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背景近年来,全世界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上升。在所有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皮肤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病率最高。因此,对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研究,探讨如何有效地预防及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之一。中医学对该类疾病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通过辨证施治,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实验证明,针刺治疗Ⅳ型变态反应均能从多层次多途径来抑制机体变态反应的产生,并且具有传统西药所不具备的作用优势。因此,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研究针刺治疗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机理,将会为临床防治该类疾病提供新的思路。目的研究针刺对Ⅳ型变态反应模型豚鼠干预作用,评价其治疗Ⅳ型变态反应的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1.Ⅳ型变态反应模型豚鼠的建立及针刺对Ⅳ变态反应模型豚鼠炎症反应的影响。豚鼠购回后适应性喂养一周,自由摄食(饲料由本校动物实验中心提供)和摄水,室温18-22℃,相对湿度65%。造模过程是酒精消毒后于豚鼠颈背部剪去面积2×2cm大小的毛。用棉签沾5%2,4-二硝基氯苯(DNCB)丙酮溶液50 u1涂于背上致敏。于2周后,以0.1%2,4-二硝基氯苯DNCB 100 u1用于豚鼠左耳部致敏,1周1次,持续4周。第4次激发后72h,即三天后将豚鼠随机分组处理。按随机数字表,将36只豚鼠分三个组,每组12只。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空白组不给予任何处理;模型组除给予造模外不给于任何处理。针刺组在造模后选取穴位,根据《实验针灸学》取曲池(双),血海(双),并参照人体有关穴位,以动物比较学方法定位。用1寸毫针刺入所选穴位,将针柄分别连接至6805-2型电针治疗仪的电极上,疏密波进行治疗,5~10次/秒,以豚鼠安静耐受为宜。每日针刺1次,每次时间20min,治疗5天后间隔1天,继续治疗5天,共治疗10次为1疗程。取材时处死豚鼠,用打孔器(6mm)在小鼠左右双耳相同部位打孔,并分别称两侧耳片的重量,以两耳片重量之差为肿胀度,观察针刺治疗后豚鼠炎症反应的强弱。2.针刺对模型豚鼠耳切片的病理影响及真皮内炎性浸润细胞的变化,探讨针刺治疗Ⅳ型变态反应豚鼠模型的造模部位的病理变化及炎性浸润细胞的影响。经过造模处理后48h,用直径0.6mm的金属打孔器在模型组与针刺组左、右耳中部打孔,取相同大的组织块,先进行实验一中的步骤,然后采用10%福尔马林固定右耳组织块,和HE常规染色,在光镜下用网形目镜测微尺计数每mm单一核细胞、多形核白细胞数及淋巴细胞数,同时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各组病理变化。3.针刺对Ⅳ型变态反应模型豚鼠细胞因子Th1/Th2的影响。对模型组及针刺组进行造模,实验中处理的豚鼠采用于末次治疗后2h,心脏取血法取血,用移液管注入PE管中,2000r/min离心20min,取上清液,运用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IFN-γ、及IL-2、IL-4,IL-10为代表的Th1/Th2型细胞因子的含量。详细操作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4.针刺治疗对Ⅳ型变态反应豚鼠模型神经肽类物质CGRP浓度的影响。对模型组及针刺组进行造模,实验中处理的豚鼠采用末次治疗后2h,心脏取血法取血,用移液管注入10%EDTA和抑肽酶的试管中,混匀,40℃,2000r/min离心20min,取lml血浆,分离血浆置于-25℃低温冰箱中待检,用放免法测定CGRP的浓度。结果1.三组豚鼠耳厚度及重量差是从宏观上说明其炎症反应的程度,左耳诱发前、后的厚度差、诱发左、右耳的厚度差及诱发后左、右耳组织块的重量差与空白组比较,P<0.05,有显著性差异。所以说明针刺对炎症反应的抑制强度,表现为差越小,抗炎作用越强。2.在病理改变中显示空白组中皮肤表皮、真皮、软骨均未见明显病变,造模组皮肤表皮增生,棘层明显增厚,角化过度及角化不全,表皮内有轻度细胞间水肿,表皮突显著延长,真皮上部中度血管周围炎症浸润,以淋巴细胞居多,间有嗜中性粒细胞及纤维细胞,呈慢性湿疹病理改变,针刺组皮肤表皮轻度增生,棘层轻度增厚,与造模组比较程度减轻,真皮上部中度血管周围炎症浸润,其中散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中性粒细胞及纤维细胞浸润,与造模组比较数量明显减少。这样从病理学角度说明针刺治疗Ⅳ变态反应的实验效果。3.针刺治疗前后Ⅳ型变态反应模型豚鼠Th1/Th2细胞因子水平变化。空白组、针刺组IL-2水平均较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TNF-α水平空白组较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也较高,但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性意义(P>0.05)。空白组、针刺组IFN-γ、IL-10的水平均较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空白组、针刺组IFN-γ/IL-10的值均较高,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IL-10的水平空白组最低,与针刺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Th1/Th2细胞因子IL-2、IFN-γ、IL-10和TNF-α之间的平衡紊乱得到明显改善,同时明显降低IFN-γ/IL-10的比值。这说明针刺对Ⅳ型变态反应豚鼠模型有显著的抗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同时通过相关分析发现TNF-α与豚鼠的局部耳片肿胀度呈正相关,这与既往对变应性皮炎局部细胞因子分泌的研究相符合。