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的老年学和老年人

俄罗斯的老年学和老年人

一、俄罗斯的老年学和老年人(论文文献综述)

杨晓霖,易雅琴,凌志海[1](2021)在《老年叙事闭锁与叙事赋能》文中研究指明老年阶段会经历三种叙事关系断裂危机,分别是职业、社会和家庭叙事关系断裂,这是造成老年叙事闭锁的重要原因。在叙事老年学语境下,叙事闭锁者认定自己生命的主线叙事进程已经结束,不再向前演进,生命叙事变得琐碎而无意义。重点分析文学作品和临床现实中的典型老年叙事闭锁者的特征及表现,旨在引起更多研究者关注老年叙事闭锁现象,了解叙事赋能的重要意义。高龄者在故事分享中获得叙事反思力和叙事复元力,在自我的叙事资本得到认可的语境下,被赋予叙事智慧和生命意义。在健康积极的老年叙事生态中,老年人不容易陷入叙事闭锁,更容易超越老化,实现道生。

李刚[2](2021)在《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老龄化正持续加深,形势十分严峻。在体育产业和健康产业政策规划引领和市场创新驱动的共同作用下,体医融合不断推进,运动干预、慢病防治、健康促进、体质评估、运动监控、运动康复等产品与服务不断形成,各种运动健康服务模式不断涌现,运动健康服务逐渐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新渠道。运动健康服务的相关研究日益引起学界和业界的高度重视,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相关研究还是一个相对新兴的研究领域。本文以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服务主导逻辑理论、MOA理论,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逐层进行分析,探讨了运动健康服务、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相关理论,按照“动因-行为-结果”的逻辑主线构建了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分析框架,并系统分析了各要素的内涵与维度,实证揭示了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通过全文的分析论证,得出主要结论如下:第一,运动健康服务是指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健康需求为导向,以运动干预为手段,通过体医部门协同、技术融合、资源整合等方式,提供运动干预慢性病、运动康复、运动促进健康等方面的服务。运动健康服务具有产品混合性、对象广泛性、过程融合性、价值多样性和主动参与性等特征。从功能属性和消费需求角度,运动健康服务可划分为健康修复类、健康维护类和健康促进类;从产业角度,运动健康服务运可划分为运动医疗服务、运动健身服务、运动信息服务、运动保险服务、运动组织管理服务以及运动装备相关产品销售、出租与贸易代理等。运动健康服务作为一项综合性服务涉及众多利益相关者,本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其划分为核心、次核心和边缘利益相关者三种类型。第二,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的顾客参与具有独特内涵,在参与方式上具有体育参与和服务参与双重属性,在服务生产方式上兼具合作生产和独自生产;其特征包括主动健康、全程参与、沉浸体验;在类型划分方面,按照参与动机可分为被动参与和主动参与,按照参与强度可分为强参与和弱参与。企业不能直接提供价值,只能提供价值主张,顾客在价值共创过程中起主导作用,需要投入健康知识、运动技能、运动经验等资源;顾客价值内生于合作生产之中,并由顾客感知获得;顾客价值有着较为复杂的高阶结构,包括显性价值(如健康促进、慢病干预、愉悦身心、健康生活、休闲娱乐等)和隐性价值(包括降低医疗支出,提高劳动能力,促进家庭和睦及社区和谐等)。第三,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框架涉及参与动机、参与机会、参与能力、顾客参与和顾客价值5个核心范畴及其14个主范畴,其中,参与动机包括健康动机、社交动机,参与机会包括地理可达性、内容可适性,参与能力包括知识储备、身体能力,顾客参与包括人际互动、信息分享和合作行为,顾客价值包括实用价值、享乐价值、学习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参与动机、参与机会、参与能力三者均能显着正向影响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参与动机通过参与机会、参与能力间接作用与顾客参与。顾客参与显着正向影响顾客价值。通过研究,本文认为新时代我国健康保障体系建设的路径逐渐发生变化,健康服务发展逻辑转向“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健康发展理念,转向预防、康复、健康促进一体化的运动健康服务体系,转向政府主导、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服务模式,由此建议政府部门要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优化运动健康服务供给体系,完善运动健康服务需求管理。

于海洋[3](2021)在《小组工作介入城市独居老人孤寂感排解问题研究 ——以西安市S社区“点滴关爱,你我同行”互助小组为例》文中认为目前我国已进入老年型社会。随着社会人口结构的逆转不断加剧,现代“小家庭”结构的出现,独居老人的数量和比例正呈快速上升态势。“独居老人”是指因分居、丧偶、身边没有子女或其他亲戚朋友陪伴等单独生活的老人。大多数城市独居老人由于存在家人陪伴不足、邻里关系缺失、自我情绪调节意识不强、社区关爱不到位等问题,从而产生孤寂感,孤寂感已经严重影响了独居老人的生活和身心健康。在借鉴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城市独居老人孤寂感产生的原因及对其造成的影响,探讨了小组工作介入城市独居老人孤寂感排解问题的有效性。本文以西安市S社区“点滴关爱,你我同行”独居老人互助小组活动为例,运用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以及参与观察法,走访独居老人,分析其孤寂感现状、原因及需求。我们发现,当前独居老人缺少子女陪伴、社会支持网络匮乏、人际关系疏远、日常生活单一。本文发现,从身体健康状况、精神支持、满足独居老人自身价值三方面进行小组活动,有利于促进独居老人精神孤寂问题的排解。本文以社会支持理论为基础,开展了5节小组活动,并对小组工作介入城市独居老人孤寂感排解问题的实务操作进行了评估,对独居老人进行了前后对比,发现本次小组活动更好地满足了独居老人的精神需求,使他们能够更好地认识自我、重塑自我、实现自我,达到了预期目标。

