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绝书》《吴越春秋》比较研究

《越绝书》《吴越春秋》比较研究

论文摘要

《越绝书》与《吴越春秋》主要内容均取材于史料,在此基础上添加入了大量的神话传说,在东汉成书之前,两书又经过了众多作家之手,内容与体例都十分庞杂,因而《隋书·经籍志》将两书都归入杂史杂传类。相比而言,《越绝书》的杂史杂传性质远大于《吴越春秋》,其大部分篇章是策谋内容的具体呈现,说明议论多于叙述描写,而《吴越春秋》作者议论部分极少,主体部分则是记叙描写,其小说化倾向更为明显,人物形象与叙事成就远较《越绝书》突出。《吴越春秋》比《越绝书》更具小说化倾向,主要表现在议论文字多寡不同、叙事写人的集中程度不同和叙事写人的详略程度不同。两书都综合运用正史体例,但各有侧重:《越绝书》总体上采用经与传,内篇与外篇的结构体例,又以记言为主,属于记言体,有些篇章较为完整地交代了事件的始末,又具有纪事本末体的特征。而《吴越春秋》总体上采用内吴外越的结构,每卷都以人物活动为中心,是比较典型的纪传体,很多篇章记事完整,又是纪事本末体。《越绝书》贬吴扬越,《吴越春秋》则内吴外越,显示出两书作者对吴越两国的不同感情倾向,但是两书都体现了浓厚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凸显霸道理念、复仇精神,同时也有阴阳家、兵家等思想。儒家思想具体表现为以仁义为本的国策、对儒家圣贤和经典的极力推崇、以儒家道德和伦理原则作为人事评判的标准、仁义与否关乎国家的兴衰。道家思想具体表现为勾践复仇中的道家策略与范蠡的道家思想及其行为。《越绝书》与《吴越春秋》中的伍子胥、勾践和范蠡形象在两书中各有侧重:《越绝书》突出了伍子胥的报恩;勾践在《越绝书》中有知错必改一面,而《吴越春秋》详写了勾践的刻毒寡恩,杀戮功臣;与《吴越春秋》相比,《越绝书》中的范蠡形象具有圣贤之明、谋臣之智和审凶虑终之察的特点,而《吴越春秋》中的范蠡形象则具有知人进贤、贵义志坚和善于把握时机的特点。《越绝书》与《吴越春秋》两书中都出现了众多的女性,《越绝书》里的女环与《吴越春秋》里的勾践夫人和濑女形象相对突出。如果单从叙事方面考虑,总的来说,《越绝书》的叙事完整性、系统性和详细性远远不如《吴越春秋》,叙事方式也不如《吴越春秋》多样,叙事成就因而也远小于《吴越春秋》。两书的叙事成就主要体现在以下发面:预叙笔法的运用、互见法的运用与《越绝书》的叙议结合和《吴越春秋》的引诗入文。

