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变热红外隐身及复合控温涂层

相变热红外隐身及复合控温涂层

论文摘要

热红外隐身是近年来军事界的热门课题,国内各科研单位都有大量投入,总的来看,该课题停留在低发射率涂料的研究以及热融合型隐身涂料原理探索的层面,其中热融合型隐身涂料的核心材料便是相变材料,并以相变微胶囊的研究较为普遍。研究存在的问题是相变微胶囊的潜热低,相变温度区间较窄,也即控温能力有限,达不到调节隐身目标巨大潜热的能力,设法提高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和拓宽相变温度区间成为较有意义的研究方向。本文制备了一种高潜热,宽相变温度区间的相变材料,以之为基础开发出用于两种隐身系统中的热融合型隐身涂层,涂层的隐身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选用石蜡为相变材料、低熔点不饱和脂肪酸为改性材料,采用产率较高的单凝聚法制备了较高潜热(26J/g),较宽相变温度区间(26.5~50℃)的中温相变微胶囊,为后边相变隐身涂料的制备提供了高潜热的隐身添加剂。采用涂料技术,以自行研制的微胶囊为隐身填料,制备了相变隐身涂料,对相变隐身涂层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隐身填料均匀分布,没有出现大量团聚、结块现象,保留了相变微胶囊的均匀控温功能;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涂层的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相变潜热和相变温度区间和理论计算值接近,进一步量化验证相变隐身涂层保留了相变微胶囊的控温能力;将该相变隐身涂料涂于模型坦克,测试表明涂层坦克在大温差环境(指目标和背景温差)中潜热受到限制,为后面大温差环境中复合控温隐身涂层的设计提供了依据。对于大温差环境,根据涂层潜热相对较小,控温区间相对较窄的限制,采用定型相变材料技术,以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支撑体,包覆石蜡制备了石蜡/ HDPE复合材料,对该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进行了观察,石蜡颗粒较小且分布均匀,并与HDPE网络形成大量的“储热微室”,其功能等效于相变微胶囊壳层结构;对其热性能分析结果表明,相变潜热由原来的26J/g提高到89J/g,这极大地提高了相变隐身材料的潜热,也为热融合型隐身材料的制备提供一种新的手段;以该石蜡/ HDPE复合材料为底层,变形迷彩涂料为面层,开发了复合控温涂层系统,将可见光隐身和热红外隐身有机的结合起来,提高了隐身涂层对高温目标的热融合能力。针对相变隐身涂层、复合控温涂层系统,采用Fluke-Ti10型热像仪对高温目标-大温差环境和低温目标-小温差环境下的目标进行了隐身检测,分析总结得出相变隐身涂层仅适合于低温目标-小温差环境的隐身,复合控温涂层系统既适合于低温目标-小温差环境的隐身,又适合于高温目标-大温差环境下的隐身;同时对涂层的隐身效率进行了定量计算,复合控温涂层的效率可高达57%以上。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2 相变材料的含义
  • 1.2.1 相变材料的分类
  • 1.2.2 中低温相变材料
  • 1.2.3 相变材料的选择
  • 1.2.4 相变材料的应用
  • 1.3 相变微胶囊
  • 1.3.1 相变微胶囊芯材,壁材选取原则
  • 1.3.2 相变微胶囊制备方法
  • 1.3.3 相变微胶囊国内外研究进展
  • 1.4 相变微胶囊用于热红外隐身
  • 1.5 热红外隐身复合材料
  •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石蜡相变微胶囊材料的制备和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及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实验原理
  • 2.3.2 实验方案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芯材的熔点
  • 2.4.2 工艺参数对微胶囊化的影响
  • 2.4.3 PCM 表面形貌分析
  • 2.4.4 PCM 化学结构分析
  • 2.4.5 PCM 热性能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溶剂型相变隐身涂料的制备和表征
  • 3.1 引言
  • 3.2 相变隐身涂料的制备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材料
  • 3.2.3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相变隐身涂料的常规性能
  • 3.3.2 光学形貌分析
  • 3.3.3 差热分析
  • 3.3.4 储放热性能测试
  • 3.3.5 相变隐身涂层隐身性能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石蜡/HDPE 复合控温隐身涂层制备和表征
  • 4.1 引言
  • 4.2 复合控温涂层的制备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性能表征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热红外复合隐身涂层应用探讨
  • 5.1 引言
  • 5.2 实验仪器和设备
  • 5.3 实验方法
  • 5.4 结果讨论
  • 5.4.1 相变隐身涂层隐身性能测试
  • 5.4.2 复合控温涂层隐身性能测试
  • 5.4.3 隐身涂层隐身效率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相关论文文献