李佳泽[4](2021)在《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C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老年人对健康养老服务需求日益突出。在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的社会背景下,如何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课题。老年人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其健康养老需求具有特殊性,因此,研究老年人对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总体发展特征及规律,对建立我国特色健康养老服务体系,提升老年人生理、心理、社会健康水平,保障老年人享有平等、充分的高质量晚年生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采用2018年C市老年人生活状况调研数据作为数据来源,以C市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问卷法及统计分析法对基础数据进行归类统计,基于健康老龄化理论以及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将目前老年人对健康养老服务的需求划分为经济满足性需求、安全保障需求、精神慰藉需求、权益保障需求四个维度。其次,运用描述分析法探讨老年人在这四个需求维度下的满足情况。最后,从个体特征和家庭特征两个角度对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进行卡方分析及H-L样本拟合度检验,筛选适合本次研究的自变量,运用二元logistic逻辑回归方法探究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通过回归分析后得出相关结论:在经济保障方面,月收入低于月消费支出视为需要额外的经济帮助的老年人占样本总体的40%,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对经济保障需求越不满足;相对于农村老年人而言,城镇老年人经济保障需求满足度更高;而生活自理能力越差、子女数量越多的老年人对经济保障需求越不满足。在安全保障需求上,相比于城镇老年人,农村地区老年人对住房的满意度差;养老金收入、参与社交活动、2000年以后建造住房时间与安全保障需求呈正相关;自理能力、2000年以前建造住房时间安全保障需求呈负相关;在精神慰藉方面,年龄、受教育程度、养老金收入、参加社交活动、子女数量对精神慰藉需求的满足情况呈正相关;生活自理能力与精神慰藉需求呈负相关;相比于独居老人,与配偶或子女同住的老年人精神慰藉需求呈正相关。在权益保障方面,相对于城镇老人,农村老人权益受损后选择默不作声;相比于独居老人,与子女同住的老年人与维权需求呈负相关,与配偶同住的与维权需求呈正相关。在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满足现状和影响因素来看,目前存在城乡健康养老服务体系不健全、老年人自身经济保障还存在一些供给不足的情况需要外界的经济支持、老年人自身健康维护意识薄弱、精神慰藉需求满足程度较低、老年维权意识和途径较差的情况。以此为依据,本文借鉴国内外优秀的经验建议,提出四个方面完善我国健康养老体系加快我国健康养老服务建设对策:首先,构建我国特色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要深入研究及践行健康老龄化宗旨,逐步建立城乡居民差异化、一体化的健康养老服务制度及规范;其次,创新建立多元化的健康养老服务模式,例如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和智慧化健康养老服务模式;再次,整合社会资源合力构建老年友好社区,把握老年需求,充分发挥老年人主体带动作用,让老年人体会到社会参与感;最后,为老年人营造以家庭为主体的关爱环境,通过家庭支持帮助老年人拥有积极健康的老龄心态,通过社区日常活动及健康宣传更新老年人健康养老观念。

黄福成[5](2021)在《上海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 ——以徐汇区为例》文中认为随着上海市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龄化问题倍受国家、政府和社会的高度关注,已逐渐成为我国亟需应对的一项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公共体育服务作为我国公共服务事业的重要一部分,在应对老龄化问题,合理配置公共体育资源,提升老年人获得感、幸福感,促进老年人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上海市已经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特别是徐汇区老龄化水平较为严重,随着徐汇区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全球着名体育城市”和“卓越徐汇典范城区”目标的有序推进,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之间矛盾日益突出。因此,如何以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为导向,以动态供给的方式不断提升徐汇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和供给的适配性,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对徐汇区乃至上海市应对老龄化问题,促进老年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在“健康上海”和深度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本研究以上海市徐汇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考察法和逻辑分析法,描述了老年人在人口学特征、体育参与方面的需求特点,梳理了老年体育相关研究,采用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等研究方法设计出具有徐汇区特色的量表类调查问卷,将徐汇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26个内容因子分成场地设施服务、健身指导服务、活动组织服务、体育信息服务和体质健康服务5大维度,通过逻辑分析的方法,在需求、供给、供需匹配方面分别采用需求度、有效供给率、有效满意度、供需差作为量化指标,再结合实地调研、访谈现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对老年公共体育服务进行需求与供给匹配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首先,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在宏观层面供需差距不大;中观层面各服务供需存在较大差距,服务之间呈现出分化状态;微观层面多个服务供需存在较大差距,具有显着差异化、个性化特征。其次,徐汇区在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方面有很多值得称赞的地方,但也存在很多问题,主要包括供给资金不足、供给主体单一;场地设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缺乏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与输送人才机制不完善;体质监测服务内容与老年人身心特点契合度低;关乎老年人健康的“体质健康服务”供需差距较大;体育信息服务宣传形式陈旧,内容丰富度不高;微观层次服务供需差距较大,精准化、个性化供给不足。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提出要建立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支持机制、多元混合供给机制;贴合老年人实际需求,多渠道加强场地设施建设;激发社区体育指导员潜能,完善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充分了解老年人身心特点,改进体质监测形式和内容;加大智慧健康驿站建设力度,践行“体医融合”服务模式;改进体育信息宣传方式和内容,提高老年人健身锻炼意识;以老年人需求为导向,建立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动态平衡机制。

