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惺评点研究

钟惺评点研究

论文题目: 钟惺评点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中国古代文学

作者: 郑艳玲

导师: 黄霖

关键词: 钟惺,评点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钟惺评点研究》以钟惺的评点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晚明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梳理各种关系,探讨钟惺评点的特点,研究钟惺的评点理论,力图为中国古代的评点研究提供个案,同时也丰富钟惺研究的内容。 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钟惺的诗文创作,并梳理钟惺研究史。钟惺的生平与他的诗文风格紧密相连,他的诗文风格又是他的文学批评的实践,因此,钟惺的生平和创作,是其评点的前提。关于钟惺的研究,应该从钟惺所处的时代算起。晚明时期,钟惺及其竟陵派影响广泛,一时好评如潮。然而进入清代以后,钟惺遭到了研究者的贬抑和漠视,这种情况一直到二十世纪才有所转变:一是三十年代形成了一次公安、竟陵的研究热;二是八十年代以来,钟惺及其竟陵派再次得到关注。第二章,晚明评点浪潮中的钟惺评点。评点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批评方式,这种方式在晚明时期大放异彩,当时出现了不少评点名家。钟惺也是这个时期的重要的评点家,他好为选诗,有自己独特的评选认识,他的评点丰富多彩。第三章,《诗归》。钟惺以选诗起家,他和谭元春共同完成的《诗归》是其评点的代表作,反映了“性灵”与“学古”并重的思想,在晚明文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归》作为评点史上一部重要作品,全面反映了钟惺的文学观。第四章,钟惺的其他评点本。钟惺评点的《诗经》、《东坡文选》、《三注钞》等,也提出了一些新颖的观点,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所以有必要对这些著作进行分析。第五章,题名钟惺的评点的研究。钟惺在晚明影响很大,于是出现了许多题名钟惺的评点之作,它们的真伪还有待考证,但其文本的批评价值不可忽视,所以必须把这些题名之作也纳入到钟惺评点研究的内容中来。本章研究题名钟惺的评点之作,分析较有价值的几种题名评点本,阐述个体理论特色,以窥题名钟惺的评点本之一斑。 钟惺的评点,角度新颖,分析独到,提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其中虽然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但总体而言,有所创新,应该在中国文学评点史、中国文学批评史上具有一席之地。

论文目录: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正文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钟惺及其诗文创作

一、晚明社会和钟惺的一生

二、钟惺的诗文创作

第二节 钟惺研究史

一、明清时期的钟惺研究

二、二十世纪的钟惺研究

第二章 晚明评点浪潮中的钟惺评点

第一节 晚明的评点风气

一、关于评点

二、晚明的评点风气

第二节 钟惺的评选活动和出版

一、钟惺的评选活动

二、出版商和钟惺的评点本

第三节 钟惺评点概述

第三章 《诗归》

第一节 《诗归》

一、《诗归》的产生和出版

二、《诗归》的评选

第二节 《诗归》和钟惺的文学观

一、诗道性情

二、厚出于灵

第四章 钟惺的其他评点本

第一节 钟评《诗经》

一、钟评《诗经》的版本及《诗论》

二、钟评《诗经》的标准

三、钟评《诗经》的个体特色

第二节 钟惺评选《东坡文选》

一、苏轼研究概况

二、《东坡文选序》

三、钟惺评选的《东坡文选》

第三节 钟谭合评《绾春园传奇》

一、主题论

二、人物论

三、情节论

四、曲词论

第四节 《三注钞》和钟评《韩诗外传》

一、《三注钞》

二、钟评《韩诗外传》

三、附:《史怀》

第五章 题名钟惺评点的研究

一、钟惺评点的托名现象

二、“钟评”《左传》

三、《名媛诗归》

四、《唐诗选汇解》

五、关于《诗经》的研究

六、“钟评”《刘文成公全集》

七、题名钟惺的小说评点

结语

附录:钟惺著作目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相关论文

  • [1].《诗经》评点研究[D]. 张洪海.复旦大学2008
  • [2].《红楼梦》评点研究[D]. 刘继保.首都师范大学2004
  • [3].李攀龙研究[D]. 蒋鹏举.陕西师范大学2005
  • [4].《二十四诗品》接受史[D]. 李春桃.复旦大学2005
  • [5].明代苏文研究史稿[D]. 江枰.复旦大学2005
  • [6].明人编选汉魏六朝诗歌总集研究[D]. 杨焄.复旦大学2005
  • [7].明清古诗选本个案研究[D]. 景献力.福建师范大学2005
  • [8].中国文言小说评点研究[D]. 董玉洪.华东师范大学2006

标签:;  ;  

钟惺评点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