论文目录

  •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越绝书》《吴越春秋》的性质与体例比较
  • 第一节 《越绝书》《吴越春秋》共同的杂史杂传性质
  • 一、杂史杂传概念与特点
  • 二、《越绝书》《吴越春秋》兼具杂史杂传性质的具体表现
  • 三、《越绝书》《吴越春秋》杂史杂传性质成因探析
  • 第二节《越绝书》《吴越春秋》的小说化倾向
  • 一、小说化倾向在两书中的表现
  • 二、《越绝书》《吴越春秋》小说化倾向程度差异的成因比较
  • 第三节《越绝书》《吴越春秋》的结构体例比较
  • 一、《越绝书》《吴越春秋》结构比较
  • 二、《越绝书》《吴越春秋》体例比较
  • 第二章《越绝书》《吴越春秋》的思想倾向比较
  • 第一节《越绝书》《吴越春秋》共有的儒家和霸道思想
  • 一、《越绝书》《吴越春秋》共有的儒家思想
  • 二、《越绝书》《吴越春秋》共有的霸道思想
  • 第二节《越绝书》《吴越春秋》中的复仇思想
  • 一、《越绝书》《吴越春秋》中的复仇思想表现
  • 二、《越绝书》《吴越春秋》复仇思想比较
  • 三、《越绝书》《吴越春秋》复仇思想出现的原因
  • 第三节《越绝书》《吴越春秋》中的道家思想
  • 一、《越绝书》《吴越春秋》中道家思想表现
  • 二、《越绝书》《吴越春秋》中的其它思想
  • 第三章《越绝书》《吴越春秋》人物形象与叙事手法比较
  • 第一节《越绝书》《吴越春秋》人物形象比较
  • 一、伍子胥形象比较
  • 二、勾践形象比较
  • 三、范蠡形象比较
  • 四、女性形象比较
  • 第二节《越绝书》《吴越春秋》的叙事手法比较
  • 一、预叙笔法的运用
  • 二、互见法的运用
  • 三、《越绝书》的叙议结合和《吴越春秋》的引诗入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论《吴越春秋》的生成及其“传体”改造[J].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 [2].《吴越春秋》中伍子胥的形象和成因[J]. 牡丹 2017(17)
    • [3].《吴越春秋》的理治观念与文化精神[J]. 文艺评论 2015(10)
    • [4].《吴越春秋》的史学思想[J]. 南都学坛 2013(01)
    • [5].《吴越春秋》浅析[J]. 消费导刊 2008(06)
    • [6].关于《吴越春秋》一段疑难文意的解释[J]. 文献 2020(01)
    • [7].《吴越春秋》死亡叙事的文化内涵及艺术功能[J]. 钦州学院学报 2014(04)
    • [8].《吴越春秋》“悉考绩”“冠挂不顾”解[J]. 古汉语研究 2018(02)
    • [9].《四库总目》辨误一则——《吴越春秋》提要考辨[J]. 社会科学论坛 2015(02)
    • [10].《吴越春秋》《越绝书》选读[J]. 月读 2020(04)
    • [11].《吴越春秋》歌诗研究三题[J]. 中国诗歌研究 2011(00)
    • [12].《吴越春秋》的叙事策略[J]. 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 [13].从历史叙事走向文学叙事——从史料的运用看《吴越春秋》的叙事特征[J]. 中州学刊 2009(02)
    • [14].《吴越春秋》卷帙考辨[J]. 闽江学院学报 2009(04)
    • [15].《吴越春秋》中的军事文书初探[J]. 戏剧之家 2017(05)
    • [16].雅俗共赏,显精核博洽之功力[J]. 出版人 2020(06)
    • [17].原始的生命本性和浪漫激情——析《吴越春秋》的悲剧色彩[J].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 2009(04)
    • [18].《吴越春秋》中的数术思想[J]. 文学教育(中) 2014(06)
    • [19].《吴越春秋》作者赵晔生平解说与考证[J]. 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9)
    • [20].《吴越春秋》剑器考[J]. 青年文学家 2018(12)
    • [21].论《吴越春秋》中的道德史观[J]. 才智 2014(20)
    • [22].浅析《吴越春秋》中的军事文书[J]. 文教资料 2013(32)
    • [23].《史记》与《吴越春秋》“文种之死”之比较[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6(05)
    • [24].上海图书馆所藏《吴越春秋》善本可解《四库提要》难懂之谜[J]. 图书馆杂志 2014(07)
    • [25].超短妙文[J]. 语文教学与研究 2011(18)
    • [26].《群书治要》引《吴越春秋》探微——兼论今传《吴越春秋》为皇甫遵本[J].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2019(01)
    • [27].从《吴越春秋》的奇诞风格看吴越的信仰习俗[J].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13(01)
    • [28].《吴越春秋》“折易”新解[J]. 汉字汉语研究 2020(02)
    • [29].《吴越春秋》支配式复音词研究[J].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01)
    • [30].早期吴越文化中的“剑崇拜”——以《吴越春秋》《越绝书》为例[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 2015(04)

    标签:;  ;  ;  ;  ;  

    《越绝书》《吴越春秋》比较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