    • [1].硅酸盐保温节能涂层最新研究进展[J]. 中外企业家 2017(09)
    • [2].二维材料调控阻氢涂层研究进展[J]. 化工学报 2017(S1)
    • [3].高速电弧喷涂铝基涂层在模拟深水环境下的腐蚀行为及改进研究[J]. 天津科技 2017(10)
    • [4].阻氢渗透涂层的研究现状及进展[J]. 热加工工艺 2014(22)
    • [5].基于内聚力单元的弹性涂层多颗粒冲蚀机理[J]. 中国民航大学学报 2020(01)
    • [6].多弧离子镀制备氮化铬基涂层及其摩擦学性能研究[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3)
    • [7].氧化物陶瓷阻氚涂层的研究进展[J]. 表面技术 2020(04)
    • [8].合金化元素对微弧氧化涂层的影响[J].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0(12)
    • [9].高耐磨甲板防滑涂层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 中国舰船研究 2020(04)
    • [10].阴极保护对管道涂层腐蚀的影响[J]. 科技视界 2017(07)
    • [11].涂层纺织品研究进展[J]. 纺织科技进展 2015(01)
    • [12].高速电弧喷涂FeMnCrAl/Cr_3C_2涂层的组织及抗高温氧化性能[J]. 材料热处理学报 2010(12)
    • [13].两种电弧离子镀Ni-Co-Cr-Al-Si-Y涂层的高温氧化行为[J]. 金属学报 2009(08)
    • [14].封严涂层材料及应用[J]. 材料开发与应用 2008(04)
    • [15].海洋环境设备涂层老化和失效的影响因素研究[J]. 装备环境工程 2020(02)
    • [16].降低等离子喷涂涂层孔隙率的研究进展[J]. 机械工程材料 2020(05)
    • [17].硅钢涂层机的改进与涂层膜厚的控制[J]. 轧钢 2016(06)
    • [18].激光熔覆涂层的研究现状[J]. 中国陶瓷 2017(04)
    • [19].示范快堆涂层的应用[J]. 电镀与涂饰 2020(20)
    • [20].铱涂层的制备及性能[J].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14(10)
    • [21].微胶囊自修复技术及其在粘接涂层中的应用[J]. 中国胶粘剂 2010(07)
    • [22].我国3LPE涂层的发展前景[J]. 油气储运 2009(05)
    • [23].涂层缓释BB肥在棉花生产中的应用[J]. 磷肥与复肥 2008(05)
    • [24].价值涂层、政治正确与自我规训[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6)
    • [25].锆合金表面耐事故涂层研究进展[J]. 核科学与工程 2020(02)
    • [26].新型内防涂层在胜利油田的适应性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0(07)
    • [27].超疏水自清洁涂层的研究进展[J]. 现代涂料与涂装 2017(03)
    • [28].铜铝镍石墨可磨耗涂层热稳定性试验研究[J]. 热喷涂技术 2017(01)
    • [29].零件表面耐磨耐蚀多层涂层的结构设计[J]. 企业导报 2015(05)
    • [30].温度对三种含缺陷涂层耐腐性能的影响[J]. 腐蚀与防护 2015(05)

    标签:;  ;  ;  ;  

    相变热红外隐身及复合控温涂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