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赵光鸣的小说世界

论赵光鸣的小说世界

论文摘要

本文在引入西方流浪汉小说概念的基础上,对西方流浪汉小说与中国当代流浪汉小说进行比较,得出异同,从而分析以赵光鸣流浪汉小说为代表的中国当代流浪汉小说的独特艺术魅力以及赵光鸣小说创作中的一些缺失。本文分五章,第一章主要从中、西方流浪汉小说在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流浪汉形象的塑造、叙事方式、艺术风格多方面进行比较,显示差异。正是这种差异的存在使文学世界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同时在对这种差异的探讨中发掘以赵光鸣为代表的独具“中国特色”的流浪汉小说与流浪汉形象。第二章分析赵光鸣小说中的流浪汉形象,以他们身份的不同而分成盲流、知识分子、和亲使团分别进行阐述。赵光鸣流浪汉小说展示出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场景,着重表现了流浪汉们艰难的生存环境和面对苦难时顽强的承受,一种主动地对抗外在事物的自觉精神承担。作者对这些“苦难”的描写使读者看到了人类精神力量的存在和生命本身的强大活力,给人以不畏艰难、积极进取的艺术感受力。第三章主要运用叙事学理论对赵光鸣的大多数中短篇小说进行分析,力图总结赵光明小说中常见的叙述技巧以及使用这些叙述技巧所要达到的叙事效果。赵光鸣流浪汉系列小说向我们展示出,永远“在路上”的“流浪”给人以一种流动的美,它带来的生命的自在、自由状态使得赵光鸣及其小说中的人物找到了自我的终极价值,完成了对人生的哲理性思考,这也是本文第四章所要阐释的内容。最后一章主要从“西部经验”语境下来看赵光鸣小说创作的一些缺失。赵光鸣以写实的手法描绘出了这些流浪汉的困境,存在的无奈,但是仅仅停留在这种现象的述说上,缺乏精神上的深度。文学创作不是生活经验的简单复制,它应该是建立在生活经验基础上的一种超越,赵光鸣也需跳出写实性的故事叙述,更多地在超越的意义上观察和把握生活经验,用作家的心灵之光照亮惨淡的现实生活场景。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在路上”模式:流浪精神的载体
  • (一) 西方流浪汉小说溯源
  • (二) 比较中、西方流浪汉小说的异同
  • 1. 中、西方流浪汉小说创作的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
  • 2. 中、西方流浪汉小说塑造“流浪汉”形象的不同
  • 3. 中、西方流浪汉小说叙事方式的不同
  • 4. 中、西方流浪汉小说艺术风格的不同
  • (三) 赵光鸣——“在路上”的歌者
  • 1. 赵光鸣简介、作品情况
  • 2. 精神流浪与家园意识——赵光鸣流浪汉小说的特质
  • 第二章 赵光鸣小说中“流浪汉”形象的类型分析
  • (一) 盲流
  • (二) 知识分子
  • (三) 和亲使团
  • 第三章 赵光鸣小说的叙事特征
  • (一) 叙事主题:苦难与情爱
  • (二) 叙述人称、视角的多样化
  • 1. 第一人称边缘化
  • 2. 第二人称叙事的介入
  • 3. 第三人称限知视角
  • (三) 叙述分层与双重流浪叙述模式
  • 第四章 赵光鸣小说的人生哲学
  • (一) 豁达的人生态度——对死亡的超越
  • (二) 自由精神境界——对物欲的超越
  • (三) 流浪与寻找的永恒——对庸常人生的超越
  • 第五章 “西部经验”下的流浪者之歌
  • (一) 成就与束缚——“西部经验”之于西部文学
  • (二) 坚守与超越——“西部经验”之于赵光鸣的小说创作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流徙·僭越·坚守——赵光鸣小说中“盲流”们的生存世相[J]. 回族文学 2020(01)
    • [2].新疆天马下天山——近年新疆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概览[J]. 民族文学 2017(03)
    • [3].一曲唱响山野的西部牧歌——评赵光鸣长篇小说《山围故国》[J]. 伊犁河 2017(04)
    • [4].寻找家园的故事——赵光鸣笔下的盲流形象[J].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05)
    • [5].从民族身份的认同到公民身份的建构——以赵光鸣和帕蒂古丽的创作为例[J].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5(02)
    • [6].在人间的烟火气中探求创作“好的所在”——论赵光鸣近年创作的中短篇小说[J]. 西部 2020(03)
    • [7].传奇性与现实性的完美结合——读赵光鸣的《江安巴依的金子》[J]. 西部 2009(16)
    • [8].何处是归程——论赵光鸣小说的家园意识[J].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1(05)
    • [9].苍凉中崛起的歌声——赵光鸣小说《帕米尔远山的雪》印象[J]. 小说评论 2009(S1)
    • [10].西部牧歌式的悲情英雄主义——以赵光鸣长篇小说《山围故国》为考察中心[J]. 当代作家评论 2017(06)
    • [11].流浪叙事中的历史反思、人性救赎和意义探寻——评赵光鸣的小说[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 [12].两次文学行走[J]. 伊犁河 2019(02)
    • [13].“情系边关”有奖征文评奖结果[J]. 回族文学 2016(01)
    • [14].新疆汉语小说与地域文化——以王蒙、赵光鸣和董立勃为例[J]. 小说评论 2012(01)
    • [15].一种现实主义的坚守(访谈)[J]. 西部 2020(03)
    • [16].伊犁杯·第二届西部文学奖授奖词[J]. 西部 2012(23)
    • [17].民族文化视野中的城与乡[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2)
    • [18].访谈录[J]. 西部 2016(03)
    • [19].伊犁杯·第二届西部文学奖获奖作家、获奖作品[J]. 西部 2012(23)
    • [20].有体温的书写[J]. 回族文学 2018(06)
    • [21].痴迷坚定的大象——夏冠洲两部散文新作研讨会发言摘要[J]. 西部 2008(20)
    • [22].当代新疆小说的叙事困境[J]. 小说评论 2012(01)
    • [23].边缘人的精神坚守——论赵光鸣《帕米尔远山的雪》给现代人的精神启示[J]. 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4)
    • [24].作家签约为文坛注入活力——访新疆作协副主席、秘书长董立勃[J]. 今日新疆 2008(07)
    • [25].关于流民的底层叙事——赵光鸣小说的一种写作姿态[J].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1)
    • [26].论赵光鸣小说中的“流浪”与“追寻”——以《旱码头:驮马时代的爱情》为例[J]. 汉字文化 2020(16)

    标签:;  ;  ;  ;  ;  

    论赵光鸣的小说世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