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嗜热四膜虫为模型研究纳米材料的生物环境安全效应

用嗜热四膜虫为模型研究纳米材料的生物环境安全效应

论文摘要

近年来,纳米科技是一个迅速发展的领域引领纳米材料及其应用的快速增长,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和环境安全性问题也引起了科学界的高度重视。由于具有良好的光电、催化、超导性能和杀菌消毒活性,纳米银己经成为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金属纳米材料。纳米银的大量生产和广泛应用增加了其向环境释放的机会,同时增加人体暴露的机会。磁性纳米四氧化三铁颗粒具有稳定、靶向性强、药物包含率高及释放可控等特点,故被广泛用于靶向药物治疗的有效药物载体、免疫测定、X射线造影剂等。人体暴露机会日益增加,其安全性问题也逐渐受到各方关注。为此,我们采用水相合成法合成了四种不同粒径的Ag纳米颗粒(AgNPs) (3-20nm),采用水热合成法合成了一种Fe3O4纳米颗粒(Fe3O4NPs),并考察了它们对嗜热四膜虫的毒性作用。采用嗜热四膜虫(Tetrahymena thermophila)为模型,研究了不同浓度的Fe3O4NPs及在黑暗及光照条件下不同浓度不同粒径的AgNPs对嗜热四膜虫的生长抑制作用。采用血球计数法观察不同纳米颗粒材料对嗜热四膜虫生长数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AgNPs对四膜虫生长抑制作用非常明显,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曲线,AgNP对嗜热四膜虫的毒性与AgNP的粒径大小及光照有关,纳米银粒径越小,对四膜虫的毒性越大,这是由于纳米银溶胶中的质子与Ag0在存在溶解氧的情况下发生一系列反应。此外,AgNP的毒性在光照下被削弱,并且这种趋势是随着纳米颗粒粒径的变大而减弱的。各四氧化铁纳米颗粒对嗜热四膜虫细胞的致死率在染毒后不同时间里,其死亡率均高于对照组,但不同剂量组之间无明显差异。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纳米材料
  • 1.1.1 纳米材料的特性
  • 1.1.2 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
  • 1.2 纳米材料的生物安全性研究
  • 1.2.1 四膜虫:生物模式动物
  • 1.2.2 纳米材料的潜在毒性及分析方法
  • 1.2.3 纳米银粒子细胞毒性研究现状
  • 1.2.4 磁性氧化铁纳米颗粒的毒性研究现状
  • 1.3 课题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1.1 主要试剂
  • 2.1.2 主要仪器
  • 2.2 材料的表征方法
  • 2.2.1 透射电镜(TEM)分析
  • 2.2.2 紫外分析
  • 2.2.3 Zeta 电位及纳米/亚微米粒度分析仪
  • 2.2.4 原子吸收光谱仪
  • 2.3 材料作用于嗜热四膜虫的实验方法
  • 2.3.1 嗜热四膜虫的培养
  • 2.3.2 实验方法
  • 第三章 纳米银的生物毒性研究
  • 3.1 概述
  • 3.2 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3.2.1 材料的制备方法
  • 3.2.2 材料的表征结果
  • 3.3 实验结果
  • 3.3.1 不同浓度的纳米银对嗜热四膜虫的生长抑制作用实验
  • 3.3.2 光照下不同浓度纳米银颗粒对嗜热四膜虫的生长抑制作用
  • 3.3.3 不同粒径纳米银对嗜热四膜虫的生长抑制实验
  • 3.3.4 光照下不同粒径纳米银对四膜虫的生长抑制作用实验
  • 3.4 讨论
  • 3.4.1 光照前后纳米银颗粒变化与其毒性关系
  • 3.4.2 光照前后不同粒径纳米银颗粒的大小变化对比
  • 3.5 本章小结
  • 3O4颗粒与As(Ⅴ)的生物毒性研究'>第四章 纳米Fe3O4颗粒与As(Ⅴ)的生物毒性研究
  • 4.1 概述
  • 4.2 材料的制备及表征
  • 4.2.1 材料的制备方法
  • 4.2.2 材料的表征结果
  • 4.3 结果与讨论
  • 3O4 颗粒对嗜热四膜虫的生长抑制作用实验'>4.3.1 纳米Fe3O4颗粒对嗜热四膜虫的生长抑制作用实验
  • 4.3.2 As(V)对四膜虫生长抑制作用实验
  • 4.3.3 纳米银颗粒与As(V)的混合材料对嗜热四膜虫的生长抑制作用实验
  • 3O4 颗粒与 As(V)的混合材料对嗜热四膜虫的生长抑制作用实验'>4.3.4 纳米 Fe3O4 颗粒与 As(V)的混合材料对嗜热四膜虫的生长抑制作用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嗜热四膜虫减数分裂研究进展[J]. 动物学杂志 2016(01)
    • [2].应用嗜热四膜虫评估苯甲酸钠的生物毒性[J].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6(05)
