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题目: 世说新语述宾结构研究
论文类型: 硕士论文
论文专业: 汉语言文字学
作者: 华建光
导师: 李林
关键词: 述宾结构,语法,世说新语
文献来源: 中国人民大学
发表年度: 2005
论文摘要: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主编的一部志人小说。此书记载了许多名人轶事,语言接近口语,反映了中古汉语的面貌。因此,研究此书的语言,有助于发现汉语从上古时期到中古时期的发展变化。 本文以《世说新语》为专书语料,全面统计了其述宾结构,并对每类述宾结构进行了全面地描写,分析了各类述宾结构所具有的特点和所存在的差异。相对于先秦汉语,《世》中述宾结构呈现出中古汉语很多过渡性特点,比如:位事宾语大量存在,进而双宾句式的范围也在扩大;系事主语通过后移作句子宾语的现象也很常见;施事宾语也已经偶现。 本文对《世》述宾结构的描写,分两步进行:首先对述宾结构进行分类。由于述宾结构是向心结构,述语是整个结构的核心,不同类别的述语动词能支配不同性质或者数量的宾语。因此,本文根据动词的次类来分别研究各类述宾结构。本文根据主事的语义差别,把动词分为 5 类,即:动作动词、性状动词、致使动词、感知动词和关系动词。接着考察每类动词在带宾语方面呈现出的异同。这 5 类动词所支配的宾语,共有 9 类,即:施事宾语、受事宾语、与事宾语、位事宾语、使事宾语、感事宾语、系事宾语、涉事宾语和止事宾语。每类宾语都主要从两个角度来描写其异同:宾语的构成和宾语转换为其他句法成分(即主语、状语、补语,主要是主语)的可能性。 本文也着重考察了各种双宾句式。《世》中只有 V 转、V 言C2和 V 致B2可以构成双宾句式。V 转可以形成 3 种类型的双宾句式,即:S 施+P(V 转)+O 受+O 与;S施+P(V 转)+O 与+O 受;S 施+P(V 转)+O 受+O 位。V 言 C2 可以构成如下的双宾句式,即:S 致+V 言C2+O 与+O 感。V 致B2可以构成假性双宾句式,即:(V 致B2+O 使B2)+O 位。 此外,本文还应用语法化理论与重新分析理论尝试着分析“被 1”和“著 4”的虚化过程。本文认为“被 1”的虚化开始于公元 200 左右,“著 4”和进行时态词尾“着”没有关系。
论文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世说新语》文本概况
1.1.1 书名与作者
1.1.2 成书时间
1.1.3 体例内容
1.1.4 版本流传
1.2 研究《世》述宾结构的意义
1.2.1 选《世》作为专书语料的原因
1.2.2 前人对《世》述宾结构没有深入研究
1.2.3 汉语史对“述宾结构”的研究不够深入
1.3 研究目的、方法和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各类动词及其带宾语的基本情况
1.4 相关处理
1.4.1 语料处理
1.4.2 标识格式
1.4.3 低频词处理
1.4.4 字词关系的处理
1.4.5 词和词组关系的处理
1.4.6 使动、意动和活用
1.4.7 本文常用符号
1.5 基本理论概念和观点
1.5.1 宾语
1.5.2 嵌入句
1.5.3 包孕句
第2章 V_作+O_受/O_位/O_与/O_施
2.1 V_作概说
2.2 V_趋+O_位
2.2.1 V_趋的[+位移]语义特征
2.2.2 施事及 O_位的语义特征
2.2.3 三类 V_趋带 O_位的情况
2.2.4 余论
2.3 V_转+O_受/O_与/O_位
2.3.1 V_转的动核结构及句法结构
2.3.2 V_转的次类
2.3.3 V_(转A)+O_受/O_与/O_位
2.3.4 V_(转B)+O_受/O_与/O_位
第3章 V_性+O_系/O_涉
3.1 V_性概说
3.1.1 系事
3.1.2 涉事
3.2 一元 V_性+O_系
3.2.1 S_系的 A 式移位及 O_系
3.2.2 S_系的 B 式移位及 O_系
3.3 二元 V_性+O_涉
3.3.1 “烦_(需要)”、“堪_(1(禁得住))”和“须_(需要)”
3.3.2 “善_(2(20))”与“长_(9)”
3.3.3 “遭受”类二元 V_性
第4 章 V_致+O_使