郝桐桐[6](2020)在《路跑者休闲涉入、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路跑作为当前一项火热的运动项目,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路跑也成为体育产业研究者新的发展点和关注点。而作为路跑的受益者—路跑者们,他们的休闲涉入与幸福感有着直接的联系,其吸引力、中心性和自我表现都会直接影响到自身幸福感的程度高低、全民健身开展的广度大小以及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当前路跑赛事火热,但仍存在意识不强、参与不积极、地方差异导致活动组织滞后等现象。针对此现象,从心理层面休闲涉入为出发点,研究涉入的程度对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的影响程度以及之间的关系,从而为未来举办方在组织路跑赛事活动提供理论参考,最后提出人们要重视路跑的积极作用,地方路跑协会等组织要积极迎合全民健身政策,举办有益于身心健康的路跑赛事。本研究以涉入理论和目标理论为基础,探究路跑参与者的休闲涉入对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的影响作用,并进一步探讨休闲运动效益对幸福感以及在其中的中介作用。通过对苏州市和台北市大型路跑赛事(金鸡湖马拉松和台北舒跑杯路跑)的路跑参与者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676份,通过SPSS21.0和AMOS21.0分别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分析后,验证了研究假设,修正了研究模型,并得出以下结论:(1)不同年龄、教育程度及职业和月收入的路跑参与者在休闲涉入、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的感知上存在显着差异;(2)路跑参与者对休闲涉入的感知比较低,对休闲运动效益的感知和幸福感的感知比较高;(3)休闲涉入对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均有显着影响,休闲涉入对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各维度均有显着的正向影响;(4)休闲运动效益分别在休闲涉入整体感知、中心性感知、吸引力感知和自我表现感知对幸福感的影响中均起不完全中介作用。最后,根据研究结论,从社区观念落实、学校大力宣传、通过路跑活动组织者和管理者对政策的学习及为路跑参与者创造更好的运动平台和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出改善休闲涉入参考建议。

付诗[7](2020)在《论坛讲稿翻译的语体契合与协调策略 ——“2019第八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主论坛演讲稿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现代会展业的兴起和迅猛发展,会展翻译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中演讲稿的翻译占据相当大的比例;对于翻译人员而言,演讲稿的翻译需要结合其特点和功能对译本语体进行有效的契合与协调。第八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各类演讲稿的翻译具有辑录成书、供给双语演讲嘉宾的发言使用,以及供会议现场有稿同传译员参考的译文等三种不同的用途。这三种用途和功能依据演讲稿的不同的翻译需要分别契合书面语体、谈话语体和演讲语体等不同文本类型的语体特征。具体而言,在开始翻译之前,源语文本需要根据译本的功能、用途,结合目的论翻译理论思想中的目的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指导,从用词、句法和篇章三个层面对译本进行协调和转化。演讲稿译稿需要处理好从口语化语言向正式化语言,通俗用语向专业用语转化,以及协调好不同语体中的语言亲和度;同时通过调整句幅,调节语句信息量对译稿的语言节奏加以重新把握;供会议现场有稿同传译员参考的译文需要通过厘清信息信息层次和逻辑关系,得体把握从演讲用稿到同传参考用稿的语体特征,从而达到文本语体与文本功能有机和协调的效果。

程俊瀚[8](2020)在《世居高原、亚高原老年人体质健康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2000年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国家行列,预计2050年将达到人口老龄化高峰,到时老年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4.9%。这必将在医疗卫生、社会福利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给予我们诸多挑战。我国地理地貌复杂,四大高原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36.64%,高原居民65岁及以上人数3037万人,占全国同龄总人数的18.2%,然而目前关于高原老年人体质健康研究成果较少。高原临床医学研究表明,高寒缺氧的气候特点能够通过“习服—适应”机制调动人体产生提高心肺及血液功能、增强氧的利用率、改善新陈代谢的有益效果。因此,进一步提升对高原老年人群因衰老而引发的体质下降问题的关注尤为关键。本研究通过对不同海拔地区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筛选符合测试标准的老年人进行体质健康测试,继而分析世居高原、亚高原老年人的体质健康基本特征,并对高原、亚高原老年人体质健康进行对比分析,分别寻找高原、亚高原老年人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针对不同海拔地区老年人的体质特征及影响因素,试图在减少不健康行为、加强锻炼效果、预防损伤等方面提供建议。本研究以世居高原(西宁市)、亚高原(兰州市)60-74岁的老年人体质健康特征分析及其影响因素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问卷调查法及数理统计法等方法,依据《新体力测试》中关于老年人体质测量的方法,对世居西宁和兰州市市区520名老年人进行体质测试,并运用的ADL量表及老年人健康调查问卷获取影响老年人体质健康的因素。使用SPSS 22.0的独立样本T检验对高原、亚高原老年人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进行差异分析;运用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检验居住模式、生活习惯及体育锻炼等因素与老年人体质健康的相关性;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寻找影响老年人体质健康的因素。主要结论如下:(1)高原、亚高原绝大多数老年人身体形态正常,他们在BMI指数和腹部皮脂厚度上表现出显着差异。高原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率略高于全国老年人平均水平,具有一定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此外,腰臀比指标反应出具有极高心血管疾病患病风险的高原老年人占总人数的41.1%、亚高原老年人为25.2%,全部形态指标提示高原、亚高原老年人应提高心血管疾病的防范意识。(2)高原、亚高原老年人身体机能指标基本处于正常范围,高原、亚高原老年人在收缩压和舒张压指标均表现出显着差异。而身体素质方面,高原、亚高原老年人在除10米障碍走的其它6项指标中均差异明显。两个海拔的老年人在握力和柔韧素质上表现较好,耐力、身体协调性表现较为正常,而核心力量较差。值得关注的是,高原老年人在核心力量和平衡能力两个指标上表现较差。(3)影响高原、亚高原老年人体质的因素众多,其中,高原老年人身体形态的影响因素为吸烟、饮酒,身体机能影响因素为年龄,身体素质的影响为年龄、吸烟、饮酒、居住模式及体育锻炼;而亚高原老年人身体形态的影响因素为年龄、饮食、运动方式,身体机能影响因素为吸烟、饮酒及体育锻炼,身体素质的影响因素为年龄、饮食、居住模式、体育锻炼及运动方式。(4)通过对影响高原、亚高原老年人体质的诸多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居住模式对高原老年人身体素质的影响较大,而体育锻炼和运动方式则更多的影响了亚高原老年人身体素质。此外,家庭居住模式更有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提高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可以有效的提高老年人体质健康状况。