    • [3].嗜热四膜虫功能基因组数据库[J].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2016(02)
    • [4].嗜热四膜虫在评价珠江广州段水体中的应用初探[J]. 现代预防医学 2017(20)
    • [5].草铵膦对四膜虫毒性作用的研究[J]. 生物学杂志 2016(04)
    • [6].嗜热四膜虫可变剪接基因鉴定及功能分析[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5(01)
    • [7].嗜热四膜虫的培养条件优化及其扩大培养研究[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14(02)
    • [8].低剂量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对嗜热四膜虫的毒性研究[J]. 环境化学 2012(05)
    • [9].四膜虫在科研上的应用研究进展[J]. 科技信息 2011(08)
    • [10].嗜热四膜虫在东江东莞段水质评价中的应用[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9(01)
    • [11].当归补血汤作用于四膜虫抗氧化基因——抗氧化药物筛选新方法初探[J]. 中国现代中药 2016(07)
    • [12].由一道试题引起对“四膜虫”的展望[J]. 中学生物学 2015(04)
    • [13].三聚氰胺对单细胞生物四膜虫的影响[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0(01)
    • [14].淄博市孝妇河不同区段水质对四膜虫有性生殖的影响[J]. 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11)
    • [15].四膜虫基因表达数据库:四膜虫全基因组基因表达芯片和协同表达分析的数据资源[J]. 中国科学:生命科学 2010(12)
    • [16].乌头类双酯型生物碱对嗜热四膜虫生长的毒性效应微量热学研究[J]. 化学学报 2010(03)
    • [17].环境相关浓度三氯生和三氯卡班暴露对嗜热四膜虫体内抗氧化酶活力的影响[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3(12)
    • [18].嗜热四膜虫两类不同金属硫蛋白的功能补偿分析[J]. 水生生物学报 2014(02)
    • [19].低浓度头孢类抗生素暴露对嗜热四膜虫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乳酸脱氢酶活力的影响[J]. 环境与健康杂志 2012(09)
    • [20].氧化石墨烯对嗜热四膜虫的毒性效应[J]. 中国环境科学 2019(03)
    • [21].细胞应激条件下嗜热四膜虫线粒体膜电位变化研究[J].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3)
    • [22].七性生物暗藏世间[J]. 生物学通报 2013(04)
    • [23].嗜热四膜虫胱硫醚γ-裂解酶Cgl1的表达、定位及功能分析[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9(03)
    • [24].嗜热四膜虫异染色质蛋白Tcd1磷酸化位点的突变分析[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8(05)
    • [25].国家蛋白质科学中心(上海)科研人员揭示四膜虫端粒酶组分p75-p45-p19是其独特的CST复合物[J]. 生命的化学 2015(06)
    • [26].抗沉默因子Asf1调控嗜热四膜虫细胞核的稳定性[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5(01)
    • [27].不同苯系物对四膜虫和大肠杆菌的毒性及其机理研究[J]. 科技经济导刊 2019(18)
    • [28].绿色荧光蛋白表达载体pXS75-GFP的构建及在嗜热四膜虫中的应用[J].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 2012(10)
    • [29].嗜热四膜虫Ran结合蛋白1的表达对大小核分裂的影响[J].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2013(04)
    • [30].四膜虫锌指结构蛋白Zfp1影响离子胁迫下金属硫蛋白基因的表达[J]. 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01)

    标签:;  ;  ;  ;  ;  

    用嗜热四膜虫为模型研究纳米材料的生物环境安全效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