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问题研究

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问题研究

论文摘要

以什么样的方式生活,是人们最根本利益的表现形式,也是学术研究应该予以关注的重要问题。马克思曾指出:“现代历史著述方面的一切真正进步,都是当历史学家从政治形式的外表深入到社会生活深处时才取得的”。遗憾的是,无论是对世界的总体认识,还是对现代化进程的思考,人们往往停留在后现代主义所批评的grand narrative(宏大叙事),而把与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的生活方式问题置于理论视野之外。翻开历史著作,只见风云变幻、政权更迭、制度消长,而人民只是作为一个巨大的数量存在着,他们承担共同相似的命运,彼此间缺少差别。20世纪是中国历史上发生波澜壮阔的重大变革的世纪,也是中国人的社会生活方式发生天翻地覆巨大变化的世纪。尽管对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研究已成为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共党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有关人民大众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生存和生活?他们的衣食住行、婚丧嫁娶、价值观念怎样发展变化?何以发生那样的变化?种种贴近生活的课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已经成为本学科研究中的薄弱环节。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是在中国近代以来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进行的,深入考察而不是表面上叙述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不能不研究其所依赖的社会,就不能不研究社会生活方式的变革。以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的变革与社会变革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来进行党史研究,不仅是史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创新,同时也会使党史研究更加有血有肉、丰富和立体。本文结合已有研究成果,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运用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将中国由传统农业社会生活方式向现代工业社会生活方式的转型,置于100来社会变迁的全过程中进行把握,着眼于社会生活方式最基本的内容和这些内容100年来变革最突出的部分,梳理变革的进程和基本状况,重点分析和概括100年来,各个历史阶段人们的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婚姻家庭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精神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等的变革;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动力理论为指导,从经济、政治、文化以及体制等方面分析社会生活方式变革的基本动力,进而研究其变革的特点,并对新世纪社会生活方式的现代化进行前瞻性分析。本文包括导论和四章。导论重点对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基本概念问题作学理考究,以期为之后的研究提供一个比较清晰的论域基础。第一章,梳理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变革的基本轨迹。基于对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基本概念的界定,结合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基本特点,以新中国的建立为界线,将20世纪分为上下两个时间段,考察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基本历程。主要从劳动生活方式、消费生活方式、婚姻家庭生活方式、社会交往方式、价值观念和社会风气的变革等方面对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活方式的基本特点、从传统农业社会生活方式向现代工业社

论文目录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问题研究的缘起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析
  • (一) 国外研究情况评析
  • (二) 国内研究状况评析
  • 三、问题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的概念界定与理析
  • 一、生活方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阐释
  • 二、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的一般解读
  • 第二章 20 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的历史嬗变
  • 一、农业社会生活方式瓦解与工业社会生活方式显现
  • (一) 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生活方式
  • (二) 工业社会生活方式的显现
  • (三) 新型社会生活方式的实践
  • 二、社会主义社会生活方式初步确立
  • (一) 社会主义社会生活方式的产生
  • (二) 社会生活方式超越社会发展阶段的不成功实践
  • (三) 社会生活方式的“泛政治化”
  • 三、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生活方式逐步建立
  • (一) 劳动生活方式的历史性变革
  • (二) 消费生活的总体小康
  • (三) 社会阶层的分化和重组
  • (四) 婚姻家庭生活的全面变革
  • (五) 价值观念的逐渐更新
  • (六) 闲暇生活的丰富多样
  • 第三章 20 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动力
  • 一、工业化
  • 二、民主化
  • 三、文明化
  • 四、市场化
  • 五、城市化
  • 第四章 20 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基本特点
  • 一、从农业社会生活方式向工业社会生活方式演进是基本方向
  • 二、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起步艰难且被多次打断
  • 三、中国共产党始终是新社会生活方式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 四、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与社会变革互为基础、相互推进
  • 五、社会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和不平衡并存
  • 第五章 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当代意蕴和前景展望
  • 一、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的当代意蕴
  • 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活方式
  • (一)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活方式的必要性
  • (二)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活方式的基本目标模式
  • (三)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生活方式的主要路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及出版著作情况
  • 相关论文文献

    • [1].90后大学生社会交往方式的特征及社会支持网络建立的关系研究探讨[J]. 校园心理 2013(04)
    • [2].现代社会交往方式变革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影响[J].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09(05)
    • [3].教育QA[J]. 时尚育儿 2011(10)
    • [4].网络交往与中国现代人文理性的建构[J]. 厦门理工学院学报 2008(04)
    • [5].浅论特色文化品牌建设[J]. 大众文艺 2014(09)
    • [6].微博时代的管理变革[J]. 中国邮政 2011(11)
    • [7].小贩食摊[J]. 城市环境设计 2013(08)
    • [8].“傻笑”有益五种人[J]. 晚报文萃 2009(14)
    • [9].“傻笑”有益五种人[J]. 半月选读 2009(16)
    • [10].我家宝宝受欺负了怎么办[J]. 启蒙 2018(03)
    • [11].中国“近世”的开端[J]. 南风窗 2014(26)
    • [12].浅谈社会交往的变革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中的作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25)
    • [13].如何引导大学新生正确认识成才[J]. 成才之路 2014(17)
    • [14].用新载体新方式新方法推进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 北京教育(德育) 2015(02)
    • [15].现代汉语中新词语的发展、使用及其规范[J]. 云南教育(中学教师) 2010(04)
    • [16].微信的负面效应探析[J]. 青年记者 2017(02)
    • [17].新闻与社会一起成长[J]. 新闻战线 2019(17)
    • [18].利用大数据实现政府精准治理研究——打造社区网格化治理“升级版”[J]. 江南论坛 2018(10)
    • [19].维吾尔族日常生活中的礼物传播[J]. 新闻论坛 2015(02)
    • [20].微信,“危信”乎?[J]. 炎黄纵横 2015(07)
    • [21].微博互动中的关注流、情感流和符号流[J]. 新闻与写作 2012(05)
    • [22].大学新生失范行为的社会学分析[J]. 潍坊教育学院学报 2010(02)
    • [23].“趣味共同体”与审美泛化再考察[J].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6)
    • [24].作为人群聚合与社会交往方式的节日——兼论节日对基层社会建构与治理的价值[J]. 东南学术 2020(02)
    • [25].网络化条件下的政府行为[J]. 社会科学研究 2014(05)
    • [26].微博对大学生社会交往影响的实证研究[J]. 青年探索 2014(06)
    • [27].邮政发展与中国近代社会交往方式的转型刍议[J]. 民国研究 2013(01)
    • [28].卷首语[J]. 电子政务 2009(11)
    • [29].以德治国:法治社会建设的精神支柱[J]. 学海 2015(03)
    • [30].《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政治无意识思想——两种阶级社会交往方式的对比研究[J]. 安顺学院学报 2014(04)

    标签:;  ;  ;  ;  ;  ;  

    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方式现代化问题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