周惠新[9](2020)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走进新时代,以太极拳为典型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以鲜活个案在国际传播中实现从“文化走出去”到“文化走进去”,如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好中国形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升中华文化国际软实力、助力国家形象建构贡献应有力量等,是太极拳理应思考的时代命题。研究将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作为独立的“文化事项”加以命题和界定。在文化学、传播社会学、符号学、身体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网络民族志法、多元话语分析法、计算机(NVivo)辅助质性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节点统计、概念提炼、话语分析、动态编码展示,对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历史进路、时代使命、现实困境及发展对策展开研究,结果表明:1.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实质是太极拳从技艺传播到跨文化对话的深度国际化传播,其主旨在于服务全人类健康生活的同时促进不同国家、地区、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互鉴,实现和谐共存。2.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是一个全球混融的历史过程,历经了国际交流、国际推广及跨文化传播三个相互交织阶段,稳步上升的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是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社会动力。3.基于传播学拉斯韦尔5W理论模式:目前,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传播者以国家外派各孔子学院、高校各文化交流中心的专业太极拳教师以及民间武术组织的太极拳拳师为主;传播内容以各式太极拳技术+中华传统文化为主;传播途径主要以人际传播、赛事传播、融媒体传播为主要传播渠道;传播受众主体为海外中老年人、青少年学生、文化学者等;传播效果在体育健身服务、休闲健康生活引导等方面得到了国际各界的广泛认可。4.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新时代使命有:第一,以柔传播为发展理念,阐释太极拳的文化内涵,增强文化自觉;第二,以助力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方向,传播太极拳的健康理念,坚定文化自信;第三,以建设体育强国为己任,推进中华武术申奥进程,彰显文化自强。5.制约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在于:基于文化霸权的文化冲突、基于文化差异的符号误读、基于身体缺场的受众群体边缘化和小众化、基于传播失序的文化认同程度不高、基于软实力构建的服务意识欠缺等五个维度。6.根据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进路及其现实困境,其理论发展对策在于:(1)聚焦文化内涵,打造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地;(2)消融符号冲突,彰显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印象;(3)凸显身体参与,提升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的具身认知;(4)追求文化认同,实现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标;(5)弘扬中华文明,助力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构建国家形象。

吴广正[10](2020)在《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伴随着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持续深入推进,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得到了快速地发展,农村空巢老人物质生活水平得以巩固和提升,物质需求得到了进一步满足,但是农村空巢老人的精神赡养需求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此基础之上精神情感问题显得越发突显,应引起全社会的共同关注。本研究调查发现服务对象精神赡养问题比较突出:如存在孤独、抑郁、自卑、敏感等精神心理障碍;家庭情感关怀缺失;支持网络不健全和社会参与度不高等,因此,选定汪某作为个案服务对象,通过对服务对象开展个案服务,帮助其获得精神情感上的需求满足,并以此探讨社会工作在介入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方面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本研究的个案介入服务包含四个阶段:为服务对象提供情感支持;帮助其消除不良情绪;引导其逐渐树立自信心;促使其恢复正常生活状态。以此使其精神赡养需求得到满足,达到预期效果后顺利结案。在服务过程中,坚持价值中立原则,注重运用尊重、倾听、接纳、支持等技巧,建立专业服务关系,激发服务对象潜能,寻找获得精神需求的途径,同时在社会支持理论指导下,帮助服务对象搭建家庭、邻里、同辈、亲朋、社区等支持网络,以回应服务对象对精神情感方面的需求。个案服务结束后,通过对服务效果的评估检验,发现社会工作在介入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问题,提升老年人精神赡养质量方面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本研究中,主要运用深度访谈、参与观察、调查问卷、个案工作等方法,从不同角度为服务对象提供支持,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对策。通过本研究实践探索获得几点体会:首先要做好老年人社会工作应从实践和理论两个角度来积极探索,在实践中检验社会工作者运用理论的水平,从而促使社会工作者加强学习;其次要注意社会环境对老年人精神状态的影响,协调优质资源为老年人营造健康、愉快、轻松的社会养老环境;第三要善于挖掘老年人自身和周边资源优势,引导服务对象全面正确认识自己,认可自我价值,树立自信心;最后,要注重培养老年人独立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老年人社会参与度、心理调适和精神自养能力,学会自我精神满足。

二、俄罗斯的老年学和老年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俄罗斯的老年学和老年人(论文提纲范文)

(1)老年叙事闭锁与叙事赋能(论文提纲范文)

