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论文摘要

本文基于江苏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实背景,针对目前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研究存在的不足,从产出和收入两个方面分别讨论了差异的变动情况,验证了“地区差异变动之悖论”和库兹涅茨倒“U”理论在江苏省的适用性,并通过对整体差异的分解分析出差异的来源情况,同时对江苏省各个行政区域内部的差异作出测算。在此基础上,运用新古典增长理论,采用增长回归分析方法对江苏省区域经济的收敛性作出检验,从动态的角度阐述了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的趋势,最后采用扩展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得出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对如何缩小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给出相应的政策参考建议。通过研究发现: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呈现“波动”式上升状态,且产出差异要明显于收入分配差异,江苏省不存在“地区差异变动之悖论”现象,收入分配差异变动与经济增长水平的关系仍然处于倒“U”的上升阶段,即收入差异还将随着经济的增长进一步扩大。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来源中,产出差异中三大地带间的差异占主要地位,其次是市内差异,各个地带的市间差异影响最小;第二产业发展的不平衡性一直是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决定性因素,第三产业的影响力居中,第一产业虽然作用微弱,但是对区域经济发展起到平衡的作用,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和各个产业空间分布不均衡是造成江苏省总体经济差距拉大的主要因素。收入差异主要来自城乡之间的差异,并且农村地区的收入差异要比城镇地区显著。同时得出,区域经济增长的不同步性加剧了地区经济差异的扩大。在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过程中,经济初始状况和经济外向程度对经济增长速度的正面作用很明显,江苏省各个地区的技术进步率都在不断上升使各个地区的经济增长步伐加快,地方财政支出比率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负面影响,物质资本投资比率和人力资本投资比率两个变量在江苏省经济增长过程中的作用不是很明显。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充分利用了差异测算指标及其可分解性质,将考察对象细分至县级行政单位,从产出和收入两个方面对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作出了系统、详尽的研究,结合静态和动态的分析方法,分析展示了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趋势,并找出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0.1 问题的提出和选题背景
  • 0.2 目前研究成果回顾和不足
  • 0.3 本文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0.3.1 研究内容
  • 0.3.2 研究方法
  • 0.4 本文创新点、研究意义和不足
  • 第1章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整体变动特征分析
  • 1.1 区域经济差异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
  • 1.2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变化规律和趋势
  • 1.2.1 基于产出指标的区域经济差异总体情况分析
  • 1.2.2 基于生计指标的区域经济差异分析
  • 1.3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检验
  • 1.3.1 “地区差异变动之悖论”的检验
  • 1.3.2 库兹涅茨倒“U”理论实证检验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分解测算
  • 2.1 按地域因素分解
  • 2.1.1 基于锡尔系数的区域经济差异分解测算
  • 2.1.2 基于基尼系数的区域经济差异分解测算
  • 2.2 按产业结构划分分解
  • 2.2.1 分解原理
  • 2.2.2 实证分析
  • 2.3 按城乡群体分组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江苏省区域经济的收敛性分析
  • 3.1 经济收敛性理论
  • 3.1.1 经济收敛性检验模型理论基础
  • 3.1.2 关于收敛性的分析模型
  • 3.1.3 经济增长收敛性理论文献和实证研究回顾
  • 3.2 江苏省区域经济收敛性实证分析
  • 3.2.1 样本及数据处理
  • 3.2.2 江苏省区域经济σ-收敛分析
  • 3.2.3 江苏省区域经济β-收敛分析
  • 3.2.4 江苏省区域经济俱乐部收敛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检验模型的设定
  • 4.2 实证分析
  • 4.2.1 数据处理
  • 4.2.2 分析结果及说明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启示
  • 5.1 研究结论
  • 5.2 政策启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标签:;  ;  ;  ;  

    江苏省区域经济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