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会计计量问题研究

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会计计量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在当代激烈的商业竞争中,企业家人力资本对企业价值增长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相应地,需要研究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的会计计量方法,从而将其纳入会计体系中以促进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开发和企业家长远发展。企业家作为高层次、优质量的异质型人力资本,其才能已被称为除劳动力、土地、资本以外的第四种生产要素。正是这第四种要素对其他三要素的组织、开发、协调和管理,才促成了各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及生产资源和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了经济的发展,从而企业家人力资本成为决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效益的关键因索。因此,人力资本价值计量课题无论在理论界和实务界都成为了关注的焦点,对其进行系统和深入的研究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然而遗憾的是,目前实务中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更多的是围绕人力资源传统计量方法进行的探讨,缺乏知识经济下企业家人力资源计量方法的创新研究;而且,围绕人力资源传统计量方法进行的探讨中多侧重于人力资本一般性的研究,并没有在非同质性下深入研究下去,往往忽略了经营管理型人力资源和生产型人力资源的区分,而采纳统一的模型估计人力资源的价值,结果导致企业人力资源价值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从而无法确切地反映一个企业所控制的人力资源情况,也不能够正确地体现企业所控制人力资源的真实价值,从而无法向资本市场传递关于一个企业竞争能力的信息,扭曲的信号将会误导社会资源的配置,从长远来看不利于经济的健康发展。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在理论界已有的研究基础上对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理论及测评模型的构建方面上做一些有益的探讨,以期为企业家人力资本会计计量研究做一些积极的探索,从而建立起一套比较完善的企业家人力资本计量评价体系。本文通过回顾企业家理论、企业家人力资本相关理论对企业家、企业家人力资本范畴进行界定,并从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资产专用性、不可监测性、风险承担性与可抵押性、定价的复杂性、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稀缺性等几方面研究企业家人力资本特征,此外,为了更好的构建计量模型,本文对企业家人力资源价值进行了内容分析、形成过程分析和影响因素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得出了影响企业家人力资源内在价值的因素,从而为后文提出的模糊综合评价法中的指标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为了全面和科学地研究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实际价值,通过比较分析货币计量方法和非货币计量方法,提出期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即:将计量企业家人力资本内在价值的期权法和计量企业家价值发挥效率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结合起来,计量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外显的实际价值。该思路和模型在对企业家人力资本进行货币性计量的基础上,通过和模糊性综合评价,确定调整系数,使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计量与其经营业绩紧密联系在一起,最终力图达到尊重企业家人力资本的稀缺性和不可替代性,使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天平不再“失衡”,借以对企业家进行“荣誉”激励,激发其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目的。此外,为了验证本文提出的模型是否合理,能否真实反映企业家人力资本的实际价值,本文通过对企业家人力资本问卷调查进行实证检验,以此确定评估体系的有效性。最后,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给出了文章的结论和研究展望。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述评
  • 1.2.1 人力资本理论发展述评
  • 1.2.2 人力资本计量研究述评
  • 1.3 研究方法与意义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 第2章 企业家人力资本范畴及其特征分析
  • 2.1 企业家、企业家人力资本范畴的界定
  • 2.1.1 企业家理论综述及范畴界定
  • 2.1.2 企业家人力资本概念分析
  • 2.2 企业家人力资本特征研究
  • 2.2.1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资产专用性
  • 2.2.2 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不可监测性
  • 2.2.3 企业家人力资本定价的复杂性
  • 第3章 企业家人力资本会计计量的理论依据及模型构建
  • 3.1 企业家人力资本会计计量的含义及基本假设
  • 3.1.1 企业家人力资本会计计量的含义
  • 3.1.2 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计量的基本假设
  • 3.2 企业家人力资本综合计量模型的设计
  • 3.2.1 人力资本综合计量模型设计的必要性
  • 3.2.2 基本模型:期权模糊综合评价法
  • 3.2.2.1 期权法在该模型中的应用
  • 3.2.2.2 模糊综合法在该模型中的应用
  • 3.2.2.3 企业家人力资本内在价值的确定
  • 第4章 研究假设和变量设计
  • 4.1 研究假设
  • 4.2 研究变量
  • 4.2.1 超额收益率
  • 4.2.2 隶属度L
  • 4.2.3 企业家薪酬
  • 4.2.4 其他控制变量
  • 4.3 模型设计
  • 4.4 样本选取
  • 第5章 实证研究结果
  • 5.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
  • 5.2 超额收益率和企业家人力资本隶属度L的相关性研究
  • 5.2.1 超额收益率和企业家人力资本隶属度的分组检验
  • 5.2.2 超额收益率及企业家薪酬和企业家人力资本隶属度的相关性检验
  • 5.3 稳健性检验
  • 第6章 结论
  •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附录一 企业家人力资本价值评估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样本公司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人力资本的“效用属性”与教学资源重组配置[J]. 江西蓝天学院学报 2008(03)
    • [2].完善河南省人力资本服务机制 促进人力资本服务业健康发展[J]. 人才资源开发 2019(23)
    • [3].经济资助对贫困大学生人力资本提升的影响研究[J]. 财富时代 2020(04)
    • [4].女性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 边疆经济与文化 2020(04)
    • [5].论企业治理结构中的人力资本机制[J]. 全国流通经济 2020(21)
    • [6].公正背后是效率考量[J]. 领导科学 2018(36)
    • [7].人力资本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J].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8(11)
    • [8].人力资本贬值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J]. 中国市场 2019(08)
    • [9].基于共享经济的人力资本共享及其践行思路[J]. 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9(01)
    • [10].浅析人力资本理论在油田企业的应用[J]. 化工管理 2019(11)
    • [11].人力资本量化研究的综述与启示[J]. 时代金融 2019(14)
    • [12].人力资本入股的法律分析[J]. 法制博览 2019(19)
    • [13].人力资本量化研究的综述与启示[J]. 时代金融 2019(17)
    • [14].企业高级技能人力资本探析[J]. 现代经济信息 2017(22)
    • [15].适宜性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 地理研究 2018(04)
    • [16].大学生就业人力资本提升策略[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18(04)
    • [17].论少数民族聚集区人力资本的盘活策略[J].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8(03)
    • [18].人力资本入股的法律分析[J]. 法制博览 2018(24)
    • [19].高校创业人力资本提升路径研究[J]. 中外企业家 2018(06)
    • [20].浅谈传统能源国企人力资本的开发与留存[J]. 现代经济信息 2018(17)
    • [21].论创新型人力资本的补偿法则及银行价值创造[J]. 中国劳动 2016(24)
    • [22].人力资本辨析[J]. 财务与会计 2017(02)
    • [23].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J]. 技术与创新管理 2017(03)
    • [24].创新型人力资本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J]. 黑龙江科学 2017(03)
    • [25].人力资本[J]. 中国就业 2016(06)
    • [26].社会人力资本测算方法比较与探讨[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5(05)
    • [27].浅析社会人力资本核算体系的改进[J]. 市场周刊(理论研究) 2015(06)
    • [28].人力资本服务如何有效进行人才身价评估[J]. 大众投资指南 2020(02)
    • [29].高职院校在服务外包人力资本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研究[J]. 成才之路 2017(25)
    • [30].新型城镇化下失地农民城市适应性影响因素分析[J]. 同行 2016(15)

    标签:;  ;  ;  ;  ;  

    我国企业家人力资本的会计计量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