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综合影像诊断方法及其价值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综合影像诊断方法及其价值

李毓桥

(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民医院放射科643200)

【摘要】目的:探讨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综合影像诊断方法及其价值。方法:抽取在我院采取X线、CT和MRI检查后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40例,对其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CT和MRI检查显示囊状改变者26例、磨玻璃样改变者8例、丝瓜瓤样改变者3例、虫蚀样改变者2例,硬化表现者1例,诊断准确率为100%。结论: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综合影像诊断不仅能够观察病变本身,还能观察周围组织情况,在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价预后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影像诊断

【中图分类号】R4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3)36-0122-01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FDB)又名纤维结构不良,是一种病因不明、缓慢进展的自限性良性骨纤维组织疾病,主要为正常骨组织被吸收,而代之以均质梭形细胞的纤维组织和发育不良的网状骨骨小梁,可能系网状骨未成熟期骨成熟停滞或构成骨的间质分化不良所致。常见于青少年,好发于颅骨[1],由于缺乏典型的临床症状,诊断主要依靠计算机X线平片(DR)、计算机体层摄影术(CT)和磁共振成像(MRI)。现将我院收治的40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的影响治疗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我院收治的40例经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患者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12例,年龄8~42岁,平均年龄25岁,病程3月~5年,平均2年。主要临床表现为:病变部位局部隆起伴硬性肿物并疼痛或压痛者11例,运动障碍者7例,长骨弯曲畸形或跛行4例,视力障碍或眼球突出者2例,听力障碍者2例,鼻塞者2例,皮肤色素斑者1例,其中伴有病理性骨折者6例,无明显临床症状者16例(在健康查体或在外伤检查中发现)

2检查方法

(1)DR检查:对病变部位进行了常规正侧位或切线位摄片;(2)螺旋CT检查:对病变部位进行常规平扫后采用薄层处理功能,将所得数据全部传输至图像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法(MPR)、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法(MIP)等图像后处理。(3)采用MRI检查:对病变部位进行轴位、冠状位、矢状位扫描,所用序列有SET、WI、FSE、T2WI、TZFlair序列及弥散加权成像((DWI)序列,将所得数据传输至影像工作站。

3检查结果

所有图像均由3名高年资主治医师共同阅片后作出诊断。病变部位为:单骨型者28例,分别为股骨4例、胫骨3例、腓骨1例、肱骨2例、尺骨2例、肋骨4例、髂骨1例、额骨4例、枕骨2例、顶骨2例、筛板1例、颌骨2例;多骨型者12例,分别为四肢骨5例、骨盆3例、颅面骨9例、肋骨6例;影像表现为:囊状改变者26例、磨玻璃样改变者8例、丝瓜瓤样改变者3例、虫蚀样改变者2例,硬化表现者1例。经与活检或手术病理结果比对,诊断准确率为100%。

4讨论

4.1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X线表现:(1)囊状改变:多见于长管状骨,局部皮质增厚、髓腔变窄甚至部分缺损,呈膨胀状,其内见大小不等的圆、椭圆形囊状透光区,边缘硬化,与周围正常骨分界清楚,囊内可见斑点状及条索状致密骨纹影;(2)磨玻璃样改变:病变部位正常骨质消失,髓腔闭塞,局限性膨胀增粗,其内密度均匀无骨小梁结构区,外观呈磨玻璃样改变;(3)丝瓜瓤样改变:病变部位局限性骨膨胀增粗,骨皮质变薄,其内可见粗大且扭曲的骨小梁,沿纵轴或不规则重叠排列,呈丝瓜瓤状;(4)虫蚀样改变:病变部位局限性骨质呈多发的点状溶骨性破坏,边缘锐利,如虫蚀状;(5)硬化表现:多见于颅面骨,呈较大范围的骨质密度增高区[2]。

4.2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CT表现:(1)囊状改变:局部骨质内见单囊或多囊状低密度区,其内密度高于囊肿但低于软组织,CT值约为40~72Hu,骨皮质可变薄或增厚;(2)磨玻璃样改变:局部骨质膨胀增粗,其内无正常骨小梁结构,呈毛玻璃样变,密度不均匀,CT值约为96~428Hu,其内可见边界清楚的囊性低密度影和/或不规则钙化影;(3)丝瓜瓤样改变:局部骨质呈丝瓜瓤样改变,密度不均匀,CT值约为20~40Hu;(4)虫蚀样改变:局部骨质如虫蚀状溶骨样改变,其CT值约为40~60Hu,边缘锐利;(5)硬化表现:多见于颅面骨,呈非均匀性密度增高影,CT值约为200~350Hu,其内可见颗粒状低密度区。

4.3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MR表现:病变部位骨质呈膨胀样改变,皮髓质分界不清,其内的孔道及血管变形、扭曲。多可见边界清晰的长或等T1、T2信号及无信号的骨化以及钙化影,DWI可见稍高信号或者是无信号征象。

4.4综合影像方法诊断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价值:X线平片作为一直以来的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首选检查方法,具有空间分辨率高、价格便宜、方便易行等优势,它不仅能够完整直观地显示出病变的范围及形态特征,还能够通过病变部位密度差异反映出其病理变化[3],但是X线平片具有前后重叠的缺点,对于发生在头颅、骨盆等结构较复杂部位的病变不能准确显示病变的范围及其与周围结构的关系、邻近组织是否受累等情况。CT检查不仅克服了X线平片的缺点,而且具有较高的密度分辨率,还能够清晰的显示出病变内是否存在钙化或骨化,更重要的是能够早期确定是否存在恶性变化。但是CT不能清晰地显示出病变部位与邻近组织之间的关系。MR检查克服了CT的缺点,不仅能够清晰的显示病变与邻近部位(胸膜、胸壁肌群等)的关系,还能够清晰地显示出病灶内是否存在出血、囊变、坏死、粘液变等及其与周围的情况,但是MR对于钙化、骨化灶显示不佳。

综上所述,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具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综合影像诊断不仅能够观察病变本身,还能观察周围组织情况,在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价预后中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参考资料

[1]张家亮,赵尚峰浏浩成,等.视神经管减压术在颅眶骨纤维异常增生症中的应用[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1,32(3):404-407.

[2]张迎,巴图尔.33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影像学诊断分析[J].农垦医学,2012年8月第34卷第4期:320.

[3]张胜潮,张树平.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骨显像与X线影像的应用[J].肿瘤研究与临床,2011,23(2):109-113.

标签:;  ;  ;  

骨纤维异常增殖症的综合影像诊断方法及其价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