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春英(辽宁省铁岭市中心医院112000)
【摘要】作者在近三年的时间里,对我院感染内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的187例流行性腮腺炎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体会到如何做好预防控制是避免爆发流行的关键,腮腺炎发病主要集中在4-15岁人群,占总病例数的80%以上,爆发占公共卫生事件的20%左右。所以目前预防腮腺炎应以儿童和青少年为主,更应注重加强其预防控制。
【关键词】流行性腮腺炎预防控制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腮腺炎或流腮,是由腮腺炎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腮腺炎病毒除侵犯腮腺外,尚能引起脑膜炎、脑膜脑炎、睾丸炎、卵巢炎和胰腺炎等。腮腺炎病毒属于副粘病毒科,副粘病毒属的单股RNA病毒。人是腮腺炎病毒的唯一的宿主。在体外腮腺炎病毒能在许多哺乳类动物细胞中和鸡胚中培养生长。腮腺炎病毒抵抗力低,紫外线、甲醛和56℃温度均可灭活,但4℃时能存活数天。腮腺炎的传染性仅次于麻疹和水痘,常在幼儿入托、新生入学、新兵入伍时爆发流行。
1临床资料
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187例流行性腮腺炎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其中,男108例,女79例,最大年龄15岁,最小年龄4岁。对这些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如何进行预防和控制进行分析,并研究进行及早的预防和控制的对策。
2流行病学
2.1空气飞沫传播,本病为世界性疾病,全年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流行为主,患者主要是儿童、青少年、无免疫力的成人也可以发病。感染后一般可获得较持久的免疫力。在我国流行广泛,常有局部暴发。腮腺炎病毒从呼吸道侵入人体后,在局部黏膜上皮细胞和局部淋巴结中复制,然后进入血流,播散至腮腺和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腮腺炎和脑膜炎。
2.2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和感染了腮腺炎病毒但未发病的隐性感染者。流行性腮腺炎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中有大量的腮腺炎病毒,腮腺炎病毒随病人和隐性感染者的唾液排出体外后,散播在空气中,吸进了含有腮腺炎病毒空气的人,如果抵抗腮腺炎病毒的能力不强,就有可能患流行性腮腺炎。
2.3腮腺炎病毒一般于发病前6天至腮腺肿大后9天可从患者唾液中分离出来。在腮腺肿大前1天和腮腺肿大后3天这段时间内传然性最强。于病程早期,也可从血液、脑脊液、尿或甲状腺等分离腮腺炎病毒,本病毒很少变异,各毒株间的抗原性均接近。
2.4早期传播途径主要是患者喷嚏、咳嗽飞沫携带的病毒,通过呼吸道传播。被带病毒的唾沫污染的食物、餐具、衣物亦可成为传染源。孕妇感染本病可通过胎盘传染胎儿,而导致胎儿畸形或死亡,流产发生率也增加。
3预防控制对策
3.1流行性腮腺炎是可以预防的。由于症状开始前数天患者已开始排除病毒,流行性腮腺炎是疫苗可预防性疾病,因此预防的重点是引用疫苗对流行性腮腺炎最有效的方法,儿童应按时完成预防接种,1.5岁接种一针,6岁接种一针。15岁以下儿童均可接种。目前有麻腮疫苗、麻风腮疫苗。
3.1.1目前国内外应用腮腺炎减毒活疫苗,进行皮下接种,亦可采用喷鼻或气雾方法,90%以上可产生抗体。潜伏期患者接种可以减轻发病症状。由于有可能有致畸作用,故孕妇禁用。严重系统性免疫损害者为相对禁忌,但应用腮腺炎疫苗免疫无症状的人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的儿童,是被认可的。国际上推荐应用麻疹腮腺炎风疹(MMR)疫苗,但有报告应用L-Z腮腺炎病毒株作疫苗接种后35天内无菌性脑膜炎发生率为2.5万。
3.2患者应按呼吸道传染病隔离。在呼吸道疾病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员拥挤的公共场所;出门时,应戴口罩,尤其在公交车上。
3.3一旦发现孩子患疑似流腮,有发热或出现上呼吸道症状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有利于早起诊治。
3.4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做到“四勤一多”:勤洗手、勤通风、勤晒衣被、勤锻炼身体、多喝水。
3.4.1注意口腔卫生,饭后及睡前用淡盐水或复方硼酸溶液漱口或刷牙,清除口腔及牙齿上的食物残渣,防止继发感染。对于不会漱口的患儿,须做好口腔护理或多饮水。
3.4.2在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期间,患者需要多饮水,适度户外晒晒太阳、居室要定时通风换气,保持空气流通。其生活用品、玩具、文具等采取煮沸或曝晒等方式进行消毒,病情轻者或退热后可适当活动。
3.4.3在急性期不要吃酸、辣、甜味及干硬食品,以免刺激唾液腺使之分泌增多,加重肿痛。症状好转后可以吃一些促进唾液分泌的食物,以促进腮腺功能的恢复。
3.5爆发区预防措施:在爆发地区进行疫苗应急接种是控制疫情蔓延的主要措施,应急接种可根据发病情况、接种率调查、人群抗体水平调查情况综合分析选择强化免疫或查漏补种。加强对乡村医生的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及防治知识培训工作,强化疫情报告意识,做到早报告、早隔离、早处理。对病人要隔离至症状、体征消失或发病后10天,对接触者要进行医学观察,对集体儿童机构应留验3周,对疑似患者应立即暂时隔离。加强大众健康教育工作,普及流行腮腺炎防治知识。
参考文献
[1]彭文伟,李兰娟,乔光彦,等.传染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年4月第6版.
[2]吴光煜,传染病护理学.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年5月第1版.
[3]吴勇,艾滋病感染特征与预防对策.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年6月,第22卷,第12期.
[4]顼志敏,王贵芝,魏妤,等.全科医学杂志.2001年9月,第6卷,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