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瘫Horner征发生机制的基础研究

产瘫Horner征发生机制的基础研究

论文题目: 产瘫Horner征发生机制的基础研究

论文类型: 博士论文

论文专业: 外科学,显微外科

作者: 黄轶刚

导师: 陈亮,顾玉东,徐建光

关键词: 组织学,生物力学,神经元,颈上神经节,节前纤维,交感神经,凋亡,大鼠,臂丛,麻痹,分娩性,动物模型,解剖学

文献来源: 复旦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第一部分 产瘫与成人臂丛损伤Horner征发生机制差异的解剖学研究 目的 研究产瘫与成人臂丛损伤患者Homer征产生机制差异的解剖学基础,以明确Homer征能否作为产瘫的绝对手术指征。 方法 1.解剖新生儿及成人尸体各6具(12侧),观察并比较新生儿和成人颈交感神经节与C5—T1神经根之间的解剖关系。2.解剖新鲜新生儿及成人尸体各2具,取C5—T1脊髓行乙酰胆碱酯酶(Acetylcholinesterase,AChE)组化染色,C5—T1脊髓及双侧神经根行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标记物——神经型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免疫组化染色。 结果 1.12侧新生儿标本中有10侧(83.3%)可观察到自C7、C8和T1神经根发出白交通支进入星状神经节,其余3侧(16.7%)的白交通支发自C8和T1神经根;成人与星状神经节相连的白交通支分别发自C8和T1神经根(12侧中有9侧,75%)或仅来自T1神经根(12侧中有3侧,25%)。2.新生儿及成人脊髓T1节段中间外侧柱(intermediolateral column,IML)均可见AChE及nNOS阳性神经元,且二者分布范围相似。新生儿C7、C8和T1神经前根有nNOS阳性神经纤维,在成人该阳性纤维仅分布于C8和T1前根。 结论 新生儿C7—T1神经根均有交感神经节前纤维,产瘫患儿出现Homer征也可能与C7撕脱有关,因此,该征可能不是产瘫早期臂丛探查手术的绝对指征。 第二部分 不同年龄大鼠臂丛损伤后Horner征发生机制差异的动物模型建立 目的 通过幼年和成年大鼠构建不同类型臂丛损伤导致Homer征的动物模型,以模拟产瘫和成人臂丛损伤后Homer征阳性的临床现象,从而为进一步的在体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1.取出生后14天的幼年及成年大鼠各4只,观察颈交感神经节及其

论文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产瘫与成人臂丛损伤Horner征发生机制差异的解剖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二部分 不同年龄大鼠臂丛损伤后Horner征发生机制差异的动物模型建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三部分 不同年龄大鼠颈上神经节节前神经元在脊髓内分布差异及其机制的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第四部分 产瘫发生C7神经根撕脱伤的形态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图

全文结论与展望

综述

就读博士研究生期间发表的文章

致谢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发布时间: 2005-09-19

相关论文

  • [1].臂丛神经病变的MRI诊断及应用[D]. 赵秋枫.复旦大学2009
  • [2].产瘫发生的危险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及其创伤性神经瘤的病理研究[D]. 高仕长.复旦大学2003
  • [3].产瘫后主动肌拮抗肌同步收缩发生机制的基础研究[D]. 周友清.复旦大学2003
  • [4].副神经移位治疗臂丛损伤恢复肩外展功能术式改进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 官士兵.复旦大学2004
  • [5].实验性急性胰腺炎状态下脂多糖的耐受性及氧化磷脂的治疗作用[D]. 李磊.复旦大学2005
  • [6].健侧颈7移位治疗臂丛根性撕脱伤最佳术式及相关大脑可塑性的研究[D]. 孙贵新.复旦大学2005
  • [7].肱肌肌支移位修复臂丛神经下干损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D]. 郑宪友.复旦大学2005
  • [8].臂丛神经根机能解剖的实验研究[D]. 陈亮.上海医科大学1998
  • [9].神经修复对产瘫近端神经元影响机制的实验研究[D]. 傅阳.复旦大学2006
  • [10].膈神经移位术对小儿呼吸系统影响的研究[D]. 杨勇.复旦大学2006

标签:;  ;  ;  ;  ;  ;  ;  ;  ;  ;  ;  ;  ;  

产瘫Horner征发生机制的基础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