而针刺对慢性湿疹的豚鼠血清中的TNF-α有着明显的下调作用,其趋势较为显著。说明对炎症前因子TNF的下调作用是其抗变态反应的重要环节。同时经研究发现TNF-α与豚鼠的IFN-γ及IL-10亦呈正相关,说明在其发病机制中,TNF-α除了促进朗格汉斯细胞的迁移活化以及抗原提呈之外,对T淋巴细胞所分泌的各类效应细胞因子亦起着一定诱导作用,这也从另一方面佐证了TNF-α在慢性湿疹发病机制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4.对针刺治疗前后Ⅳ型变态反应模型豚鼠神经肽类物质血浆CGRP浓度的变化,结果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模型组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浓度显著低于造模前,在经过针刺治疗后浓度显著升高。符合针刺对机体神经肽的体液免疫的调节是通过对豚鼠血浆CGRP的上调作用而完成。结论:针刺对Ⅳ型变态反应模型豚鼠有显著的抗Ⅳ型变态反应的作用。
论文目录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针刺深浅[J]. 针灸临床杂志 2019(11)
- [2].中医针刺治疗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的临床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32)
- [3].针刺治疗干眼症的研究进展[J]. 中医眼耳鼻喉杂志 2019(01)
- [4].针刺治疗神经性耳聋研究进展[J]. 中国民间疗法 2019(24)
- [5].论针刺顺序[J]. 中国针灸 2020(02)
- [6].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及针刺对胃肠功能的影响[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02)
- [7].单穴针刺与多穴针刺对全麻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的影响[J]. 针刺研究 2020(02)
- [8].对气血亏虚型颈性眩晕患者进行针刺治疗的效果探析[J]. 当代医药论丛 2020(01)
- [9].分期针刺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中国医药指南 2020(06)
- [10].针刺联合肌内效贴治疗周围性面瘫[J]. 新疆中医药 2020(01)
- [11].针刺治疗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肺功能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10)
- [12].外泌体是针刺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J]. 世界中医药 2020(07)
- [13].针刺治疗老年缺血性卒中后失眠的临床疗效观察[J]. 老年医学与保健 2020(03)
- [14].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炎针刺干预的临床研究[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18)
- [15].针刺对癌痛镇痛作用的研究进展[J]. 世界中医药 2020(15)
- [16].大接经法针刺治疗卒中后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10)
- [17].针刺配合口服中药治疗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疼痛的临床疗效[J]. 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 2018(06)
- [18].针刺治疗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疗效观察[J]. 智慧健康 2019(23)
- [19].针刺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机制的研究进展[J]. 上海针灸杂志 2019(11)
- [20].针刺配合中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7(12)
- [21].中药联合针刺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的研究[J]. 世界中医药 2017(12)
- [22].针刺为主治疗肌萎缩侧索硬化症1例[J]. 亚太传统医药 2018(02)
- [23].中药配合针刺治疗排卵障碍性不孕症的疗效研究[J]. 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 2017(35)
- [24].针刺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研究概况[J]. 吉林中医药 2016(12)
- [25].国际针刺治疗多发性硬化的证据分析与评价[J]. 世界中医药 2016(11)
- [26].妊娠恶阻的针刺的疗效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6(09)
- [27].针刺牵引理疗综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分析[J]. 内蒙古中医药 2016(11)
- [28].应用德尔菲法筛选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适宜针刺穴组[J]. 世界中医药 2017(02)
- [29].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37例[J]. 中外医学研究 2017(11)
- [30].肝论治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临床效果评价[J]. 内蒙古中医药 201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