1 老年叙事闭锁:概念的提出与阐述
2 文学中的典型老年叙事闭锁现象
3 对老年叙事闭锁的叙事赋能
4 结语

(2)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发展诉求:人口老龄化急需发挥运动的健康促进价值
        1.1.2 现实审视:“体医融合”催生多样化运动健康服务模式
        1.1.3 国际经验:全民参与是政府完善健康保障体系的政策主张
        1.1.4 趋势研判:健康社区是实现主动健康的重要阵地
    1.2 研究问题
        1.2.1 实践问题
        1.2.2 理论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结构安排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要点梳析:运动健康服务研究内容检视
        2.1.1 运动干预、体力活动和科学健身的概念辨析
        2.1.2 体医融合
        2.1.3 运动健康意涵的演变历程
        2.1.4 运动健康服务内涵的多视角审视
    2.2 实践审视:国内外运动健康服务推进工作探索
        2.2.1 政府在运动健康服务发展中富有成效的政策探索
        2.2.2 运动健康服务发展的实践探索
    2.3 总体概览:老年运动健康服务研究剖析
        2.3.1 老年运动健康服务发展现状与困境
        2.3.2 老年运动健康服务需求与供给
    2.4 他山之况:顾客参与研究回顾
        2.4.1 顾客参与的内涵
        2.4.2 顾客参与的维度构成
        2.4.3 顾客参与水平
        2.4.4 顾客参与的前因变量
        2.4.5 顾客参与的结果变量
    2.5 理论基础
        2.5.1 服务主导逻辑
        2.5.2 MOA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基本理论
    3.1 运动健康服务的概念界定
        3.1.1 运动健康服务概念的要素结构
        3.1.2 运动健康服务概念要素分析
        3.1.3 运动健康服务的概念表达
    3.2 运动健康服务的特征
        3.2.1 产品混合性
        3.2.2 对象广泛性
        3.2.3 过程融合性
        3.2.4 价值多样性
        3.2.5 主动参与性
    3.3 运动健康服务类型
    3.4 运动健康服务的利益相关者
    3.5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分析
        3.5.1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分析框架
        3.5.2 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顾客参与内涵、特征与类型
        3.5.3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动因的理论分析
        3.5.4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的理论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探索性案例分析
    4.1 研究方法
        4.1.1 方法选择
        4.1.2 案例选择
        4.1.3 研究资料收集
    4.2 案例介绍和研究发现
        4.2.0 案例介绍
        4.2.1 研究发现
    4.3 案例研究结论
第5章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质性分析
    5.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及其研究流程
    5.2 基于扎根理论的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分析
        5.2.1 研究设计
        5.2.2 质性分析过程
        5.2.3 范畴提取与模型构建
    5.3 模型阐述
        5.3.1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前因变量分析
        5.3.2 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维度阐释
        5.3.3 运动健康服务情境下顾客价值内涵及维度阐释
        5.3.4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价值共创路径的量化分析
    6.1 研究假设推导
        6.1.1 基于MOA理论的运动健康服务参与研究假设
        6.1.2 顾客参与对顾客价值的影响
    6.2 研究量表设计
        6.2.1 初始量表设计
        6.2.2 研究量表纯化
        6.2.3 正式量表设计
    6.3 调查问卷设计与小样本测试
        6.3.1 调查问卷设计
        6.3.2 小样本测试
    6.4 大样本数据收集与分析
        6.4.1 数据收集
        6.4.2 样本特征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6.4.3 信度、效度检验
        6.4.4 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6.4.5 结果分析与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政策建议
        7.2.1 树立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
        7.2.2 优化运动健康服务供给体系
        7.2.3 完善运动健康服务需求管理
    7.3 研究的创新点
    7.4 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7.4.1 研究局限
        7.4.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小组工作介入城市独居老人孤寂感排解问题研究 ——以西安市S社区“点滴关爱,你我同行”互助小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现实意义
    (三)研究述评
        1.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2.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3.国内外研究评价
    (四)研究方法
        1.访谈法
        2.问卷调查法
        3.参与观察法
    (五)理论基础
        1.相关概念界定
        2.社会支持理论
二、S社区独居老人孤寂感调查与需求分析
    (一)S社区独居老人孤寂感现状
        1.S社区基本情况
        2.S社区独居老人的基本情况
        3.S社区独居老人孤寂感程度分布
    (二)S社区独居老人孤寂感原因
        1.个人健康状况下降导致孤寂
        2.时代变迁下血缘、地缘、业缘关系转型导致孤寂
        3.社区活动参与度低、社会交往范围受限导致孤寂
    (三)S社区独居老人需求
        1.心理慰藉需求
        2.情感支持需求
        3.自我实现需求
    (四)小组工作介入S社区独居老人孤寂感排解的可行性分析
        1.社会工作者角色定位和方法的优越性
        2.小组工作促进城市独居老人再社会化
        3.政府倡导发挥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
三、小组活动设计与开展
    (一)小组工作介入S社区独居老人孤寂感排解问题的前期准备
        1.小组活动方案设计
        2.组员的招募及组员的介绍
        3.小组工作计划书设计
    (二)小组工作实施过程及分析
        1.第一节小组活动:有缘相聚才相逢
        2.第二节小组活动:银幕经典勾回忆
        3.第三节小组活动:情暖夕阳敬老行
        4.第四节小组活动:一封书信传心声
        5.第五节小组活动:关爱同行长相聚
四、小组工作介入S社区独居老人孤寂感排解的效果评估
    (一)过程评估
        1.前期评估
        2.中期评估
        3.后期评估
    (二)效果评估
        1.心理慰藉效果
        2.情感支持效果
        3.自我实现效果
五、结论与反思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独居老人精神需求调查问卷
    附录2:S社区独居老人入户访谈提纲
    附录3:孤寂感自评量表(UCLA)
    附录4: 小组活动满意度反馈表
致谢

