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复合式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复合式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赵晓亮刘宝勇陈建平(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123000)

[摘要]作为环境类专业的必修课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中所教授的原理、理论与设计计算要点是从事环境工作必备的理论基础。在多年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特点,本文全面剖析课程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的教学教育技术问题,分析相应的革新方向;强调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的保障作用;提出基础了解、机理掌握、实验模拟与设计创作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系统化复合式教学体系;凸显“体系是基础,实践是重点,教师是关键,评估是保障”知行紧密结合的教学理念。旨在增强环境专业在校大学生的实践意识,实现激发兴趣、释放想象力与提高综合实践能力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教学方法;复合式;四位一体;实践

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特点。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环境科学或工程专业的重要基础学科,是环境类专业的主要专业课程之一,该课程的教学效果也是衡量专业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水准的集中体现[1]。鉴于授课学时的限制以及涉及学科(标准、法律等)较多的特点,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容易出现如以课堂为中心,教学内容不健全不系统[2];以书本为中心,学科交叉有待增强,实践性不强;以传授为中心,前瞻性不够,创新性缺乏[3];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参与太少,学生本位理念淡薄等问题。针对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为了更好地在有限的学时内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提高他们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能力,本文就该课程教学方法改革的方向,采取的手段与形式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完善该课程的教学,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建立复合式教学方法中的师生关系。

健康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与深刻理解是复合式教学方法顺利有效实施的情感保障。所谓师生关系是教师和大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以“教”与“学”为载体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社会关系,是学校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具有强烈的情感特点,并会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会对学生的学习动机产生较大的影响。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实施都要具备一定的实施环境,这就是融洽的课堂氛围,而营造良好有序课堂氛围的基础就是和谐的师生关系。多年的教学经验表明:尽可能多的关注大学生的生活需求与情感诉求是走进大学生内心的心灵密码。

3、提出“四位一体”系统化复合式教学体系。

3.1“四位一体”系统化复合式教学体系的组成。

复合式教学体系是复合式教学方法的主导载体。根据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既有其独立的、自成体系的一面,又有与其他学科或课程交叉渗透的一面,加上本课程对实践性有较高的要求,我们提出“四位一体”系统化复合式教学体系,具体组成为: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实验课程、实践课程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又包含多门课程,可满足不同教学要求。课程体系见图1。

图1《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四位一体”复合式教学体系组成

其中,为体现环境工程与环境科学的专业区别,基础课程中的化工原理与流体力学两门课程在有些高校环境科学专业教学培养计划中没有列入[4]-[5]。这就要求授课教师应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适时有效的补充,保证教学内容的连续性与完整性。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及手段的相互关系来看,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的知识结构。

3.2“四位一体”系统化复合式教学体系对实验与实践环节的侧重。

“四位一体”系统化复合式教学体系中实践性环节是课程教学的核心。为了提高学生对交叉学科(化工原理与流体力学等)的学习能力与独立思考能力,我们在第七学期末设置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设计环节,通过对低浓度有害气体吸收、烟气收集系统等装置的设计,既达到对专业知识的应用巩固,同时锻炼了学生身体力行的实践动手能力。另外,在实践教学环节中我们还设置了“主体论文写作”的环节,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阅读分享大量的专业论文、教案资源,在上授课教师的指导下撰写并力争发表学术论文,既拓宽学生专业知识视野,也提高了学生的研究兴趣与能力。

我们始终不忘我校的培养目标是高素质工程类人才,始终把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工程素养作为目标进行课程建设,非常重视实验教学,已建成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实验室”、“环境监测实验室”、以及“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循环经济研究中心”等,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环节提供了有力保证。鼓励学生参与公开实验课“旋风除尘器、静电除尘器、袋式除尘器性能的测定”、“空气中主要污染物的测定”、“粉尘粒径分布的测定”以及“烟气除尘脱硫实验”等教学实验。

组织倡导课外活动是让学生获得锻炼的平台。为了提高学习除尘器、吸收塔、吸附床等设备的原理与构造,我们组织学生动手制造实验模型,使大气净化设备内部结构和运转操作原理一目了然,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育部每年针对高校组织的“创新性实验大赛”,对创新素质的培养效果不错。

3.3“四位一体”系统化复合式教学体系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1)具备扎实的专业素养与良好的领域前瞻性

“学高为师”是保持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高水平教学质量的根基所在。单纯的专业内容是乏味的。为了更有效地组织出尽量生动鲜活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备课尽量多的阅读研究本领域的最新成果,沉下心来“凝练提纯”。扎实的专业理论、清晰有序的逻辑推理、详实丰富的相关现实社会信息都是保证专业课既有“营养”又具有“情趣”。

(2)具备先进教学工具与手段的应用能力

“四位一体”系统化复合式教学体系要求授课教师应能够使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把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现代化教学方法有机结合起来,为学生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学习和授课方式。我校提供课外环境专业师生交流的网络平台,分享众多的国家精品课资源,让学生可以跨空间和时间来实现主动性自我学习。

(3)具备择优弃粕的教育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是影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综合素质的重要因素[6]-[8]。任何一个创新的环境都需要一个对应的轻松环境[9]-[11]。因此教师需要正确看待教师权威,培养学生质疑能力,创新改革教学方法,留给学生发表自我观念课堂和课后空间。例如,我校《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课堂尝试设置了“主题演讲”的环节,提倡学生分组提前就某一环境主题做好充分准备,课堂演绎并及时讨论总结成果,效果很好。另外,教师对于教材与教学大纲的使用应具备创新能力。一方面要保证知识的完整性、连续性;另一方面讲解的顺序与主次关系可以结合本校的优势主导学科状况突破教材,做到“因地制宜”,但必须是科学的。地矿学科是我们学校的优势主导专业,因此,我们在污染物控制方面,重点讲解和补充粉尘颗粒物的净化去除内容,如“煤堆起尘量”、“运输转载点粉尘治理”等内容研究。

4、重视评估教学的效果。

教学效果是检验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教学有法无定法,必须解放思想,以素质教育为中心,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评估内容应当包括教师评估与学生评估两方面内容。目前,我们学校已经开展了每年两次的学生网上评教、教师网上互评以及年度“学生最喜爱的老师”评选等教师评估活动,但对于学生全教学过程检查评估指标体系的研究正处于研究阶段。评估是教改的指挥棒。因此深化教育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尽快制定适合新形势的教学评估标准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莫德清.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多媒体教学[J].化工高等教育,2005,(1):57-58

[2]耿春香,张秀霞,王志伟.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08,(1):53

[3]汪莉,刑奕.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教学方法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2006,(4):51-53

[4]刘仲林.现代交叉科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5]解恩泽.现代交叉科学的发展趋势[J].创新科技,2006(11):46-48

[6]王衡生.论创新教育与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英国大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启示[J].高教探索,2003,(1)

[7]詹森.创新时代[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13~14

[8]陈劲.集成创新的理论模式[J].中国软科学,2002(12):23-29

[9]高文.建构主义研究的哲学与心理学基础[J].全世界人民教育展望,2001(3)b:5-7

[10]CarolynHaynes.InnovationsinInterdisciplinaryTeaching[M].Westport:GreenwoodPress,2002.21~25

[11]刘子信.浅谈自主性学习的应用[J].科教文汇,2008.(9):54

标签:;  ;  ;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复合式教学方法研究与实践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