4 论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2.1 生产性服务业基本分析
  • 2.2 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
  • 2.3 生产性服务业的国际转移
  • 2.4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相关理论
  • 2.5 文献评价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必要性和条件分析
  • 3.1 建立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与上海经济发展的提升
  • 3.2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外部条件
  • 3.3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内部条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国外的产业集聚模式
  • 4.2 产业集聚模式影响因素分析
  • 4.3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4.4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4.4.1 上海对于生产性服务业国际转移的承接
  • 4.4.2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 4.4.3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目前存在的问题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典型模式分析
  • 5.1 内生型集聚发展模式
  • 5.2 嵌入式集聚发展模式
  • 5.3 外生型集聚发展模式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创新模式分析
  • 6.1 虚拟性集聚发展模式
  • 6.2 生态型集聚发展模式
  • 6.3 链群式集聚发展模式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实证研究
  • 7.1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对GDP的贡献度分析
  • 7.2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关联效应分析
  • 7.3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度分析
  • 7.4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集聚优势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发展思路与政策建议
  • 8.1 国际大都市和新兴国家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发展的经验借鉴
  • 8.2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布局探讨
  • 8.3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重点
  • 8.4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思路和策略分析
  • 8.5 生产性服务业集聚模式选择时应充分考虑相应的制约因素
  • 8.6 上海应积极培育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区适应开发区转型
  • 8.7 上海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政策建议
  • 8.8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语
  • 9.1 文章的主要结论
  • 9.3 文章的主要创新点
  • 9.3 文章的不足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表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相关论文文献

    • [1].谈如何大力推动菏泽市服务业集聚区发展[J]. 才智 2018(02)
    • [2].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形成与演化机理研究[J]. 物流科技 2018(06)
    • [3].基于空间聚类分析的杭州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分布特征研究[J]. 城市规划学刊 2016(04)
    • [4].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问题研究——以连云港市为例[J].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07)
    • [5].我国典型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对江苏的启示[J]. 科技管理研究 2016(02)
    • [6].基于地理空间与产业组织的服务业集聚区规划——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J]. 城市规划 2016(05)
    • [7].服务业集聚区的“长”与“短”[J]. 浙江经济 2016(15)
    • [8].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国际经验及启示[J]. 规划师 2015(05)
    • [9].我国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原因[J]. 理论参考 2015(04)
    • [10].以服务业集聚区为抓手 加快推进服务业大发展[J]. 当代广西 2015(13)
    • [11].江苏省级服务业集聚区分布格局及形成机制[J].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5(19)
    • [12].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国家检验检测高技术服务业集聚区(武汉)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J]. 武汉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7(11)
    • [13].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公布自治区级服务业集聚区(第一批)的通知[J].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15(06)
    • [14].全省百亿级服务业集聚区已达24个[J]. 共产党员 2014(01)
    • [15].园区产城融合水平测度与评价研究——以浙江省桐庐县服务业集聚区为例[J]. 中国工程咨询 2020(01)
    • [16].内蒙古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构建研究[J]. 北方经济 2019(06)
    • [17].基于地理空间与产业组织双重视角的服务业集聚区规划理论与实践——以江苏省常州市为例[J]. 规划师 2016(09)
    • [18].杭州市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产业特征与规划应对[J]. 规划师 2015(05)
    • [19].辽宁省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现状与推进措施[J]. 辽宁经济 2014(02)
    • [20].辽宁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盘锦篇[J]. 辽宁经济 2014(04)
    • [21].南通市科技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与发展研究[J]. 江苏科技信息 2014(15)
    • [22].我国服务业集聚区支持政策评述[J]. 中国经贸导刊 2014(15)
    • [23].河南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理性选择[J]. 城乡建设 2013(06)
    • [24].加快辽宁省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对策思考[J]. 辽宁经济 2012(02)
    • [25].辽宁省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对策研究[J]. 现代管理科学 2012(03)
    • [26].内蒙古服务业集聚区发展问题对策研究[J]. 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 2012(01)
    • [27].加快服务业集聚区发展的思路与建议——以扬州为例[J]. 江苏商论 2012(11)
    • [28].现代环境服务业集聚区规划方法探讨——以华南环境服务业集聚区规划为例[J].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1(06)
    • [29].南京:推进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J]. 杭州(周刊) 2011(12)
    • [30].推进内蒙古服务业集聚区发展[J]. 北方经济 2010(01)

    标签:;  ;  ;  ;  ;  

    上海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模式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