(4)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C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之处
第2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健康养老服务
        2.1.2 健康养老服务需求
    2.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2.1 国内文献综述
        2.2.2 国外文献综述
        2.2.3 研究述评
    2.3 理论基础
        2.3.1 健康老龄化
        2.3.2 需求层次理论
        2.3.3 社会支持理论
第3章 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老年人口基本特征
        3.2.1 个体特征
        3.2.2 家庭特征
    3.3 健康养老服务现状及需求分析
        3.3.1 经济保障需求
        3.3.2 安全保障需求
        3.3.3 精神慰藉需求
        3.3.4 权益保障需求
    3.4 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4.1 经济保障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4.2 安全保障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4.3 精神慰藉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3.4.4 权益保障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4章 国内外健康养老服务的经验借鉴
    4.1 国外健康养老服务的经验
        4.1.1 美国ENP居家式健康养老服务
        4.1.2 德国制度化的多元健康养老服务
        4.1.3 日本高度智能化健康养老服务
        4.1.4 国外健康养老服务对我国的启示
    4.2 国内经验借鉴
        4.2.1 上海亲和源社区健康养老服务建设
        4.2.2 江苏省太仓市健康养老服务建设
        4.2.3 国内健康养老服务对我国的启示
第5章 满足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的对策建议
    5.1 践行健康老龄化宗旨,构建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5.1.1 深化健康养老相关理论的研究探索
        5.1.2 建立城乡居民一体化健康养老制度
        5.1.3 构建中国特色的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5.2 创新健康养老服务,建立多元化的服务模式
        5.2.1 充分利用智慧化的健康养老服务优势
        5.2.2 构建全民健康下的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5.3 积极整合社会资源,合力打造老年友好社区
        5.3.1 充分发挥市场活力,建设老年友好社区
        5.3.2 正确把握老年需求,发挥老年主体作用
    5.4 营造老年人家庭关爱环境,推进养老理念更新
        5.4.1 强化老年心理健康,发挥和睦家庭带动作用
        5.4.2 开展健康宣传教育,提升老年健康养老观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5)上海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 ——以徐汇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选题背景和依据
        1.1.1 “健康中国”对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要求
        1.1.2 上海市高度重视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的发展
        1.1.3 深度老龄化对老年体育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
        1.1.4 社会快速进步促进了老年人体育需求的发展演变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老年人
        2.1.2 老年公共体育服务
        2.1.3 需求与供给
        2.1.4 有效供给与无效供给
        2.1.5 有效供给率与有效满意度
        2.1.6 供需差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国外研究现状
        2.2.2 国内研究现状
        2.2.3 国内外文献综述述评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2.3 访谈法
        3.2.4 数理统计法
        3.2.5 实地考察法
        3.2.6 逻辑分析法
4 结果与分析
    4.1 徐汇区参加体育锻炼老年人基本情况
        4.1.1 性别比例
        4.1.2 年龄分布
        4.1.3 职业分布
        4.1.4 收入情况
        4.1.5 健康状况
        4.1.6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情况
    4.2 徐汇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分析
        4.2.1 徐汇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表达意愿分析
        4.2.2 徐汇区老年人场地设施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
        4.2.3 徐汇区老年人健身指导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分析
        4.2.4 徐汇区老年人活动组织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
        4.2.5 徐汇区老年人体育信息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
        4.2.6 徐汇区老年人体质健康服务需求与供给现状
        4.2.7 徐汇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差距分析
        4.2.8 徐汇区老年人对公共体育服务供给情况的满意度
    4.3 徐汇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存在的问题
        4.3.1 老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资金不足、供给主体单一
        4.3.2 基础场地设施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4.3.3 缺乏专业型、复合型人才,培养与输送人才机制不完善
        4.3.4 体质监测服务内容与老年人身心特点契合度低
        4.3.5 关乎老年人健康的“体质健康服务”供需差距较大
        4.3.6 体育信息服务宣传形式陈旧,内容丰富度不高
        4.3.7 微观层次服务供需差距较大,精准化、个性化供给不足
    4.4 上海市徐汇区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供需矛盾优化对策
        4.4.1 建立老年公共体育服务财政支持、多元混合供给机制
        4.4.2 贴合老年人实际需求,多渠道加强场地设施建设
        4.4.3 激发社区体育指导员潜能,完善人才培养和输送机制
        4.4.4 充分了解老年人身心特点,改进体质监测形式和内容
        4.4.5 加大智慧健康驿站建设力度,践行“体医融合”服务模式
        4.4.6 改进体育信息宣传方式和内容,提高老年人健身锻炼意识
        4.4.7 建立以需求为导向,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动态平衡机制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A:调查问卷
    附件B:老年人访谈提纲
    附录C:行政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D: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E:专家效度检验表
致谢

(6)路跑者休闲涉入、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与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内外路跑的相关研究
        1.3.2 国内外休闲涉入的相关研究
        1.3.3 国内外休闲运动效益的相关研究
        1.3.4 国内外幸福感的相关研究
        1.3.5 国内外关于休闲涉入、休闲运动效益与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研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对象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方法
    1.6 本文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路跑
        2.1.2 休闲涉入
        2.1.3 休闲运动效益
        2.1.4 幸福感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涉入理论
        2.2.2 目标理论
        2.2.3 社会认知理论
    2.3 研究假设
3 苏州市和台北市路跑发展概况
    3.1 苏州市路跑基本情况
        3.1.1 路跑赛事概况
        3.1.2 路跑赛事组织
        3.1.3 路跑赛事发展
    3.2 台北市路跑基本情况
        3.2.1 路跑赛事概况
        3.2.2 路跑赛事组织
        3.2.3 路跑赛事发展
4 休闲涉入、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关系模型的建构
    4.1 研究概念模型
    4.2 研究变量测量
        4.2.1 休闲涉入
        4.2.2 休闲运动效益
        4.2.3 幸福感
    4.3 数据信效度分析
        4.3.1 项目分析
        4.3.2 数据信度分析
        4.3.3 数据效度分析
5 苏州市和台北市路跑参与情况的分析研究
    5.1 苏州市和台北市调查对象的路跑参与情况
        5.1.1 苏州市调查对象的路跑参与情况
        5.1.2 台北市调查对象的路跑参与情况
    5.2 苏州市和台北市研究变量的描述性对比分析
        5.2.1 苏州市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2 台北市研究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5.2.3 苏州市和台北市研究变量的对比分析
6 休闲涉入、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关系的分析研究
    6.1 苏州市不同属性变量的差异性分析
        6.1.1 性别对研究变量各维度的独立样本T检验
        6.1.2 其他个体属性对休闲涉入的方差分析
        6.1.3 其他个体属性对休闲运动效益的方差分析
        6.1.4 其他个体属性对幸福感的方差分析
    6.2 苏州市路跑者休闲涉入、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相关性分析
        6.2.1 休闲涉入与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6.2.2 休闲涉入与休闲运动效益的相关分析
        6.2.3 休闲运动效益与幸福感的相关分析
    6.3 苏州市路跑者休闲涉入对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6.3.1 休闲涉入对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6.3.2 休闲涉入各维度对幸福感的回归分析
        6.3.3 休闲涉入对幸福感各维度的回归分析
        6.3.4 休闲运动效益的中介作用分析
    6.4 假设检验与模型修正
        6.4.1 假设检验
        6.4.2 研究模型修正
7 研究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附录一: 调查问卷 《路跑者休闲涉入、休闲运动效益与幸福感之研究》调查问卷
附录二: 休闲涉入原始量表
附录三: 休闲运动效益原始量表
附录四: 幸福感原始量表
附录五: 项目分析
致谢

