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差错控制论文-曹俊,张翼洲

数据差错控制论文-曹俊,张翼洲

导读:本文包含了数据差错控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电力载波,通信,信道编码

数据差错控制论文文献综述

曹俊,张翼洲[1](2015)在《一种简单实用的电力数据差错控制编码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电力数据传输的特点以及常见的差错控制方法。提出一种简单可行的编码方式适用于电力数据传送。其经济性和方便性是最大的优势,在要求数据传送量不大的情况下,适合做一些小的家居控制。(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5年26期)

周文辉,邓春健,官祥飞[2](2015)在《Flash存储器下的显示数据差错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Flash存储器常作为嵌入式大屏幕显示系统的显示信息存储设备,然而Flash存储器在使用时会存在诸如位反转等读写操作出错的问题,给系统的正常显示控制带来隐患。对Flash存储器存储误码率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显示数据存取的特点,设计了差错控制编码来实现Flash存储器下的显示数据差错控制。结合嵌入式控制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31,26)循环汉明码编译码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误码率降低至少1个数量级以上,提升了数据存储器抗突发干扰和随机干扰的能力,同时具有较低的设计复杂度。(本文来源于《液晶与显示》期刊2015年04期)

吴元亮,徐勇,马丽梅,丁伟[3](2015)在《串行数据高速单向传输的差错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物理隔离实现数据、控制信号的零反馈单向传输,并研究了串行数据在高速单向传输过程中发生的误码、丢包问题,提出有效的差错控制方法增强传输的可靠性.发送端构造人机界面实现传输控制;信道采用低摆幅差分方式进行信号传输,降低误比特率;接收前端采用嵌入式芯片构造下位机控制双SRAM动态交替实现数据高速缓存,上位机通过USB总线读取数据包,并设计读写双线程分开方式,降低数据包的覆盖丢失问题,实现数据包完备接收.理论分析及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案有效降低了误码率和丢包率,实际应用中,文件传输成功率超过99.999%,使用提出方案设计的数据单向导入系统实现了数据高速、串行传输.(本文来源于《微电子学与计算机》期刊2015年05期)

尹涓,罗福源[4](2014)在《运动控制系统光纤通信数据传输差错控制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光纤通信具有速度高、抗电磁干扰等优点,但是在运动控制系统模块之间应用光纤通信时,误码与意外传输延迟会影响控制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针对此问题,根据运动控制数据的特点,提出了选择性重传策略与冗余数据帧传输策略,制订了当连续检测到两个错误帧或者超过最大允许时延没有接收到数据帧时立即停机的应急措施,并给出了基于增广矩阵求解该最大允许时延的计算方法。耐久性试验表明所提出的策略与方法正确有效,能够保证系统长期稳定可靠地运行。(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仪表》期刊2014年12期)

张翔[5](2014)在《多级闪存的数据表示方案及差错控制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闪存是一种新型半导体存储器,它凭借高密度、高存储速度、低成本和防震等优点,成为了当前主流的固态存储器。然而随着人们对存储密度需求的不断加大,早期的单级闪存逐渐被多级闪存所取代,多级闪存的单元密度更高,同时它的单元间干扰也更大,相邻点位差的减少也使得错误较单级闪存更容易发生了。这种改变使闪存的寿命与数据可靠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差错编码方案正是提高闪存数据可靠性的有效途径。传统的差错控制技术大多是基于磁盘的物理特性进行设计的,如果将它们直接应用于闪存的差错控制编码,不但效率低,而且还有可能出现意料之外的错误。其原因在于磁盘与闪存在物理结构、存取方式、错误类型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而且由传统纠错码直接演变出的纠错码在应用于多级闪存时效果并不理想,而且它无法贴合物理特性解决多级闪存特有的错误,所以对闪存的差错控制技术不光需要从编码上研究,还需要对数据表示方案加以改进。本文对多级闪存的差错控制技术与数据表示方案进行了研究,基于新型的等级调制方案(Rank Modulation Scheme),提出了一种自由前缀码的递归构造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概括如下:1.概括了闪存的物理存储结构,介绍了NAND型闪存的主要纠错技术,详细分析了NAND型闪存的操作模型与噪声类型,并且对NAND型多级闪存下的BCH编译码方案进行研究。2.针对有限大小错误(Limited-Magnitude Errors)信道模型,通过计算分析,得到了NAND型多级闪存的阈值电压分布与干扰噪声的关系。在此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基于奇偶校验码的多级闪存双向有限大小错误纠错算法,仿真结果表明这种算法的纠错性能优于传统的BCH算法。3.针对多级闪存中的电荷泄漏与过度编程会引起存储信息发生错误的问题,分析了用置换存储数据的新型数据表示方案,并给出了用自由前缀树来构造等级调制码的递归算法。实验数据表明等级调制方案的错误处理能力优于传统数据表示方案,且用自由前缀树构造的等级调制码可以有效减少平均擦除次数,从而延长了闪存的使用寿命。(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4-11-01)

