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双语教学的实践现状与理论探讨

理科双语教学的实践现状与理论探讨

论文摘要

本研究针对我国双语教学前沿研究的不足,做了一些创新性的尝试。在研究方法上,遵循质的研究范式,重视实证,强调感性经验的基础作用,将理性认识建立在感性认识之上。在研究广度上,本论文综述了国外有代表性的双语教育理论与实践,从中提炼出有益于我国双语教学实践的成功经验。在研究深度上,走进上海的理科双语教学课堂听课,参与双语教学教研活动和学术会议,对相关人员进行访谈和展开问卷调查,获得了宝贵的一手资料,再结合文献资料,采用归纳-演绎、比较-分类等逻辑方法揭示了我国理科双语教学的实施现状,反思了笔者参与建设的中学综合理科与大学无机化学双语教学实践。在这些事实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三类理论问题:双语教学的概念、理科双语教学的基本教学问题、理科双语教学的可行性。我国的理科双语教学是指学习的引导者与学习者围绕理科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遵循一定的学科课程标准,在思维水平上运用汉英两种语言媒介,通过传授、仿效与内化等过程而进行的学校活动。理科双语教学的基本教学问题有教学原则、教学目标、教学内容、语言使用比例、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评价等。理科双语教学的教学原则至少有三条:学科本体性、学生主体性、语言工具性。教学目标要坚持学科目标和语言目标兼顾,学科目标优先;教学内容以学科内容为纲,语言内容为学科内容服务;语言使用比例取决于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水平;教学方法立足于学科特点的教学方法,渗透语言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具有明显的学科特征,兼顾语言教学特征;教学评价以学科目标达成为主,语言目标达成为辅。本文从理论的、实践的、政策的、历史的角度进行研究,认为在宏观条件和微观条件已经具备的地区,我国理科双语教学具有可行性。上海地区的双语教学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一、本领域的前沿动态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四、研究结果
  • 五、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理科双语教学的研究范式、方法和设计
  • §1 研究范式的选择
  • 一、哲学思辨范式
  • 二、量的研究范式
  • 三、质的研究范式
  • §2 研究方法的选择
  • 一、原始资料的收集方法
  • 二、论文资料的整理方法
  • 三、原始资料的分析方法
  • §3 研究设计
  • 一、文献综述
  • 二、确定研究课题
  • 三、确定研究样本
  • 四、讨论研究关系
  • 五、研究步骤
  • 第二章 对理科双语教学实践现状的研究
  • §1 国外双语教育研究综述
  • 一、加拿大的双语教育
  • 二、澳大利亚的双语教育
  • 三、美国的双语教育
  • 四、新加坡的双语教育
  • §2 全国情况的问卷调查研究
  • 一、调查设计
  •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 三、本调查的适用范围
  • §上 海的理科双语教学实践探索
  • 一、主位研究
  • 二、客位研究
  • 三、研究结果
  • §4 两所中学综合理科选修课的双语教学实践
  • 一、背景介绍
  • 二、教学内容
  • 三、教学方法
  • 四、教材编写
  • §5 一所高校无机化学必修课双语教学的实践
  • 一、背景介绍
  • 二、教学内容
  • 三、教材研究
  • 四、教法研究
  • 五、评价研究
  • 第三章 对理科双语教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
  • §1 理科双语教学概念解析
  • 一、对现有概念的斟酌
  • 二、定义概念的方法
  • 三、对双语教学概念的解析
  • 四、双语教学的定义
  • §2 理科双语教学的基本教学问题
  • 一、教学目标
  • 二、教学内容
  • 三、教学模式
  • 四、教学方法
  • 五、教学过程
  • 六、教学评价
  • 七、教学原则
  • 八、教学案例
  • §3 理科双语教学的可行性论证
  • 一、理论的依据
  • 二、实践的依据
  • 三、政策的依据
  • 四、历史的依据
  • 第四章 结论与反思
  • 一、我国理科双语教学的发展现状
  • 二、国外双语教育的成功经验
  • 三、对三类理论问题的研究结论
  • 四、本研究的信度与效度
  • 五、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六、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图表索引
  • 部分调研材料附录
  • 研究成果
  • 后记
  • 相关论文文献

    • [1].少数民族地区数学双语师范生信息素养现状及建议[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11)
    • [2].全媒体时代民族地区双语播音人才培养探析——以内蒙古地区为例[J]. 职业技术教育 2019(35)
    • [3].改革开放40年我国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研究热点、历史过程与展望[J].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4].2003年-2018年广西双语教育研究统计分析——基于知网数据的[J].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9(06)
    • [5].珠海公共设施双语覆盖现状研究[J]. 文化学刊 2020(01)
    • [6].秘鲁双语教育的历史与现状问题研究[J].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1)
    • [7].基于国家政策导向的延边州双语教育发展改革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05)
    • [8].论民族地区学前双语教育目标理论与实践[J]. 教育观察 2020(04)
    • [9].双语经验对老年人认知能力的促进[J]. 区域治理 2020(03)
    • [10].“福丫头”双语绘本读物系列出版[J]. 国际汉语教育(中英文) 2020(01)
    • [11].国外双语教育理论研究及对我国双语教育的启示[J].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 2020(01)
    • [12].语言经济学视角下广西壮汉双语教育的保护与发展[J]. 知识经济 2020(06)
    • [13].高校“英、韩双语”专业学生学习与就业概况分析[J]. 就业与保障 2020(02)
    • [14].蒙汉双语教育发展策略研究[J]. 内蒙古财经大学学报 2020(02)
    • [15].双语教育对比研究及其在中国的应用策略[J]. 教育现代化 2020(25)
    • [16].国家安全视域下的民汉双语教育[J]. 贵州民族研究 2020(05)
    • [17].香港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文及双语学系[J]. 公关世界 2020(12)
    • [18].中英双语丛书《你好,福建》荣获中宣部地方优秀外宣作品一等奖[J].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03)
    • [19].嫩江流域少数民族基础教育双语教育研究[J]. 黑龙江民族丛刊 2020(01)
    • [20].民族地区双语数字化学校资源平台的构建[J]. 延边教育学院学报 2020(02)
    • [21].新时代民族地区要坚持依法稳妥推行双语教育——兼评《中国民族教育发展报告(2015—2018)·现实与前瞻: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研究》[J]. 民族教育研究 2020(04)
    • [22].卡明斯双语教育理论解析及其在中国语境中的再审视[J]. 民族教育研究 2020(04)
    • [23].“一带一路”视域下发展少数民族地区双语教育的策略研究[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20(07)
    • [24].藏族地区双语类学校一体化办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09)
    • [25].化工类少数民族双语生学业水平调查与提高对策——以新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为例[J]. 广东化工 2020(17)
    • [26].中英双语播音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及教学的定位与思考[J]. 科教导刊(上旬刊) 2020(08)
    • [27].延边州双语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 现代交际 2020(16)
    • [28].高校双语混合式教学法的“三大瓶颈”及其对策[J].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9(19)
    • [29].我国少数民族实现双语的两大指标[J]. 贵州民族研究 2017(12)
    • [30].中西方双语教育的异同[J]. 林区教学 2016(11)

    标签:;  ;  ;  

    理科双语教学的实践现状与理论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