(7)论坛讲稿翻译的语体契合与协调策略 ——“2019第八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主论坛演讲稿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项目介绍
    1.1 项目背景
    1.2 源语文本概述
第二章 文本特征分析
    2.1 文本的多语体特性
        2.1.1 正式用语与口头用语
        2.1.2 句式结构复杂程度
        2.1.3 篇章结构
    2.2 文本的用途多元化特点
        2.2.1 成书
        2.2.2 演讲稿
        2.2.3 同传译员参考译稿
    2.3 文本作者文化背景的多样性
        2.3.1 政府机构:正式性、严谨性和程式化
        2.3.2 外籍演讲嘉宾:人文性和亲和性
        2.3.3 研究人员:专业性和规范性
第三章 翻译难点与翻译策略:文本语体与功能冲突
    3.1 口头语体与书面语体的冲突
    3.2 谈话语体与演讲语体间的协调
    3.3 翻译策略:功能目的论指导下的语体建构
第四章 语体契合与协调技巧
    4.1 口头语体到书面语体的有效转化
        4.1.1 语体风格协调
        4.1.2 语言节奏调整
    4.2 从演讲用稿到同传参考用稿
        4.2.1 理清信息层次和逻辑关系
        4.2.2 语言片段化和简明化处理
    4.3 小结
第五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世居高原、亚高原老年人体质健康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1.1.2 人口老龄化引发各类社会问题
        1.1.3 老年健康备受关注
        1.1.4 高原老年人健康值得关注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高原、亚高原
        2.1.2 老年人
        2.1.3 体质
    2.2 国内外研究
        2.2.1 国内研究综述
        2.2.2 国外研究综述
3 研究对象与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测量法
        3.2.3 问卷调查法
        3.2.4 数理统计法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高原、亚高原老年人体质特征分析
        4.1.1 高原、亚高原老年人身体形态特征分析
        4.1.2 高原、亚高原老年人身体机能特征分析
        4.1.3 高原、亚高原老年人身体素质特征分析
    4.2 高原、亚高原老年人体质差异分析
        4.2.1 高原、亚高原老年人身体形态差异分析
        4.2.2 高原、亚高原老年人身体机能差异分析
        4.2.3 高原、亚高原老年人身体素质差异分析
    4.3 高原老年人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研究
        4.3.1 高原老年人身体形态影响因素分析
        4.3.2 高原老年人身体机能影响因素分析
        4.3.3 高原老年人身体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4.4 亚高原老年人体质健康影响因素研究
        4.4.1 亚高原老年人身体形态影响因素分析
        4.4.2 亚高原老年人身体机能影响因素分析
        4.4.3 亚高原老年人身体素质影响因素分析
    4.5 高原、亚高原老年人身体素质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4.5.1 高原老年人身体素质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4.5.2 亚高原老年人身体素质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5 讨论
    5.1 居住模式对高原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
    5.2 体育锻炼对亚高原老年人健康状况的影响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7 下一步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健康状况确认表
附录 B 老年人健康调查问卷
附录 C ADL(日常活动能力量表)
附录 D 知情同意书