陈昕,李申阳[6](2013)在《微小卫星数据传输差错控制编码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战术微小卫星上的通信子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与地面或空中站点进行数据传输。微小卫星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的特点决定了通信子系统的信号发射功率不会很大,信道中的噪声会使传输的数据产生大量的误码,因此数据传输必须引入适当的差错控制编码。本文通过构造一种基于有限域GF(2~p)(p>1)的短码长、高码率多进制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并将其与同等码长、码率的里德-索罗蒙(RS)码进行性能比较,表明通过引入高效的差错控制编码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微小卫星通信系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而且,在同样的误码率要求下,新的差错控制编码方式可以大大降低微小卫星通信子系统的发射功率。(本文来源于《第九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期刊2013-03-07)

李升[7](2013)在《大气激光通信中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技术研究以及FPGA设计与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大气激光通信技术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兴技术。它以光信号作为传输信息的载体,在大气中直接传输,具有容量大,功耗低,设备体积小,重量轻等优势,是未来无线通信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但是,由于大气信道的影响,接收端有时不能正确地接收到发送端发送的信息,所以必须采用差错控制,使得接收端能正确地接收到数据。其理论基础是IEEE制定的802.2LLC协议,协议规定了实现差错控制的具体方法。作为IEEE制定的标准协议规范,LLC协议有着广泛的应用,如IPX-SPX网络,以及Linux网络中。论文首先介绍了大气激光通信的发展现状以及其优缺点,基于其缺点,设计了基于LLC协议的差错控制总体模型。然后给出了各个子模块的具体设计,描述了数据发送模块、LLC管理模块、以及数据接收模块等各个子模块的功能,并使用状态机完成了对各个子模块的设计以及Verilog HDL代码的实现。最后,搭建了仿真测试平台,通过仿真说明了设计的LLC模块满足协议的要求,实现了数据的自动请求重传操作(ARQ),验证了本文所设计的差错控制系统的正确性,达到了预期设计目标。(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3-01-01)

秦岩,武荣伟,苏涛[8](2012)在《高速数据通信及其差错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基于嵌入式时钟的高速数据通信方案及其差错控制编译码算法,并分析了性能。采用信道编码调制技术将时钟信息嵌入到高速串行数据流中,实现自同步传输,突破了外同步方式下传输距离和传输速率的上限,使远程传输带宽达3Gbps以上。针对高速调制信道的特点,在经典汉明码基础上引入交织技术,把可能存在的连续误码转为单个随机错误,简化了差错控制算法的复杂度,提高了编码效率和纠错性能。其编译码电路延时小、易实现、码率易控,方便高速数据通信系统应用,且能显着改善低信噪比条件下传输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火控雷达技术》期刊2012年03期)

李长江[9](2011)在《基于差错控制的蓝牙数据传输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蓝牙技术作为一种短距离无线语音与数据通信的开放性全球规范,可以实现设备之间方便快捷的无线通信,并且蓝牙技术成本低、体积小、频段免费以及组网简单。蓝牙技术现在广泛应用于无线通信领域,包括语音通信、数据传输、Internet接入以及智能家居等。虽然蓝牙技术应用已经很广泛,但是并不代表其本身完美无缺,仍存在很多有待改善的地方。蓝牙技术在提出之初的目标就是全球通用、价格低廉以及结构紧凑,因此在很多层面上其本身采用的并不是最先进的技术,造成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一些无法克服的问题。比如蓝牙协议当中采用的差错控制机制主要有1/3码率的前向纠错码、2/3码率的前向纠错码以及ARQ机制,在信道质量较差的情况下,抗干扰性能往往难以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作为使用者,总是希望使用的产品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以及拥有完善的性能。蓝牙设备在传输数据时,来自上层应用的数据主要通过蓝牙逻辑链路控制与适配层(L2CAP)、HCI层、基带层以及射频层来完成数据的成功交互。为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传输性能,协议在L2CAP与基带层都增加了差错控制机制,以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论文深入的研究了蓝牙数据传输的过程,具体分析存在的问题,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改进,最终实现了蓝牙数据传输性能的提高。文章的创新工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1.在基带层,主要针对蓝牙协议2.0+EDR的DH分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采用扩展戈莱编码与MSK调制方式相结合的差错控制机制,改进后的DH分组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可以保持较高的吞吐量,提高了数据分组的抗干扰性能。2.在L2CAP层,主要针对于该层的重传机制存在的吞吐率低的问题,提出了采用SR+ST混合ARQ机制来完善L2CAP层的重传机制,通过仿真分析得出改进后的重传机制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吞吐率,并且所需缓存空间有限,不会发生数据的溢出问题。文章共分为六章,章节安排如下:第1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蓝牙技术以及其应用领域与发展前景,并且针对于蓝牙数据差错控制机制的研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最后给出了文章的研究内容以及结构安排。第2章蓝牙协议分析,主要介绍了蓝牙协议体系结构,包括协议规范和实际应用框架,然后分别从射频协议、核心协议以及非核心协议叁部分对蓝牙协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第3章蓝牙数据差错控制机制研究,首先详细介绍了差错控制技术,包括其实现的原理和基本形式,接着介绍了差错控制中使用的纠错编码,并针对于其中几种做了详细分析,最后分别从蓝牙基带层和逻辑链路控制与适配层(L2CAP),着重分析了蓝牙数据差错控制机制实现形式以及存在的问题,为后面的研究奠定了基础。第4章蓝牙基带层差错控制改进算法,首先分析了蓝牙基带层DH分组传输性能方面存在的问题,接着详细分析了采用扩展戈莱编码后DH分组的分组传输性能以及采用MSK调制方式分组的误码率,在此基础之上提出了基于扩展戈莱编码与MSK调制方式的蓝牙数据差错控制改进方法,通过仿真分析得出改进后的蓝牙DH分组,具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在信噪比较低的情况下仍能够保持较高的吞吐量。第5章蓝牙L2CAP层差错控制改进算法,首先提出了蓝牙L2CAP层重传机制存在的问题,接着分析研究了传统的ARQ机制存在的优缺点,在此基础之上选择采用SR+ST混合ARQ机制来改善蓝牙L2CAP层数据传输的吞吐率,通过仿真分析得出改进后的重传机制可以利用有限的缓存空间实现高效的数据重传。第6章全文总结与展望。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蓝牙数据传输方面进一步需要研究的内容以及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1-06-01)