4.1 V_致概说
4.1.1 “致使”语义
4.1.2 致使句模与致使句式
4.1.3 V_致的次类划分
4.2 V_(致A)+O_(使A)
4.2.1 O_(使A)原则上必须指人
4.2.2 O_(使A)以不定指为常
4.2.3 O_(使A)以省略为常
4.2.4 O_(使A)所指的使事,其权力一般低于致事
4.2.5 O_(使A)多用代词“其”
4.3 V_(致B)+O_(使B)
4.3.1 O_(使B1)的特点
4.3.2 O_(使B2)的特点
第5 章 V_感+O_感/O_与
5.1 V_感概说
5.2 V_情+O_感
5.2.1 V_(情A)+体词性 O_感(V_(情A))
5.2.2 V_(情B)+谓词性 O_感(V_(情B))
5.2.3 V_(情C)+体词性或谓词性 O_感(V_(情C))
5.3 V_言+O_感/O_与
5.3.1 V_(言A1)+内容系 O_感
5.3.2 V_(言A2)+对象系 O_感
5.3.3 V_(言B)+O_与
5.3.4 V_(言C1)+O_感
5.3.5 V_(言C2)+O_感/O_与
5.4 V_认+O_感
5.4.1 意动用法
5.4.2 V_认的次类
5.4.3 V_(认A)+体词性 O_感(V_(认A))
5.4.4 V_(认B)+谓词性 O_感(V_(认B))
5.4.5 V_(认c)+体词性或谓词性 O_感(V_(认c))
第6章 V_关+O_止
6.1 V_关概说
6.2 三组 V_关及其 O止
6.2.1 “是”、“为_1”
6.2.2 “类”、“如_1”、“若_1”、“似”、“犹”、“作_6”
6.2.3 “有”
第7章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动词分类表
附录(二):V_趋表(97 个)
附录(三):V_转表(62 个)
附录(四):V_性表(182 个)
附录(五):V_+(致A)表(61 个)
附录(六):V_(致B1)表(82 个)
附录(七):V_(致B2)表(34 个)
附录(八):V_情表(93 个)
附录(九):V_言表(124 个)
附录(十):V_认表(113 个)
附录(十一):V_关表(28 个)
后记
发布时间: 2005-07-06
参考文献
- [1].《世说新语》量词的多维考察[D]. 石伟娜.信阳师范学院2013
- [2].《世说新语》中的疑问句分析[D]. 史慧超.北京语言大学2008
- [3].魏晋南北朝小说复音词研究[D]. 陈琳.湖南师范大学2006
- [4].《世说新语》文学思想研究[D]. 徐明辉.辽宁师范大学2012
- [5].《世说新语》与魏晋文论[D]. 张朋.中央民族大学2007
- [6].《世说新语》在中国古代的传播和接受[D]. 蒲素.青海师范大学2011
- [7].《世说新语》中所展现的魏晋人物美[D]. 陶玲.兰州大学2007
- [8].论《世说新语》对人物个性的有意追求[D]. 董庆晓.曲阜师范大学2011
- [9].《世说新语》所见汉末魏晋名士及其心态研究[D]. 陈琳琳.华东师范大学2010
- [10].《三国志》和《世说新语》时间副词研究[D]. 张彩琴.西南大学2007
相关论文
- [1].《三国志》和《世说新语》时间副词研究[D]. 张彩琴.西南大学2007
- [2].《世说新语》与《齐民要术》副词比较研究[D]. 毛丽娜.南京师范大学2007
- [3].《世说新语》中实义动词同义现象研究[D]. 高钰京.河南大学2005
- [4].《世说新语》人称代词研究[D]. 朱洁.北京语言大学2006
- [5].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南北朝时期汉语语法的流变[D]. 刘玉屏.福建师范大学2001
- [6].《世说新语》语气副词研究[D]. 贺菊玲.陕西师范大学2001
- [7].《世说新语》助动词研究[D]. 胡玉华.陕西师范大学2001
- [8].浅谈《世说新语》语气副词的特点和发展[D]. 白雁南.陕西师范大学2003
- [9].《世说新语》兼语句研究[D]. 赵小东.四川师范大学2004
- [10].《世说新语》中的判断句研究[D]. 刘文霞.河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