(9)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3.3 理论抽样
        1.3.4 信度效度检验
    1.4 研究设计思路
    1.5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
        1.5.1 研究的重点
        1.5.2 研究的难点
        1.5.3 研究的可能创新
2 国内外文献综述
    2.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文献资料来源
    2.2 国外关于太极拳的研究
        2.2.1 域外太极拳文献分布情况
        2.2.2 域外太极拳文献研究的期刊分布
        2.2.3 国外太极拳研究的作者和科研团队情况分析
        2.2.4 国外太极拳研究热点和演变分析
    2.3 国内关于太极拳的相关研究
        2.3.1 国内关于太极拳研究的核心期刊、作者分布分析
        2.3.2 国内太极拳研究热点和演变分析
        2.3.3 国内太极拳前沿动态分析
        2.3.4 国内太极拳研究主题分析
    2.4 国外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2.4.1 国外跨文化传播文献研究高产机构/高被引机构分布
        2.4.2 国外跨文化传播文献研究的期刊分布
        2.4.3 作者分布
        2.4.4 国外跨文化研究热点分析
    2.5 国内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
        2.5.1 国内跨文化传播文献分布情况
        2.5.2 国内跨文化传播期刊分布
        2.5.3 国内跨文化传播高产机构与高被引机构分析
        2.5.4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主要作者知识图谱
        2.5.5 国内跨文化传播研究研究主题分析
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理论阐释
    3.1 跨文化的阐释
        3.1.1 文化的阐释
        3.1.2 跨文化的阐释
    3.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阐释
4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历史进路
    4.1 太极拳的国际交流
    4.2 太极拳的国际推广
    4.3 太极拳的跨文化传播
5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新时代使命
    5.1 阐释太极拳文化精髓,增强文化自觉
        5.1.1 太极思想源于道家哲学
        5.1.2 太极拳礼蕴涵儒家美德
        5.1.3 太极拳技阐述释家智慧
    5.2 传播太极拳健康理念,坚定文化自信
        5.2.1 太极拳“治已病”
        5.2.2 太极拳“治未病”
        5.2.3 传递“大健康”理念
    5.3 推动武术申奥进程,彰显文化自强
        5.3.1 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5.3.2 促进“一带一路”发展
        5.3.3 加快武术入奥进程
6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现实困境
    6.1 基于文化霸权的文化冲突
        6.1.1 在宏观层面,文化霸权导致文化冲突
        6.1.2 在中观层面,传播方式的差异导致文化冲突
        6.1.3 在微观层面,自我文化优先意识导致文化冲突
    6.2 基于文化差异的符号误读
        6.2.1 精神符号误读
        6.2.2 器物符号误读
        6.2.3 制度符号误读
    6.3 基于身体缺场的受众群体边缘化、小众化
        6.3.1 “离身性”认知思维的局限
        6.3.2 “重心抑身”等传播理念的缺陷
        6.3.3 “灌输式”教学方法之弊端
        6.3.4 “意识语言”对传播话语权的制约
    6.4 基于传播失序的文化认同程度不高
        6.4.1 传播内容的失序
        6.4.2 传播语境的失序
        6.4.3 传播主体的不足
        6.4.4 文化他者的镜面映射
    6.5 基于软实力构建的服务意识欠缺
        6.5.1 缺少责任与担当
        6.5.2 缺少顶层设计
7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发展对策
    7.1 聚焦文化内涵:打造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战略高地
        7.1.1 身体模式上的健康之道
        7.1.2 社会模式上的礼仪之道
        7.1.3 行为模式上的中庸之道
        7.1.4 人格模式上的君子之道
    7.2 消融符号冲突:彰显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中国印象
        7.2.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器物符号
        7.2.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制度符号
        7.2.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精神符号
    7.3 凸显身体参与:对话太极拳跨文化传播中的具身认知
        7.3.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具身性意蕴
        7.3.2 构建具身性传播思维:从“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
        7.3.3 培养具身性传播理念:从“重心抑身”到“身心合一”
        7.3.4 挖掘具身性教学方法:从“身体教育”到“身体对话”
        7.3.5 把握具身性传播话语权:从“意识语言”到“身体语言”
    7.4 追求文化认同:实现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标
        7.4.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文化认同意涵
        7.4.2 认同“天人合一”的文化观
        7.4.3 认同“阴阳相济”的哲学观
        7.4.4 认同“意境神韵”的审美观
        7.4.5 认同“和合为本”的伦理观
    7.5 弘扬中华文明: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推国家形象构建
        7.5.1 中国国家形象的核心定位
        7.5.2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推国家形象构建的价值意蕴
        7.5.3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助力国家形象建构的理论路径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动态编码示范图
附录2 信度检验表: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的编码一致性比较查询
附录3 多元话语分析原始材料
附录4 攻读博士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及运动成绩
致谢

(10)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1.研究背景
        2.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研究趋势与展望
    (三)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1.理论基础
        2.概念界定
    (四)研究设计
        1.研究目标
        2.研究内容
        3.研究思路
        4.研究方法
        5.研究创新
二、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问题与需求分析
    (一)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现实问题分析
        1.负面情绪感受明显,缺乏有效的疏解
        2.社会参与度低,精神文化生活单调
        3.精神赡养关注度低,情感支持不足
        4.子女重物质赡养,对精神赡养重视不够
    (二)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需求分析
        1.情绪疏解的需求
        2.人格尊重的需求
        3.情感支持的需求
        4.成就安心的需求
三、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个案工作介入过程
    (一)接案
        1.资料收集
        2.服务对象状况的具体分析
        3.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关系
    (二)预估
        1.问题评估
        2.需求评估
        3.优势资源分析
    (三)服务计划
        1.总目标
        2.具体目标
        3.服务策略
    (四)服务过程
        1.调整介入策略,巩固服务关系阶段
        2.制定改善计划,疏解负面情绪阶段
        3.搭建交流平台,重获情感支持阶段
        4.对照具体目标,检验服务成效阶段
    (五)评估与结案
        1.评估
        2.结案
        3.后期跟进计划
四、总结与反思
    (一)总结
        1.充分发挥社工优势为服务对象链接资源
        2.综合运用个案工作相关理论为服务对象解决问题
        3.引导家庭成员共同参与帮助服务对象重获情感支持
    (二)反思
        1.对社会工作者专业能力的反思
        2.服务过程中专业关系建立的反思
        3.服务过程中工作方法运用的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情况调查
致谢

四、俄罗斯的老年学和老年人(论文参考文献)

  • [1]老年叙事闭锁与叙事赋能[J]. 杨晓霖,易雅琴,凌志海. 医学与哲学, 2021(20)
  • [2]老年顾客参与运动健康服务的价值共创路径研究[D]. 李刚.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小组工作介入城市独居老人孤寂感排解问题研究 ——以西安市S社区“点滴关爱,你我同行”互助小组为例[D]. 于海洋. 贵州师范大学, 2021(02)
  • [4]老年人健康养老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C市为例[D]. 李佳泽. 吉林大学, 2021(01)
  • [5]上海市老年人公共体育服务需求与供给研究 ——以徐汇区为例[D]. 黄福成.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路跑者休闲涉入、休闲运动效益和幸福感关系研究[D]. 郝桐桐. 苏州大学, 2020(03)
  • [7]论坛讲稿翻译的语体契合与协调策略 ——“2019第八届中国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主论坛演讲稿翻译实践报告[D]. 付诗. 三峡大学, 2020(06)
  • [8]世居高原、亚高原老年人体质健康特征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D]. 程俊瀚.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9]太极拳跨文化传播研究[D]. 周惠新.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10]农村空巢老人精神赡养的个案工作介入研究[D]. 吴广正. 井冈山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俄罗斯的老年学和老年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