万娟[10](2011)在《嵌入式串行数据通信系统中差错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嵌入式系统和数据通信技术的发展,数据通信系统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在嵌入式数据通信系统中差错控制技术的性能显得至关重要。本文以基于VxWorks的串口通信系统为背景,对嵌入式串行数据通信系统中的差错控制技术进行了研究,使得系统的可靠性和实时性进一步提高。本文首先分析了差错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基于实时嵌入式系统的差错控制技术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然后,对返回-n式自动请求重传(GBN-ARQ)差错控制技术中使用到的循环冗余校验(CRC-16)进行了分析和改进,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同时,基于Markov链对GBN-ARQ进行了性能分析,用Markov链描述了GBN-ARQ的工作过程,把GBN-ARQ的工作过程分为七个状态,画出了状态转移图,推导出了GBN-ARQ系统中有效传输效率和传输时延的表达式,并在matlab上对其进行了仿真分析,证明存在一个最佳帧长度使得系统的有效传输效率最大的同时传输时延可以降到最小。最后,实现了基于VxWorks的串口数据通信系统,依据系统功能对系统应用软件进行了任务的划分,对各个任务模块的设计进行了详细的阐述,重点在工作日志上传任务中的实现了对差错控制技术的应用,记录实验中数据传输的时延,验证实验中接受数据的正确性,进一步证明了在GBN-ARQ差错控制技术中,存在最佳帧长使得数据有效传输效率最大,时延最短。采用本文的GBN-ARQ差错控制技术提高了系统数据传输的实时性,保证了系统数据传输的可靠性。(本文来源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1-01-01)

数据差错控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Flash存储器常作为嵌入式大屏幕显示系统的显示信息存储设备,然而Flash存储器在使用时会存在诸如位反转等读写操作出错的问题,给系统的正常显示控制带来隐患。对Flash存储器存储误码率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显示数据存取的特点,设计了差错控制编码来实现Flash存储器下的显示数据差错控制。结合嵌入式控制系统的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31,26)循环汉明码编译码电路,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将误码率降低至少1个数量级以上,提升了数据存储器抗突发干扰和随机干扰的能力,同时具有较低的设计复杂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数据差错控制论文参考文献

[1].曹俊,张翼洲.一种简单实用的电力数据差错控制编码的分析[J].价值工程.2015

[2].周文辉,邓春健,官祥飞.Flash存储器下的显示数据差错控制[J].液晶与显示.2015

[3].吴元亮,徐勇,马丽梅,丁伟.串行数据高速单向传输的差错控制[J].微电子学与计算机.2015

[4].尹涓,罗福源.运动控制系统光纤通信数据传输差错控制策略[J].自动化仪表.2014

[5].张翔.多级闪存的数据表示方案及差错控制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

[6].陈昕,李申阳.微小卫星数据传输差错控制编码技术研究[C].第九届卫星通信学术年会论文集.2013

[7].李升.大气激光通信中数据链路层差错控制技术研究以及FPGA设计与开发[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3

[8].秦岩,武荣伟,苏涛.高速数据通信及其差错控制研究[J].火控雷达技术.2012

[9].李长江.基于差错控制的蓝牙数据传输性能研究[D].吉林大学.2011

[10].万娟.嵌入式串行数据通信系统中差错控制技术的研究与实现[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1

标签:;  ;  ;  

数据差错控制论文-曹俊,张翼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